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是由於從食物中獲取的鐵不能滿足小兒的生理需要而使體內貯存鐵減少,血紅蛋白形成減少的一種貧血。臨床上常有面色蒼白、食慾減退、精神不振或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嚴重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

貧血人群

本病是一種普及全世界的營養缺乏性疾病,而開發中國家發病率高達30-90%,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我國屬發病率高的國家之一,其中我國農村發病高於城市,南方高於北方。7歲以下的小兒均可發病,特別多見於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本症是一種可以預防及治癒率高的疾病。只要注意小兒的飲食搭配,增加膳食鐵含量即可預防此病,但一旦發病,必須及時治療,以免危害兒童的健康。我國有1億多人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其中孕婦占40%,兒童占50%。因此,孕產婦、嬰幼兒、兒童及一些貧血的人,應多吃些能促進造血功能的食物,以防止貧血。

鐵在體內的代謝

正常人體內鐵的含量為35~60毫克/公斤。其中65~70%存在於循環紅細胞血紅蛋白甲,25~30%為貯存鐵,以鐵蛋白及含鐵血黃素的形式存在於網狀內皮系統(肝、脾、骨髓等)中,約5%存在於肌紅蛋白及各種含的酶(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細胞色素等)中。在血漿中轉運的鐵僅占0.1%左右。人體需要的鐵來源於食物和;衰老紅細胞破壞後釋放的鐵。一般食物中所含的鐵僅約5~10%能被吸收。植物中的鐵鹽吸收率低,而肉類中,鐵吸收率高。二價鐵比三價鐵容易吸收。同時食入維生素C果糖胺基酸以及胃液中的鹽酸均有利於鐵的吸收,而食物中的磷酸草酸,植酸則有礙於鐵的吸收。鐵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腸及空腸上段進行。腸黏膜細胞有調節鐵吸收的功能。這種細胞壽命為2~3天,在腸腔和血液之間形成一暫時保存鐵的地帶。在體內鐵過多時,大量保存鐵的腸黏膜細胞在腸腔內脫落排出體外,使鐵吸收減少。相反,在缺鐵和造血功能增強時,鐵通過腸黏膜進入血循環的量增多。

從腸道吸收的鐵進入血漿後,與一種轉鐵蛋白(轉鐵蛋白)結合,被輸送到組織中貯存或至骨髓中參與造血。在正常情況下,約有1/3的轉鐵蛋白與鐵結合,結合的鐵就是血清鐵含量。其餘的2/3轉鐵蛋白,仍具有與鐵結合的能力,在體外加上一定量的鐵可使其成飽和狀態,所加的鐵量稱為未飽和鐵結合力。血清鐵與未飽和鐵結合力之和稱為血清總鐵結合力。血清鐵與血清總鐵結合力的百分比值稱為血清鐵飽和度

發病機制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與輕型低貧的RBC比較
對造血的影響經小腸吸收的食物鐵或衰老紅細胞破壞釋放的鐵經運鐵蛋白轉運至幼紅細胞及儲鐵組織。幼紅細胞攝取的鐵線上粒體內與原卟琳結合,形成血紅素。後者再與珠蛋白結合形成血紅蛋白。因此,鐵是構成血紅蛋白必需的原料,嚴重鐵缺乏必然引起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人體血紅蛋白鐵約占機體總鐵量的70%。餘下的30%以鐵蛋白及含鐵血黃素的形式儲存在骨髓等組織稱儲存鐵,當鐵供應不足時,儲存鐵可供造血需要。所以鐵缺乏早期無貧血表現。當鐵缺乏進一步加重,儲存鐵耗竭時,才有貧血出現。故缺鐵性貧血是缺鐵的晚期表現。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對非造血系統的影響體內許多含鐵酶和鐵依賴酶,如細胞色素C過氧化酶單胺氧化酶、腺苷脫氨酶等。這些酶控制著體內重要代謝過程。其活性依賴鐵的水平。因此,鐵與組織呼吸、氧化磷酸化、膠原合成、卟琳代謝、淋巴細胞及粒細胞功能、神經介質的合成與分解、軀體及神經組織的發育都有關係。鐵缺乏時因酶活性下降(可開始出現於缺鐵的早期),導致一系列非血液學改變。如上皮細胞退變、萎縮、小腸黏膜變薄致吸收功能減退;大腦皮質層、下丘腦5-羥色胺、多巴胺等介質堆積引起神經功能紊亂;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壞死、T4分泌減低;細胞免疫功能及中性粒細胞功能下降引起抗感染能力減低。

