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行症

睡行症也稱夢遊症,是睡眠和覺醒現象同時存在的一種意識改變狀態。主要見於非眼快動睡眠的第三與第四期。常發生在入睡後的前叄分之一的夜晚,患者從睡覺中起來,睜開眼睛漫無目的走來走去,步伐緩慢但能避開障礙物,有時手上還把玩一些器具,像是廚房的器皿或浴室的水瓢等,有時還喃喃自語,事實上絕大多數患者並沒有在做夢。

疾病概述

睡行症也稱夢遊症,患者在入睡後1~2小時突然發作,此時仍未覺醒,但刻板地執行某些簡單地,無目的性的動作,如到室外徘徊等。發作時間可持續數分鐘至十分鐘左右,發作後又上床安靜入睡,次晨醒來,對前晚發生的情況完全遺忘,此種症狀多見於癲癇,也可見於癔症。兒童在夜間發生的朦朧狀態多為夜驚症和夢遊症。

發病率1%-15%,兒童多見。

疾病病因

睡行症的病因與發病機理方面目前認為與遺傳、發育因素有關,可因心理紊亂、發熱性疾患引起。

症狀體徵

患者常在入睡後2-3小時內從床上坐起,目光呆滯,做些無目的的動作,如拿起毯子、移動身體等,然後再躺下睡眠;或起床後雙目凝視、往返徘徊,或刻板地做日常習慣性動作,如大小便、穿衣、進食、打掃衛生、拉抽屜、開門和開車等,無目的的遊走後隨地而臥,次日醒來驚詫不已。有時口中發聲,能與人答話,但口齒不清、答非所問。偶可按要求上床睡覺。能避開障礙,有時也被絆倒。受到限制時可出現衝動、逃跑或攻擊行為。發作時很難喚醒,事後全無記憶。

由於意識水平降低,對環境仍可有簡單的反應,但清醒後多有遺忘。如於睡行期內強行加以喚醒,可伴隨意識模糊。兒童期偶然出現睡行發作的,其預後良好,大多於青少年時期自行停止。成年人經常出現睡行發作需要排除精神運動性癲痛的可能。

診斷檢查

多導睡眠圖顯示發病在NREM睡眠3、4期,常見於夜間睡眠前1/3階段NREM期結束時。

治療方案

藥物療法

本病發作頻繁時可選擇地西泮、阿普唑侖阿米替林丙咪嗪氯丙咪嗪等,睡前服,也可用氟西汀或鹽酸曲唑酮等。心理行為治療包括自我催眠療法和松馳練習等,有助於緩解症狀。

兒童患者一般不需特殊治療,成年人則可能伴有神經精神疾病而必須針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

特別提示

睡行症注意

1.夢遊症多發生於生長發育期的6-12歲的男孩,在排除器質性因素的基礎上,多與社會心理因素、生活節奏及生長發育因素有關。

2.避免因孩子偶然出現夢遊行為而引起焦慮緊張的情緒,以至使夢遊症狀加重。

3.只要發作次數不多,一般無需治療,但發作時應注意看護,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4.對正在發作的患兒應將其叫醒或將其引到床上。

5.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夢遊症狀會逐漸減少,最終徹底緩解

睡行症預防

1.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日常生活規律,避免過度疲勞和高度的緊張狀態,注意早睡早起,鍛鍊身體,使睡眠節律調整到最佳狀態;

2.注意睡眠環境的控制,睡前關好門窗,收藏好各種危險物品,以免夢遊發作時外出走失,或引起傷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

3.注意保護性醫療制度,不在孩子面前談論其病情的嚴重性及其夢遊經過,以免增加患兒的緊張、焦慮及恐懼情緒。

神經病學

精神病學

現代精神病學不單涉及各種精神病、神經症、心身疾病或伴隨軀體疾病的精神障礙的診治,還涉及到適應障礙、人格障礙、性心理偏異,以及諸多類別的兒童智力、能力或品德上發育障礙的防止、矯正和處置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