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利縣

監利縣

監利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南端、洞庭湖北面。南臨長江,北襟襄水,東鄰洪湖, 西接江陵、石首。與湖南嶽陽市隔江相望。縣府駐容城鎮,監利縣總面積3508平方公里,人口 155萬(2012年),人口規模居荊州各市縣區之首。漢族占99% 以上,少數民族有回族、壯族、滿族、土家族、蒙古族等13個民族,共700多人,以回族居多。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GDP總值 )229億元。 三國時,吳析華容置監利縣,梁承聖三年(554)設監利郡,1276年,復設監利縣。民國初監利縣屬荊宜道,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1949年後監利縣初屬沔陽專署,1951年改屬荊州專署,1994年屬荊州市。 因東吳“令官督辦”、“監收魚鹽之利”而得名。監利是國家商品糧基地和農副產品基地,1990年位居全國產糧第8位。監利境內河網密布,湖泊星羅,土壤肥沃,素有魚米之鄉和芙蓉之國的美稱。 代表歷史人物有:戰國(伍子胥、申包胥),東漢(胡廣),清代(同治太傅王柏心)。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縣名由來

監利縣 監利縣
史書所載: 獻帝建安18年(公元208年), 曹操敗於赤壁,華容納入東吳管理,由於其地“土卑沃、廣陂澤”、“地富魚稻”,且西北境內曾產鹽(那時販鹽之利不遜於走私毒品),又有長江水道及洪湖河道運輸之便。於是東吳便“令官督辦”、“監收魚鹽之利”,此為“監利”縣名由來,實為政府督徵稅收之意。公元222年, 孫權稱王,便從華容縣劃出了監利縣,此時,監利方才作為一個正式縣名出現在歷史舞台,據學者考證,迄今為止,這個名稱已經使用了1800年。

沿革

夏商時期,監利縣屬於古南蠻國。這是一個剛剛步入文明時代的小國,它的都城大約在今天余埠(監利)古井口南面約1里的地方。西周時期,監利稱為州國,是周天子下面的一個小諸侯國。春秋時,楚文王將都城遷到江漢平原的西陲紀南城,楚國開始強大起來,併吞並了周圍的許多小國 ,州國也為楚文王所滅,監利全境便成了楚國的屬地。  

公元前576年,河南的許國遭到鄭國的侵略,請求楚國保護,得到了楚王的允許,後經過很多周折,終於在公元前586年在監利境內建立了容城國,成為楚王的附庸。

秦始皇併吞六國,統一天下,廢除分封地,建立郡縣制,這裡為州陵縣,隸屬南郡(今江陵)。漢初,古容城地域出現了州陵縣和華容縣(湖南的華容縣是在隋朝開皇18年才改稱華容的,可能是襲用了這個芳名)。漢獻帝建安13年(公元 208年),曹操軍敗赤壁,華容歸屬東吳。由於此地“士卑沃、廣陂澤”,“地富魚稻”,西北境內曾產鹽。於是東吳便“令官督辦”以監鹽漁之利。公元 222年,孫權稱帝,從華容縣劃出一小塊地方設立監利縣。從此,監利作為一個縣名正式出現於歷史舞台,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歷史了。

南北朝時期,華容縣屬荊州,監利改屬巴陵郡。梁朝在巴陵郡設立巴州,劃監利為監利郡。於是監利就成為郡府所在地了,但存在的時間並不長。隋唐五代時,監利縣的建制沒有多大變化。後周時,曾一度將監利改為復州,宋朝時屬江陵府。宋太祖趙匡胤乾德三年( 965年)以白沙垸分設玉沙縣。熙寧六年(1078年),又撤銷玉沙縣併入監利。

南宋度宗鹹淳年間,因蒙古人加緊進攻中國的南方,兵荒馬亂,南宋政府自顧不暇而廢置監利縣。直到元朝末年,順帝整飭南宋州郡時才又設立。明代監利屬荊州府,清朝一直沿襲未變。  

中華民國廢府設道,監利屬荊宜道,民國二十一年,監利屬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後又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監利縣是紅軍、新四軍和解放軍的根據地。

