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避孕藥是一種女性吃完後可以免於懷孕的激素藥物。裡面含有雌激素雌二醇和孕激素。在正確服用的前提下它可保護女性避免意外懷孕。但其副作用和是否對女性身體有害還有爭議。
避孕藥(prophylacticdrugs)一般指口服避孕藥,有女性口服避孕藥,外用避孕藥和男性口服避孕藥。實際生活中,以女性採用口服避孕藥的方法進行避孕的情況比較多,20多年的使用經驗,對於不同的女性,有不同的感受,有些女性願意採用這種方法進行避孕,而有些則不想使用。
主要作用
避孕藥的主要作用:抑制排卵,並改變子宮頸黏液,使精子不易穿透,或使子宮腺體減少肝糖的製造,讓囊胚不易存活,或是改變子宮和輸卵管的活動方式,阻礙受精卵的運送。
作用機理是多環節和多方面的,且因其所含成分、製劑、劑量和用法的不同而各異。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複方製劑以抑制排卵為主,小劑量孕激素以阻礙受精為主,大劑量孕激素以抗著床為主。以上套用機理的分類是相對的。
抑制排卵為主
雌激素和孕激素口服吸收後血藥濃度增高,通過負反饋作用抑制下丘腦促性腺釋放激素的分泌;此外血中性激素對垂體前葉也有直接抑制作用,可使垂體前葉促性腺激素分泌減少,血中卵泡刺激素(FSH)和黃體生成素(LH)的量均減少,由於FSH分泌受抑制,妨礙卵泡的生長和成熟,沒有成熟的卵泡可供排卵,也取消了排卵前雌激素高峰。由於月經中期的LH峰消失,排卵過程受到抑制。
阻礙受精為主
小劑量孕激素口服後,改變宮頸粘液的理化性質,阻礙受精。孕激素能抑制宮頸粘液的分泌,使粘液量減少但粘稠度增高,細胞含量增加,不利於精子穿透,使精子不易通過,達到阻礙受精的效果。在孕激素處於優勢情況下,精子獲能受到抑制,失去受精能力,因而影響受精。在整個月經周期連續服用小劑量孕激素,可阻礙受精,其優點是不含雌激素,副作用較少,但避孕效果較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複方製劑差,且不規則出血的發生率較高。
發展歷程
避孕藥自1960年開始使用,世界上採用避孕藥進行避孕的婦女約有約有7500萬。 避孕的歷史發展非常奇特,在古代,婦女通過某些劇烈運動使精子能夠排出。Soranus,一位2世紀希臘醫生,建議希臘婦女同房後反覆跳躍七次以避孕。歐洲的婦女則採用“更可靠的方法”,醫生鼓勵她們半夜裡來回推四次磨。過去,屏障避孕是最有效的避孕方式,目的是阻止精子與卵子“碰面”。
二世紀時出現了陰道栓Pessaries,許多材質被用來做陰道栓,如石榴漿,象或鱷魚糞與蜂蜜或樹膠的混合物。很難想像的是,放置一種所謂陰栓的困難程度,這種方形的木質禁止物被雕成凹形,形狀類似門栓;一些數據表明,維多利亞時代(結束於19世紀),這種方式比較受歡迎。直到20世紀30年代,這種裝置才由於對婦女的折磨而受到斥責。保險套,古代採用動物組織,如羊腸、蛇皮等。有時婦女使用天然海綿避孕,塞入前先將它浸入薑汁、檸檬或菸草汁內。口服避孕藥,在古埃及時代就已存在,婦女服用油、穀物、水果、及其他蔬菜的混合物,有時甚至是尿和其他動物器官。Soranus建議飲用鐵匠用來冷卻金屬的水。4000多年前,中國婦女飲用汞、砒霜、或馬錢子鹼來避孕。
IUDs的歷史可以回溯到阿拉伯時代,牧民將小鵝卵石塞入駱駝的子宮內,以避免它們在穿越沙漠的長途旅行中懷孕。19世紀末,控制生育的需求增加了,避孕方式發生了很大變革,首先是“現代”宮內節育器的發展,這副圖顯示的是那個時代使用過的不同形狀及尺寸的IUD。
已產生許多不同避孕方式,從傳統的如安全期避孕、性交中斷,到這裡所示的更現代更可信的方式。正如我們看到的,口服避孕藥占現代避孕方式的14%。絕育是全球範圍最常用的避孕方式。(資料來源於theUnitedNationsPopulationDivision:WorldContraceptiveUse2001)需要指出的是,這是現代避孕方式一個總的概括,而各個國家之間、各個年齡階段會有所不同(隨年齡增長避孕藥使用率會下降)。如今,世界上許多婦女認為避孕藥是最有效的、可逆的、使用方便的避孕方式。當然,科學家仍在繼續尋找新的更好的方法。
