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噶尼喀湖

坦噶尼喀湖

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是非洲中部的一個淡水湖,位於南緯3度20分、東經29度5分和南緯8度48分、東經31度15分之間坦噶尼喀湖位於東非大裂谷區的西部裂谷部分。屬於斷層湖。蜿蜒曲折的湖岸線長達1900公里。入湖的河流主要有馬拉加拉西河、魯濟濟河、卡蘭博河等。湖水唯一的出口是盧庫加河。南北長約679公里,寬度平均是50.134公里,包括了1828公里的海岸線﹙平均深度570米﹚,最深度位於坦噶尼喀湖的北部,最深處1470米,僅次於貝加爾湖,是世界第二深湖。面積3290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湖。

基本信息

名稱來歷

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

坦噶尼喀湖坦噶尼喀湖

關於坦噶尼喀湖湖名的來歷,曾流傳著許多種說法,這些說法主要有:一是18

58年英國人理察·伯頓及其夥伴到該地考察,認為湖名來源於班圖語,在班圖語中,“坦噶尼喀”意為“匯合”或“聚集”,是指無數溪流在此匯合以及許多部落群居在沿湖之濱;二是在斯瓦希里語中,“坦噶尼喀”意為“島嶼”和“平原”,用做湖名意為“由島嶼和平原組成”,是指湖中島嶼密布,湖岸草原廣闊;其三是有人認為“坦噶尼喀”是湖中生長的一種荸薺的名稱,這種植物飄浮水面,大片聚集,鮮嫩翠綠,果實可食,用作湖名是指這裡為荸薺匯集的地方。

簡介

綜述

坦噶尼喀湖坦噶尼喀湖

該湖位於東非和西非植物區的分界線上。沿岸種植水稻和油棕櫚等作物,漁業有一定重要性,盛產河馬和鱷魚。沿湖重要港口有布瓊布拉(Bujumbura,蒲隆地)、卡萊米(Kalemi,剛果〔金〕)以及烏濟濟(Ujiji)和基戈馬(Kigoma,坦尚尼亞)。坦噶尼喀湖的下游區域約含蓋

231000平方公里,除了有兩條主要的河流流入坦噶尼喀湖,還有很多小河也流進湖中,這兩條流入坦噶尼喀湖的河川中,以魯濟濟河Ruzizi River最大,它從湖的北邊流入。另一條則是馬拉加拉西河Malagarasi River,它是東非國家坦尚尼亞的第二大河。從東邊流入坦噶尼喀湖,馬拉加拉西河是早期流入坦噶尼喀湖的河系,上游曾是非洲的剛果河。由坦噶尼喀湖流出的河川則主要是魯庫加河Lukuga River,這一條河川最後消失在剛果河流域中。

四個國家

非洲有四個國家都擁有這個湖的一部分,分別是蒲隆地、剛果民主共和國﹙擁有45%﹚、坦尚尼亞﹙擁有41%﹚和尚比亞。

重大作用

坦噶尼喀湖坦噶尼喀湖

坦噶尼喀湖對溝通非洲內陸國家經濟發展起了重大作用,中非國家許多進出口物資從坦

桑尼亞經坦噶尼喀湖運往各地。除坦贊鐵路外,中非許多國家尚無鐵路,靠公路運輸往往要跨越崇山峻岭,時間長達2~3個月,這樣坦噶尼喀湖就成了中非內陸國家交通要道。

地質

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古老的湖泊,地質學家經過研究,認為坦噶尼喀湖是在100萬年前形成,坦噶尼喀湖屬於標準的裂谷型湖(即構造湖)它的南北狹長就是由於地殼斷裂下陷而成的。斷裂作用還形成了湖岸四周的高崖峭壁。坦喝尼喀湖南北縱

坦噶尼喀湖地形圖坦噶尼喀湖地形圖

向呈條狀,長670公里,是世界上最狹長的湖泊,東西寬48~70公里,面積32900平方公里,在非洲的湖泊中,僅次於維多利亞湖。湖面海拔774米,湖區最深處達1470米,是非洲最深的湖泊,也是僅次於俄羅斯貝加爾湖的世界第二深湖。庫容量18,900立方千米,也是僅次於貝加爾湖的23,600立方千米庫容量。

