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區劃
據傳為“盤古氏”的發祥地。1953年建盤古鄉,1958年建官莊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與孫家樓鄉合併更名盤古鄉。1997年,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3.1萬,轄大盤古、官莊、金家營、小辛莊、西王營、東王營、李家營、北柳、園裡、後閣上營、前閣上營、南柳、苗村、林莊子、儒林村、堤下頭、孫家樓、小盤古、和睦莊、蘇家院、大興莊、苟王莊、白莊子、魏莊子、吳家院、王黃馬、曹辛莊、塔寺莊、馬家莊、北漁二莊、前漁二莊、四窩頭、張二莊33個行政村。
農業發展

1、以項目帶動基地規模擴大。抓住青縣無公害蔬菜走廊項目在盤古鄉西部無公害蔬菜基地村建設這一契機,並藉助發展卡依羅、百利等出口創匯型西紅柿的機會,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補貼政策,協調簡化貸款手續等,充分調動了農民發展蔬菜積極性,進一步擴大無公害蔬菜基地規模。從2002年到2005年,利用4年的時間,在走廊兩側新發展蔬菜579公頃,其中棚室蔬菜247公頃,露地蔬菜332公頃,全鄉無公害蔬菜播種面積達到1867公頃。


畜牧業發展

1、扶持龍頭,帶發展。鄉黨委、政府把河北小洋人生物乳業有限公司做為全鄉奶業的產業龍頭,積極扶持,使其壯大。該公司擁有全自動化生產線28條,年灌裝能力25萬噸,主要產品有優酪乳系列、純牛奶系列、鮮果乳休閒系列、酷酷乳系列、果奶系列、北極冰系列、可吸果凍系列、奶粉系列等八大系列40餘個品種,小洋人奶製品暢銷全國各地,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2003年公司總產值1.5億元,利稅1000多萬元,轉化該鄉富餘勞動力700多人。小洋人公司為打造產業龍頭,投資了340萬元,引進義大利、韓國等先進生產線10條,其中全自動UHT鮮奶生產線三條,熱灌裝鮮果乳生產線一條,軟包裝優酪乳生產線三條,日可加工鮮奶300噸,可帶動發展奶牛3萬頭;同時,公司為使奶農的利益得到保障,與規模養殖戶簽訂了以保護價收購鮮奶的契約,最大限度降低了奶牛養殖戶的風險,並且還成立了奶牛養殖協會,負責對奶牛養殖戶的組織協調及技術指導,進一步提高了奶牛管理和養殖水平。通過小洋人公司的龍頭拉動,推進了全鄉、全縣乃至整個滄州奶牛產業的快速發展。

果樹發展

1、萬畝果園改造工程。針對全鄉梨樹、棗樹主栽品種市場前景不好、效益低的狀況,鄉黨委、政府積極引導果農通過高枝嫁接改接新品種,在以小盤古、大盤古、南王莊為中心的梨主產區改接黃冠、大果水晶、紅香酥、滿天紅等新品種;在以孫樓、苗村、小辛莊為中心的棗主產區改接無核金絲小棗、冬棗等新品種;並在全鄉積極發展桃、杏等小雜果。2002年鄉政府出資從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引進“紅香酥”梨接穗,賒給農戶,進行梨樹高接換頭改造,待果農受益後,再將接穗款還給鄉政府,並聘請了鄭州果樹研究所李秀根先生進行技術培訓,現場指導,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梨園畝增效益200—300元。全鄉將利用5年的時間,改造果園330公頃,發展小雜果330公頃,切實促進農民增收。

3、實施“放心果”工程。鄉黨委、政府以標準化生產為切入點,大力發展無公害果品,積極申請基地環評認證,創建無公害果品示範基地,大力宣傳培訓無公害果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2002年和睦莊村金絲小棗經河北省農業廳檢測合格為無公害果品,2003年孫樓村與滄州棗鄉棗業公司聯合創建了千畝無公害果品示範園,極大調動了果農發展無公害果品的積極性。同時,鄉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積極引導各果樹專業村的銷售組織,使果品上包裝、上檔次,並申請註冊“盤古”牌無公害果品,帶動了全鄉果業結構調整,實現了果業增效、農民增收。
工業發展