任何避孕方式的可靠性可以通過珍珠指數來衡量。它是指100名婦女一年內所可能發生的妊娠率。珍珠指數越低,可靠性越強。若PI為1,指的是,如果100名婦女使用一種避孕方式一年,有1位發生意外妊娠。此表顯示了不同避孕方式的珍珠指數。Implanon珍珠指數<1,與絕育相比,是目前最可靠的、可逆的避孕方式。
許多人認為避孕藥的歷史始於這位先生,RusselMarker。他是一位與眾不同的美國藥劑師,他認為從動物身上獲得黃體酮很不合算,因為要得到1mg孕酮,需要2500頭孕豬的卵巢。那時已知道,在某一處吃草的澳大利亞綿羊不容易懷孕,究其因是與一種植物苜蓿clover有關,另外,二戰中吃鬱金香莖的荷蘭婦女也不容易懷孕。根據以上經驗,RusselMarker開始致力於尋找一種可以從植物提取的甾體激素。
20世紀30年代,他終於發現,一種被婦女用來減輕痛經的墨西哥植物,這種植物的根含有高濃度的甾體皂甙(steroidsapogenins)。當他在墨西哥從這些甾體激素中提取出孕酮時,即成為避孕藥的一個里程碑。直到今天,它仍被用作生產孕激素去氧孕烯(desogestrel)的原料。也有很多人不認為RusselMarker是避孕藥之父,但肯定的是,他的工作對避孕藥的發展是舉足輕重的。
GregoryPincus是研究口服避孕藥的先驅。他被許多人認為是真正的“避孕藥之父”。20世紀50年代末,他在PuertoRico做了一項研究,由於他知道他的實驗不能有妊娠的風險,他採用的避孕藥中的雌、孕激素劑量很高。事實上他完成了他的研究並且未發生一例妊娠。1960年,第一粒口服避孕藥丸-Enovid,被介紹到美國,不久,1961年到歐洲。雖然他的第一粒高劑量的甾體激素(含150μg雌激素)藥丸有很高的避孕效果,但當時他的研究沒有發現副反應。
避孕藥的歷史分兩個主要趨勢,一方面使雌激素劑量降低,另一方面開發選擇性更高的孕激素製劑以使孕激素劑量降低,同時保持其高效性,良好的周期調控,而副反應發生率低。1)雌激素劑量減低。為了降低副反應,口服避孕藥中雌激素的劑量從最初的每片150μg逐漸減至20-35μg,稱為低劑量避孕藥,最新的甚至只有15μg。原因如下:1)有提示雌激素劑量與血栓發生有關、已顯示雌激素劑量與凝血機制的改變程度相關、許多不嚴重但卻給使用者帶來不方便的副反應,如噁心、乳房脹痛、嘔吐,主要由雌激素引起。2)開發選擇性更高的孕激素。雌激素劑量減少的同時,孕激素的劑量也在減少,高效孕激素的產生使之成為可能。研究發現孕激素劑量與動脈疾病發生率相關,即使是低劑量,這些老一代的孕激素仍對膽固醇LDL、HDL的平衡產生不良影響。以上原因導致更多的研究去開發新的孕激素,從而改善OC對脂代謝的影響。已證實孕激素的雄激素作用越強,對脂代謝的不良影響越大。
避孕藥最初40年的發展主要是在提高安全性方面。降低雌激素、孕激素的量以減少副反應,同時發展新的孕激素製劑以使總的孕激素量減低。減少雌激素劑量的原因:較高劑量的口服避孕藥引起血栓性疾病的危險性增加、凝血系統的改變、及其他的副作用如噁心、乳房脹痛、嘔吐等。開發強孕激素活性及低雄激素活性的孕激素原因:雄激素活性高的避孕藥容易引發動脈疾病。
60年代口服避孕藥問世以來,雌激素劑量逐漸被降低,從150μg到低於50μg,甚至到15μg。已證明,與老一代孕激素配伍,雌激素成分低於30μg則不能達到安全避孕的目的,與高選擇性孕激素去氧孕烯配伍,使減少雌激素劑量成為可能。
資料來自於流行病學研究。研究對象不包括孕婦,妊娠婦女患血栓性疾病的風險是低劑量口服避孕藥的2倍。
