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含義
此字竟然在殷墟甲骨文中多次出現。發明這個字的人很有幽默感:一隻瞪大眼睛的狡猾狸貓,在簌簌而下的雨中藏頭露腳地走著。
商代甲骨文多為卜文,與霾相關的卜辭曰:霾其有咎。意思是霾這種天氣對人不利。這裡只能在一次膜拜古人的智慧了。在《詩經-邶風-終風》中可以看出古人怎么看待霾-“終風且霾”,也就是說大風使空中降下許多土氣。
屈原的《楚辭》里把霾與埋等同起來,有土中掩藏的意思。
那么在古代,霾究竟是指什麼樣的天氣情況?
辭書之祖《爾雅·釋天》中說:
日出而風為暴,風而雨土為霾,陰而風為曀。天氣下地不應曰雺,地氣發天不應曰霧,霧謂之晦。
《說文解字》也說“霾,風雨土也”,《詩·邶風·終風》中有“終風且霾”之句,《毛傳》曰“霾,雨土也”,都是一個意思。三國時期孫炎對“終風且霾”的霾做了更為具體的解釋:“大風揚塵土從上下也”。這樣,我們可以大致明白,雨在這裡作動詞,雨土即是像下雨一樣散落塵土。聞一多就在《風類詩抄》中說:“大風揚塵,從上而下曰霾。”霾,就是風夾帶著塵土而下。
《楚辭·遠遊》有“風伯為余先驅兮,氛埃辟而清涼”一句,東漢王逸注曰“掃除霧霾與塵埃也。”是說風在前面為“我”掃除霧霾與塵埃。東漢的劉熙在其《釋名·釋天》中說:“風而雨土曰霾。霾,晦也,言如物塵晦之色也。”《釋名》是古代一本探究事物得名來源的書,劉熙在書中這樣解釋霾,與《爾雅》一以貫之,但更具體地描述了霾的表象,即昏暗。因此,有“霾晦”一詞,形容大風揚塵以致天色晦暗,如唐代儲光羲《奉別長史庾公太守徐公應召》中的“酆鎬頃霾晦,雲龍召我賢。”由此我們也可以理解王逸注中所說之意了:“風伯”不僅要掃除塵埃,還要讓天色不再晦暗。
霾這種天氣狀況,早在正史就有記載了。如《晉書·天文志》中就有記載如下:“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塵,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時,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可見晉代對霾已經有了更為詳細的描述。

詞性

形聲。從雨,貍(lí)聲。本義:風夾著塵土
詳細解釋
1.同本義,即落黃沙 [hazehang]。亂風時空中降下沙土,塵土飛揚。
2.終風且霾。――《詩·邶風·終風》
3.又如:霾晦(大風揚起塵土,天色晦暗);霾曀(yì)(隱晦不明的樣子)
4.通“埋”。陷在地里 [bury]埋葬
霾兩輪兮縶(zhí)四馬。――屈原《九歌·國殤》
5.空氣中因懸浮著大量的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濁形象:陰霾。
康熙字典
【戌集中】【雨字部】霾 ·康熙筆畫:22 ·部外筆畫:14
《唐韻》莫皆切《集韻》《韻會》《正韻》謨皆切,音埋。《說文》風雨土也。從雨貍聲。《釋名》霾,晦也。言如物塵晦之色也。《埤雅》霾下也。《爾雅·釋天》風而雨土為霾。《疏》孫炎曰:大風揚塵,土從上下也。《詩·邶風》終風且霾。《傳》霾,雨土也。《集韻》或作䨪。
又《正韻》左傳,叔豹季霾。◎按左傳文十八年,今本作季貍。
又《集韻》《韻會》暮拜切,音韎。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卷十一】【雨部】霾
風雨土也。從雨貍聲。《詩》曰:“終風且霾。”莫皆切
說文解字注
(霾)風而雨土為霾。依釋天補三字。邶風。終風且霾。釋天曰。風而雨土為霾。傳曰。霾、雨土也。釋名曰。霾、晦也。從雨。貍聲。莫皆切。古音在一部。詩曰。終風且霾。
音韻方言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海陸豐腔] mai2 li2 [寶安腔] mai2 [客英字典] mai2 [台灣四縣腔] mai2 li2 [客語拼音字彙] mai2 [梅縣腔] mai2
◎ 粵語:lei4 maai4 mai4
◎ 潮州話:mai5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霾 | 里 | 之 | 埋 | mrɯː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霾 | 埋 | 莫皆 | 明 | 皆開 | 皆 | 平聲 | 二等 | 開口 | 皆 | 蟹 | 上平十四皆 | măi | mɐi | mɛi | mɐi | mɣɛi | mɯæi | məɨj | mai2 | mrai | maei | 爾雅曰風而雨土為霾釋名曰霾晦也如物塵晦之色也 |
