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無毛草本,高45-55厘米。鬚根多數成簇,狹紡錘狀棒狀增粗,長約4厘米,粗2-3毫米,具長2-5厘米的柄,乾時褐色,裡面白色。莖2-3條,上部分枝或不分枝,下部裸露,基部線形。基生葉少數,葉柄長13-27厘米,纖細,基部線形,葉片輪廓長圓形,長6-10厘米,二至三回羽狀分裂,第一回全裂片4-8對,下部者具短柄,上部者近無柄,2-7全裂或深裂,末回裂片狹橢圓形或狹披針形,先端漸尖,表面綠色,背面具白粉,1纖細的縱脈微突起;莖生葉2-3枚,於莖上部疏離互生,下部者具短柄,上部者無柄,葉片輪廓卵形,其他與基生葉相同,但較小。總狀花序頂生和有時側生,長3.5-7厘米,多花密集;苞片最下部者同上部莖生葉,下部者羽狀3-5裂,上部者線狀長圓形至線形;花梗與苞片近等長。萼片鱗片狀,邊緣撕裂狀;花瓣紫紅色,上花瓣長約2厘米,花瓣片舟狀卵形,先端鈍,雞冠狀突起高約1毫米,自先端延伸至花瓣片末端,距圓筒形,略下彎,與花瓣片近等長,下花瓣舟狀長圓形,長約1.1厘米,無爪,雞冠狀突起同上瓣,但較短,內花瓣長約0.9厘米,花瓣片倒卵狀長圓形,具1側生囊,爪狹楔形,與花瓣片近等長;雄蕊束長約0.8厘米,花葯小,花絲狹披針形,蜜腺體貫穿距的1/3;子房狹橢圓形,長約0.3厘米,具隆起的縱棱,具數枚胚珠,花柱比子房長,柱頭雙卵形,上端具2乳突。果未見。花期7月前後。分布及生境
產西藏東部(洛隆),生於海拔4390米附近的灌叢下。模式標本采自洛隆。本種僅採到一次,分布區很狹,但顯然與Corydalis kokiana Hand.-Mazz.較為近緣,而地理分隔較遠。
歷史考證
本品為當日絲哇之一種,歷史記載詳見當日絲哇(高山紫堇)。據《晶珠本草》記載:“本品花藍紫色,生長在高山灌叢或沙礫水邊,稱木瓊絲哇,列為中品”。
附高山紫堇:據《圖鑑》記載,當日絲哇生長在岡底斯山麓的水石交界處,是神仙種植之藥。葉厚而細,莖中空而細長,花分藍色和黃色兩類。《晶珠本草》將當日絲哇分為七種。生長在高山近雪線處有二種,花藍紫色或藍色帶有花斑點的,稱為孕吾絲濃;花金黃色或帶有露狀斑點的,稱為當日絲哇。生長在高山草甸、石礫間的有三種,花白黃色,長於陽坡石縫間的,稱為桑給絲哇;花黃色而長於陰坡碎石間的,稱為加達絲哇;花紫紅色,長於高山沙礫,水邊的為木瓊絲哇。生長在低處的有二種,長於河川、山溝,花藍色的稱為玉周絲哇,長於林間和溫暖川地的為東納絲哇。另外,還有許多種,都可根據形態和生境分別包括在上述七種之中。《晶珠本草》又稱:各種生境之當日絲哇,功效相似,僅有藥效程度之差異。
主治功效
瘟病時疫、火燒傷、赤巴病之熱症。選方
藏紫菀花800g,馬藺子400g,大黃400g,訶子400g,安息香300g,洛隆紫堇400g,亞大黃400g,肉豆蔻300g,丁香300g。共研細粉。氣芳香,味苦、澀。清熱解毒。用於瘟疫病、龍病、黃水病。紫堇屬植物
紫堇屬,廣義罌粟科的最大屬,隸屬於荷包牡丹亞科。也有資料把紫堇屬歸為荷包牡丹科(紫堇科)的一個屬。約428種,除北極地區外,廣布於北溫帶地區,南至北非一印度沙漠區的邊緣,個別種分布到東非的草原地區。中國有298種,歸入39組,另二組中國不產,合計41組,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但以西南部最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