縫紉機製造已青縣誌強縫製設備有限公司、青縣東升縫製設備有限公司為龍頭,全鄉生產縫紉機整機的企業11家,生產配件的企業及經營戶69家,從業人員達到1700人,年產值超億元,年利稅1200萬元。其主導產品有工業用縫口機、繃縫機、平縫機、鎖眼機、訂扣機、皮毛機、厚料機、鞝鞋機等20個系列30個品種14個品牌。縫紉機行業通過運用高新技術,促進產品升級換代,推進規模化、系列化生產,不斷提高整機競爭力和市場占有量。不斷推出高精密、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新機型和新產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發展整機,及國外新的機型,提高該鄉縫製設備的技術含量及產品檔次,利用數控、加工中心專用成套設備,及引進關鍵設備儀器,提高新技術開發和新技術套用,結合國內外技術發展新一代高效能縫紉機產品的生產;完善生產條件和整機測試環節,提高整機質量。要已志強縫製設備有限公司為龍頭,以縣東升縫製設備有限公司、青縣飛虹機械廠、青縣儒林精密機械廠、朱氏縫紉機製造廠等企業為主體,帶動縫紉機行業的發展,迅速形成縫紉機群體發展優勢。

塑膠編制已青縣發達塑膠包裝廠為龍頭,全鄉塑膠編制企業38家,從業人員920人,產值1億元,年利稅1200萬元。塑膠編制行業,要緊緊抓住打造名牌產品這個關鍵。要以青縣發達塑膠包裝廠、宏盛塑膠包裝廠等大企業為基礎,重點扶持全鄉企業上規模。採用新技術,利用新設備、新工藝,開發更具多元化、個性化的塑膠產品,搶占國內外市場。
招商引資

首先進一步做好“行業招商、企業招商”工作。該鄉將進一步發揮在縫紉機製造、塑膠編織、食品飲料等三大規模特色行業的優勢,進一步改進在這些優勢行業的各類生產要素的聚企引商工作。同時重點抓住小洋人生物乳業有限公司、志強縫紉機廠等實力較強的企業,積極引導其與國內外大公司、大集團進行洽談合作,做好“以企引企,以外引外”工作。
其次是用好“名人”、“能人”做好親情招商工作。通過召開茶話會等形式同外商拉近感情,向他們介紹該鄉招商優惠政策和招商信息,發揮其招商聯繫面廣、活動能力強的優勢,進一步拓寬招商渠道,擴大招商領域。
最後是進一步最佳化招商環境。加強對招商環境的綜合治理,尤其嚴厲打擊“三無”經營、假冒偽劣以及欺行霸市行為,做到親商、安商、富商,營造一個安全穩定、誠信友好、文明和諧的招商環境。
新農村建設

二、實施環境治理工程,打造整潔便利的農村人居新環境。堅持把鄉村環境治理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硬任務和突破口來抓。一方面,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在全鄉各村開展了“一建、一治、四化”活動。“一建”即建村民中心。以省、市組織部門為無辦公場所村每村補助4.7萬元建設資金為契機,多方籌措資金,在“白點村”積極籌建“兩委”辦公室與休閒廣場為一體的村民中心,總投資8萬元的小辛莊村民中心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大盤古、堤下頭等村正在規劃建設中;“一治”即空心村治理。以大興莊、白莊子兩村為突破口,打響空心村治理戰役,聘請縣建設局技術人員入村實地勘察,制定符合村情的治理方案和建設規劃,並規定凡按規劃要求主動拆除老房的,分配宅基地時給予優生選擇權,對無理拒拆的,通過法律手段解決。兩村已拆除舊房60處,新規劃宅基地40餘處;“四化”即大力推進村莊硬化、綠化、亮化、美化,今年以來,全鄉共投資100多萬元,硬化村內街道5000米,植樹6萬株,架設電力設施6500米,安裝路燈180盞,建休閒廣場1個,購置體育器材5件(套)。一方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改善鄉域交通狀況和辦學條件,積極上跑有關部門,爭取了四個上級補貼建設項目,即省水利廳批准立項的園裡村至李營村退水路工程,爭取項目資金92萬元,目前路面勘測設計工作已完成;省發改委批准立項的民族路與子牙河大堤塔寺莊交口至104國道路面硬化工程,項目總投資160萬元,目前已建成通車;後營村至“和順發”蔬菜批發市場的菜區路工程,爭取省補貼資金24萬元,明春即可建成通車;發改委批准立項的總投資563萬元的盤古中心國小遷建項目,建成後可增容學生300人,達到1500人。


