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隨著高血壓診斷及防治研究的進展,白大衣高血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臨床觀察,在原發性輕、中度高血壓病人中,曾有過白大衣高血壓的占12%~50%。白大衣高血壓的發生機制目前還不十分明確,有人認為可能與患者產生的應激反應和警覺反應有關,也有學者認為這是持續性高血壓的前奏,與性別、體重、血脂、血糖、吸菸等有密切關係。
發病原因

1.WCH的產生可能與醫務人員測壓對患者的“加壓刺激”有關。在特定的場所醫務人員與患者交談的語氣、情緒均能影響測得的血壓值。
2.患者本身對於應激有增強的反應 Weber發現WCH患者存在著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激活WCH患者血漿腎素和醛固酮水平增高,去甲腎上腺素水平也增高。
3.WCH患者具有與應激相關的壓力反應的遺傳特性並且是高血壓前狀態的一部分;隨訪的結果顯示白大衣高血壓不僅表現在診室時血壓增高在日常生活中血壓也高,因此WCH不是一個良性的疾病。
病發機制

2.WCH高血壓病理生理基礎 WCH高血壓患者與那些在家和在醫生診斷室測量的血壓均居於正常範圍的人們相比已經表現有某些生理或病理生理性的改變,如血管的阻力趨於增高,已有左心室的舒張功能障礙;與某些高血壓早期的病人類似表現有胰島素的抗性增加血脂水平的升高傾向多數WCH的患者多有肥胖或糖尿病。
Framingham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人群相對心血管病危險性與安靜時的血壓水平呈強的線形關係誠然這中間也混雜了不少所謂“白大衣”高血壓。不管流行病學調查或者大規模的臨床試驗都不能排除完全由應激誘發的高血壓患者面對一個診斷室測量血壓水平很高而在家測量的血壓水平不高的患者,如果同時有糖耐量減低高膽固醇血症吸菸和左心室肥厚,或合併其中任何一項,則這種所謂反應性高血壓就有一定的重要意義。Izzo(1997)提出了所謂“增強型血管反應性”(exaggerated vasoreactivity)概念作為危險性升高的預測指標。他用對角關係模型來解釋血管反應性與高血壓之間的關係,他認為增強型血管反應性往往與內皮功能失調有關“白大衣”高血壓是一種增強型的血管反應性應激反應。對角表中的“高危型高血壓”(high-risk hypertension)是指既有發性高血壓,又有增強型的血管反應性即二者同時存在。
臨床表現