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不同類型口服避孕藥血栓疾病的風險:·雌激素劑量越高,風險越高;·與不同類型孕激素配伍,雌激素劑量相似的避孕藥血栓性疾病的風險類似;·服用Mercilon組的風險最低,但不再有統計學意義。以上資料極大支持了過去30年來為減少雌激素劑量的研究,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副反應地發生。
避孕藥的發展已經轉入如何適合婦女個體需求,如改善出血模式、改善皮膚狀況、給不能或不願意使用雌激素的婦女提供可靠的避孕方式(如哺乳期婦女),改善或促進依從性,以及如何滿足女性對非口服避孕方式的需求。
第一代孕激素為炔諾酮和甲地孕酮。缺點是對心血管有不利影響,有促進動脈硬化症發展的危險。另外一些調查發現在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藥而且吸菸的人群中,心肌梗塞的發生率明顯增加。
第二代為炔諾孕酮和左炔諾孕酮,炔諾孕酮的孕激素活性比炔諾孕酮強100倍,抗雌激素活性強10倍,左炔諾孕酮又比炔諾孕酮強1倍。
第三代為地索高諾酮、孕二烯酮和諾孕酯。第三代孕激素相比以前的孕激素,抑制排卵的作用更強;與性激素球蛋白結合能力弱,幾乎無雄激素作用,同時有抗雌激素作用;能夠提高血漿HDL水平。但有研究發現,第三代口服避孕藥發生靜脈血栓的危險性高於第二代。
第四代短效口服避孕藥(控體避孕藥)含最新型孕激素屈螺酮,是一種與傳統孕激素結構不同的激素,結構類似於安體舒通,由於其結構類似安體舒通,生化特性在抗鹽皮質激素和抗雄激素作用方面類似於天然孕酮,可有效對抗水鈉瀦留引起的水腫現象,優思明是唯一可控體重的短效口服避孕藥。同時,第四代短效口服避孕藥對女性生育能力和後代的健康發育並沒有不良影響,停藥後即可懷孕。
藥物特點
口服避孕藥是雌、孕激素組成的複方製劑,雌激素成分為炔雌醇,孕激素成分隨配方及製劑不同而變化。常用的劑型為薄膜包衣片。複方短效口服避孕藥片包括單相片、雙相片及三相片3種,目前國內尚無雙相片。單相片在整個周期中雌、孕激素劑量固定;雙相片的第一相雌、孕激素劑量較低,第二相中雌、孕激素劑量均增加;三相片中的第一相含低劑量雌激素與孕激素,第二相雌激素及孕激素劑量均增加,第三相孕激素劑量再增加,雌激素減至第一相水平。三相片配方合理,避孕效果可靠,突破性出血和閉經發生率顯著低於單相片,噁心、嘔吐等副反應也減少,使三相片選用者逐年增多。正確服用的避孕有效率接近100%。
藥物類型
口服避孕藥分短效、長效、速效三類。
短效口服
作用機理是抑制排卵。有口服避孕片1號、口服避孕片2號和複方18甲避孕滴丸。
服法:從來月經當天算起第5天開始服藥,連連22天,不能間隔。可避孕1個月,一般停藥1--3天來月經,從下次月經第5天開始繼續服用,方法同上。
為什麼從月經第5天開始服藥,不能漏服呢?因為避孕藥主要作用是抑制排卵,若第6天以後才服藥,卵細胞發育到一定程度,就達不到抑制作用,從而造成懷孕的可能,如中間漏服,容易發生陰道出血,打亂正常的月經周期。
長效口服
其作用機理是抑制和改變孕卵運行速度,每月服一片可避孕1個月,適於長期同居的夫婦。
服法:在月經來潮第5天服藥一片,第25天服藥2片,以後每月按第2次服藥的同一日服一片。
速效口服
又稱探親避孕藥。其作用機理,主要是速效抑制排卵,影響精子穿透和使孕卵不能著床。好處是不受月經周期限制,何時探親何時服用。
經常服用避孕藥容易阻礙營養吸收
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會使人體葉酸吸收率降低50%,維生素B2、B6以及維生素C的破壞增加。女性一般連續服用避孕藥三四個月,就可引起各種維生素吸收代謝障礙,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皮膚乾燥、易顯蒼老,尤其面部皮膚容易出現色素沉著,出現黃褐斑,部分女性的體重也會有所增加。
經常服用避孕藥需要補充哪些營養
