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49年9月同安縣解放至1950年3月,同安縣人民政府下設7個區公所,作為縣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基層建制沿用民國時期的保甲制度。具體分布是:第一區駐後祥,轄27個保;第二區駐後溪,轄22個保;第三區駐安柄,轄16個保;第四區駐布塘,轄19個保;第五區駐馬巷,轄30個保;第六區駐曾厝,轄22個保;第七區駐大同,轄14個保。1950年4月開始民主建政,廢除保甲制度,將保改為鄉,作為基層政權組織。最初以1保為1鄉,根據管理需要,逐步改建。至1951年3月,全縣設定7個區、2個鎮(城關、馬巷),轄139個鄉、9個街道。
1952年10月,將原7個區改為10個區,轄城關、馬巷2鎮及138個鄉。
1953年10月,將第三區的集美鄉劃歸廈門市管轄。
1955年10月26日,將原10區138個鄉,重新調整劃分為1個鎮7個區,下轄6個街道141個鄉,其中7個鄉為縣直屬。
1956年4月,將全縣原7個區、1個鎮、138個鄉,合併為4個區、2個鎮,下轄49個鄉、10個街道,同年6月完成。4個區是:策槽區,轄13個鄉;汀溪區,轄11個鄉;馬巷區,轄12個鄉;灌口區,轄13鄉。城關鎮和馬巷鎮,共轄10個街道。
1957年2月,將灌口區的金山、白礁、錦宅、角尾等鄉劃歸龍溪縣;繼而於5月又將灌口區劃歸廈門市管轄。至此,全縣為3個區、2個鎮、36個鄉。
1958年3月,奉省人民委員會的指示,全縣重新調整、合併為新峰、永豐、城郊、雲峰、美山、新民、洪塘、汀溪、新圩、果園、新岩、巷東、巷南、巷西、鹽山、前線16個鄉,城關、馬巷2個鎮。
自是年9月開始,撤銷原鄉的建制,建立人民公社。全縣建立蓮花、汀溪、策槽、布塘、馬巷、新店、城關7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下轄127個大隊、5個居委會。天馬、大帽山、白沙侖、竹壩、汀溪等農林場直屬縣政府。
1960年設城關鎮。4月,根據上級精簡機構、厲行節約、搞好生產的指示,全縣將原7個公社合併為策槽、汀溪、馬巷、城關4個人民公社和天馬、鳳南、竹壩、大帽山、白沙侖、白雲飛、汀溪、海濱、祥溪9個國營農林場。
1961年9月至1964年4月,縣以下建制屢經調整,從略。
1968年9月28日,成立同安縣革命委員會,城關公社改名衛東公社。
1969年2月,撤銷原東坑公社建制,其所屬的瓊頭、陳新、井頭、城場、窗東、蔡浦、山亭、亭洋、鄭坂、後蓮10個大隊併入馬巷公社;湖頭、東坑、洪厝、楊厝、爐星、和平、下許、安山8個大隊併入新店公社。時全縣設11個人民公社,下轄202個大隊,另有9個縣屬農林場。
1971年1月,原南安縣管轄的大嶝公社劃歸同安縣。全縣為12個公社。3月,南安縣石井公社的蓮河、霞浯兩個大隊劃歸同安新店公社。
1980年11月,撤銷同安縣革命委員會,恢復同安縣人民政府。1981年1月,衛東公社改名城關鎮,轄東溪、西溪、西安、三秀、後爐、雙溪、溪邊7個居委會。是年,同安有11個公社204個大隊。
1981年1月,衛東公社改名為城關鎮。
1984年4月,恢復馬巷鎮建制(縣轄,為公社一級),下轄友民、三鄉、後亭、五美4個居委會和五星村委會。
1984年6~10月,同安縣相繼將城關鎮更名為大同鎮;馬巷公社更名為後濱鄉;新民公社更名為祥橋鄉;策槽公社更名為西柯鄉;巷東公社更名為內厝鄉;果園公社更名為五顯鄉。蓮花、汀溪、新圩、新店、洪塘、大嶝等6個公社,也全部更名為鄉。
1986年3月,將原洪塘鄉管轄的頂溪頭、碧岳兩個村,祥橋鄉管轄的過溪、田洋、古莊、東山、朝元、祥橋6個村,劃歸大同鎮管理。
1987年,經省政府批准,撤銷後濱鄉建制,與原馬巷鎮合併為馬巷鎮。1988年12月,撤銷新圩鄉建制,建立新圩鎮,實行鎮管村的體制。
1991年10月29日,經福建省政府民政廳批准,撤銷大嶝、蓮花、西柯、汀溪、內厝、祥橋、洪塘、五顯8個鄉的建制,分別設立鎮建制。全縣設12個鎮、18個居委會、208個村委會。
1992年3月,將祥橋鎮更名為新民鎮。鎮政府駐地由原祥橋村遷到烏塗村,其行政區域不變。
至1995年12月,全縣共轄12個鎮、7個農林場、213個村民委員會、18個居民委員會。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同安縣作為廈門經濟特區惟一的轄縣,其行政建制變更的條件日趨成熟。1995年5月31日,同安縣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關於同安縣撤縣設區的決議,要求縣政府將《撤縣設區的報告》儘快上報審批,並做好撤縣設區的前期準備工作。6月13日,縣政府向市政府上報關於撤銷同安縣設立同安區的請示。8月25日,市政府向省政府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