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孩子

留守孩子

留守孩子原指父母雙雙外出打工,把孩子寄在親朋好友家裡或交給年邁的長輩照看,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

概述

電影《留守孩子》劇照電影《留守孩子》劇照

農民進城務工是時代和社會的進步。但是隨著他們暫時無力顧及家庭子女的情況,自然在農村中伴生出一個新的社會群體——“留守孩子”。如何教育這些孩子,如何關懷他們?這是社會進步相應伴生出的一個問題。

劉君一編導的影片《留守孩子》就敏銳的將鏡頭對準了這一應該令人關注的社會群體。影片《留守孩子》本身就是一種關注,描繪社會青少年特別是少年的生活是藝術作品常寫不衰的主題,像法國的《四百下》,中國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都是引人矚目的影片,也啟發人們不盡的思考。

故事梗概

《留守孩子》劇照

留守孩子原指父母雙雙外出打工,把孩子寄在親朋好友家裡或交給年邁的長輩照看,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中國幾億的農民湧進城市謀生,留下近7千萬的“留守孩子”。沒有父母之愛,這一代孩子的成長遇到很大問題。小主人公名叫王小福,父母外出打工後,跟奶奶一起生活,奶奶雖然身體不錯,但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遇事只有著急和哭泣;另一個主人公杜小葦,跟多病的爺爺住在一起,承擔著照顧家庭的責任;他們的同學月月在父母外出打工後,跟弟弟一起寄住在嬸嬸家,放學後一邊幹著繁重的農活,一邊忍受著嬸嬸的謾罵。他們的生活狀態分別代表了“留守兒童”的幾種類型。幾個孩子在“野生”的狀態下成長。
10歲的小福偷錢去玩電腦遊戲,因搶位置和人打架,被帶到派出所
《留守孩子》劇照
他去網咖討回押金時遭拒,於是和幾個同是“留守孩子”的同學一起深夜伏擊網咖老闆,並把老闆打傷。老闆報案並索要高額賠款,小福再次被帶到派出所。父親只有從廣東趕回,為此丟了工作,他痛打小福。小福追問母親下落,父親傷心地告訴兒子,他母親在打工的時候跟一個有錢人跑了,小福仰天大哭。鎮上的幹部和學校和這些孩子們的父母共同商量解決的辦法,要么把孩子帶到城裡上學,要么家長們放棄在外的工作,回來關愛孩子。但只有少數人接受了這樣的方案。想不出更好的辦法,這些家長只好再次悄悄逃離家鄉,逃離孩子。小福追上了逃跑的父親,求父親把自己帶上,父親打了他,小福悲傷地看著父親遠去。為找到父母之愛,小福策劃了一次逃跑行動,十幾個“留守孩子”湊錢雇了輛貨車去廣東。如此危險的旅程前途未卜,不知他們將來的命運如何。

主題歌

《留守孩子》主題曲《蟲兒飛》

《留守孩子》劇照

黑黑的天空低垂

亮亮的繁星相隨
蟲兒飛蟲兒飛
你在思念誰

天上的星星流淚
地上的玫瑰枯萎
冷風吹冷風吹
只要有你陪

蟲兒飛花兒睡
一雙又一對才美
不怕天黑只怕心碎
不管累不累
也不管東南西北

花絮

《留守孩子》劇照

本片以湖北省襄樊市農村為背景,講述了以小福、月月為代表的一群留守孩子的艱難生活和內心對愛的渴望,以及各界人士幫教這些孩子,並終於辦起“留守孩子之家”的故事。影片完全採用襄樊的地方方言,演員也多為非專業人士,以一個個鮮活而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反映了當代農村留守孩子的生活現狀。首映式上,許多觀眾潸然淚下,稱讚這部電影“真實質樸,感人至深”。

2007年劉君一導演的電影《留守孩子》從600多部國產影片中殺出重圍進入了前二十,並且獲得了國家華表獎的提名。劉君一認為:“社會的目的是大家的目的而非精英的目的,但這個目的實現顯然需要不同人群的合力推動”。

