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

豆角

豆角(Vigna unguiculata),又叫做豇豆,是夏天盛產的蔬菜。屬豇豆種中能形成長形豆莢的栽培種,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別名豆角、長角豆、帶豆、裙帶豆。含有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嫩豆莢肉質肥厚,炒食脆嫩,也可燙後涼拌或醃泡。豆莢長而像管狀,質脆而身軟,常見有白豆角、青豆角、紫豆角。在選購豆角時,一般以豆條粗細均勻、色澤鮮艷、透明有光澤、子粒飽滿的為佳,而有裂口、皮皺的、條過細無子、表皮有蟲痕的豆角則不宜購買。豆角營養成份很好,是蔬菜中肉類。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豆角豆角
一年生纏繞、草質藤本或近直立草本,有時頂端纏繞狀。莖近無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披針形,長約1厘米,著生處下延成一短距,有線紋;小葉卵狀菱形,長5-15厘米,寬4-6厘米,先端急尖,邊全緣或近全緣,有時淡紫色,無毛。

總狀花序腋生,具長梗;花2-6朵聚生於花序的頂端,花梗間常有肉質密腺;花萼淺綠色,鍾狀,長6-10毫米,裂齒披針形;花冠黃白色而略帶青紫,長約2厘米,各瓣均具瓣柄,旗瓣扁圓形,寬約2厘米,頂端微凹,基部稍有耳,翼瓣略呈三角形,龍骨瓣稍彎;子房線形,被毛。

莢果下垂,直立或斜展,線形,長7.5-70(90)厘米,寬6-10毫米,稍肉質而膨脹或堅實,有種子多顆;種子長橢圓形或圓柱形或稍腎形,長6-12毫米,黃白色、暗紅色或其他顏色。花期5-8月。

起源

關於豇豆的起源問題,Purseglove (1968)認為可能是熱帶非洲,因為在那裡可以找到野生種。他還認為豇豆在早期是通過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國家傳至亞洲地中海區域的現產於熱帶,而主產地為熱帶非洲及熱帶亞洲,我國種類約僅占本屬種類的1/10強。

但據文獻記載,《廣韻》一書即有“豇”字,此書原在601年成書已佚,歷經重修,現存宋代陸彭年等重修本。北宋《圖經本草》有豇豆的記載;蘇軾有詠豇豆的詩,到明代,自朱橚撰的《救荒本草》以來,《便民圖纂》、《本草綱目》等多種書志都有豇豆的記載,可見明代已廣泛栽培豇豆。在歷史記載中,黃河流域氣候曾較溫暖,根據上古籍記載,可能我國亦為豇豆原產地之一。

生長環境

豆角豆角
豆角根系再生力弱,多用直播的方法,發芽適溫25~30℃,播種時氣溫應在20℃以上。

①播種前盆土應澆透水,每穴3~4粒種子,復土約2~3cm。

②發芽後間去病弱苗,每穴留2~3株;3~4片真葉時再間苗1次,每穴留1~2株。若需移栽,發芽後3~4周,長出2片真葉且第1片複葉展開時即可定植,然後澆透水,成活後進入正常管理。斷霜後定植,苗齡20~25天,定植田要多施腐熟的有機肥,每畝3000~5000kg,過磷酸鈣25~30kg,草木灰50~100kg或硫酸鉀10~20kg,定植密度行距66cm,穴距10~20cm,每畝3000~3500穴,(育苗時即可採用兩、三株的育苗方式,方便以後定植)。

定植後澆緩苗水,深中耕蹲苗5~8天,促進根系發達。5~6片真葉時應設立支架,初期應按逆時針方向將蔓牽引上架並用繩子固定,一般在晴天中午或下午進行;後期纏繞能力很強,無須人工協助。

