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簡介
泉州文廟明倫堂舊有一聯云:“聖域津梁,理學淵源開石井;海濱鄒魯,詩書弦誦遍桐城。”聯中“石井”是泉州安海鎮在宋元及明中葉前的行政地名。聯語追懷“二朱過化”的歷史作用,稱讚泉州的文風之盛。安海還被稱為“閩學開宗”之地,朱松、朱熹、朱在三代都與之發生關係。書院建造人簡介
朱松,字喬年,號韋齋,是宋代一位著名理學家。於宋紹興初年(1131),首任安海鎮官。公餘“乃擇民之秀者,充弟子員,教以義理之學。” 二十年後,其子朱熹簿泉州同安縣,常往來泉、同之間,必經安海,數訪朱松遺蹟舊事,“見其老幼義理詳悉,遂與論說”,士因益勤於學。嘉定三年(1210),朱在(朱熹第三子)以蔭補官,通判泉州。四年(1211),鎮官游絳應安海士民的要求,報請泉州郡守鄒應龍,建造“石井書院”。“鄒公應龍然其請,捐公幣四十萬以倡”, 並指令漕、舶二司捐助,並派朱在主持建院工作。翌年(1212)“石井書院”落成,與朱子祠合二為一。書院制度
石井書院“如州郡學之制”,中有大成殿,後有尊德堂,奉祀朱松、朱熹父子,兩畔有富文、敏行、移忠、立信四齋,並繪製二朱先生像於尊德堂,同堂異室而祀。此外還有杏壇、碑坊、樂軒、廡舍等建築設施。且置學田,使生員“瞻養有田,肆業有舍”, 據宋留元剛《石井書院記》載,“制(大成)殿於中,(尊德)堂於後,為齋者四,杏壇築於西序之前,祭器藏於東序之左,又即堂為室,以祀二朱先生,三門列峙,繚垣環周。棟楹層復,凡三百楹。公私經費,合四百萬”,成為當時泉州地區縣屬建院最早、規模最大、設備最完善的高等學府。誠如時人留元剛之感嘆:“天下如石井者凡幾!”弘治間知縣羅惟於門外立石華表,匾曰:“石井書院”。清順治十三年(1656),清兵入安毀鎮,書院被焚廢。至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安海復鎮,又在原址建造書院。乾隆年間再次擴建,光緒間重修。由於歷代多次重修擴建,使這座學府得以從宋代以至清末,興學倡教,歷久不衰。
建院以來,多有名儒大師,出任書院山長,如宋代的顧長卿,余謙一,元代的楊相孫、陳玄,明代的陳惟白,劉紹祖。至清康熙年間,進士翰林院出身的教育大家陳檗仁,為石井書院末任書院山長。這些大家名流,為培養造就大批人才,為安海的文明繁榮,做出了重大貢獻。
該書院建的早,影響也大。
清柯敦圃詩《石井書香》道是:“石井訛傳近碧溪,宋朝書院在鱉西。漸峰遠照門前鳳,籠岫近呈牆外雞。五孔泉中梵影動,四齋堂上學聲低。溫陵理學開安海,泉郡黌宮鐵券題!”據《安海志·選舉》統計,建炎以前‘從雍熙二年(985)至重和元年(1118)一百三十三年間,安海已出了二十名進士。但朱熹而後約近五百年,安海及其所在的晉江縣乃至整個泉州地區的文化發展,學術風氣更是出現空前的盛況。這當與“二朱過化”以及歷代統治階級對朱子學的倡導密切相關。
查閱《安海志》卷二十三《選舉》,以朱熹同安任滿的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即朱松監鎮二十餘年後)為界,統計對比了紹興二十六年前一百年(1056—1156)和紹興二十六年後一百年(1156—1256)的科第人文,前百年進士十七名,後百年進士三十二名。可見朱松朱熹而後,科第遠盛於前。安海人直接受朱熹教化的,如高禾(淳熙八年進士)字永叔,“禾執第子禮,卑以恭,文公深器之”。
學術則以研習儒家經典最為可觀。《易》為《五經》之首,且最難。泉州人研究《易》學的風氣,在朱熹而後,史稱“天下言易,皆推晉江”。泉州歷代有《易》學著作八十九人,明代居多有六十九人。安海儒生多學《易》,萬曆間進士黃志清著《易說》。據《安海志·選舉》統計,從明·景泰元年(1450)至清·雍正四年(1726)二百七十六年間,安海共有119個舉人(不包括武舉),其中註明學《易》者61人,占半數以上,余者多治《詩》《書》《禮》或《春秋》。明代與唐順之齊名的文學家王慎中,同時也是《易》學家。
建築格局
石井書院最早是按州郡學府的規格修建的,中間為以大成殿為主軸,後殿為尊德堂,大成殿祭祀孔子以及朱松、朱熹兩父子,軸線兩側建有富文、敏行、移忠、立信四個書齋,並有院內有杏壇、樂軒(放置編鐘)、廡舍,院前建有碑坊(毀於1575年前後)。由於書院經歷百年風雨,殘破不堪,在加上清末西學東漸,只保留的原本的祠堂部分,學院部分被棄置。2008年晉江市政府進行修繕重修並恢復到原來三進院落的規格。影響
被譽為“閩學開宗”書院曾聘請過許多著名理學大儒為山長:如宋代顧長卿、余謙一;元代楊相孫、陳玄;明代的陳惟白、劉紹祖;清代陳檗仁對書院的教育水平有很大的提升。書院也教育或影響過許多人,例如王慎中、黃汝良、莊概、鄭成功、黃虞稷,也因為石井書院的設立,安海自宋紹興年間到清末舉人及第達數百人。
書院內還創辦過一所新式學堂--晉江安海養正國小,它也是本省最早的新式學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