反響及導演

作為這部影片的編劇導演和投資人為一體的劉君一早年是個先鋒詩人,

《留守孩子》導演-劉君一
他並沒有上過大學,現在是北京君一影業公司的董事長,在繁忙的工作中還堅持寫。《留守孩子》是他的第三部電影作品,他的第二部電影《一百萬》曾在紐約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外語片獎。目前,他執導的一部電視劇剛剛在北京開拍。說到拍攝《留守孩子》,還有這樣一個故事:就在今年三月召開的“兩會”上,一位來自重慶的全國人大代表、西南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劉明華就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做了一個提案,呼籲全社會來關心這些孩子,不要讓他們生活在教育的真空下。他還參加了中央電視台一期關於“留守兒童”問題專題節目的錄製,節目播出之後,劉明華接到一位導演的電話,邀請他前去觀看一部剛剛製作完成的電影,名字就叫做《留守孩子》。打電話來的正是劉君一導演,在全社會對“留守兒童”這個社會問題的關注逐步升溫的時候,劉君一以一個影視工作者的身份加入了這個行列,拍攝出第一部此類題材的作品。會議結束後,劉明華就去觀看了《留守孩子》,看過之後,他給出一個簡潔的評語,“很感動”。他還表示同意導演在劇中提出的針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方案,跟他的想法不謀而合。在中國廣大地區由於父母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孩子形成了一支規模越來越龐大的“留守大軍”。劉君一導演在這部影片中就將目光聚焦在了這群孩子身上。

劉君一稱自己身上有一種老派的中國文人情懷,雖然不再是平民卻有著平民意識,

《留守孩子》劉君一
這是他敢於挑戰市場規律去拍一部農村兒童題材電影的原因。去年年初,他籌拍一部名為《看電影》的電影,到農村去蒐集素材尋找靈感。在這過程中,他看到了關於“留守兒童”的報導。一個叫栓栓的孩子,母親去世,父親外出打工,奶奶下地幹活的時候就把他拴在樹上。他還遇到一個七八歲獨立生活的孩子。這些孩子的故事打動了劉君一,於是他“很衝動地”在一天之內決定,停下正在籌備的片子,轉而拍攝一部以“留守孩子”為主題的電影。決定拍《留守孩子》時,劉君一就做好了虧本的準備:“我沒想過要靠這部戲賺錢,但我一定要拍。一是圓了我為家鄉拍電影的心愿;二是希望‘留守孩子’們的教育問題能引起大家重視。” 《留守孩子》可以說完全是反市場的,沒有哪個投資人願意出錢拍這個故事,因為題材是農村的,導演又不是張藝謀。劉君一曾說,這樣題材的影片,如果不是他自己投資的話,把劇本拿到任何一家電影機構,最終的結果一定是被拒之門外。

幸好劉君一自己還有錢,他拿了200多萬出來,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完成了所有的製作環節。劉君一說:“這些錢對我們不算什麼,拍一部電視劇就有幾十萬,再拍幾個廣告就回來了,等於花這么多錢買一個樂意,圖一個心理表達的痛快,有話想說說出去,就行了”。劉君一將這部電影歸結為是“一種呼籲”,呼籲全社會更多地關心社會轉型期出現的這個新的龐大的弱勢群體。由於預算緊張,電影在技術指標上達不到更高的要求,“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真實”,這對一個純粹的電影人來講,不存在任何的挑戰和吸引力。推動他去做的是一個善良的願望,一部電影也許改變不了什麼,一個電影人的力量也很有限,但總得去做。但是,《留守孩子》在發行上的前景卻比預計的要樂觀,很有希望進入主流院線,只是劉君一現在沒有錢繼續去做發行了。他指望著剛剛開拍的這部電視劇,賺到幾十萬,他會把發行繼續做下去。觀眾的反應也讓他開始琢磨另一個問題:掏錢進電影院的觀眾到底需要什麼?“作為一個有良心的藝術家,我們除了賺錢、除了拍攝一些慣常的電影電視劇以外,是不是還需要表達一種關懷?表達一種對田園、對普通百姓、對草根階層的情愫?”劉君一不僅希望電影可以打動觀眾,也期待電影所呈現的“留守孩子”的生活能夠進入公共話語的討論範圍。劉君一在接受採訪時分了兩個層次表述:一是希望,讓看到《留守孩子》的人都能對這個群體表達一種關注,盡他們的能力去關心這個龐大的群體,關心這一代人思想的培養、人格的形成,促進社會變得更和諧。二是奢望,即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出台一些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辦法,來解決“留守兒童”問題。

