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龍蕨屬

玉龍蕨屬

玉龍蕨屬於鱗毛蕨科,是中國特產的珍稀蕨類植物,僅產於西藏東部波密,雲南西北部麗江、中甸,四川西南部木里、稻城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上。該種1884年在麗江玉龍雪山的雪線附近被首次發現,其種名glaciale的意思就是“冰雪中生的”。玉龍蕨是中國產蕨類植物中最耐寒的種類之一。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玉龍蕨玉龍蕨
科:鱗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屬:玉龍蕨屬SorolepidiumChristemend.Ching
現狀產西藏、雲南、四川三省區毗鄰的高山上、零星分布於冰川邊緣及雪線附近。

生態特徵

高山冰川洞穴生,小型草本。根狀莖短,直立,遍體密被紅棕色、卵形、先端漸尖或闊披針形鱗片,邊緣有睫毛,老時往往變蒼白色,覆瓦狀排列;葉密簇生,有短柄,葉片線狀,披針形,寬1-4厘米,一回羽狀至二回淺羽裂;羽片長圓形至闊卵形,急尖頭或鈍頭,基部對稱,近圓形,邊緣淺裂、或具圓鈍鋸齒、或為全緣,無尖鋸齒,頂部軟骨質,反折。葉厚革質,上面密被紅棕色、線形或纖維狀貼生的鱗片,下面密被較大的鱗片,老時變蒼白色;葉脈分離,羽狀,側脈單一,兩面不見。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小脈頂端,在主脈兩側各排列成1行,通常被鱗片所覆蓋,不見,成熟後往往散開,無囊群蓋。

生長習性

主要分布在高山凍荒漠帶,由於強烈的寒凍和物理風化作用,地形多為裸岩,峭壁和碎石構成的流石灘,即高山冰川下延的地段。高山熱量不足,輻射強烈,風力強勁,晝夜溫差大,氣候嚴寒惡劣。流石灘常處在冰雪覆蓋和冰凍狀態,僅有短暫的暖季(7-8月),當地表解凍消融後,在碎石和隙間零星散生的玉龍蕨才茁壯成長。
常見的伴生植物有貫眾(CyrtomiumfortuneiJ.Smith)、兩色鱗毛鱗(Dryopterissetosa(Thunb.)Akasawa)、黑足鱗毛蕨(D.fuscipesC.Chr.)、闊鱗鱗毛蕨(D.championii(Benth.)C.Chr.exChing)、長尾複葉耳蕨(Arachniodessimplicior(Makino)Ohwi)等,均為亞熱帶森林中草本層的常見種。
編號描述中文名拉丁名
1羽片長圓形,長約1厘米,寬約3毫米,全緣或略淺裂。玉龍蕨SorolepidiumglacialeChrist
2羽片卵形,長5-8毫米,寬約5毫米,下部邊緣有2-3個銳裂的圓裂片,上部全緣或淺波狀。卵羽玉龍蕨SorolepidiumOVALEY.T.Hsieh

現狀與保護

保護級別

與現狀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稀有種。玉龍蕨屬為我國特有。產西藏雲南四川三省區毗鄰的高山上,常生於冰川邊緣及雪線附近,零星分布。本種特產於中國西南部分高山的雪線附近,為稀有植物,是研究蕨類植物的形態和功能統一性的良好材料。

