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讀音
dàn/dān
部首
疒部。
筆畫
13筆。
結構
半包圍結構。
造字法
形聲,從疒、單聲。
英文
癉:hate[disease caused by overwork]
五筆86
UUJF
五筆98
UUJF
倉頡
KCWJ
四角號碼
00156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U+7605
表碼字母
J2T
筆順讀寫
捺橫撇捺橫捺撇豎折橫橫橫豎
字義詳細註解
【名】
1. 病;勞苦[disease caused by overwork]
~,癆病也。從疒,單聲。——《說文》。字亦作“癉”。
~,勞也。——《爾雅》
故書貨之~於民用者。——《周禮·泉府》
2. 又如:~疽(惡瘡。俗名對口疽)
3. 通“疸”。黃疸病[jaundice]
【形】
1. 厚(與“薄”相對);[怒氣、熱氣]盛[thick;extremely]
例如:名曰~瘧。——《素問·瘧論》
2. 又如:癉暑(盛熱,酷熱);癉熱(盛熱);癉瘧(熱病名)
【動】
1. 因勞累致病[break down from constant overwork]
例如:夫善在必彰者,則惡在所必癉。——清·王士禛《居易續談》
2. 憎恨[hate]。如:彰善癉惡(癉惡。憎恨壞人壞事)
舉例
癉
dàn
1、癉,癆病也。從疒,單聲。——《說文》
2、癉,勞也。——《爾雅》
3、故書貨之癉於民用者。——《周禮·泉府》
癉瘧
dānnüè 【意】[malaria] 中醫指瘧疾的一種,主要症狀是發高燒,打寒戰,煩躁,口渴,嘔吐等
①熱症。《素問·奇病論》:“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王冰註:“癉,謂熱也。”
②濕熱。《素問·脈要精微論》:“癉成為消中。”王冰註:“癉,謂濕熱也。”
【故】下民卒癉。——《詩·大雅·板》
【又如】癉疾(熱病)
癉惡彰善
dàn'è-zhāngshàn
【註解】[shun evil and praise what is good] 癉:憎恨。彰:表揚。憎恨惡的,表揚善的
【故】癉惡彰善,夷凶靖難。——隋·薛道衡《隋唐祖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