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 名:暗綠紫堇學 名:Corydalis melanochlora Maxim.
別 名:麥強日、爾瓦、銀周色爾瓦
科:罌粟科
屬:紫堇屬
產地分布
產甘肅(肅南、天祝、岷縣、迭部)、青海東部(祁連、大通、貴南、澤庫、同德、河南)、四川(若爾蓋、松潘、德格、雅江、康定)。形態特徵
無毛草本,高5-18厘米。鬚根多數成簇,棒狀肉質增粗,長達6厘米,上部粗約3毫米,向下漸狹,具少數細根,黃褐色。根莖短,具鱗莖;鱗片數枚,覆瓦狀排列,褐色,橢圓形,長約1.5厘米,寬約5毫米,肉質。莖1-5條,不分枝,上部具葉,下部裸露,基部線形。基生葉2-4枚,葉柄長達10厘米,葉片輪廓卵形或狹卵形,長2-3.5厘米,寬1.5-2厘米,三回羽狀全裂,全裂片下部者具柄,上部者近無柄或無柄,輪廓圓形,互生,3全裂或深裂,小裂片不等的2-3淺裂,披針形或寬線形;莖生葉2枚,生於莖上部,通常近對生,具短柄或無柄,其他與基生葉相同,但裂片較疏離。總狀花序頂生,有4-8花,密集近於傘形,長2-3厘米;苞片指狀全裂,裂片多數,狹倒披針形,長0.5-1.5厘米;花梗纖細,比苞片稍短。萼片小,近圓形,呈撕裂狀,微透明;花瓣天藍色,上花瓣長2-2.5厘米,花瓣片舟狀卵形,背部具雞冠狀突起,距圓筒形,長1.3-1.5厘米,末端鈍,略下彎,下花瓣長1-1.2厘米,具爪,內花瓣長約1厘米,花瓣片倒卵狀長圓形,先端深紫色,基部2耳垂,爪線形,略短於花瓣片;花絲狹卵形,膜質,長約0.8厘米;子房線形,長5-6毫米,胚珠2列,花柱細,長約3毫米,柱頭近腎形,先端具6乳突。蒴果(未成熟)狹橢圓形,長6-7毫米,粗1.5-1.8毫米,具5-6枚種子,成熟時自果梗先端反折。花果期6-9月。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2850-) 3900-4500 (-5500)米的高山草甸或流石灘。藥用價值
【藥材名】暗綠紫堇【拉丁名】Corydalis melanochlora Maxim(暗綠紫堇)
【名稱考證】麥強日爾瓦,銀周色爾瓦
【科目來源】
雙子葉植物
藥罌粟科黃堇屬植物【藥用部位】暗綠紫堇的全草。
【性味歸經】苦,寒。肺、心,膽、膀胱四經。
【功效主治】清熱利膽、清熱解毒。治心血管系統的疾病、敗血症,外用於創傷感染 ,治少陽膽經有熱、口乾苦、兩脅不舒、心煩、熱毒病證,如瘡癰腫毒、創傷感染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服,9—15克。外用:煎水洗。
紫堇屬植物
紫堇屬,廣義罌粟科的最大屬,隸屬於荷包牡丹亞科。也有資料把紫堇屬歸為荷包牡丹科(紫堇科)的一個屬。約428種,除北極地區外,廣布於北溫帶地區,南至北非一印度沙漠區的邊緣,個別種分布到東非的草原地區。中國有298種,歸入39組,另二組中國不產,合計41組,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但以西南部最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