口服避孕藥雖然可以讓夫妻性生活方面無後顧之憂,但是也給女性朋友們帶來了很多生理上的煩惱。所以經常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必須要適當注意飲食營養。從飲食中補充容易缺少的維生素,如維生素C、B2、B6、葉酸等,日常飲食中要注意多食用富含這些營養的蔬菜以及水果等。
用藥方法
(1)單相片:
①複方炔諾酮片(避孕片1號)、複方甲地孕酮片(避孕片2號)自月經第5日起,每晚1片,連服藥22日,一般於停藥後2~3日出現撤藥性出血,似月經來潮,於月經第5日(停藥第8日),開始服用下一個周期藥物。
②複方去氧孕烯片、複方孕二烯酮片及炔雌酮環丙孕酮片自月經第1日起,每晚1片,連服藥21日,停藥7日後,開始服用下一個周期藥物。
(2)三相片:
於月經第1日開始服藥,每日1片,連服21日,其中第一相(第1~6片)共6片,第二相(第7~11片)共5片,第三相(第12~21片)共10片。
掌握好服藥方法
餐後或睡前服用緊急避孕藥能減緩噁心、嘔吐等副反應。如服藥後2小時內發生嘔吐,應立即補服相同劑量的緊急避孕藥並加服止吐藥。口服緊急避孕藥後,在本次月經周期內,不得再發生不避孕房事。若再有房事,應採用常規方法避孕。如出現月經過期,應到醫院就診,做妊娠試驗,以確定是否緊急避孕失敗。
鄭州天倫醫院專家提醒:一些已婚育齡婦女認為,既然有緊急避孕措施,平時不採取避孕措施也沒關係,反正一旦失敗,口服緊急避孕藥也就萬事大吉了。這是一種認識誤區。這是因為緊急避孕口服藥米非司酮,比一般短效口服避孕藥含的激素量大,經常使用,潛在致癌危險。
誤區
人們對避孕知識是也越來越重視,但在提到用避孕藥避孕時,有不少人會產生以下誤區,而使得對避孕藥遠而棄之。
誤區一:避孕藥都一樣
避孕藥一般分為短效、長效、緊急避孕藥三類。其中短效避孕藥是常規的避孕方法,需要每天服用。長效避孕藥相對來說一個月只用一次,或者是幾個月用一次,一次性進入體內的激素量比較大,不適合未生育女性服用。而緊急避孕藥作為事後避孕藥,主要針對常規避孕失敗,比如短效避孕藥漏服等情況。常規避孕失敗後72小時內及時正確服用緊急避孕藥毓婷,它的避孕成功率為98%。
誤區二:緊急避孕藥吃了就有效
緊急避孕藥,口服得越早避孕的成功率才會越高。如果不按正確的方法服用,緊急避孕藥也會出現避孕失敗的可能。
誤區三:緊急避孕藥影響月經
緊急避孕藥毓婷是單純的孕激素,劑量非常低,所以幾乎對月經無影響。但因個體差異不同,有的人服用毓婷避孕成功後,會出現撤退性出血(類似於月經),如果出血量和平常月經量差不多,即可當做一次月經,這屬於正常現象,無需擔心,可自行恢復。但如果短期內,多次服用毓婷,有可能會造成月經紊亂,降低避孕成功率。
誤區四:緊急避孕藥危害大
社會上很多宣傳都在灌輸,緊急避孕藥劑量大,對身體有影響,實則不然。以毓婷為例來講,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婦科專家湯玲主任介紹說,它的主要成分是左炔諾孕酮,是國際上公認的最佳緊急避孕藥成分。一般服用後在人體內兩天或三天以後就可以從體內排泄掉。此外,緊急避孕藥毓婷它是一個孕激素,不含有雌激素,對於心腦血管和其他臟器的無影響。而且在代謝掉以後,不影響下個周期月經,對於短時間內要寶寶也沒影響,藥性是安全的。
注意事項
採用口服避孕藥方法避孕,是我國生育年齡婦女較常用方法之一。但是,如果選擇藥物或使用方法不當或對其副作用不了解,不但達不到避孕目的,反而可能招來一些疾病,得不償失,為此,把一些用藥注意事項告誡大家:
1、選擇這種方法避孕之前,應該找醫生做健康檢查,凡是有急、慢性肝病、心臟病、腎病、高血壓、乳腺增生症、乳腺癌、子宮腫瘤、血液病和血栓性疾病者最好不用或按醫生意見慎用。
2、用藥方法必須按醫生規定要求服用,不得隨意改變時間和劑量,不得漏服,如果漏服,次日晨加服1次。
3、根據自己情況,請醫生幫助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特點的口服避孕藥,一般不要隨便更換。
4、應定期做健康檢查,尤其注意肝功能變化,如果連續3個月不來月經,應立即停藥,請醫生診治。