1928年就建立有蘇維埃政權,屬鄂西聯縣政府。

1930年9月,在監利成立了湘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

1931年12月,在監利縣周老嘴成立了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

1943年至1946年間,在監利西北地區設立監利縣人民政府,縣東北地區設立監沔行委會,均屬襄南政務委員會領導。

1947年至1949年縣北已成為解放區,屬監沔縣民主政府管轄。

1949年4月監利縣解放,屬沔陽專區。

1949年5月,成立監利縣人民民主政府, 縣政府駐周老嘴,7月遷至容城。

1950年3月改為監利縣人民政府, 初屬沔陽專區  。

1951年2月改屬荊州專區。

1994年10月隨荊沙合併屬荊沙市。

1996年12月荊沙市改稱荊州市後屬荊州市。  

1950年監利縣的巴山垸、三合垸、廣山垸、五號垸、剪刀池等地域,洪水港直屬甲及普豐垸、蘆席灣、保全垸各一部分地區劃歸湖南省岳陽縣;湖南省岳陽縣的復興垸、三益鄉、十合垸、丘江垸、克成垸、中洲垸、熊家垸,及永固垸、新挽垸、固成垸的各一部分地區劃歸湖北省監利縣(1950年7月)。

1996年,監利縣面積3508平方千米,人口約136.5萬人,轄18鎮6鄉。縣政府駐容城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監利縣總人口1363132人,其中:容城鎮121869人,朱河鎮88119人,新溝鎮91100人,龔場鎮49028人,周老嘴鎮37217人,黃歇口鎮61389人,汪橋鎮69041人,程集鎮58255人,分鹽鎮55365人,毛市鎮56888人,福田寺鎮41533人,上車灣鎮41331人,汴河鎮54784人,尺八鎮72062人,白螺鎮44632人,網市鎮52729人,三洲鎮36764人,橋市鎮47474人,周溝鄉30990人,觀音寺鄉26847人,紅城鄉76104人,棋盤鄉39495人,柘木鄉40494人,周河鄉6067人,人民大垸農場40913人,荒湖農場22642人。

2001年,撤銷周溝鄉,併入周老嘴鎮;撤銷周河鄉,併入汴河鎮;撤銷觀音寺鄉,併入紅城鄉。

2004年末,監利縣總人口1378957人。轄18個鎮、3個鄉,62個居委會、770個村委會。

2005年末,監利縣轄18個鎮、3個鄉。共有65個居委會、767個村委會。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監利縣轄18個鎮、3個鄉及1個開發區管委會。共有65個居委會、767個村委會。

名稱人口面積
容城鎮
15萬人85平方千米
朱河鎮11萬人124平方千米
新溝鎮10萬人150平方千米
尺八鎮8.6萬人152平方千米
白螺鎮
5.26萬人157平方千米
上車灣鎮4.2萬人120平方千米
汴河鎮7.02萬人221平方千米
周老嘴鎮6.87萬人155平方千米
龔場鎮
19235人115平方千米
分鹽鎮54696人172平方千米
毛市鎮5.99萬人138平方千米
福田寺鎮42254人104平方千米
黃歇口鎮
61075人175平方千米
網市鎮52984人114平方千米
汪橋鎮7.8萬人145平方千米
程集鎮
58458人146平方千米
三洲鎮4.2萬人193平方千米
橋市鎮
6.03萬人150平方千米
紅城鄉
13萬人254平方千米
棋盤鄉
4.5萬人124.5平方千米
柘木鄉49802人202平方千米
大垸農場40920人146平方千米
荒湖農場2.3萬人58平方千米
開發區管委會8平方千米

地理環境

位置

監利印象 監利印象
荊州市監利縣處 長江中下游,在江漢平原南端,南接 岳陽,東望 武漢,西連江陵,北挽仙桃,是荊州市人口最多的縣市。監利縣南北長74公里,東西寬60公里,總面積為3508   平方公里,跨東經112.35-113.19,北緯29.26-30.12。

西與江陵縣,石首市傍江接壤、北與潛江、仙桃(沔陽縣)夾河相鄰,東與洪湖連壤交界,南與湖南的華容、臨湘、岳陽隔江相望。  

地勢

監利縣地勢平坦,是典型的平原地形。地面海拔高度在23.5-30.5米之間,高差僅7米。位於東部長江之濱白螺鎮境內的兩個小山丘(楊林山和獅子山)是江南丘陵的余脈,由於地殼運動,發生了斷裂和錯動,在長江南移過程中,河床沿斷裂層發育成長,這兩個山丘即遺留在江北。楊林山海拔78.8米,為監利縣制高點;獅子山海拔58米,兩山共占地約4平方公里。  

氣候

監利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能充足、熱量豐富、 無霜期長。全市太陽年輻射總量為104—11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時數1800一20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9—16.6℃,年無霜期242—263天,多數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間。有足夠的氣候資源供農作物生長。4-10月份降水量占全年80%,太陽輻射量占全年75%,≥10℃的積溫為全年80%,水熱同步與農業生產季一致的氣候條件,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發育。