坦噶尼喀湖不僅是世界上最狹長和最深的湖泊之一,而且是著名的潛窪地之一。它的湖面海拔774米,最深處與湖面高度之差,也就是它的最深處湖底位於海平面以下696米,居世界上湖底低于海平面的潛窪地的第四位。如果取坦噶尼喀湖底的平均深度也比世界大洋面低200多米。

湖底地形主要包括南、北兩個深水盆地。1470米最大深度是在南深水盆地測得出的,而北深水盆地的最大深度為1310米。坦噶尼喀湖的湖岸線蜿蜒曲折,濱湖平原也很狹小,許多地方,陡峻的山坡直插水中,形成筆直的懸岸峭壁。湖岸附近常常是深淵。

歷史記錄

坦噶尼喀湖第一次有紀錄的發現是在1858年,由歐洲探險家理查·波頓和約翰·史貝吉所紀錄。當時這兩位探險家為了探索尼羅河的源頭而來到東非,後來約翰·史貝吉又繼續發現並紀錄了另一個更大的淡水湖——維多利亞湖。

水系

排水湖

坦噶尼喀湖的下游區域約含蓋231000平方公里,湖水由馬拉加拉西河、魯齊齊河以及許多溪流匯入,西經盧庫加河轉入剛果河,泄入大西洋,從而成為世界上分屬國家最多的排水湖。

第二大湖

坦噶尼喀湖坦噶尼喀湖

世界最長的淡水湖(660公里〔410哩〕)、僅次於俄羅斯貝加爾湖的第二深湖(1,436公

尺〔4,710呎〕)和淡水蓄水量僅次於俄羅斯貝加爾湖的第二庫容量(18,900立方公里)。湖寬16~72公里(10~45哩),面積約32,900平方公里(約12,700平方哩),為坦尚尼亞和剛果(金)界湖。地處大裂谷西支的南端,湖岸大部分是陡坡。湖水稍鹹。入湖主要河流有馬拉加拉西(Malagarasi)河、魯濟濟(Ruzizi)河和卡蘭博(Kalambo)河,卡蘭博河上有世界上最高的瀑布之一(215公尺〔704呎〕)。湖水唯一出口盧庫加(Lukuga)河,已呈明顯淤塞狀態。

生態

綜述

坦噶尼喀湖坦噶尼喀湖

坦噶尼喀湖位於東非大裂谷區的西部裂谷部分。屬於斷層湖,南北長約679公里,寬

度平均是50公里,包括了1828公里的海岸線﹙深度570公里﹚,最深處位於坦噶尼喀湖的北部。由於它提供了非洲熱帶動物、水生生物乾淨的水源,坦噶尼喀湖周邊和湖中的生物種類都相當的豐富,生物學家甚至認為世界上80%的魚類都曾在這個湖中被發現。

植被

坦噶尼喀湖坦噶尼喀湖

坦噶尼喀湖四周地區森林茂盛,各種熱帶林木競相生長。最引人注目的是香蕉林連

綿不斷,鬱鬱蔥蔥,那一串串沉甸甸的香蕉令人垂涎,一座座農家茅舍就掩映在香蕉林中。香蕉不僅是當地居民的主食之一,而且用香蕉釀製的香蕉酒是當地居民的傳統飲料。香蕉酒度數不高,味道香甜可口,酒量大的人一天可喝上兩三斤,有的地方的人還以香蕉酒當水喝。另外,還有一種形狀奇特的樹,這種樹與一般的樹不同,它沒有枝丫,沒有碎葉,在修長而結實的樹幹頂端,長著長長的翠綠欲滴的闊葉。這些闊葉也不像一般樹木那樣向四周擴散,它們只是整齊地向兩側伸展,既像開屏的孔雀,又似展開的扇面,這就是有名的旅行家樹,也有人叫它“孔雀樹”、“扇子樹”。這種樹最初生長在茫茫的沙漠上。當商旅和行人在滿目黃沙、寸草不生的古漠中艱難行進時,熱沙炙烤,烈日曝曬,疲憊不堪,乾渴難熬,來到這種樹下,不但可借濃蔭納涼,小憩片刻,驅除疲勞,還可用刀在樹幹上劃出一條口子,流出清涼可口的汁液用來解渴。正因為這種樹對人類有特殊的貢獻,尤其是沙漠旅行者不可缺少的朋友,故被稱為“旅行家樹”,又名“旅人蕉”。

