闡述
笛膜 (dí mó)![笛膜](/img/5/569/nBnauM3XyYTMykDNyQzN3Q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0c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製作
1、採集時間
——每年的農曆“小滿”前4~5天,早了笛膜太嫩,韌性差;晚了笛膜過老,音色次。當然,如不講究,前後幾天採集也不是不可以。2、採集對象
——最好是不見陽光的蘆葦,粗細適宜(以直徑展開後比笛膜孔寬1~2倍為好)太細雖嫩但不容易提取,太粗易取但顯老、厚;截取每根蘆葦的中上部分帶回家處理,記住:不要把蘆葦外部的包葉去掉,藉以保護裡面的水分,不然,拿到家就乾枯了,笛膜也就無法採取了。![蘆葦](/img/d/d1a/nBnauM3X4YjM0kTNyQzN3Q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0c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3、採集工具
美工刀一把,細竹籤或粗毛衣針一根,長度以超過一節蘆葦的長度就可以了 ,注意必須有一頭磨圓潤(我就是用粗毛衣針,一頭用一點橡皮膏藥封頭)4、採集方法
![笛膜](/img/2/2d3/nBnauM3X3IzMxAzM5AzM4kTO5MTMyEjN5ETNyQTNwAzMxAzLwM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第四步:去除膜衣;這時候取出的笛膜是濕濕的,且為筒子狀態(就象市場賣的筒狀笛膜原形)注意,切不可一下子就把笛膜都拖出來,要留1公分左右在蘆葦筒里不要拖出來,這時用嘴含住空心的一端向裡面吹氣(我都是邊拖膜子邊吹氣邊用刀刮膜衣)這樣筒狀的笛膜就成為一個圓柱體,你儘管用美工刀四面修刮,去除膜衣。修刮完畢,最後用手捻封筒狀笛膜的另一端,並將之脫出蘆葦。注意,這時得到的笛膜還是呈含氣體的筒子狀態的。
![笛膜製作](/img/1/6de/nBnauM3X3MzMzczNyQzN3Q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0c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第六步、保存;將整理好的笛膜整齊地夾在有色彩的書籍中備用,注意一定要有色彩的書,一般的書會大大縮短笛膜保存的時間喔!
貼膜與調膜
中國笛子開孔貼膜,使之脆亮的音色不同於世界上任何一種笛子,這是中國笛子獨特的結構方式。笛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笛子的音色、音量的問題,對於吹笛子的人來說,![笛膜](/img/c/cdc/nBnauM3X4gDMzkTOyEzM4kTO5MTMyEjN5ETNyQTNwAzMxAzLxM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要認真說調整笛膜,那我不得不先說一下膜孔的問題。我知道的制笛師們對膜孔的重視程度和認識程度差別很大。有些人可能就是不關心,也許是他們徒弟的做工讓我產生了誤解。總之,無法得出讓人滿意的結論來(買笛子要多留神了)。笛子的膜孔多大多小才合適,並非一定,跟所用的笛膜有密切關係。舉大家比較熟悉的制笛師的作品吧:樊笛知老師做的笛子膜孔非常小,由於他使用非常嫩的笛膜,所以笛子音色也不錯。假如他的笛子膜孔稍微大點,用沒有那么嫩的笛膜來貼,就會產生另一種音色的效果,非常棒。當然,不好比較,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董雪華先生的笛子膜孔比較大,中音笛好用一些,貼的膜也要選梢韌的來,音色獨特。其他人的我就不一一舉例了。一般說,想要音色脆亮,多半小孔嫩膜;想要音色溫暖,中孔亮膜(膜特別光亮的就沒那么嫩);大膜孔(和按孔差不多一般大或更大)的笛子要么有特殊使命,要么不好。如果說膜孔大小對大家是常識,那么對膜孔的高要求就是膜孔形狀和膜孔精緻程度了。詳細說明:膜孔的形狀對貼笛膜起決定作用,形狀不科學,無法一致性地把握貼膜技術。也就是說,即使你貼膜調膜技術過關,在不科學的膜孔上,也無法避免這一次蒙對下一次找不到感覺,無法知道到底哪一次才能弄好。好的膜孔為長橢圓形,弧度儘量柔和,如果要形象一些比較說明,就是不要象雞蛋那樣在四個對稱點處太突。膜孔的精緻程度決定了貼膜的準確程度和調膜的難易程度。如果膜孔邊緣不夠光滑、不夠對稱,貼膜時會導致膜在孔緣上的拉力分布混亂不對稱,潤膜後在孔邊緣的滑動不暢,給調膜帶來巨大困難;如果膜孔的內壁不夠科學(通常表現為太內斜和不光滑)或內邊緣形狀與外緣形狀不能相似(所謂相似是指如果內緣放大可以和外緣嚴格重合)那么相應空氣音柱的震動不能均勻傳遞給起放大改善笛音作用的笛膜,好的音色幾乎是難求了。