前期施肥宜少,定植成活後。施1次稀薄腐熟有機肥即可。現蕾至成攀熟期,每7~10天施肥1次,注意增加磷鉀肥。鉀肥的比例,連續施肥2~3次。溫暖,生長適溫2O~3O℃,15℃以下生長緩慢,5℃以下產生凍害,耐高溫,35℃時仍能開花和結莢,但品質不佳。較耐旱而不耐澇,前期應適當控水,當主蔓上約有一半花序開始結莢時,要充分澆水以保證土壤濕潤。當主蔓長出第一個花序時,花序以下的側枝應全部摘除,花序以上的側枝要進行摘心,基部留2片葉子;當主蔓攀爬滿支架時打頂,以促使下部側枝萌發花芽。 花序總狀,有2~5對花,但常只結l對豆莢,往往第l對豆莢摘下後,第2對花芽才開始發育或結果;如果肥水充足、養護合宜,花序上的所有花朵都可結莢。易出芽,一般不需要浸種,育苗的底土宜緊實,以鋪6cm厚壤土最好,以防止深入土內,,移苗時根群損傷大。所以當苗有一對真葉時即可帶土移栽,不宜大苗移植。有條件的可用營養缽或穴盤育苗,每缽兩苗或三苗。

斷霜後定植,苗齡20~25天,定植田要多施的有機肥,每畝定植密度6距1每畝,定植後澆緩苗水,深中耕蹲苗5~8天,促進根系發達斷霜後露地品種密度為行距66~70cm,株距25~30cm。播後用腳踏實使土和種子充分。

栽培方法

栽培季節

豆角豆角
豆角在我國長江以南各地,春、夏、秋均可栽培,生長季節長;必須根據各種季節的氣候條件,選用適當的品種。豆角一般分春季栽培和夏秋季栽培。春季栽培於2月下旬至3月下旬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下旬定植,6月上旬至8月中旬採收,7月下旬至8月上旬採種。夏秋季栽培於5月中旬至8月初播種,7月上旬至10月下旬採收。

地膜復蓋

(1)品種選擇:豆角栽培廣泛的品種是之豇28-2,可以用於春季地膜復蓋栽培。

(2)播種期:豆角播種的適宜下限溫度 14℃ ,應當在斷霜前後溫度穩定通過 4℃ 時播種。豆角播種方式可以和菜豆(芸豆)種植方式一樣,採用高壟低穴播種後復蓋地膜方式播種。行距65厘米,穴距18~25厘米,每畝播4000~5000穴,每穴播3~4粒種子,播種量2~3公斤。

(3)田間管理:主要注意抹掉第1花序以下的側芽、第一花序以上的花芽葉芽同時著生混合芽中的葉芽;中上部的側枝見花芽後打頂。同時注意主蔓爬到架頂以後及時將主蔓頂打去,刺激側蔓生長,側蔓見花芽以後依舊打頂。

(4)採收:豆角在莢果長夠長度以後及時採收。延遲採收籽粒膨大,降低了商品品質,同時也影響以後的莢果生長。採收時注意不要傷害其它的花序、花芽和蔓葉。

種植移栽

移栽定植,移栽前大田應澆水、深翻、結合翻地施入土雜肥5000-10000公斤,過磷酸鈣50-75公斤或磷酸二銨50公斤,鉀肥15-25公斤;合理密植,邊栽邊澆定根水,並及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幼苗抗自然災害能力,縮短緩苗期。

豆角的定植期要根據栽培方式和生育指標來確定。採用營養土塊育苗時一般於第一複葉開展時即可定植。採用營養缽育苗時可延遲至2~3片複葉時定植。

大棚栽培3月下旬定植,小拱棚栽培4月上旬定植,地膜栽培4月中旬定植,露地栽培4月下旬定植。採用營養缽育苗時套用打洞器打洞移栽,採用營養土育苗時用定植刀打穴定植,定植後澆好定根水,並填實細土和封嚴定植孔。一般每畦1.8m寬(連溝)種2行,行距80~100cm,穴距22~25cm,每667平方米栽3000穴。