病因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1.先天性儲鐵不足早產兒、雙胎、胎兒失血、孕母患缺鐵性貧血可致胎兒儲存鐵減少。
2.鐵攝入不足食物鐵供應不足是導致小兒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單純牛乳、人乳、穀類等低鐵食品未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餵養嬰兒,和年長兒偏食常致缺鐵。
3.生長發育快嬰兒期、青春期的兒童生長發育快,早產兒生長發育更快,其需量相對增多,易發生缺鐵。
4.丟失過多和(或)吸收減少正常嬰兒每日排鐵量比成人多。生後2個月的嬰兒糞便排出鐵比從食物中攝入鐵多。用未經加熱的鮮牛奶餵養嬰兒、腸息肉、膈疝鉤蟲病常因慢性小量腸出血,致鐵丟失過多。慢性腹瀉、反覆感染可減少鐵的吸收,增加鐵消耗,影響鐵利用。

臨床表現

1.一般表現:皮膚黏膜逐漸蒼白,以口唇、口腔黏膜、甲床較為明顯。
2.消化系統:常有食慾減退、消化不良,嚴重時出現吸收不良綜合徵。
3.神經精神改變:煩躁不安或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或智力減退。
4.免疫功能低下常易合併感染。
5.常見體徵:口唇、眼結膜、甲床蒼白,肝、脾和淋巴結輕度腫大。

治療方案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口服液

1.大力宣傳和提倡母乳餵養,及時添加輔食。

2.盡力查明和祛除病因:飲食不當者應合理安排飲食,控制和治療感染性疾病和慢性失血,手術矯治消化道畸形等。

3.開始補鐵時間:足月兒4個月左右,未成熟兒2個月左右,根據膳食含鐵情況持續1~3年。

4.以含鐵豐富的食品或鐵強化食品補鐵,每天總攝入量以元素鐵1mg/kg為宜,最多不超過15~18mg/d,並注意食品的合理搭配,以利於鐵吸收。注意補充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

5.根據缺鐵程度用鐵劑治療,每天口服元素鐵2~6mg/kg,口服製劑有枸櫞酸鐵銨(含鐵20%)10%溶液1ml/(k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治療
g.d);硫酸亞鐵(含鐵20%)0.3~0.6g;富馬酸鐵(含鐵30%)150~600mg/d;服用後反應強烈的小兒可用刺激性小的葡萄糖酸亞鐵(含鐵11%~12%)或琥珀酸亞鐵。貧血糾正後繼服2~4周,以後半量服用2~3月,以補足鐵的貯存量。注意副作用,控制劑量與療程,以免毒性反應。同時服用維生素C50~100mg,3/d,以利鐵的吸收。腹瀉、噁心、嘔吐或其他原因不能口服時,可用右鏇糖酐鐵(含鐵50mg/ml),深部肌注,每次0.5~2mg/kg,總劑量1歲以內4ml,1~2歲6ml,2歲以上8ml;亦可用山梨醇枸櫞酸鐵複合物(含鐵50mg/ml)肌注,1~3d一次,2~3周內完畢。含糖氧化鐵靜脈注射(含鐵20mg/ml),應謹防靜脈炎。

6.重症貧血並發心功能不全,或明顯感染者,以及血紅蛋白低於60g/L時,宜少量多次輸新鮮血,每次5~10ml/kg,或濃縮紅細胞每次2~3ml/kg,緩慢靜滴以防心衰。血紅蛋白低於30g/L者,為防猝死,應立即輸新鮮血5~7ml/kg。

