雹害

雹害是農業氣象災害的一種,指降雹給農業生產造成的直接或間接危害。降雹常突然發生,每次持續時間一般只有5~15分鐘;間歇性降雹可達3~4小時。大部分地區70%的降雹發生在13~19時,以14~16時最為常見。

雹害

正文

農業氣象災害的一種,指降雹給農業生產造成的直接或間接危害。冰雹是從發展旺盛的積雨雲中降落的一種固態降水,由於大氣層中具有高度不穩定的層結、豐富的水汽和不均勻的上升氣流以及適當的溫度 0℃層高度等條件而產生。發生的範圍小,但地區分布廣,尤以中緯度高原及山區出現頻繁。亞洲的青藏高原、北美的落基山脈、南美的安第斯山脈、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等山區都是多雹區;肯亞、阿根廷和加拿大的阿爾伯達、義大利的波河流域、日本的關東、蘇聯的外高加索、法國西南部等地區都是有名的雹害區。中國雹害較重的地區除青藏高原(如西藏黑河地區年平均降雹日數達33.7天)外,首推祁連山區。此外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昭烏達盟、太行山區,以及四川、雲南等地降雹也較多見。一般降雹的時期和地區都相對固定。冰雹發生地區多為一狹長地帶,長約幾公里至30公里,最長可達百餘公里,寬度只有幾公里,最寬20~30公里。降雹常突然發生,每次持續時間一般只有5~15分鐘;間歇性降雹可達3~4小時。大部分地區70%的降雹發生在13~19時,以14~16時最為常見。
冰雹使農作物葉片、莖稈和果實遭受機械損傷,從而引起作物的各種生理障礙和誘發病蟲害。降雹造成土壤板結;雹塊內的溫度在0℃以下,還導致農作物遭受凍害。此外,冰雹對牲畜和農業設施也有一定危害。
雹害的輕重,取決於冰雹的破壞力和作物所處的發育期。冰雹的破壞力決定於冰雹的大小、密度和下降的速度。可分為輕、中、重 3級:輕雹害的雹塊直徑約為0.5~2.0厘米;中雹害的雹塊直徑約2~3厘米,雹塊蓋滿地,農作物折莖落葉;重雹害的雹塊直徑3~5厘米或更大,雹塊融化後地面布滿雹坑,土壤嚴重板結,農作物地上部分被砸禿,地下部分也受一定程度傷害。
防禦雹害的主要措施有:①掌握地區內冰雹的氣候規律,合理安排種植制度,使作物主要生育期避開多雹時期。②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使大氣下墊面溫度變化趨於緩和。③做好降雹預報,以便及時採取應急措施。④受害後,對能恢復生長的作物儘量抓緊時機中耕鬆土,破除土壤板結,提高地溫,結合澆水灌溉追施速效肥料,以促進作物迅速恢復生長。
配圖
相關連線

自然災害主題

日本地震海嘯讓我們再一次見到自然災害的可怕,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可添加摘要、圖片、排版等,希望大家在編輯詞條之餘,能夠增長一些知識,學會在面臨這些災難時的緊急避難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