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國[10]

卡通動漫為古代在涼州地區建立的政權名。

簡介

涼國,為古代在涼州地區建立的政權名。東晉十六國時代,許多勢力都自稱國號大涼。如前涼張�)、後涼呂光)、南涼禿髮烏孤)、北涼沮渠蒙遜,一說為段業)、西涼李�)都曾在涼州建立政權

十六國時代前涼國

十六國之一。漢族張�所建。都姑臧。盛時疆域有今甘肅新疆內蒙古青海各一部分。歷八主,共六十年。另一說,歷九主,共七十六年。即從晉永寧元年(301年)張軌出任涼州刺史始至秦建元十二年(376年)悼王張天錫被迫出降前秦止。
晉惠帝時,張軌出任涼州刺史兼護羌校尉,大築姑臧城(今甘肅武威)。延用當地有才幹的人共同治理涼州,課農桑、立學校,阻擊入侵的鮮卑部,保境安民,撫定地方,多所建樹。永嘉之亂時,天下分崩,獨張軌貢 使不絕,並遣將北宮純勤王赴難。自洛陽淪陷(311)後,中原和關中地區人民流入涼州的很多。他於姑臧西北置武興郡,分西平(今青海西寧)郡界置晉興郡,以處流民。又鑄五銖錢,通行境內。愍帝即位長安時,張軌又遣將宋配助衛京師。314年張軌病死,長子張�繼任涼州刺史,晉愍帝司馬鄴任命�為都督涼州諸軍事,涼州刺史,西平公。七年之後為部下所殺。西晉亡後,自317年起,張氏世守涼州,長期使用晉愍帝的建興年號,雖名晉臣及向數國稱臣,但實為獨立的割據政權,並不為東晉的地方政權,史稱“前涼”。前涼國並不是僅稱王,在公元354年,涼高宗張祚稱帝,改元“和平”。
張駿張重華父子統治時,前涼達於極盛,境內分置涼、沙、河三州,設西域長史于海頭,在今吐魯番地區設定高昌郡,其疆域“南逾河、湟,東至秦、隴,西包蔥嶺,北暨居延”。353年張重華死後,皇位被奸詐的張祚奪走,354年張祚稱帝,改元“和平”。此後張氏宗室內亂不絕,涼國大姓也起兵反抗。十年爭權奪位的鬥爭,使國勢大衰,到張天錫時已失去今甘肅南部。376年,前秦苻堅以步騎十三萬大舉進攻,張天錫被迫出降,前涼滅亡。張天錫後來到了東晉,得了個官,死後被“封”為歸義侯。
前涼先後與前趙、後趙發生過戰爭,多次擊敗劉曜、石虎的進攻,但懾於對方軍事力量的強大,也曾向前趙、後趙稱臣納貢。
張氏子孫世代保守的涼州,是當時中國北部較為安定的地區,都城姑臧是西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河西走廊原是通往西方的陸路交通要道,商業繁榮,農業和畜牧業生產也較發達。西晉滅亡後,內地流亡人民相繼到來,勞動力增加,生產經驗傳播,涼州的社會經濟更有發展。當時的涼州還是中國北部保存漢族傳統文化最多和接受西域文化最早的一個重要地區。

十六國時代後涼國

後涼(386年-403年)是十六國時代氐族貴族呂光建立的政權。其國號以地處涼州為名。東晉太元八年(383年)苻堅淝水兵敗後前秦瓦解,呂光據有姑臧(今甘肅武威)於386年稱大將軍、涼州牧。
389年呂光稱三河王,後改稱天王,史稱後涼。統治範圍包括甘肅西部和寧夏、青海、新疆一部分。399年呂光卒,子呂紹繼位,庶長子呂纂又殺呂紹自立。401年呂隆(呂光弟呂寶之子)又殺呂纂自立,國勢益衰。403年,呂隆因後秦南涼北涼交相攻逼,降於後秦,後涼亡。

十六國時代南涼國

南涼(397年-414年)十六國之一。河西鮮卑族禿髮烏孤所建。都樂都今屬青海),盛時控有今甘肅西部和寧夏一部。歷三主,共十八年。 禿髮即“拓跋”的異譯。漢魏之際,拓跋氏的一支由酋長統率,從塞北遷到河西,被稱為河西鮮卑。在此居住約兩個世紀,部眾漸盛,務農桑,修鄰好,境內安定。至禿髮烏孤時期,以廉川堡(今青海民和西北)為中心,勢力不斷發展,初附於後涼呂光。

十六國時代北涼國

北涼(397-439)是十六國之一。由匈奴支系盧水胡族的沮渠蒙遜所建立;另有一種看法認為建立者為段業,此說是以蒙遜堂兄沮渠男成擁立段業稱涼州牧,並改元神璽為立國之始(397年)。
401年蒙遜誣男成謀反,段業斬男成,蒙遜以此為藉口攻滅段業,亦有人以此為北涼立國之始。北涼都張掖,412年遷都姑臧(今甘肅武威),稱河西王。433年沮渠牧犍繼位。
439年北魏攻姑臧,牧犍出降,北涼亡。後牧犍弟無諱西行至高昌,建立高昌北涼,一般認為已脫離五胡十六國時代之範圍,460年高昌北涼為柔然所攻滅,無諱弟沮渠安周被殺,高昌北涼亦亡。

十六國時代西涼國

十六國時代的西涼政權(400―421),李�所建立。李�,自稱漢朝李廣將軍之後裔。《晉書・涼武昭王傳》載:“皓,字元盛,隴西成紀人,姓李氏。漢前將軍廣之十六世孫也。世為西州右姓。”北涼段業(十六國時涼王)時,曾任敦煌太守。庚子元年(400),自稱涼公,改元建初,成為西涼的開國皇帝
傳說,李皓身丈二,膊闊四圍,豹頭虎眼,每餐儲糧一斗,蒸豚二肘,酒量如滄海,力能拔山,氣蓋世,戲劍鉞200斤如舉一羽。他生性聰敏,待人寬和,還通涉經史,尤善文義,對武藝、兵法也頗有研究。
當時,段業叛呂光,建立北涼,任李�為敦煌太守等職。後來漢族大地主宋繇等極力支持李�獨立,於是,李�於庚子元年(400)稱涼公,改元建初,史稱西涼。西涼政權先後都敦煌、酒泉。
李�所建的西涼,和好於東晉。他接受了東晉的封號,設僑郡安置江淮和中州的流民。李�在位期間,很注意發展農業,史載:“年穀頻登,百姓樂業。”他還在玉門、陽關一帶屯田,勢力遠及西域。西涼所轄的河西一帶,一度出現繁榮安定的局面。此時西涼政權安定、昌盛,他被奉為興聖皇帝。
西涼政權歷21年。李�死後,其子李歆、李恂先後繼位,在位時間都不長,並且不像李�那樣治國安民,而是大修宮室,嚴刑峻法,致使“人力凋殘,百姓愁悴”,統治極不穩定。公元420年,李歆被北涼沮渠蒙遜殺掉,次年沮渠蒙遜又率兵來攻,李恂據城而守。沮渠蒙遜用大水灌城,城陷,李恂自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