以下內容以好笛子為前提
下面講貼膜和調膜
完全手工不依靠貼膜叉:
貼膜
![笛膜](/img/8/6b3/nBnauM3XwQDNyMDO1EzM4kTO5MTMyEjN5ETNyQTNwAzMxAzLxM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用鋒利的刀將膜帶整齊截斷,鋒利的刀可以防止笛膜有效面受到手指的強力擠捏變性。膜展開後的形狀大致為長方形,儘量不要隨便應付。如果膜稍微好,沒有必要揉膜,真的沒有任何必要。可以強調,我一直非常反對揉膜,認為這會破壞膜本身的均勻性質。而且沒有任何一個朋友(其中包括多位專業笛子演奏員)用揉膜的方法比我用不揉膜的方法貼調出的笛膜音色更好。這是可以負責任地講的,我們對這個很認真,進行過數不清次數的比較,現在大家都不再採用揉膜的貼膜程式了。
(2)一般我們都是追求燦爛亮麗的笛子音色的,所以我建議大家採用順貼法,就是膜纖維紋路與笛身纖維紋路平行。用兩手拇指食指輕輕一拉笛膜,它就會出現很多皺紋(與膜纖維紋路相垂直)。這個稱為拉紋,應該算得上細緻活了,大家可以多多練習,儘量(就是儘量而不是強求)拉出細緻平行的皺紋來,越好的笛膜越容易拉出細緻平行的皺紋。力度以剛剛出現你希望的紋路樣子為度,儘量不要超度使勁拉,這也是練習多了就有感覺的,其中並無更多理論技術了。然後往膜孔上貼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交代的地方。在眾多笛子教材上也沒有特別詳細說明,有些作者甚至太隨便,其說明文字值得商榷,也許他們本身不是那樣做的吧。我們的做法是把笛膜裁的儘量長些,拉紋之後,是兩手同時合作,對準膜孔,把膜基本同時輕輕壓到膜孔兩側上,而不是象有些書上說的:先用左手拇指把膜按在膜孔左側,然後用右手拉紋,再按上膜孔右側
調膜
![笛膜](/img/3/077/nBnauM3X0UTN3kjM3EzM4kTO5MTMyEjN5ETNyQTNwAzMxAzLxM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2)笛膜不同分布區域處,拉力應該如何分布?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是回答了我在篇首提到的調膜要調到什麼樣才好?如果我說得夠詳細也許就同時回答了什麼樣的狀態才算得上是好到了極致:
拉力分布
拉力是這樣分布的:(能說明清楚就行,做不到太嚴格下定義的喔)如圖![笛膜貼法](/img/6/3f8/nBnauM3X3AjN2QDOyQzN3Q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0c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第二點在膜孔中心區域處也就是膜孔邊緣最平的地帶(為了笛膜拉紋受力均勻,所以要求膜孔邊緣在這個區域最佳為完全平直且平行大約長度為整個膜孔長度的之間。注意我要進一步說明這個長度範圍,並不是說都可以,而是取其大概平均值得到所謂最佳那一類的值了。這個值範圍,是我們保留笛膜拉紋的範圍。在這個區域裡調整拉紋的鬆緊度,如果不是太變態太過分,那么不會影響笛子發音音色的通透性,也就是說,不會發沙,而僅僅是脆亮和溫暖的變化了。大家都知道,這兩種音色的狀態是笛子美好音色當中的兩端狀態,不屬於難聽音色範圍。如果想要更脆亮酥軟,就把該區域的拉紋微調鬆些;如果想要更剛勁溫暖,就把該區域的拉紋微調緊些。
![笛膜](/img/6/0ea/nBnauM3X0YDO5gzN2MzM4kTO5MTMyEjN5ETNyQTNwAzMxAzLzM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第四點笛子音色發緊發暗,那一定是因為膜孔中央區域的笛膜太緊了,只需要調松該處的笛膜。發緊現象與膜孔兩端區域處光緊面笛膜部分無關,所以此時不要去調整兩端區域笛膜,而是整體微調鬆動笛膜拉紋部分。
拉紋狀態
![笛膜](/img/c/954/nBnauM3X3EDO1MTM5EzM4kTO5MTMyEjN5ETNyQTNwAzMxAzLxM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潤膜
![笛膜](/img/d/45e/nBnauM3X1cDO4UTN4IzM4kTO5MTMyEjN5ETNyQTNwAzMxAzLyM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