實施鄉風文明建設工程,培樹文明和諧的農村社會新風尚。一是加大新農民培訓力度。加快實施“科技入戶工程”,圍繞設施菜、縫紉機等特色產業,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專業技能培訓;加強對農民的法制教育,提高農民學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共組織實用技術培訓及法制講座10期,舉辦“科普大集”2次,受益農民達5000餘人。二是深入推進殯葬改革。以“摒陋習、倡新風”為主題,積極引導各村建設祠堂公墓,倡導婚喪事簡辦,減少鋪張浪費,杜絕封建迷信和亂占耕地等現象的發生。總投資8萬元的小辛莊祠堂將於2008年11月底建成。三是紮實開展榮辱觀“五進”活動。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為載體,通過“八榮八恥”內容上牆、加強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開展“正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爭做人民滿意公務員”大討論及評選“誠信企業”、“文明之家”等形式,組織開展了榮辱觀“進農村、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家庭”的活動,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質。目前,已評選鄉村兩級“文明之家”75戶,“孝敬模範”、“教子模範”28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6次,為新農村建設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河南省泌陽縣盤古鄉

盤古鄉原名陳莊鄉,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城南7.5公里處,南陽盆地東部邊緣,大別山余脈橫亘境內,形成了連綿起伏、巍峨壯觀、文化深厚、林木蓊鬱的盤古山。早晨,陽光透過乳白色雲霧,給山上蒼翠林木掩映的廟宇塗上霞光,加上怪石嶙峋、雲霧涌動,猶如天庭美景一般,被當地人譽為“盤嵐朝起”,是泌陽著名的風景名勝區。盤古山文化氣息濃厚,有盤古廟、盤古像、盤古村、盤古林等景點。據專家考證,泌陽盤古文化源於漢,興於唐,繁榮於今,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中有明確記載。漢、魏、明、清時期曾有許多文人墨客到此考察。考古人員在山頂發掘的漢磚、漢代井圈、陶片等,更是見證了盤古文化的源遠流長。為了弘揚中華盤古人根文化,泌陽縣傾力打造景區硬體建設,豐富景點文化內涵,並申請將陳莊鄉更名為盤古鄉。通過對泌陽盤古文化的考察認定,中國民協、河南省民政廳的專家和領導一致認為,泌陽盤古山是全國眾多盤古山中最有說服力的“盤古開天闢地”神話傳說的發源地,是最正宗的盤古山。

泌陽縣盤古鄉立足該鄉實際,因地制宜,以“三化”建設(庭院淨化、村莊綠化、道路硬化)為突破口,從基礎建設抓起,全面助推該鄉新農村建設。
庭院淨化。該鄉號召廣大民眾積極美化居住環境,清潔房前屋後衛生,責任到戶,定期檢查。鼓勵村民興建沼氣池,切實解決住宅與畜禽圈舍混雜問題。該鄉柏樹莊村委、董沖村委就已興建沼氣池80多座,使用率達90%以上;村莊綠化。該鄉按照“集中連片,規模治理,突出重點”的原則,號召村民在房前屋後、田間地頭、沿河溝叉旁植樹,擴大生態林建設規模,推進生態環境建設;道路硬化。該鄉多方籌措資金,投入到鄉村道路建設中,平桐省道、陳盤路(陳莊鄉—盤古山)已順利通車,19.7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也全部竣工,部分路段砂石硬化30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