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雷暴是由發展旺盛的積雨雲引起閃電、雷鳴現象的局地風暴。由水蒸氣激烈上升形成的積雨雲中,凝結有巨大數量的小水滴和冰晶,它們之間的高速碰撞使雲體帶上電荷。
帶不同正負電荷的雲體相遇,便產生火花放電現象,這就是閃電;帶電粒子流在雲中高速運動,使空中氣溫猛升,氣體膨脹,放電後又急速冷卻收縮,一漲一縮激盪空氣發出巨大聲響,這就是我們聽到的雷聲。雷聲和閃電在高空同時出現,由於光速比聲速快,所以一般都是先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雷暴的水平範圍為幾千米到幾十千米,伸向高空的高度可達8—15千米;可持續幾分鐘到幾十分鐘,通常伴有陣雨、大風,有時也伴有冰雹或龍捲風。
雷暴的能量很大,千分之幾到十分之幾秒的雷電放出的電能,可達到數十億到上千億瓦特,溫度為1萬~2萬℃。
雷暴能變幻出各種神秘莫測的怪異景象。排列整齊的一隊羊群,雷電可能有規律地間隔擊斃其中的一部分;遭到雷擊的人或動物,可能在皮膚表面或毛皮之內留下某種圖案或“象形文字”。
雷暴是一種嚴重的災害性天氣,具有極強的破壞性和殺傷力,直接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產生原因
雷電是一種大氣中放電現象,產生於積雨中,積雨雲在形成過程中,某些雲團帶正電荷,某些雲團帶負電荷。它們對大地的靜電感應,使地面或建(構)築物表面產生異性電荷,當電荷積聚到一定程度時,不同電荷雲團之間,或雲與大地之間的電場強度可以擊穿空氣(一般為25-30KV/cm),開始游離放電,我們稱之為"先導放電"。雲對地的先導放電是雲向地面跳躍式逐漸發展的,當到達地面時(地面上的建築物,架空輸電線等),便會產生由地面向雲團的逆導主放電。在主放電階段里,由於異性電荷的劇烈中和,會出現很大的雷電流(一般為幾十千安至幾百千安),並隨之發生強烈的閃電和巨響,這就形成雷電。
產生地域
雷暴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發生,甚至發生在兩極和沙漠地帶,但通常在低緯度的地方(特別是熱帶雨林地區)會較頻繁地發生,可以每日都會發生。在亞熱帶和溫帶等中緯度地區,雷暴則通常會在夏季發生,有時在冬季也會受冷鋒影響而有短時性雷暴。除了在烏干達及印尼為全世界有雷暴發生的最頻繁地方外,在美國中西部及南部州份會發生威力最強烈的雷暴,因為這些雷暴會與冰雹或龍捲風一起發生的。現時全世界從未有過雷暴地區的只有南美洲智利北部的阿他加馬沙漠,該地因氣候過於乾燥和難以形成雨雲才會未出現過雷暴。
種類
雷暴共分為三種,分別為單細胞雷暴、多細胞雷暴及超級細胞雷暴三種。而分辨它們的方法是根據大氣的不穩定性及不同層次里的相對風速而定。
單細胞雷暴
是在大氣不穩定,但只有少量甚至沒有風切變時發生。這些雷暴通常較為短暫,不會持續超過1小時。在平日亦有很多機會看到這種雷暴,因此亦被稱為陣雷。
多細胞雷暴
由多個單細胞雷暴所組成,是單細胞雷暴的進一步發展而成的。這時會因為氣流的流動而形成陣風帶,這個陣風帶可以延綿數里,如果風速加快、大氣壓力加大及溫度下降,這個陣風帶會越來越大,並且吹襲更大的區域。
超級細胞雷暴
是在風切變極大時發生的,並由各種不同程度的雷暴組成。這種雷暴的破壞力最大,並且有30%可能性會產生龍捲風。
根據雷暴形成時不同的大氣條件和地形條件,一般將雷暴分為熱雷暴、鋒雷暴和地形雷暴三大類。此外,也有人把冬季發生的雷暴劃為一類,稱為冬季雷暴。在我國南部還常出現所謂旱天雷,也叫乾雷暴。
生命周期
雷暴的生命周期有三個階段,分別是積雲階段、成熟階段及消亡階段。
在積雲階段,雲較四周的空氣暖和,因此雲內部的空氣加速向上升,並很快升到溫度遠低於凝點的高度。所以四周大量的小水點、冰晶或雪片向雲內匯聚,這時只有不斷增強的上升氣流而沒有下降氣流。
在成熟階段,積雨雲變得越來越大,甚至會進入平流層。不過水滴及冰晶會因為過重,使得上升氣流並不能承托其重量,而開始落下,其表面所產生的摩擦會帶動四周的空氣向下沉,並逐步增強下墜力從而產生下降氣流,這時便會出現傍陀大雨並且伴有雷電或上升下降亂流,而若下降氣流極強則可能會降雪。而由高空下降的冷氣流在到達地面時會水平展開,這時很易會生成猛烈陣風。
最後,在消亡階段,上升氣流逐漸消失,這時雷暴主要受到已變弱的下降氣流影響。雲里大部份的水點被釋出,已無力再降雨,而雷暴亦逐漸消失。
