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茄

海南茄

海南茄(Solanum procumbens Loureiro),疏生於海拔300米左右灌木叢中或林下,分布於廣東。

基本信息

植物特徵

灌木高1-2米,直立或平臥,多分枝,小枝無毛,具黃土色基部寬扁的倒鉤刺,刺長約2-4毫米,基部寬約1.5-4毫米,端尖,微彎,褐黃色;嫩枝,葉下面,葉柄及花序柄均被分枝多,無柄或具短柄的星狀短絨毛及小鉤刺。葉卵形至長圓形,長2-6厘米,寬1.5-3厘米,先端鈍,基部楔形或圓形不相等,近全緣或作5個粗大的波狀淺圓裂,上面暗綠,疏被4-8分枝平貼的星狀絨毛,在邊緣較密,下面淡綠,星狀絨毛相互交織密被,中脈明顯,在兩面均著生1-4枚小尖刺,側脈每邊3-4條,間或具,1-2小尖刺;葉柄長??4-10毫米,毛被較葉下面薄,具有與中脈相同的小尖刺或無刺。蠍尾狀花序頂生或腋外生,毛被較葉下面薄,花梗纖細,長4-10毫米;花萼杯狀,直徑約3毫米,4裂,裂片三角形,在兩面先端均被有星狀絨毛;花冠淡紅色,花冠筒長約1.5毫米,冠檐長約9毫米,先端深4裂,裂片披針形,長約7毫米,外面被星狀絨毛;雄蕊4枚,花絲長約1毫米,花葯先端延長,長約6毫米;子房球形,頂端被星狀毛,花柱長約7毫米,基部被極稀疏的星狀毛,先端2裂。漿果球形,直徑約7-9毫米,光亮,宿存萼向外反折,果柄長約2厘米,頂端膨大;種子淡黃色,近腎形,扁平,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花期春夏間,果期秋,冬。

分布

產廣東。疏生於灌木叢中或林下,海拔300米左右。越南、寮國也有分布。

藥用價值

藥 名:海南茄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茄科植物海南茄的根。
功 效:辛溫解表、散瘀止痛。
主 治:用於外感風寒表證、跌打損傷、關節腫痛、月經不調、感冒、頭痛、瘧疾。
性味歸經:辛、苦,溫。肺、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水煎服。
別 名:衫紐藤、卜古雀、金紐頭、細顛茄(海南島)、耳環草、小丁茄(廣東)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廣東。
拉丁名:海南茄 Solanumprocumbens Lour-Hance 的根。
考 證:始載於《中國植物志》。

茄科茄屬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