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擬枝瑚菌

白色擬枝瑚菌

白色擬枝瑚菌(拉丁學名:Ramariopsis kunzei (Fr.) Corner),為非褶菌目、珊瑚菌科、擬枝瑚菌屬,子實體小,可食用。也可引起木質腐朽。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白色擬枝瑚菌
拉丁學名:Ramariopsis kunzei (Fr.) Corner
中文別名:白珊瑚菌、白色鎖瑚菌、孔策擬枝菌
同物異名:Clavulina kunzei Fr.

分類地位

非褶菌目、珊瑚菌科、擬枝瑚菌屬

形態特徵

子實體小, 多分枝,乳白色至象牙白色,高2-6cm,柄長0.5-1cm,粗0.2-0.3cm,有細微絨毛,主枝3-5個,其上3-6次叉狀分枝,小枝直立,圓柱形,頂端尖銳,子實層生於分枝上部表面。孢子廣橢圓形,粗糙,4.5-6μm×3.5-4μm。

生態習性

夏秋季生於林中地上,有時也生於倒腐木上,記載還生於枕木上。

分布地區

黑龍江、遼寧、吉林、廣東、海南、廣西、西藏、湖北等。

經濟用途:

可食用。也可引起木質腐朽。

菌物界(五)

“菌物界”這個名詞是我國學者裘維蕃等於1990年提出的,並已得學術界的一定支持,這是指與動物界,植物界相併列的一大群無葉綠素,依靠細胞表面吸收有機養料,細胞壁一般還有幾丁質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卵菌等)3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