一部反映現實社會問題的電影首先要做到影響世道人心,這是作品發揮影響力的根源。雖然《留守孩子》在藝術表現力上算是成功的,但是它要面對的是一個消費性的社會,在這個時代,一切都可以並已經轉化為消費,包括苦難和真情。眼淚是可以花錢買到的,渠道不單有《留守孩子》這樣的現實題材電影,

《留守孩子》民警“趙大陽”的扮演者孫渤洋
也包括好萊塢巨製《金剛》這樣的科幻片,後者在眼淚之外還附贈視覺和聽覺的衝擊。眼淚市場給《留守孩子》留下了空間嗎?劉君一個人還是自信的,他說,如果觀眾真的被感動了,真的買到了眼淚,這個眼淚就不會白流。電影所表現的真實會留在潛意識裡,隱隱地牽扯著他,一旦在城裡遇到需要幫助的農民工和他們的孩子的時候,這部分潛意識裡的感覺可能就會被激發出來,從這個角度說,那些流淚者已經加入到族群的和諧中來了。就第二個層次而言,政府層面對“留守兒童”問題的關注在某些地區已經有所行動,影片中“留守孩子之家”在襄樊開張雖然只是故事的一部分,但現實中它已經在湖北監利出現,孝感鹹寧等地還推行了“代理家長”制。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藝術處副處長陸亮說,按照慣例,電影局對於《留守孩子》這一類有社會意義的影片,會向中宣部、教育部等相關部委發文推薦。如果操作得當,電影《留守孩子》和政府相關部門的舉措有可能呈現相得益彰的局面。

在談到語言的使用以及演員的挑選時劉君一稱,《留守孩子》是自己為故鄉獻上的一份心意,出生在襄樊程河的他,不僅全片採用了襄樊方言,除了兩名專業演員外,幾乎全部起用了襄樊當地的民眾演員。有20多人是在襄樊本地招考的,小演員中大多就是貨真價實的“留守孩子”。影片的一個高潮是“留守孩子”讀信,班主任布置作文《給爸爸媽媽的一封信》,讓學生在課堂上朗讀。面對鏡頭,孩子們讀著讀著自己就哭出來了。剛剛被網咖老闆打了的王小福口述了他的作文,傾吐了對長期不在身邊的父母的怨恨:“爸爸媽媽,你們知道嗎,我恨你們,你們一走就是兩年,一回來把我打一頓,走時候扔點錢。我學習不好的時候你們在哪?我生病的時候你們在哪?有人欺負我的時候你們在哪?有人打我的時候……我恨你們寄回來的錢,你們出去掙錢,把我變成孤兒、野種,叫我被人打,有爹媽沒爹媽一個樣,不如靠我自己。爸,媽,我跟沒人管的仙人掌一樣,混身長滿刺,長的難看,扎人!”有媒體的記者問劉君一,信是孩子們自己寫的,還是他給寫的。劉君一立即反問:“你覺得假嗎?”說實話,除了王小福的這段傾訴中的個別句子,所有孩子的表現都很真實,對臨時學習了一段表演的小演員們來說,實屬難得,以至於劉君一自信他們將會在表演上拿到獎項。由於在題材和演員選用上的特點,《留守孩子》難免要被人拿來與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作比較。劉君一說,有些看完片子的人認為,《留守孩子》在各方面都要比《一個都不能少》好。不過,讓劉君一自豪的是這些孩子們的表演,他說:“我在報電影評獎中,報了大量的表演獎,我希望有些孩子能從這部影片中走出來。”非職業演員們的出色發揮使整部片子遠離了記錄片風格,但電影在情節上卻沒有很“故事化”,除了個別場景值得商榷,沒有任何聳人聽聞的鏡頭。劉君一表示,他拍的“不是特殊角落裡的特殊人群的特殊遭遇,而是轉型期農村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所以不但沒有對現實進行誇張,而且刻意規避了一些極端的個案。《留守孩子》榮獲長春電影節10部“改革開放30周年民眾最喜愛的農村題材電影”之一。