2.難控制性白大衣高血壓 “難控制性白大衣高血壓(white-coat irresistant hypertension)”是“白大衣”高血壓的另一種表現,為接受降壓治療的患者呈現“白大衣效應”患者的實際血壓值測得過高,又稱診斷室血壓高動態血壓監測正常。後者與“白大衣高血壓”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Mezzetti等在250例接受降壓治療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有27例儘管用了3種藥物的聯合降壓治療,臨床血壓仍高而動態血壓檢測有20例血壓正常占難控制性高血壓的74%。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如遇到血壓控制不理想的患者,特別當幾個不同類型的降壓藥物同時聯合套用時,除了應考慮患者服藥的順從性及繼發性高血壓等原因外白大衣效應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因素動態血壓檢測有利於排除後一種現象。
併發症
WCH是否存在著靶器官的損害和心血管疾病危險性不同的研究有不甚相同的結論。1999年WHO與ISH高血壓治療指南指出究竟“單純診室高血壓”是一良性現象還是伴隨著增高的心血管疾病危險性,還一直存在著爭論主要有以下兩種觀點:
1.WCH對靶器官有明顯的損害:(1)WCH對心臟和血管的影響: Kuwajima觀察到與正常人相比,WCH和SH有增加的左房內徑和左室質量,WCH患者左室質量指數與正常人差異顯著。HARVEST研究結果認為WCH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左室內徑增加也有研究認為SH和WCH有相似的舒張期左室功能異常,並具有相似的大動脈彈性、順應性和僵硬度變化,白大衣效應與高血壓大動脈壁順應性相關,在SH中這種相關性更加顯著。超聲心動圖發現WCH患者E/A比值較正常人增高。WCH患者左室做功增加收縮末期室壁壓力和左室充盈發生改變Soma等研究也表明,WCH患者心排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和動脈順應性降低WCH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和部分代謝特徵與SH患者相近似。另一研究表明無症狀性心絞痛在正常人、WCH和高血壓患者中的比例分別是6.4%、18.8%和26.2%,因此,認為WCH與原發性高血壓有相同的發生無症狀性心絞痛的傾向;(2)WCH對腎臟的影響:WCH患者與正常人相比尿中白蛋白輕度增高,但低於SH。此外WCH患者尿中IgG轉鐵蛋白顯著高於正常人。也有人發現WCH患者與正常人相比微白蛋白尿輕度增高。WCH患者具有與高血壓患者相似的近端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率增高。WCH患者存在選擇性的腎小球功能受損而腎小管功能受損只存在於高血壓患者;(3)WCH對糖脂代謝的影響: WCH患者血脂水平較高,且空腹血胰島素水平較高說明WCH有輕度的胰島素抵抗現象。
2.WCH對靶器官損害較輕或不顯著有研究認為,WCH患者只存在功能性的心血管異常。WCH具有降低的主動脈順應性和左室舒張功能異常而只有SH具有增加的左室質量和動脈管壁厚度。White發現:WCH者與正常血壓者有相似的左室質量指數WCH的大動脈結構與正常血壓者相似有研究認為,左室肥厚和重構在原發性高血壓的機率為51%而在WCH患者的機率是19%。WCH不同於SH不伴有LDL的氧化增加和抗氧化的維生素含量的降低WCH有較低的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甚至有研究認為,WCH患者不存在靶器官損害,與正常人無明顯差別如認為WCH與正常人有相似的心臟和頸動脈結構且出現心室肥厚和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機率很小WCH的動脈粥樣斑塊發生率介於正常人和SH之間與正常人相似SH患者中頸動脈內膜增厚,而在WCH和正常人中是相似的表明只有持續的血壓增高而不是暫時的血壓增高,才易於發生動脈結構的病變Northwick研究認為38%的持續性高血壓有左室肥厚只有11%的WCH有左室肥厚頸動脈增厚與之相似。Hoeghol等認為WCH組與正常組的尿蛋白/肌酐比值相同,均低於SH組,因此認為WCH患者無明顯的腎功能損害。
對於WCH是否存在靶器官損害的矛盾結果可能與以下的因素有關:①有些研究認為,對動態血壓正常上限值的規定過高以致高血壓患者中WCH的比率增加,因此,可能包括了較多的真正的高血壓患者和靶器官損害者。除了患者的年齡和性別,正常動態血壓上限的定義是主要決定WCH發生率和靶器官損害的因素。②有的研究使用了特殊的與年齡相關的標準來定義WCH,並排除了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患者,而在此類患者中WCH的比率高於舒張期高血壓患者。
病情診斷
一般診斷:Verdecchia提出WCH定義為平均白晝動態血壓(d-ABPM)低於正常血壓者d-ABPM分布的第90百分位數(正常標準女性為收縮壓131mmHg,舒張壓86mmHg男性為收縮壓136mmHg舒張壓87mmHg)。
中國的參考診斷標準為:WCH患者診室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並且白晝動態血壓收縮壓<135mmHg舒張壓<80mmHg;這還需要經過臨床的驗證和評價,臨床上懷疑單純診室高血壓時應通過家庭血壓測量或動態血壓測量來協助診斷。
治療方法

預防措施

綜上所述對WCH的診斷標準、發生機制、對靶器官的損害及是否需要治療和預後等方面還存在著較多的爭議仍需進行大量的研究工作。
預防:1.預防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因素,做到合理膳食減輕體重限制飲酒,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
2.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和防止緊張,正確對待及設法緩解各種心理壓力。
發展狀況

可能的相關因素
儘管一些調查人員試圖確定WCHT決定因素,但目前數據相對不夠。Martinez等認為:女性、低教育水平、OBP收縮壓及舒張壓均較低,是WCHT獨立的相關因素。而持續性高血壓(sustained hypertension, SHT)病人和WCHT病人在BMI(體重指數)、吸菸習慣、家族史、(糖、膽固醇、甘油三酯等)代謝參數方面有相似之處。劉紅玲等在200例分析中認為:WCHT多見於女性年輕人。Segré等對670例病人進行回顧分析:WCHT只與家族史有明顯關係,與性別、年齡、靶器官損害沒有相關性。Bjorklund等觀察到WCTH和SHT病人均心率更快、OBP高、糖代謝異常,與正常組相異,而左室容量及尿蛋白檢查,WCTH病人與正常組相近。
白大衣高血壓危害的機制
白大衣高血壓的危害的機制尚未完全確定,有幾種相關解釋:(1)血壓變異性增加,但對靶器官損壞作用有限;(2)交感神經過度活躍。有研究表明:交感神經在SHT病人高度興奮,在WCHT病人興奮程度較低,與導致靶器官損壞有關。另外,交感神經過度活躍與糖、脂代謝異常的相關性也有報導;(3)氧化作用提高。LDL氧化作用增強,抗氧化作用減低,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但氧化作用與WCHT之間因果關係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