護理措施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補充營養
1、注意休息,適量活動
本病病程較長,貧血程度一般較輕,患兒對日常活動均可耐受。但劇烈運動(運動產品,運動資訊)時較同齡正常兒童(少年兒童營養產品,少年兒童營養資訊)易感疲乏,甚至頭昏目眩。因此,應讓患兒生活有規律,做適合個體的運動。勿需臥床。對嚴重貧血者,應根據其活動耐力下降程度制定休息方式、活動強度及每次活動持續時間。
2.合理安排飲食
①向家長及年長患兒解釋不良飲食習慣(如偏食)會導致本病,幫助糾正不良飲食習慣。
②指導合理搭配患兒的膳食。讓家長了解動物血、黃豆、肉類含鐵(補鐵產品,補鐵資訊)較豐富,是防治缺鐵的理想食品;維生素(維生素產品,維生素資訊)c、肉類、胺基酸(胺基酸產品,胺基酸資訊)、果糖、脂肪酸可促進鐵吸收,可與鐵劑或含鐵食品同時進食;茶、咖啡、牛奶、蛋類、麥麩、植酸鹽等抑制鐵吸收,應避免與含鐵多的食品同時進食。
③嬰兒膳食種類較少,且多為低鐵食品,應指導按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或補充鐵強化食品,如鐵強化牛奶、鐵強化食鹽。人乳含鐵雖少,但吸收率高達50%,一般食物鐵的吸收率僅有1%--22%,應提倡人乳餵養嬰兒。
④指導家長對早產兒及低體重兒及早(約2月齡)給予鐵劑(元素鐵0.8~1.5mg/(kg•d)。
食療•飲食營養
⑤鮮牛奶必須加熱處理後才能餵養嬰兒,以減少因過敏而致的腸道出血。
3.套用鐵劑的護理要點
①劑量以元素鐵計算,口服量為4~6mg/(kg•d),分2~3次口服,療程為2~6個月。長期服用可致鐵中毒。
健食品維生素麥
②由於鐵劑對腸道的刺激,可引起胃腸不適及疼痛、噁心、嘔吐、便秘或腹瀉,故口服鐵劑從小劑量開始,在兩餐之間投藥。
③可與稀鹽酸和維生素c,維生素c資訊)同服,以利吸收;忌與抑制鐵吸收的食品同服。
④服鐵劑後,牙往往黑染,大便呈黑色,停藥後恢復正常,應向家長說明其原因。消除顧慮。
⑤觀察療效:鐵劑治療有效者,於投藥後3—4天網織紅細胞上升,1周后可見血紅蛋白(蛋白補充產品,蛋白補充資訊)逐漸上升、如服藥3~4周無效,應查找原因。
病健康中心保健
⑥注射鐵劑應精確計算劑量,分次深部肌內注射,每次應更換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組織壞死。偶見注射右鏇糖酐鐵引起過敏性休克,故首次注射應觀察1小時。
4.健康教育
貧血糾正後,仍應堅持合理安排小兒膳食、培養良好飲食習慣;這是防止復發及保證正常生長發育的關鍵。因缺鐵貧血而誘發的智商減低,學習成績下降者,應加強教育和訓練。

飲食原則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營養食品
1.宜食含豐富的食物。鐵的吸收利用率較高的食物有瘦肉、魚禽、血、內臟,含血紅素鐵。在食用補鐵飲食時不要飲茶,以免影響鐵的吸收。烹調用具宜用鐵制的鍋。
2.宜食高蛋白飲食,促進鐵的吸收和合成血紅蛋白。蛋白質的攝入量要高,每日每公斤體重1.5克,用以合成血紅蛋白。
3.宜食含維生素C高的食物,使三價鐵還原為易吸收的二價鐵。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蔬菜有西紅柿、柿椒、苦瓜、油菜、小白菜等。
4.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克服長期偏食素食等不良習慣。合理安排餐次和內容,食慾差、胃納少的患者可少量多餐進食。

早餐:紅糖小米粥(或牛奶),鹹麵包、五香茶蛋、水果1個;
午餐:紅燒魚香菇炒油菜、雞血豆腐湯、米飯、桔子1個;
加餐:紅棗銀耳羹;
晚餐:水餃(豬肉小白菜餡)、鹵豬肝、嗆萵筍胡蘿蔔、水果1個。

貧血自測

貧血的慢性症狀較多,很難直接感覺,但如果經常出現如下現象,就應警惕:
1.容易感覺疲勞、憋氣、心跳。
2.頭重、頭暈,早晨很難起床。
3.臉色不好,眼皮里變白。
4.指甲變薄易折,或翹成匙狀。
5.食欲不振、噁心、便秘。
6.食物難以下咽。
注意:如果有以上症狀,一定不要隨便讓外行診斷,而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讓醫生告訴你確切的結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