旅行家樹適應性很強,它既能生長在乾燥貧瘠、漫漫沙漠的不毛之地,也能繁殖在土質肥沃,氣候相宜的鬧市、鄉村,於是被人們紛紛移植,如今它的子孫已遍布非洲各地,及至世界很多地方。在這湖光山影、花紅柳綠的坦噶尼喀湖畔,風姿飄灑,落落大方的旅行家樹給慕名來訪的遊客們增添了不少清幽、高雅情趣。

鳥類

坦噶尼喀湖火烈鳥坦噶尼喀湖火烈鳥

坦噶尼喀湖上鳥類眾多,被人們稱為鳥的王國。鳥類不僅數量多,而且種類也很

多,有白胸鴉、紅喉雀、斑鳩、白鷺、黃鶯、灰鸛、鸚鵡……等等,久負盛名的還要數紅鶴。紅鶴的脖子和雙腳細長,嘴巴粗短而略帶彎曲,全身白白的羽毛閃著一層淡淡的粉色的光澤,它像仙鶴一樣清瘦,但比仙鶴更為秀麗。每天晨曦微露,紅鶴放開歌喉,千囀百啼,奏起了一支快樂而富有生氣的晨曲。烈日高照,晴空萬里,紅鶴成百成千地飛翔在藍天間,只見它們首尾處在一條直線上,翅膀擺在同一水平線上,上下翻飛,左右盤鏇,齊嶄嶄地一橫排,蔚為壯觀。而當紅鶴成片成片歇落在水面上時,簡直如九天飄降的粉紅雲霞,在湖面上浮動。它們時而浮身水面,悠閒地徜徉;時而彎下美麗的頸脖,在水中覓食;時而又撥開清波,向遠方游去,真像一隻只白色的輕舟,在碧水中蕩漾、飄泊。

水生生物

坦噶尼喀湖中至少有三百種以上屬慈鯛科en:cichlid的魚,和150種非慈鯛科的魚類。多數都生活在湖底。而魚類最多的地方則是魯庫加河流出的河口,其中坦噶尼喀沙丁魚就至少有2到6種。而掠食性的食人魚﹙和非洲維多利亞湖邊的掠食性尼羅河食人魚略有不同﹚就有4種。在坦噶尼喀湖中的慈鯛有98%都是湖中特有種。此外,坦噶尼喀湖中有相當多特有種無脊椎軟體動物,如螃蟹、水蛭、橈足類動物﹙如劍水蚤﹚等。

物產

綜述

坦噶尼喀湖坦噶尼喀湖

狹長的坦噶尼喀湖的東西兩岸是2000米上下的高山,高山夾深谷,使這裡常年

炎熱,雨水也少。但由於有許多溪流從山流下來注入湖泊,並且帶來了不少肥沃的沖積土,使這片地方成為重要的農業地區。湖濱四周——蒲隆地、薩伊、坦尚尼亞和尚比亞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當地居民在湖濱地帶種植稻米、木薯、番薯、高粱、小麥、穀子和豆子等,種植的經濟作物主要有咖啡、棉花、油棕、菸草、除蟲菊、腰果、劍麻、蓖麻等,尤其是劍麻種植地區廣,收穫量大。

劍麻

劍麻劍麻

坦噶尼喀大陸部分是世界上著名的劍麻產地,素有“世界劍麻之鄉”的稱號。劍麻又被人稱為西沙爾麻,最初產於墨西哥,主要是通過墨西哥的西沙爾港出口的,所以叫西沙爾麻。這是一種多年生植物,葉子粗壯肥大,有1米多長,筆直地向四面伸展,尖端帶有刺,像一把把銳利的寶劍,故稱為劍麻。種植劍麻一般要經過先育苗後栽種的過程。先讓幼苗在苗圃里生長一年左右,待長到一尺多高時再移植到田裡,兩年後便長出一片片肥壯的葉子,這時便可開始收割了。劍麻適應性強,生命力旺盛,生長也很快,單株成熟後可連續收割10年左右,每株可收割300來片葉子。將收割後的劍麻進行加工,可得到一種

乳白色的纖維,這種纖維長1米以上,拉力極強,抗腐蝕,耐水浸,是製作纜繩的上等原料,廣泛用於航海業,也可以用來製作上等的紙張、絕緣板、麻袋等。用這種纖維織成的衣料柔軟、通風、吸水率強,是夏季理想服裝。制纖維後剩下的廢液可提取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可的松)的主要原料海柯吉寧;那些餘下的葉粕還可用來製作肥皂、酒精、酸類、果膠、農藥、炸藥、飼料、肥料等。