施肥方案

1、施基肥

基肥以施用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適當配比的復混肥料。

一般一畝用農家肥500-1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三元複合肥(15-15-15)50公斤。底肥在整地起壟時施入,可以在種植壟上開條小溝,然後將底肥放在溝中再復土。如果採用這種辦法施肥一定要記住,豆角苗不可直接種在有機肥溝中,要保證豆角苗與有機肥溝之間的距離有10-15厘米。避免因為肥料直接接觸而燒傷豆苗根系。

2、施追肥-根施保

根據上面所述,豆角的生長過程中對鉀磷元素需求較大。根施保產品內含高鉀高磷營養元素,以一般複合肥相比,根施保的營養元素全部水溶,豆角吸收快50%,肥效高30%以上,豆角外形豐滿、色澤健嫩。因此根施保尤其適合用於豆角追肥。

3、噴施葉面肥-農密1號或農密大

豆角在生長中後期往往會表現出各種缺乏微量元素症狀,如黃葉等。應在生長前期,即幼苗期和引蔓期噴施葉面肥:農密1號或農密大。如果在發現黃葉等現象時再施用,效果會大打折扣。

病蟲防治

豆角在開花結果期,容易遭受豆角蚜蟲,豆角蝽象、豆角斑馬等害蟲為害。怎樣除治豆角害蟲呢?

豆角蚜蟲。主要是食豆角葉綠素,影響光合作用,使豆角生長不良而影響結果。除治方法:用40%樂果乳油8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于晴天上午露水乾後或下午至太陽落山前噴殺。

豆角蝽象。此害蟲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豆角幼果嫩汁,使被害的豆角生長發育不良,乾癟瘦小,品質低劣,不堪食用。人工捕捉:可利用豆角蝽象的假死性,在清晨或傍晚,搖動豆稈,在豆角蝽象假死落地時捕殺。藥物除治:用對人畜安全無毒害,高效低毒的農藥25%中科美鈴1000~1500倍液,于晴天傍晚噴殺。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于晴天下午至黃昏噴霧。

豆角斑馬。此害蟲專門啃食豆角花朵,使豆角花而不實。人工捕殺:在早晨露水未乾前或黃昏,戴上膠手套捕殺。在捕殺豆角斑馬時,千萬別讓其液汁濺到皮膚上,否則,會引起皮膚過敏起水泡。藥物除治:用25%中科美鈴1000~1500倍液或90%敵百蟲800倍液,于晴天上午露水乾後或傍晚噴殺。

注意事項

豆角豆角
豆角含豐富維生素B、C和植物蛋白質,能使人頭腦寧靜.調理消化系統,消除胸膈脹滿。可防治急性腸胃炎,嘔吐腹瀉。有解渴健脾、補腎止泄、益氣生津的功效。

所屬分類:蔬菜

烹調宜:烹調前應將豆筋摘除,否則既影響口感,又不易消化。

烹調忌:食用時若沒有熟透,則會發生中毒。

食用宜:豇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和胃、補腎止帶的功效,特別適合脾胃虛弱所導致的食積、腹脹以及腎虛遺精、白帶增多者食用。

食用忌:忌吃不熟的豆角。

儲存:挑選個大、肉厚、籽粒小的豆角品種,摘去筋蒂,用清水洗淨,土鍋略蒸一下,然後用剪子或菜刀按“之”字形剪下成長條,掛到繩子上或攤在木板上曬,至乾透為止。然後把曬好的乾豆角拌少量精鹽,裝在塑膠袋里,放在室外通風處。吃時,用開水洗淨,再用溫水浸泡1—2小