人口民族

人口數據

監利的人口數字,在明朝以前無據可考。明朝始有戶口記載。如明英宗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為 5957戶,28185 口。以後於明憲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明穆宗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其戶口稍有增減。由於當時賦役的輕重繫於人口的多寡,所以隱瞞人口的情況比較嚴重,這些統計數據也很不精確。  

明朝末年,由於長期的戰爭動亂,災荒和瘟疫,使監利縣的人口損失過半。監利居民,如果翻閱他們的家譜,就會知道,很多是在清朝初年由江西一帶遷移到監利定居的。清朝統治時期,由於社會相對安定和清政府“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使監利人口增長非常之快。同治兩年(公元1865年),編審監利縣男女老少人口共為882609口,國民黨統治時期,由於瘟疫災荒和反動勢力的大屠殺,到1934年監利縣人口減少到468777人;1949年,監利縣有人口56萬;1999年,監利人口已達到 141萬。此後,控制人口增長已成為全社會十分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  

2010年11月1日零時,監利縣有常住人口1162798人。監利縣有戶籍人口(含“戶口待定人口”)1550972人。
監利縣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戶數324131戶,家庭戶人口為1129245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4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98人減少了0.50人。
監利縣常住人口中,男性為601385人,占常住人口的51.72%;女性為561413人,占常住人口的48.28%。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7.84下降為107.12。
監利縣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204685人,占常住人口的17.6%;15-64歲的人口為834741人,占常住人口的71.79%;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23372人,占常住人口的10.61%。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9.18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31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87個百分點。
監利縣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161855人,占監利縣常住人口的99.92%。少數民族為943人,占監利縣常住人口的0.08%。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0.01個百分點。
監利縣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39756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119272人;具有國中程度的470124人;具有國小程度的359127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由1210人上升為3419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7239人上升為10257人;具有國中程度的由31143人上升為40430人;具有國小程度的由45132下降為30885人。
監利縣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70877人,文盲率(15歲及以上不識字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由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8.22 %下降為6.1%,下降了2.12個百分點。 

民族分布

監利的居民,漢族占99% 以上,少數民族有回族壯族滿族、土家族、蒙古族等13個民族,共700多人,以回族居多,是由河南省唐縣遷入的三戶做馬、牛、羊生意的商人發展起來的。其中姓王的一戶,姓武的一戶。一百多年來,已發展到了幾百人。其餘的少數民族均系近百餘年來,先後從外地流入監利定居的。

2007年戶籍人口為150.9萬,常住人口127.6萬。 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經濟發展

概況

監利縣風光 監利縣風光
2010年監利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億元,增長12.03%;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96億元,增長40%;實現財政收入31333萬元,增長15%,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64億元,增長15.5%。

2011年監利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9億元,是2006年的2.2倍。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6.6億元,是2006年的3.9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5億元,是2006年的2倍。實現財政收入3.6億元,是2006年的1.9倍;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3億元,是2006年的2.2倍。

2013年監利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4.87億元,較2012增長10%;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5.48億元,較2012增長29.7%;實現財政收入5.67億元,較2012增長32.5%,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69億元,較2012增長31.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8億元,較2012增長12.7%。監利縣各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220.84億元,比2013年初增長36.67%;貸款餘額89.84億元,比2013年初增長18.73%。

第一產業

2011年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04.16億元,增長6.4%,其中糧食總產126.2萬噸,增長1.23%,再度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標兵”;生豬出欄近100萬頭,增長18.61%;家禽出籠2000萬隻,增長24%;漁業總產值達38億元,增長12.2%;完成植樹造林面積6萬畝,實現林業總產值6.3億元。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提高,興辦無公害、標準化、專業化、規模化示範樣板20多個,推廣優質稻面積180萬畝,優質率達到95%。農業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實施國土整理項目7個,建設規模17萬畝,投入資金2.55億元;完成灌區、泵站續建改造及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投資22750萬元。國家惠農政策全面落實,發放各種支農惠農補貼24730萬元。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220元,增長16%。2010年監利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1390個,其中農業產 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3家,農村專業合作社75家,實現農業總產值104.16億元,占本地區GDP的86%。

2011年監利縣相繼獲得“全國基本農田保護髮祥地”、“全國糧食生產先 進縣標兵”、“中國稻米加工強縣”、“全國麵點師之鄉”、“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省水產大縣”、“全省首批生豬出口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並成為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和“全國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  

2013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44億元,增長4.7%。投資3億多元加強重點水利工程建設,何王廟、西門淵、隔北三大灌區改造工程加快建設,國土整理、農業綜合開發、糧食產能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及現代農業重點縣建設等項目順利實施。

