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疆堇
種拉丁名:Corydalismira(Batalin)C.Y.WuetH.Chuang
科中文名:罌粟科
科拉丁名:Papaveraceae
屬中文名:紫堇屬
屬拉丁名:Corydalis
國內分布:產新疆西部
海拔:2600-3400
中國植物志:32:415
形態特徵
疆堇(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圖版102:1-11)亞灌木,高2-10厘米。根木質化;根莖多頭,木質化,覆蓋密集覆瓦狀排列的殘枯葉鞘,葉鞘狹長披針形,革質,略具光澤。莖花葶狀,無葉或基部具1葉。
疆堇基生葉多數,密生,葉柄長1-3厘米,基部具長鞘,葉片輪廓狹卵形或狹長圓形,長2-3.5厘米,寬1-1.5厘米,羽狀全裂,裂片3-4對.通常上部者對生,下部者互生,頂生裂片倒卵形或狹倒卵形,其餘卵形或橢圓形,長2-7毫米,寬1.5-5毫米,先端鈍或圓,基部楔形,全緣或2-4深裂,兩面灰綠色,無毛,稍厚;莖生葉若存在則與基生葉同形。種子(1-)9-11枚,近腎形或球形,長約2毫米,黑色,具光澤;種阜帽狀,白色,膜質。花果期6-8月。
花序特徵
疆堇總狀花序頂生,長1-2.5厘米,有(1-)2-4花;苞片長披針形,長5-7毫米,寬1.2-1.8毫米,先端長尾尖,基部平截,全緣或具小疏齒;花梗勁直,長1-2厘米。萼片線狀三角形,長7-8毫米.先端長尾尖,近基部寬約1毫米且流蘇狀撕裂,基部箭形,具3條縱脈;花瓣黃色,上花瓣長1.7-1.8厘米,花瓣片舟狀長圓形,先端漸尖並向上弧曲,背部雞冠狀突起矮,自先端稍後開始,至瓣片中部消失,距短囊狀,長3-5毫米,粗約2毫米,下花瓣長1.4-1.6厘米。
疆堇花瓣片舟狀倒披針形,先端鈍並向下弧曲,背部矮雞冠狀突起自先端稍後開始,至瓣片末端消失,爪寬條形,與花瓣片近等長,內花瓣提琴形,長1-1.2厘米,先端圓,具鈍尖頭,爪短於花瓣片;雄蕊束長7.6-8.6毫米,花葯卵形,花絲披針形,蜜腺體粗,貫穿距的5/6;雌蕊長9-10毫米,子房卵圓形至近圓球形,長約1毫米,具(-1)數枚胚珠,花柱線形,長8-9毫米,先端彎曲,柱頭圓鈍,上端微凹,兩側基部下延並接近花柱,無乳突。蒴果近圓球形,直徑7-8毫米,成熟時自基部向上開裂成2果瓣,果瓣革質,分裂後花柱僅並存於一果瓣;宿存花柱長約1厘米,基部圓錐形,向上漸狹成線形。
生境分布
疆堇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的崑崙山北坡(莎車、葉城、皮山),生於海拔2600-3400米的河谷兩側高坡的潮濕岩石縫。吉爾吉斯坦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崑崙山北坡。
物種鑑別
本種模式極矮小,高僅1-2厘米,花序僅具1花,果實僅含1種子(?),當系本種群許多居群中最為退化者。新疆莎車和皮山標本雖均表明有此傾向,但莎車和葉城標本果實雖為球形,卻非僅1種子,此點也有可能是原作者觀察錯誤。Liden認為以上標本可能近於M.Mikhailova命名為CorydalisrarissimaM.Mikhailova的植物,因未見到該種的文獻和標本,暫未採納該意見。
紫堇屬植物
紫堇屬,廣義罌粟科的最大屬,隸屬於荷包牡丹亞科。也有資料把紫堇屬歸為荷包牡丹科(紫堇科)的一個屬。約428種,除北極地區外,廣布於北溫帶地區,南至北非一印度沙漠區的邊緣,個別種分布到東非的草原地區。中國有298種,歸入39組,另二組中國不產,合計41組,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但以西南部最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