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癉疽讀音:dan ju
解釋:惡瘡。
出處:《論衡.死偽》:“晉荀偃伐齊,……癉疽生,瘍於頭。”
語出:《左傳·襄公十九年》:“ 荀偃 癉疽,生瘍於頭。” 杜預 註:“癉疽,惡創。”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二:“ 李氏 頭上生四處癉疽,腦潰,晝夜鳴叫。”
癉是一個漢字,讀音為dàn、dān,本意為“癆” 。“單”意為“大力”、“用力”。“疒”與“單”聯合起來表示“過度用力導致的病”、“因勞累導致的病”。
基本字義 字義詳細註解 舉例 古籍解釋疽,讀音為jū,即局部皮膚下發生的瘡腫。中醫指局部皮膚腫脹堅硬而皮色不變的毒瘡。中醫按疽病早期有頭和無頭而分為有頭疽和無頭疽兩大類。
基本字義 簡介 分類 治療方法 辨證論治解釋局部皮膚腫脹堅硬的毒瘡。出處《左傳·襄公十九年》“ 荀偃 癉疽,生瘍於頭” 唐 孔穎達 疏:“ 荀偃 病此疽腫,腫潰,遂生創於頭。” ...
解釋 出處內容提要 扁鵲這是一篇記敘古代名醫事跡的合傳。一位是戰國時期的扁鵲,另一位是西漢初年的淳于意。通過兩千多年前享有盛譽的名醫業績介...
內容提要 人物形象 文言注釋版 現代漢語版 傳記意義詩詞律韻探微詩詞律韻探微 詩詞律韻探微 孫德振 編著 香港銀河出版社出版 二零一零年六月 孫德振藝術簡介 孫德振,男,漢族,河南...
“疽”之訛字,形似傳抄致誤。如《素問·腹中論》:“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藥。石藥發瘨,芳草發狂。”經文中“石藥發瘨”,當為“石藥發疽”。瘨,當為“疽”之訛字,形似傳抄致誤。瘨,晉·皇甫謐《甲乙經·卷十一...
3.1 心痹3.2 心衰3.3 肺心病3.4 心癉3.5... 呃逆病5.2 膈疝5.3 食管癉5.4 食管痹5.5 食管癌5.6 胃瘍5.7 胃癉5.8 胃絡痛5.9 胃痞...
基本介紹 圖書目錄圖片取穴。 附骨疽 黃帝、岐伯、孫真人治附骨疽亦如治疔瘡法灸之。其附骨疽者,無端附骨而成膿,故名之。多發於肢體大節筋間,虛人及孕婦偏發腿?間...
簡介 大骨空 引用 內容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