2013年監利縣施農業快速推進,育秧工廠發展到11家,集中育秧點80個,吸納民間投資6000多萬元。新增標準化養殖小區23個,萬頭以上養豬場達到15個。農機推廣程度提高,全縣農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2%以上。經營主體不斷壯大,各類專業大戶達到5000多戶、家庭農場400家、專業合作社496家。社會化服務體系初步建立,創建了農民種田“四代一管”新模式,覆蓋面積達130萬畝。加快土地有序流轉,全年流轉土地80萬畝,比上年增加20萬畝。品牌建設取得成效,成功申報“監利豬”、“荊江鴨”2個農產品地理標誌,福娃牌大米、監湖牌河蟹、愛荷牌荷葉茶、阿里山大米等產品獲得有機產品認證。

第二產業

2011年縣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125億元,全是2006年的6.2倍;完成工業增加值33億元,是2006年的6.2倍;入庫稅金1.3億元,是2006年的2.5倍。

2011年,監利縣5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40億元,同比增長53.8%;完成工業增加值40.8億元,同比增長28.4%,居全市增幅排名第四名;元至12月,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7.9億元,同比增長48.1%;實現利稅6.2億元,同比增長27%,其中利潤3.5億元,同比增長32.7%。完成工業入庫稅金8990萬元。輕工食品、醫藥化工、紡織服裝三大主導產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23.7億元,同比增長55.7%。其中輕工食品同比增長52%,醫藥化工同比增長38.9%,紡織服裝同比增長66.9%。元至12月,三大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3億元,同比增長49.2%,其中輕工食品同比增長47%,醫藥化工同比增長23%,紡織服裝同比增長55.5%。三大產業實現利稅4.8億元,同比增長26.4%。三大產業的工業總產值、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8.3%、88.9%、77.5%。  

2011年項目建設力度加大,共建設重點工業項目251個,完成投資57億元,初步形成了輕工食品、醫藥化工、紡織服裝三大支柱產業,福娃、玉沙等58家規模企業成為推動監利縣工業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工業在三次產業中所占比例比2006年提高了4.8個百分點。共落實工業招商項目284個,協定引資8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5.7億元。華油科技、大和鋼構、福人木業等一批投資過億元的大項目落戶監利。品牌創建取得突破,“福娃”牌大米、“福江”牌細木工板雙雙榮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福娃”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2013年完成工業增加值54.8億元,增長15%;實現工業入庫稅金1.5億元,增長30.4%;規模以上企業新增13家,達到87家。

2013年縣城工業園完成了總投資2億元、總長約8公里的7條道路建設,面積擴增到34.5平方公里。開發區沿監利大道東延北擴,正在打造新的“工業走廊”。新溝、白螺、朱河三個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累計完成投資1.62億元。全縣“一區四園”入園企業達125家,契約投資額達400億元。

第三產業

2013年末各類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24億元,比年初增長21%;貸款餘額90億元,比年初增長26%;貸存比達到40%,比年初提高3.5個百分點;落實銀企對接協定資金2.7億元。城投公司融資大幅增長,豐利擔保公司資本金增加到1億元,培育小額貸款公司2家。我縣同時獲得“全省金融信用縣市”、“全省保險先進縣市”兩項榮譽稱號。  

社會

文化衛生

城區步行街 城區步行街
舞蹈作品《戲蚌》入圍湖北蛇年春晚,《放河燈》成功申報為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功創建“湖北省攝影藝術之鄉”。廣播“村村響”工程順利實施,50%的行政村實現廣播聯網。全縣21個鄉鎮衛生院和512個村衛生室均按要求實施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所有藥品通過省級網上平台實行統一招標、採購、配送和零差率銷售。血防綜合治理取得成效,順利通過國家血防達標第二階段驗收。

社會保障

2013年新增各類就業26209人,開展創業培訓5159人次,社保擴面22300人,參保人數達55.32萬人次。新農合參合農民112萬多人,參合率達到99.8%。新建保障性住房3.1萬平方米、公租房400套,啟動棚戶區危舊房改造項目8個,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056戶,老幹部活動中心維修改造順利完成。新解決25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縣政府承諾的“十件實事”,除全縣校車實現80%國標化配備尚有缺口外,其餘9件全部落實。

城市建設

2011年城市建設總投資12.6億元,先後開工建設千萬元以上大、中型項目20多個,縣城建成區面積拓展一倍,達到23平方公里,城市框架面積居荊州縣市區之首。北環大道(高速公路連線線)、荊南大道、沿江大道、章華大道、工業園北路等新建竣工;江城路、容城大道、玉沙大道等擴建完成,“五縱六橫”路格線局基本形成,供電、供水、路燈、綠化、通信、光纜、廣電、天然氣等設施逐步配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