據考查,劍麻於1845年開始傳入東非地區,並在短時期內得以廣泛傳播。坦尚尼亞於1892年開始移植,由於坦尚尼亞生長的劍麻製作的纖維純白無疵,一直在國際市場上很有聲譽,使得坦噶尼喀專區成為世界上優質劍麻的主要產地,年產量最高時曾達到20多萬噸,占當時世界產量的61%,居世界首位。

坦噶尼喀湖坦噶尼喀湖

殖民統治時期,殖民當局把劍麻列為“重要戰略物資”,在坦噶尼喀地區推行單一經濟,強行大面積栽種劍麻,並將劍麻生產權控制在外國種植園主手中和壟斷國際劍麻市場,從而殘酷掠奪和剝削非洲

人民。獨立後,坦尚尼亞政府及時將劍麻生產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並建立自己的一套劍麻管理機構,牢牢地掌握劍麻的生產和出口,並有計畫地開設國營劍麻種植園,同時,也鼓勵個體農民積極種植劍麻,使得劍麻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劍麻產量逐年提高。近些年來由於旱澇災害,以及國際市場上尼龍纜繩競爭激烈,劍麻價格大幅度下跌,造成坦尚尼亞的劍麻產量有所下降。但是,坦尚尼亞政府及時發起“重振劍麻運動”,採取擴大投資,增加劍麻工人工資,加強種植管理等措施,使劍麻產量開始逐漸回升,現在坦尚尼亞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劍麻出口國之一。

漁業

坦噶尼喀湖中的魚類坦噶尼喀湖中的魚類

坦噶尼喀湖水產資源十分豐富,僅魚類就有300多種,而且這些魚形態多樣,大的

特別大,小的異常小。有一種名叫恩達加拉的小魚,長僅8厘米,重約8克,但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沿湖居民愛吃的佳肴。夜晚,在湖濱悠閒散步,時而可以看見遠方的湖面上閃爍著一簇簇光亮,來回擺動,那是漁民們利用燈光捕魚。湖面上有許多捕魚的輕舟,船頭上裝有一盞油燈,誘引魚往網裡鑽。清晨,湖邊歡聲笑語,異常熱鬧,漁夫們收網清船,而漁婦則頂著一筐筐鮮魚去市場出售。

坦噶尼喀湖為湖邊的100多萬居民提供了相當多蛋白質來源,整個湖約有45000的漁場和800個小港口。坦噶尼喀湖魚也有出口到世界各國,1950年代就已經發展了商業化的補魚業,1995年估計漁獲量約有180000噸。然而這並非最興旺的時期,過去漁獲量最大的時期是1980年代,後來因為遠洋魚業的進口,坦噶尼喀湖周邊的漁業量就漸漸減少了。

附近城市

前言

坦噶尼喀湖四周有很多美麗的港口城市,其重要的湖港城市有卡萊米、基戈馬和布瓊布拉等。

布瓊布拉

坦噶尼喀湖坦噶尼喀湖

布瓊布拉是蒲隆地共和國的首都,地處坦噶尼喀湖的東北端,面向大湖,背

依青山,具有樸素而又迷人的風光。坦噶尼喀湖像一條銀帶從西邊和南邊環繞著這個美麗的湖濱山城,城市的東邊矗立著一脈高山,峰巒重疊,森林茂密。這座山名叫埃吉皮拉,在當地基隆迪語中為“森林”的意思。它向北一直伸展到盧安達共和國境內,成為非洲西部的剛果河流域和東部的尼羅河流域的分水嶺,因此蒲隆地這個國家被人們稱之為“非洲的心臟”。