強弱評價
評價某一地區雷電活動的強弱習慣使用“雷暴日”,即以一年當中該地區有多少天發生耳朵能聽到雷鳴來表示該地區的雷電活動強弱。
地 區 年平均雷暴日
海南島及廣東的雷州半島 100日以上
北緯23℃南 80日以上
長江以南地區 >40日
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 15~40日
西北地區 <15日
航空影響
雷暴是被世界航空界和氣象部門公認的嚴重威脅航空飛行安全的天敵。據統計,全球每小時發生雷暴1820次。當飛機誤入雷暴活動區內,輕者造成人及損傷,重者機毀人亡。
在航天發射中也要考慮雷暴天氣的影響。神舟九號載人飛船於2012年6月中下旬擇機發射,這是中國載人航天首次在夏季進行發射,這是因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在夏季幾乎沒有雷暴天氣,少量的雨不會形成雷暴,所以,在夏季發射對於酒泉發射中心來說是很好的選擇。
現象
2012年12月14日21時35分,位於江寧的南京基準觀測站記錄到雷暴,這也是南京連續兩天觀測到雷暴,讓不少網友產生了“末日恐慌”。南京市氣象台官方微博解釋說:21時30分左右,全市除六合以外都出現了雷電,這是由於高空有冷空氣擴散南下,和中低空強盛的暖濕氣流交匯造成的。冬季打雷不多見,南京12月份打雷的現象只在1992年和1996年出現過。
安全注意
1、留在室內。在室外工作的人,應躲入建築物內。
2、切勿游泳或進行其他水上運動。離開水面及找尋地方躲避。
3、避免使用電話或其他帶有插頭的電器,包括電腦等。
4、切勿接觸天線、水龍頭、水管、鐵絲網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5、避免用花灑淋浴。
6、切勿處理以開口容器盛載的易燃物品。
7、切勿站立於山頂上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樹木或桅桿容易被閃電擊中,應儘量遠離。閃電擊中物體後,電流會經地面傳開,因此不要躺在地上,潮濕地面尤其危險。應該蹲著並儘量減少與地面接觸的面積。
8、遠足及其他戶外活動人士,應隨身帶備收音機,不斷留意天文台發出的最新天氣訊息。
9、留意暴雨可能隨時出現,切勿在河流、溪澗或低洼地區逗留。
10、駕車人士如駛經高速公路或天橋,應提防強勁陣風吹襲。
11、海上的小艇應小心提防狂風或水龍捲襲擊。
12、如遇上龍捲風,應立即躲入堅固的建築物內。要遠離窗戶、蹲伏在地上並用手或厚墊保護頭部。如在室外,應遠離樹木、汽車或其他可被龍捲風吹起的物件。
超級雷暴
超級雷暴是指一種由不斷向中心鏇轉上升氣流所形成的中氣鏇雷暴。在已知的四種雷暴中,超級雷暴是規模和危害最大的一種。它們往往是孤立的雷雲,有時也會一分為二,持續時間在數小時左右。雷暴會帶來冰雹、暴雨和大風天氣,有時甚至會引發龍捲風。
常見天氣現象
自然災害分類導航
自然界裡罕見的自然現象
自然界中由於大自然的運作規律自發形成的的某種狀況,其完全不受人為主觀能動性因素影響。如月有陰晴圓缺,四季變化,氣候的冷暖,颳風下雨,白天黑夜等。主要有物理現象﹑地理現象﹑化學現象等幾大類。相對於由人類引發的社會現象而言。 |
自然災害主題
常見自然災害
地質災害 | 山崩| 崩塌| 滑坡| 土石流| 地裂縫| 地面沉降| 地面塌陷| 岩爆| 坑道突水| 突泥| 突瓦斯| 煤層自然| 黃土濕陷| 岩土膨脹| 砂土液化| 土地凍融| 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 沼澤化| 土壤鹽鹼化| 地震| 火山| 地熱害 |
氣象災害 | 颱風| 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 暴雨| 雪| 雷暴| 冰雹| 大風| 沙塵| 龍捲| 大霧| 高溫| 低溫| 連陰雨| 凍雨| 霜凍| 結冰| 寒潮| 乾旱| 乾熱風|熱浪| 洪澇| 積澇| 雪崩 |
氣候災害 | 全球大氣變暖| 旱災 |
水文災害 | 水災 |
生態災害 | 傳染病| SARS| 伊波拉病毒| 沙塵暴| 火災 |
天文災害 | 流星體或小行星撞擊地球,太陽活動引發的災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