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種中文名:假獐耳紫堇種拉丁名:CorydalishepaticifoliaC.Y.WuetZ.Y.Su
科中文名:罌粟科
科拉丁名:Papaveraceae
屬中文名:紫堇屬
屬拉丁名:Corydalis
國內分布:產西藏東部
海拔:4900
命名來源:[ActaBot.Yunnan.4(1):2.f.1:8-14.1982]
中國植物志:32:376
植物形態
213.假獐耳紫堇(雲南植物研究)圖版89:6-10CorydalishepaticifoliaC.Y.WuetZ.Y.SuinAct.Bot.Yunnan.4(1):2,f.1,8-14.1982;西藏植物志2:285,圖95:1-6.1985.
塊莖長圓形,長2-3厘米,寬3-5毫米,分枝。莖的地下部分長2-5厘米,具1-2枚約長5毫米,寬3毫米的鱗片;地上部分長3-5厘米,具4-8葉,分枝。葉三出,葉柄長4-7厘米,寬約1.5毫米,基部具鞘,小葉寬卵圓形,肉質,上面綠色,下面蒼白色,具3條弧形葉脈,頂生的較大,約長12毫米,寬8毫米,具短柄,側生的較小,無柄。總狀花序傘房狀,密具3-5花,花序軸長3-5厘米,果期彎曲,常將蒴果埋於植株的基部。苞片卵圓形,長3-5毫米,寬2-3毫米,呈總苞狀排列。花梗纖細,長3-10毫米。花藍色,平展。萼片卵圓形,具齒,長約1毫米。外花瓣具淺雞冠狀突起,近急尖。上花瓣長約1.3厘米,瓣片兩側弧形下凹;距圓筒形,長7-8毫米,無蜜腺體。下花瓣長約9毫米,較上花瓣前伸和寬展,基部具小瘤狀突起,內花瓣長約,毫米,頂端藍紫色。柱頭頭狀,頂端具4乳突。蒴果橢圓形,長5-6毫米,寬約3毫米。種子扁圓形,直徑約1.5毫米,種阜小。
產西藏東部(加查一模式產地),生於海拔4900米左右的高山流石灘。
類似C.hemidicentra,但植株明顯較小,而且具有明顯向地彎曲的花序軸。
紫堇屬植物
紫堇屬,廣義罌粟科的最大屬,隸屬於荷包牡丹亞科。也有資料把紫堇屬歸為荷包牡丹科(紫堇科)的一個屬。約428種,除北極地區外,廣布於北溫帶地區,南至北非一印度沙漠區的邊緣,個別種分布到東非的草原地區。中國有298種,歸入39組,另二組中國不產,合計41組,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但以西南部最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