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類簡介

拉丁學名:Polyporusvarius
分類地位:菌物界、擔子菌門、同擔子菌綱、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黑柄多孔菌屬
保護級別:未列入
瀕危等級:無危
可信度:3級可信度
野生馴化:野生
水生陸生:陸生
識別特徵
擔子果一年生,有柄,半肉質,乾後硬而脆。菌蓋圓形,中部下凹或近漏斗狀,有時呈不規則形,寬3-10cm,厚1-2mm,表面初期近白色,後變蛋殼色,淡黃褐色,赭黃色或紫褐色,光滑;邊緣薄,內卷,波浪狀或撕裂。菌肉近白色,乾時厚約1mm。菌管近白色,長約1mm,在柄的一側下延。孔面乾時淡黃褐色;管口近圓形或呈多角形,常破裂成不規則形,每毫米3-4個。菌柄近中生或偏生,內實,近圓柱形,有微細絨毛,全部暗褐色至黑色,並有顯著的皺,基部稍膨大,長2-6cm,粗3-10mm。
菌絲系統二體型;生殖菌絲透明、薄壁,有鎖狀聯合,直徑3.5-5.2μm;骨架一纏繞菌絲無色,厚壁,樹狀分枝,骨架乾直徑3.5-4.3μm,末端形成鞭毛狀纏繞菌絲,直徑1-2.3μm。
擔孢子圓柱形,透明,平滑,6.7-9.4×2.5-4μm。
生境習性
生於地上,但與埋藏在地下的腐木有關,也生闊葉樹的根部地上。木材白色腐朽。
分布地區
中國分布
河北小五台山,19496。北京房山和百花山,23512,23514,34029,34030。吉林長白山,48138。黑龍江大興安嶺,39657。江西黃崗山和武功山,23513,23515。河南洛寧,23457。湖北神農架,48260。湖南龍山,27857。廣西大瑤山,45114。海南保山,28886。西藏墨脫,南峰等地,44196,45115。甘肅天水,29996,23511。
世界分布
討論
本種與Polyporusvarius之間有一些相似過渡特性。然一般種間區別是清楚的。本種菌蓋期略有柔毛,後變光滑,菌柄有絨毛以及地生等特徵用以區分P.varius。
生物現狀
保護及保存現狀:自然野生
開發利用現狀:不詳
保護建議:不詳
遺傳多樣性:不詳
菌物界(五)
“菌物界”這個名詞是我國學者裘維蕃等於1990年提出的,並已得學術界的一定支持,這是指與動物界,植物界相併列的一大群無葉綠素,依靠細胞表面吸收有機養料,細胞壁一般還有幾丁質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卵菌等)3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