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演唱會電影歷史由來已久,儘管大部分樂隊巡演時隨行跟拍的紀錄片因為不會在銀幕上放映,嚴格來說而未能算在此列,有票房記錄的在20世紀80年代、甚至更早就有。
但這些電影過去大多是演唱會的衍生產品,也無法通過商業影院大範圍放映而盈利,勝在製作成本也較低,目前(2013年)全球票房前十名里的演唱會電影,成本從100萬美元(如《閃耀光芒》)到1300萬美金(如《賈斯汀·比伯:永不言敗》、《U23D》)不等。
與傳統電影區別
和傳統電影不同,演唱會電影沒有劇情,全片基本上只有音樂和演唱會現場,無論是籌拍還是發行上映,都會遇到很多困難。製片方需要針對媒體、影院甚至是發行公司做很多溝通工作。
現狀
首部華人演唱會電影
2011年,製作單位曾集結五月天44場演唱會的精華,並通過簡單的故事串場,打造出了華人首部3D演唱會電影《追夢3DNA》。由於影片鏡頭大多取自演唱會,加上五月天本身的號召力,影片還未上映就已通過贊助以及著作權銷售等基本收回成本,在中國大陸上映後也輕鬆收穫3000萬元票房。
外國
在歐美影音界,演唱會電影能賺錢已成為音樂圈裡的共識。雖然很難看到票房過億美元的演唱會電影,但是從成本的角度考慮,投資回報率卻是極高的。如2011年,賈斯汀·比伯的《永不言敗》演唱會電影的北美票房高達7302萬美元,可這部電影的成本卻僅為1300萬美元,淨利潤高達2000萬美元。
英國偶像組合單向樂隊的《單向樂隊:這就是我們》上映第一周,就以170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問鼎北美票房冠軍。韓國女子團體KARA也曾自己的3D演唱會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