保護措施

建議登山科考人員不要大量採集。

栽培要點

限於該種的特殊生態條件,難以室內人工栽培。遷移保存時,可試行向長白山等保護區高山地帶移植試種。

相關報導

一、成都市首次調整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名錄
中華園林網2007年1月24日訊息:據現有資料統計,成都市域內有記錄的高等植物有3287種,占全國種數的十分之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成都的重點保護植物名單上只有珙桐光葉蕨、玉龍蕨3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國務院於1999年批准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 ,擴大了重點保護植物的範圍。但因野生植物普查要耗用大量人、財、物力,成都就一直沒有調整名錄。
二、科屬爭議:東亞特有屬玉龍蕨屬的系統位置
蕨類東亞特有屬玉龍蕨屬Sorolepidium的系統位置一直存在爭議。國外的分類系統傾向於把玉龍蕨屬作為廣布屬耳蕨屬的成員,而中國的蕨類學家根據無囊群蓋和羽片邊緣無尖齒等形態特徵認為玉龍蕨屬為一獨立的屬。本研究利用葉綠體rbcL基因片斷結合孢子形態等特徵對玉龍蕨屬的系統位置進行了探討。系統學分析分別採用最大簡約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貝葉斯(Bayesianinferences)方法構建系統發育樹。來自rbcL基因的系統發育分析和玉龍蕨與耳蕨屬植物之間極低的序列分化程度均支持玉龍蕨為耳蕨屬成員,並且與分布在東喜馬拉雅地區的高山耳蕨植物P.duthiei和P.lachenense有較近的親緣關係。這一結論也得到了孢子形態特徵的支持。

相關種屬

假複葉耳蕨屬Acrorumohra(H.Ito)H.Ito
複葉耳蕨屬ArachniodesBlume
擬貫眾屬CyclopeltisJ.Sm
柳葉蕨屬CyrtogonellumChing
鞭葉蕨屬CyrtomidictyumChing
貫眾屬CyrtomiumPresl
鱗毛蕨屬DryopterisAdanson
毛枝蕨屬LeptorumohraH.Ito
石蓋蕨屬LithostegiaChing
肉刺蕨屬Nothoperanema(Tagawa)Ching
黔蕨屬PhanerophlebiopsisChing
耳蕨屬PolystichumRoth

鱗毛蕨科植物(二)