坦噶尼喀湖坦噶尼喀湖

當飛機穿過雲層抵近布瓊布拉時,俯視下面的大湖,煙波浩淼,氣象萬千。向前望去,整個城市就像一片綠海,一棟棟不同色彩的房屋點綴其間,在陽光下晶瑩閃爍,像是撒在綠海中的五彩貝殼。布瓊布拉城區並不大,東西僅長5公里,但市面整潔,繁華興旺。總統府、政府各部門辦公大樓、銀行、商店分別坐落在市中心的行政區和商業區。這裡雖然沒有高大的建築物,但那些一、二層的房屋,不論在造型上,還是在色彩上,都別具一格。市區通往機場的公路兩旁,是繁華的商業區,商業區附近還有咖啡加工廠、軋棉廠和碑酒廠等。新的居民住宅區建築在山崗上,一座座排列整齊的別墅掩映在繁茂的熱帶樹木花卉之中,遠遠望去,宛如一座花園。城中林蔭大道兩側是蒼翠蔥蘢的樹木,有的傲然屹立,有的枝如華蓋,生機煥發,花果纍纍。馬路兩旁是修剪整齊的松牆和平坦柔軟的

草地。很多庭院的圍牆都是花樹組成,一簇簇,一叢叢,奼紫嫣紅,爭奇鬥妍。城中到處都能聽到飛鳥嘀鳴,即使在繁華的市區也是如此,布瓊布拉人民一年四季都是生活在花香鳥語之中。

布瓊布拉的歷史不長。1896年,入侵蒲隆地的德國殖民主義者修建軍事哨所和碼頭,他們從東非招募來一批工匠和奴隸,這便是布瓊布拉的第一批居民。長期的殖民統治,給布瓊布拉人民帶來深重的苦難。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布瓊布拉人民從來也沒有停止過反對侵略和壓迫的鬥爭。1962年7月1日,蒲隆地宣告獨立。在殖民統治時期,布瓊布拉被稱為烏松布拉,國家獨立後才恢復了原來的民族名稱,即布瓊布拉。

在布瓊布拉,遊客會發現蒲隆地人特別喜愛鼓。他們在幾百年前就建立了自己的王國,並把鼓當作古老王國的象徵。蒲隆地人民平時就喜歡敲鼓,遇有隆重的節日,更是鼓樂喧天。蒲隆地國旗上,中間是一面鼓,周圍是紅、綠、白三種鮮明的顏色。在布瓊布拉市區聳立著一座高大的獨立紀念碑,碑上刻著一面鼓和一個獅子頭,周圍是幾支利箭。這鼓代表蒲隆地古老的王國,獅子頭表示國家的強大力量,而利箭則意味著人民保護國家的利益不受侵犯的信念。

布瓊布拉人總是這樣對來到這裡訪問的異國人說道:“沒有坦噶尼喀湖,就沒有布瓊布拉。”因為布瓊布拉的發展是和坦噶尼喀湖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從前,蒲隆地的首都設在基特加。基特加四周群山阻塞,交通極其不便。而在布瓊布拉不僅有國際機場和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大湖也是一條方便的水上通道,蒲隆地4/5以上的出口物資都是通過湖面運輸線運送,再轉坦尚尼亞鐵路出印度洋的。由於布瓊布拉地處湖濱這一有利的地理位置,它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得以迅速發展起來,如今已是一個擁有15萬人口的新興都市。

旅遊

東非高原的斷層陷落湖坦噶尼喀湖,像一條綠色的帶子飄落在東非大斷裂谷的南段。坦噶尼喀湖如同大海一樣,氣勢磅礴,變幻無窮。當風和日麗的時候,站在湖畔,湖面波光雲影,白帆片片;極目遠眺,可以望見湖對岸連綿起伏的群山,依稀可以看到縷縷上升的炊煙,風光格外綺麗。在陰雨天,滿湖煙霧騰騰,浪花飛濺,就像置身於海邊。落日西墜時,湖面浮光閃爍,人們可以欣賞湖上美麗的夕照。每到周末,椰樹婆娑的沙灘上出現五顏六色的遮陽傘,人們在湖邊游泳、釣魚、曬太陽,水上俱樂部的摩托快艇在寬闊而平靜的湖面掀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坦噶尼喀湖那迷人的自然景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給沿湖國家的旅遊事業帶來興旺發達的景象。

坦噶尼喀湖沿岸景色秀麗,氣候宜人,植物生長繁茂,野生動物成群出現,這裡是考察野生動、植物的廣闊天地。湖面平靜如鏡。湖中多鱷魚和河馬,周圍有大象、羚羊、獅子、長頸鹿等非洲的特有動物。湖中魚類和各種水鳥豐富,是良好的天然漁場和鳥類群集之地。山坡上叢林密布,有的地方瀑布飛瀉湖中。這裡的山光水色,使它成為誘人的旅遊和休憩的場所。