時,撈出,控乾水分,與各種肉食品同炒,其鮮味不減。

在選購豆角時,一般以豆條粗細均勻、色澤鮮艷、透明有光澤、子粒飽滿的為佳,而有裂口、皮皺的、條過細無子、表皮有蟲痕的豆角則不宜購買。

豆角極易種植,而且蔓延很快,所以產量多而價錢便宜。營養成份很好,是蔬菜中肉類。

有人會嫌豆角有少許菜腥味,只要炒時用熱鍋、滾油爆香蔥粒,才下豆角炒透,腥味自會消失。

豆角含豐富維生素B、C和植物蛋白質,能使人頭腦寧靜.調理消化系統,消除胸膈脹滿。可防治急性腸胃炎,嘔吐腹瀉。有解渴健脾、補腎止泄、益氣生津的功效。

豆角一定要焯透,以防止中毒。因為豆角和其它豆類蔬菜一樣,都含有皂角和植物凝集素,這兩種物質對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並對細胞有破壞和溶血作用,嚴重的還會出現出血性炎症。中毒後病人可有上腹痛。飽脹、噁心、嘔吐、腹瀉等 。重者可有嘔血、四肢麻木等症狀。這兩種中毒物質不耐熱,經充分加熱後,就可將有毒物質破壞。預防豆角中毒的主要方法是把豆角徹底炒煮、熟後,再食用。

四季豆無論單獨清炒,還是和肉類同燉,亦或是焯熟涼拌都很符合人們的口味。

1.烹調前應將豆筋摘除,否則既影響口感難消化。

2.烹煮時間宜長不宜短,要保證四季豆熟透,否則會發生中毒。

豆角未熟透時食用易引起中毒,其中的菜豆凝集素和皂素被認為是導致中毒的主要因素。菜豆凝集素是一種糖蛋白,主要存在於豆角豆粒中,所以豆粒飽滿的豆角烹調時間宜長不宜短。皂素主要存在於豆角豆莢中,它在100℃以上才能被破壞,所以準備涼拌的豆角一定要用沸水焯透。

數據補充:豆角中含可有效清除自由基的胡蘿蔔素和抗壞血酸,長豆角中的這兩種物質含量分別是短豆角的2.4倍和3.5倍。

食用指南

黑椒豆角牛柳。

食材:

牛肉、豆角、胡蘿蔔、蝦皮、蒜末、黑胡椒。

做法:
1.牛肉切成條,用鹽、雞精、黑胡椒粉下去醃製一會;

2.然後加入小量地瓜粉抓肉,保證肉質的鮮嫩;

3..架油鍋、炒香醃好的牛柳,先盛盤;

4.將豆角和胡蘿蔔加蒜末和蝦皮下去炒制;

5.快熟時倒入先炒好的牛柳,再翻炒幾下加入黑胡椒粉,裝盤。

食材:豆角、大蒜、熟花生、生抽、老醋、鹽、雞精、紅剁椒、香油。做法:1.長豆角切兩厘米左右的長段兒;將切好的豆角過水焯熟;
2.然後把大蒜搗成蒜泥;把花生搗碎;三分鐘後長豆角撈出過涼水;
3.放入蒜泥、花生碎、剁椒,加入生抽、鹽、老醋、雞精、最後滴香油,拌勻即可。

挑選方法

1.質量好的四季豆,豆莢果呈翠綠色、飽滿,豆粒呈青白色或紅棕色,有光澤,鮮嫩清香。否則其質量就較差。

2.扁豆,特別是經過霜打的鮮扁豆,含有大量的皂甙和血球凝集素。食用時若沒有熟透,則會發生中毒。經及時治療,大多數病人在2-4小時內即可恢復健康,預後良好!

3、豇豆,一年生纏繞草本,無毛。小葉3,頂生小葉菱狀卵形,長5—13厘米,寬4—7厘米,頂端急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兩面無毛,側生小葉斜卵形;托葉卵形,長約1厘米,著生處下延成一短距。總狀花序腋生;萼鍾狀,無毛;花冠淡紫色,長約2厘米,花柱上部裡面有淡黃色鬚毛。莢果線形,下垂,長可達40厘米。花果期6—9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