蒙古字韻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修正) | 八思巴字(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修正) | 音譯(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霾 | ꡏꡭ | may | maj | 平聲 |
中原音韻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霾 | 埋 | 明 | 皆來開 | 皆來 | 陽平 | 開口呼 | mai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霾 | 離 | 鄰溪 | 三齊 | 齊 | 平聲 |
霾 | 離 | 鄰溪 | 三齊 | 齊 | 平聲 |
霾 | 埋 | 謨皆 | 六皆 | 皆 | 平聲 |
霾 | 賣 | 莫懈 | 六泰 | 皆 | 去聲 |
分韻撮要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霾 | 迷 | 明 | 威 | 第二威偉畏 | 陽平 | 雨土濛霧也 |
常見詞組
雲霾:
1.濃雲。
2.指翻卷的浪濤。
3.煙﹔霧。
4.比喻邪惡的勢力。
雨霾風障:指狂惡的風雨。
陰霾:
1.天氣陰晦、昏暗。
2.比喻人的心靈上的陰影和不快的氣氛。
埋葬:
掩骼霾髊:掩埋枯骨屍骸 。
環境污染相關知識
環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為的向環境中添加某種物質而超過環境的自淨能力而產生危害的行為。主要對環境自然生態系統和人的健康產生危害,即使當時不造成危害,但後續效應有害也算是污染行為。一般污染被分為空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土壤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現在污染的範圍越來越大,有船舶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熱污染和過度消費等各種新興污染開始被人們關注。 | |
空氣污染 | 酸雨 | 鹼雨 | 北極霾 | 大氣擴散模式 | 全球黯化 | 蚱蜢跳效應 | 全球變暖 | 臭氧空洞 | 氯氟碳化合物 | 懸浮粒子 | 霾 | 氣溶膠 |
水污染 | 富營養化 | 海洋廢棄物 | 油外泄 | 熱污染 | 城市徑流 | 水質 | 死水 | 生活污水 |
土地污染 | 生物修復 | 植物修復 | 除草劑 | 農藥 | 重金屬 | 肥害 |
放射性污染 | 裂變產物 | 放射性落下灰 | 急性輻射綜合症 |
其他污染 | 熱島現象 | 光害 | 噪音污染 | 基因污染 | 工業污染 | 船舶污染 |
污染控制技術 | 環境監測 | 資源回收 | 垃圾分類 | 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 | 環境污染控制 | 活性污泥法 | SBR污水處理工藝 | 生物膜法 | 厭氧法 | 上流式厭氧污泥床 | 污水處理 | 鏇風分離 | 工業發酵 | 堆填 | 垃圾焚燒 | 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處置 | 水污染控制 |
對生物的影響 | 生物放大作用 | 生物累積性 | 生物濃縮性 |
污染事故 | 台塑仁武廠污染事件 | 湖南省兒童鉛中毒案 | 日本四大公害病 | 愛克森瓦拉茲海難 | 阿瑪斯號貨輪油污事件 | 林園事件 | 2010年墨西哥灣漏油事故 | 2010年大連新港輸油管道爆炸 | 2011年中海油渤海灣漏油事故 |
國際公約 | 巴塞爾公約 | 《蒙特婁議定書》 | 京都議定書 | 斯德哥爾摩公約 | 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 |
環保組織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 香港環境保護署 | 綠色和平 | 綠黨 | 美國環境保護局 | 歐洲環境署 | 日本環境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