如果說坦噶尼喀湖沿岸的風光讓人流連忘返的話,那沿湖居民的生活習慣更會叫你終身難忘。當你來到這個地方,會遇見上了年紀的人叫年輕小伙子或姑娘為“爸爸”或“媽媽”的現象,整天在你耳邊響個不停的“爸爸”、“媽媽”的一片叫聲,會使你大為驚訝、暈頭轉向。原來,在東非許多民族裡,流行著這樣一個根深蒂固的傳統習慣,父母可以給自己的兒女起祖父、祖母或其他長輩的人的名字,而在當地又是忌諱直呼他人的名和姓的,因為這樣做會被眾人視為不懂禮節的舉動,這樣一來,如果祖父與孫子同名,祖母與孫女同名,做父母的不能直呼兒女的名字,只能以傳統方式用“爸爸”和“媽媽”來稱呼,這就出現了父母稱自己的兒子為“爸爸”、稱自己的女兒為“媽媽”的奇異現象了。

湖泊的種類及成因

概述湖泊是由湖盆湖水和水中所含物質——礦物質、溶解質、有機質和水生生物等組成的統一體。湖泊的形成有多種多樣形式,但是,不論湖泊是怎樣形成的,它都必須具備兩個最基本條件:一是窪地即湖盆,二是湖盆中所蓄積的水體。因此在地理學中通常以湖盆的成因作為湖泊分類的主要依據。近年來在湖泊分類時又考慮到致使湖盆積水的主導因素,因為只有積水的窪地才稱為湖泊。
分類成因特點與舉例
構造湖是在地殼內力作用形成的構造盆地上經儲水而形成的湖泊。其特點是湖形狹長、水深而清澈,如雲南高原上的滇池洱海撫仙湖青海湖、新疆喀納斯湖等。再如著名的東非大裂谷沿線的馬拉威湖坦噶尼喀湖維多利亞湖。構造湖一般具有十分鮮明的形態特徵,即湖岸陡峭且沿構造線發育,湖水一般都很深。同時,還經常出現一串依構造線排列的構造湖群。
火山口湖火山噴火口休眠以後積水而成。其形狀是圓形或橢圓形,湖岸陡峭,湖水深不可測,如白頭山天池深達373米,為我國第一深水湖泊。
堰塞湖由火山噴出的岩漿地震引起的山崩冰川土石流引起的滑坡體等壅塞河床,截斷水流出口,其上部河段積水成湖。五大連池鏡泊湖等。據《黑龍江外記》載:“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墨爾根(今嫩江縣)東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塊飛騰,聲震四野,越數日火熄,其地遂成池沼,即今日的五大連池”。
岩溶湖是由碳酸鹽類地層經流水的長期溶蝕而形成岩溶窪地岩溶漏斗落水洞等被堵塞,經匯水而形成的湖泊。如貴州省威寧縣草海。威寧城郊建有觀海樓,登樓眺望,只見湖中碧波萬頃,秀色迷人;湖心島上翠閣玲瓏,花木扶疏,有水上公園之稱。
冰川湖是由冰川挖蝕形成的坑窪和冰磧物堵塞冰川槽谷積水而成的湖泊。如新疆阜康天池,又稱瑤池,相傳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北美五大湖芬蘭瑞典的許多湖泊等。
風成湖沙漠中低於潛水面的丘間窪地,經其四周沙丘滲流匯集而成的湖泊。敦煌附近的月牙湖,四周被沙山環繞,水面酷似一彎新月,湖水清澈如翡翠。
河成湖由於河流擺動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它又可分為三類:一是由於河流擺動,其天然堤堵塞支流而水成湖。如鄱陽湖洞庭湖江漢湖群雲夢澤一帶)等。二是由於河流本身被外來泥沙壅塞,水流宣洩不暢,瀦水成湖。如蘇魯邊境的南四湖等。三是河流截灣取直後廢棄的河段形成牛軛湖。如內蒙古的烏梁素海
海成湖由於泥沙沉積使得部分海灣與海洋分割而成,通常稱作瀉湖裏海、杭州西湖、寧波的東錢湖約在數千年以前,西湖還是一片淺海海灣,以後由於海潮和錢塘江挾帶的泥沙不斷在灣口附近沉積,使灣內海水與海洋完全分離,海水經逐漸淡化才形成今日的西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