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1、海洋與陸地的分界線稱之為海岸線。海岸線受著海浪的衝擊、侵蝕,其形態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
2、海岸線由平直變成彎曲,形成海灣,海灣口兩旁往往由狹長的沙咀組成。
3、狹長的沙咀愈來愈靠近,海灣漸漸的與海洋失去聯繫,而形成瀉湖。
如寧波的東錢湖和杭州的西湖。
相關歷史
約在數千年前,杭州的西湖還是與錢塘江相連的一片淺海海灣,以後由於海潮和河流挾帶的泥沙不斷在灣口附近沉積,使海灣與海洋完全分離,海水經逐漸淡水才形成今日的西湖。
西湖古稱金牛湖,明聖湖,又名錢塘湖,雅號西子湖。因地處著名的城市杭州西郊而得名。西湖由瀉湖演變以來,曾多次進入沼澤化階段,經歷代勞動人民的多次浚修,才形成現今的風貌,由蘇堤、白堤、趙公堤等堤橋將西湖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西湖山水之勝,景色之美,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詩中曾把西湖比作古越美女西施,而揚名于海內外。
有部分學者認為太湖及其周圍的湖群也曾是個古瀉湖。大約在6000年以前,出現的高海面曾抵達今日太湖平原以西的山麓。隨後由於長江泥沙的沉積以及沿岸流、波浪和合成風向等的作用,造成了長江南岸沙咀和杭州灣北岸沙咀作鉗形合抱,因而圍成了古太湖(瀉湖)。當時古太湖的面積遠比現在太湖大。今日的洮滆湖群和淀泖湖群以及現已被圍墾的芙蓉湖群和菱湖湖群等都屬於古太湖的範圍。
湖泊的種類及成因
分類 | 成因 | 特點與舉例 |
構造湖 | 是在地殼內力作用形成的構造盆地上經儲水而形成的湖泊。 | 其特點是湖形狹長、水深而清澈,如雲南高原上的滇池、洱海和撫仙湖;青海湖、新疆喀納斯湖等。再如著名的東非大裂谷沿線的馬拉威湖、坦噶尼喀湖、維多利亞湖。構造湖一般具有十分鮮明的形態特徵,即湖岸陡峭且沿構造線發育,湖水一般都很深。同時,還經常出現一串依構造線排列的構造湖群。 |
火山口湖 | 系火山噴火口休眠以後積水而成。 | 其形狀是圓形或橢圓形,湖岸陡峭,湖水深不可測,如白頭山天池深達373米,為我國第一深水湖泊。 |
堰塞湖 | 由火山噴出的岩漿、地震引起的山崩和冰川與土石流引起的滑坡體等壅塞河床,截斷水流出口,其上部河段積水成湖。 | 如五大連池、鏡泊湖等。據《黑龍江外記》載:“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墨爾根(今嫩江縣)東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塊飛騰,聲震四野,越數日火熄,其地遂成池沼,即今日的五大連池”。 |
岩溶湖 | 是由碳酸鹽類地層經流水的長期溶蝕而形成岩溶窪地、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等被堵塞,經匯水而形成的湖泊。 | 如貴州省威寧縣的草海。威寧城郊建有觀海樓,登樓眺望,只見湖中碧波萬頃,秀色迷人;湖心島上翠閣玲瓏,花木扶疏,有水上公園之稱。 |
冰川湖 | 是由冰川挖蝕形成的坑窪和冰磧物堵塞冰川槽谷積水而成的湖泊。 | 如新疆阜康天池,又稱瑤池,相傳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北美五大湖、芬蘭、瑞典的許多湖泊等。 |
風成湖 | 沙漠中低於潛水面的丘間窪地,經其四周沙丘滲流匯集而成的湖泊。 | 如敦煌附近的月牙湖,四周被沙山環繞,水面酷似一彎新月,湖水清澈如翡翠。 |
河成湖 | 由於河流擺動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 | 它又可分為三類:一是由於河流擺動,其天然堤堵塞支流而瀦水成湖。如鄱陽湖、洞庭湖、江漢湖群(雲夢澤一帶)等。二是由於河流本身被外來泥沙壅塞,水流宣洩不暢,瀦水成湖。如蘇魯邊境的南四湖等。三是河流截灣取直後廢棄的河段形成牛軛湖。如內蒙古的烏梁素海。 |
海成湖 | 由於泥沙沉積使得部分海灣與海洋分割而成,通常稱作瀉湖。 | 如裏海、杭州西湖、寧波的東錢湖約在數千年以前,西湖還是一片淺海海灣,以後由於海潮和錢塘江挾帶的泥沙不斷在灣口附近沉積,使灣內海水與海洋完全分離,海水經逐漸淡化才形成今日的西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