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最早預言測地線效應的物理學家是愛因斯坦的好友兼同事、荷蘭物理學家威廉·德西特(Willem de Sitter), 他在廣義相對論發表不到一年後(1916年)就開始著眼於這一問題。通過計算他提出了測地線效應的一個實例:地球-月球系統在太陽引力場的作用下會產生進動,這個實例在今天也被稱作德西特效應或太陽測地線效應。德西特的計算後來在1918年和1920年分別被荷蘭數學家Jan Schouten和荷蘭物理學家Adriaan Fokker進一步推廣到一般的具有自鏇的質量上。無論如何在當時這種效應顯然無法被觀測到,因此直到1988年研究人員通過對月球測距和無線電干涉的方法才在實驗上證實了地月系在太陽引力場中的測地線進動。解釋
由於廣義相對論本身是一種幾何理論,所有的引力效應都可以用時空曲率來解釋,測地線效應也不例外。不過,這裡自鏇角動量的進動也可以部分地從廣義相對論的替代理論之一——引力磁性來理解。從引力磁性的觀點來看,測地線效應首先來源於軌道-自鏇耦合作用。在引力探測器B的觀測中,這是引力探測器B中的陀螺儀的自鏇和位於軌道中心的地球的質量流的相互作用。本質上這完全可以和電磁理論中的托馬斯進動做類比。這種相互作用所導致的進動在全部的測地線進動中起到三分之一的貢獻。另外的三分之二貢獻不能用引力磁性來解釋,只能認為來自於時空曲率。簡單來說,平直時空中沿軌道運動的自鏇角動量方向會隨著引力場造成的時空彎曲而傾斜。這一點其實並不難於理解:垂直於一個平
面的矢量在平面發生彎曲後定然會改變方向。根據推算,引力探測器B的繞地軌道周長由於地球引力場的影響會比不考慮引力場時的周長縮短1.1英寸(約合2.8厘米),這個例子在引力探測器B的研究中經常被稱作“丟失的一英寸”。在引力探測器B的位於642千米高空的極軌道上,廣義相對論的理論預言由於自鏇-軌道耦合和時空曲率而產生的軌道平面上的測地線效應總和為每年進動6.606角秒(約合0.0018度)。這對於弱引力場中相對論效應來說已經是一個相當顯著的影響了(作為同為引力探測器B的觀測任務之一的地球引力場的參考系拖拽要比測地線效應弱170倍)。引力探測器B的觀測結果首先在2007年4月舉行的美國物理學會四月年會上進行了快報,其觀測結果與理論誤差小於1%。
相關條目
廣義相對論的實驗驗證引力探測器B
參考系拖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