5、當你患病需要用胍乙啶、胰島素、巴比妥、苯巴比妥藥時,這些藥可能影響避孕效果,應改用其他方法避孕。
6、服藥過程發生不規則出血,稱為突破性出血,多數發生在漏服藥以後,也有少數人雖未漏服也可發生。若在月經前半期出血,多為雌激素不足,可每晚加服炔雌醇0.005—0.015毫克,至第22日停藥。若在月經的後半期出血,多為孕激素不足,可每晚加服安宮黃體酮4毫克至第22日停藥。若出血量似月經量,即停藥,於出血第5日起開始下周期用藥。
7、欲想懷孕,受孕時間最好在停藥5—6個月,在這個期間最好用保險套避孕。
8、口服長效避孕藥,不可突然停藥,要想停藥時,應在月經周期第5日起服短效避孕藥,連續3個月,作為停用長效避孕藥的過渡。
9、放藥品抽屜或衣櫃要上鎖,以防孩子當糖果誤服。不要和其他藥品混放,以免拿錯。
10、哺乳期不宜服用,可抑制乳汁分泌,產後未滿半年或月經來潮前,不宜服用。
用藥禁忌
口服避孕藥方法簡便,但有如下情況的婦女,不要服用。
一、哺乳期婦女:哺乳期婦女需要給嬰兒餵乳,服避孕藥後乳汁里便有避孕藥的成份,嬰兒吃了這樣的乳汁,會影響身體發育,甚至出現一些異常:如乳房增大、噁心嘔吐,女嬰陰道出血、男嬰睪丸萎縮等。
二、更年期婦女:由於更年期婦女內分泌紊亂,排卵不固定,口服避孕藥不僅不能取得理想效果,而且對健康還有影響,容易引起冠心病和膽石症,或子宮出血。
三、患急性肝炎、腎炎、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甲狀機能亢進、子宮肌瘤、肺結核等病的婦女,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四、人工流產的婦女,在沒有來月經前,不宜服用,待來過一次月經後,才能服用,以免造成子宮萎縮,引起月經不調或閉經。
不良反應
短效避孕藥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製而成,對一些女性來說,兩者的含量可能並沒有恰到好處,從而出現了不良反應,這時,服藥的女性應該予以重視,採取必要的措施,儘量避免藥物對身體的傷害。
女用避孕藥有效率高達99.9%,是一種廣受歡迎的避孕方法。不過有很多女性朋友詢問,服用避孕藥,雖然好處很多,但“是藥三分毒”,避孕藥有沒有什麼不良反應?不適合哪些情況?使用時要注意一些什麼?為此,我們邀請了有關專家為大家答疑解惑。
以下是5種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我們同時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以供參考。
避孕藥不良反應之一、體重增加
因為害怕藥物引起發胖,有些女性不願意服用避孕藥。的確,避孕藥物中某些成分可以引起體重增加:雄激素可以引起食慾亢進或痤瘡等,尤其是在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前3個月內;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水、鈉瀦留,因此導致月經後半個周期體重增加;孕激素促進合成代謝,導致體重增加。值得一提的是,體重增加的發生率僅為15%左右。
建議根據不同的情況予以分別處理:食慾亢進、出現痤瘡者,可以適當節食並更換17—羥孕酮類製劑如避孕藥2號;月經後半期體重增加者,則要減少食鹽的攝入;短期內體重增加過多,應停藥。
避孕藥不良反應之二、月經過少或閉經
很多女性朋友會反映:服用避孕藥後月經量變少了,甚至發生了閉經,怎么回事?原來避孕藥可以使子宮內膜發育不全,腺體分泌不足,因此子宮內膜不能正常生長而變薄,致使月經量減少。個別女性因避孕藥的抑制作用過度,在停藥後不發生撤退性出血,出現閉經。
解決辦法:這對本來月經量大的女性不啻是一件好事,一般無需特殊處理。如果尿妊娠試驗陰性,停藥7天后仍可繼續服用下周期的藥物。若連續閉經2個月,則要立即停藥觀察。大多數人停藥後月經會復潮。