電影欣賞

實景、實情的《留守孩子》同時也質樸地揭示出一些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如網咖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小福、小葦和四蛋等沉湎於網路遊戲,不僅妨礙了孩子們的學習,而且也成為這幾個孩子打架傷人的動因……還如貨車司機見利忘義,不顧安全隱患載運孩子,孩子隨時都可能碰到災禍……這似乎不是影片主題要解決的問題,但隨意之中讓人看到影片的厚度。影片通過方老師與民警孫大陽對這群孩子的關心,表現出社會的責任:最後建立起一個“留守孩子之家”完成了故事的敘事任務。但我們還要說,關注少年心靈的健康成長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的工作。當今我們要倡導一個和諧社會,必須從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做起,關心留守孩子的工作便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一個具體工作。想起我們確定了每年11月20日為“留守兒童日”,就是一種社會提醒,記住關心這些留守兒童。“給留守孩子一個真正的家”!應該肯定影片《留守孩子》樸實地動情地為社會作了這樣有益的工作。

歌云:“有媽的孩子像個寶。”留守孩子就像自生自滅的小草。影片感人地描繪了這群留守孩子的生存狀態:王小福雖有奶奶照顧,奶奶“給他吃飽,不讓凍著”,但無法管教他學習成人……杜小葦與爺爺相依為命,除了自己要照顧自己之外還要照顧爺爺,於是小女孩養成了一個潑辣的“男孩”的個性,敢與男伢“單挑”,迷戀“上網”,甚至與小福們一起“伏擊”了不退押金的網咖老闆……還有月月,這是一個永遠讓人唏噓感嘆的孩子,帶著一個弟弟寄養在嬸嬸家,每天放學回家還要割完豬草後才能吃飯,而她卻能在割草中間做完作業,學習成績卻是那么的好……影片將這些原生態的生活畫面展現在銀幕上時,我們當然會震動!作為一部藝術片,導演力求一種寫實風格:實景,實言(孩子和劇中人大都說方言),達到追求實情的藝術效果。
真實情景達到如此境地,導演並不止步,因為對於孩子們而言,這些艱辛遠遠比不過對遠離家鄉父母的思念之苦!編導進而通過一篇《給爸媽的一封信》的作文課把這種情感推到高潮:月月在作文中寫道,想到校門口小賣部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可又不知道爸媽的電話號碼,我把學校門口小賣部的電話告訴你,等你們打電話來……小福對老師說沒寫作文,但寫在肚子裡面,他背書似地說,爸爸媽媽你們在我五歲時走了,我十歲了第一次給你們寫信,我恨你們,我學習不好你們在哪裡?我生病時你們在哪裡?我受人欺負你們又在哪裡?……孩子對父母的思念居然演變成為一種怨恨!這是對現狀一種疾呼,我們難道不應該警醒嗎?於是,影片情節就戲劇性地順理成章的釀成一場“逃亡”:一群孩子集體奔赴尋找爸爸媽媽的“逃亡”路程。“兒戲”似的籌款、四蛋把賣菜的錢都掏出來了,盟誓“誰說誰掉河裡淹死”,等等,都充滿孩子的童真,令人再次唏噓感嘆。我們不能不肯定影片在情感方面的成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