有14屬,約1000種,世界廣布。除 Phanerophlebia Presl 屬產南美洲熱帶外,舊大陸有13個屬。中國13個屬均產,450種。
狹頂鱗毛蕨
新平複葉耳蕨
細鱗鱗毛蕨
多裂複葉耳蕨
稀羽鱗毛蕨
西域鱗毛蕨
武夷山鱗毛蕨
無柄鱗毛蕨
微孔鱗毛蕨
彎羽鱗毛蕨
多距複葉耳蕨
華東複葉耳蕨
桃花島鱗毛蕨
長羽複葉耳蕨
台灣鱗毛蕨
桫欏鱗毛蕨
深裂迷人鱗毛蕨
細裂複葉耳蕨
山地鱗毛蕨
三角鱗毛蕨
平行鱗毛蕨
西藏複葉耳蕨
五回複葉耳蕨
密鱗鱗毛蕨
密鱗金冠鱗毛蕨
密鱗高鱗毛蕨
脈紋鱗毛蕨
長刺複葉耳蕨
落鱗鱗毛蕨
裸葉鱗毛蕨
裸果鱗毛蕨
路南鱗毛蕨
隴蜀鱗毛蕨
柳羽鱗毛蕨
凸角複葉耳蕨
同羽複葉耳蕨
滇南複葉耳蕨
連合鱗毛蕨
河源複葉耳蕨
縮羽複葉耳蕨
四川複葉耳蕨
大姚複葉耳蕨
寬羽鱗毛蕨
蕨狀鱗毛蕨
國楣複葉耳蕨
近中肋鱗毛蕨
日本複葉耳蕨
近密鱗鱗毛蕨
仁昌複葉耳蕨
近多鱗鱗毛蕨
近川西鱗毛蕨
全緣斜方複葉耳蕨
尖齒鱗毛蕨
假異鱗毛蕨
球子複葉耳蕨
假路南鱗毛蕨
清秀複葉耳蕨
混淆鱗毛蕨
淺裂複葉耳蕨
綦江複葉耳蕨
廣西複葉耳蕨
泥巴山複葉耳蕨
紅褐鱗毛蕨
南靖複葉耳蕨
南方複葉耳蕨
南川複葉耳蕨
黑鱗遠軸鱗毛蕨
黑鱗西域鱗毛蕨
黑鱗鱗毛蕨
褐鱗鱗毛蕨
廣通複葉耳蕨
大苗山複葉耳蕨
貴州鱗毛蕨
廣西鱗毛蕨
光亮鱗毛蕨
昴山複葉耳蕨
高山金冠鱗毛蕨
高鱗毛蕨
馮氏鱗毛蕨
二型鱗毛蕨
多雄拉鱗毛蕨
灌縣複葉耳蕨
瀘水複葉耳蕨
東北亞鱗毛蕨
定結鱗毛蕨
貫眾葉複葉耳蕨
裂羽斜方複葉耳蕨
單脈鱗毛蕨
大羽鱗毛蕨
大明鱗毛蕨
大果鱗毛蕨
貢山複葉耳蕨
粗齒鱗毛蕨
安順複葉耳蕨
高大複葉耳蕨
川西鱗毛蕨
闊羽複葉耳蕨
闊基複葉耳蕨
九龍山複葉耳蕨
邊生鱗毛蕨
台灣複葉耳蕨
雙柏複葉耳蕨
黔中耳蕨
角狀耳蕨
尖齒耳蕨
哀牢山複葉耳蕨
片馬複葉耳蕨
對生耳蕨
對馬耳蕨
背囊複葉耳蕨
美麗複葉耳蕨
鞭葉耳蕨
寶興耳蕨
阿當耳蕨
粗齒黔蕨
肉刺蕨屬
毛枝蕨屬
中華鱗毛蕨
羽裂鱗毛蕨
優雅鱗毛蕨
尋烏鱗毛蕨
馬關複葉耳蕨
廬山複葉耳蕨
狹葉鱗毛蕨
百色複葉耳蕨
錫金鱗毛蕨
凸背鱗毛蕨
同形鱗毛蕨
太平鱗毛蕨
鐮羽複葉耳蕨
溧陽複葉耳蕨
鈍羽複葉耳蕨
落葉鱗毛蕨
鱗毛蕨屬
林芝鱗毛蕨
漸尖複葉耳蕨
麗江鱗毛蕨
堅直複葉耳蕨
假長羽複葉耳蕨
闊基鱗毛蕨
滇西複葉耳蕨
近纖維鱗毛蕨
近黑鱗鱗毛蕨
金冠鱗毛蕨
假稀羽鱗毛蕨
假邊果鱗毛蕨
黃山鱗毛蕨
雞足山複葉耳蕨
灰脈複葉耳蕨
虎耳鱗毛蕨
紅蓋鱗毛蕨
華西複葉耳蕨
黑水鱗毛蕨
杭州鱗毛蕨
哈巴鱗毛蕨
粗裂複葉耳蕨
多鱗鱗毛蕨
花坪複葉耳蕨
德化鱗毛蕨
湖南複葉耳蕨
粗莖鱗毛蕨
刺葉鱗毛蕨
刺尖鱗毛蕨
齒頭鱗毛蕨
藏布鱗毛蕨
變異鱗毛蕨
半島鱗毛蕨
黑鱗複葉耳蕨
線羽貫眾
厚葉貫眾
河口複葉耳蕨
廣南複葉耳蕨
刺齒貫眾
擬貫眾屬
擬貫眾
中華複葉耳蕨
雲棲複葉耳蕨
印江複葉耳蕨
異羽複葉耳蕨
瑤馬山複葉耳蕨
高聳複葉耳蕨
斜方複葉耳蕨
湘黔複葉耳蕨
狹長複葉耳蕨
尾葉複葉耳蕨
天童複葉耳蕨
玉龍蕨屬
假長尾複葉耳蕨
耳蕨屬
華南複葉耳蕨
刀羽耳蕨
刺葉耳蕨
香鱗毛蕨
腺毛鱗毛蕨
細葉鱗毛蕨
深裂鱗毛蕨
歐洲鱗毛蕨
木里鱗毛蕨
刺頭複葉耳蕨
藍色鱗毛蕨
闊鱗鱗毛蕨
京鶴鱗毛蕨
華南鱗毛蕨
華北鱗毛蕨
黑足鱗毛蕨
觀光鱗毛蕨
東京鱗毛蕨
倒鱗鱗毛蕨
暗鱗鱗毛蕨
福建複葉耳蕨
多芒複葉耳蕨
新刺齒複葉耳蕨
疏羽複葉耳蕨
蒙自複葉耳蕨
亮葉複葉耳蕨
近刺複葉耳蕨
玉龍蕨
複葉耳蕨屬
兩色鱗毛蕨
峨眉耳蕨
單葉貫眾
貫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