避孕藥不良反應之三、類早孕反應
類早孕反應較常見,約占用藥人數的50%。症狀多為先重後輕,以後逐漸消失,可能與機體逐漸適應有關。表現為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甚至乏力、頭暈等類似妊娠早期的反應。常在服藥第1—2周發生。該反應與避孕藥中的雌激素刺激胃黏膜有關。
其實,發生類早孕反應不用太焦急,只要將服藥時間改在晚飯後或臨睡前就可以很好地緩解胃的不適反應;反應較重者,可服維生素B6,每次20毫克,每日3次。仍無緩解者,可考慮更換避孕藥,選擇雌激素含量較少的藥物。
避孕藥不良反應之四、陰道出血
不少女性在服藥期間,會發生持續性的點滴出血,或者如同月經量的突破性出血。這與漏服、遲服了避孕藥或者避孕藥藥效不足有關。如果陰道流血發生在月經周期的前半期,常提示雌激素劑量太小;如發生於後半周期,則表明孕激素劑量不夠,不足以維持子宮內膜。
如何解決呢?前半周期出血時,每日可加用炔雌醇5—10微克,直至該周期結束;在後半周期出血時則每日可加用1片避孕藥;若出血時間接近月經期或出血量多如月經時,則可停藥,於出血第5天再服用下一周期藥物。
避孕藥不良反應之五、面部色素沉著
一些服藥時間較長的女性的臉頰部可能出現像懷孕時那樣的蝴蝶斑,這是雌激素引起的色素沉著。妊娠期已有色素沉著的人用避孕藥後容易發生,並且與日光照射有關。
避免面部色素沉著,可以在飲食中增加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西紅柿、橙子、獼猴桃等等;避免強光照射,出外時塗抹防曬霜;有色素沉著傾向的人,可選用雌激素含量比較低的避孕藥,比如單純孕激素製劑。
用後影響
孕婦妊娠以後5周,胚胎性腺開始發育,避孕藥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對胎兒性 器官的發育會產生不利影響。避孕藥可使胎兒發生四肢畸形、內臟畸形或者脊柱、肛門、外生殖器畸形。並且口服避孕藥會增加染色體畸變率,尤其是染色體斷裂率會顯著增高。所以口服避孕藥的婦女如想懷孕時,應在計畫懷孕前半年停服避孕藥。
1.噁心:用緊急避孕的女性噁心發生率最高,約為50%。左炔諾孕酮次之,約為20%。米非司酮最低,約6%~ 7%。噁心一般持續不超過24小時。
2.嘔吐:用Yuzpe法進行緊急避孕的婦女約有20%發生嘔吐,左炔諾孕酮約5%,米非司酮約1%。與食物同時服用或睡覺前服藥可以減少噁心、嘔吐的發生率。如果在口服緊急避孕藥後1小時內嘔吐,應該儘快補服1次。
3.不規則子宮出血:有些女性用藥後會有些X點滴出血,一般無須處理,但要讓用藥者了解此種情況,做好用藥前後的諮詢、宣教。
4.月經改變:多數婦女月經會按時來潮,也有一部分婦女月經提前或延遲。如果月經延遲一周,應該做尿妊娠試驗,以明確是否是緊急避孕失敗。
5.其他:乳房脹痛、頭痛、頭暈、乏力等,這些症狀一般較輕微,持續時間不超過24小時。乳房脹痛、頭痛嚴重者可用阿斯匹林或其他止痛藥對症處理。
發明人物
卡爾·傑拉西被稱為“口服避孕藥之父”,是美國史丹福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卡爾·傑拉西在化學上成就卓著,先後發表過1200篇學術論文,不僅是唯一一位先後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和美國國家技術獎章的科學家,還獲得首屆沃爾夫化學獎等多個獎項。1999年,卡爾·傑拉西被《泰晤士報》評為“千年最有影響力的三十大人物”之一。
2015年1月31日,史丹福大學榮譽化學教授卡爾·傑拉西因癌症併發症在舊金山的家中逝世,享年91歲。卡爾·傑拉西因主導研發口服避孕藥而聞名,被稱作“避孕藥之父”。
相關詞條
避孕藥物避孕雌激素孕激素避孕貼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