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所屬卷:Solanum Linn.
所屬科:Solanaceae
中文名:刺苞茄
文獻來源:Solanum barbisetum Nees(1837); Dunal in DC. (1852); C. B. Clarke in Hook. f.(1883).
植物特徵
草本至亞灌木,高約1米,小枝、葉柄及花梗均密被分枝5-9具柄或無柄的星狀毛(其中1分枝往往較其他的長)及刺狀長柄的星狀毛與基部寬扁的皮刺。葉雙生,卵圓形至橢圓形,長約16—24厘米,寬約12—19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葉面被不相等分枝的星狀毛(其中1分枝特長),倒伏,背面亦被星狀毛,唯中央1分枝長而稍直立,葉緣有10—14個三角形淺裂,側脈每邊7—8條;葉輛長約4.5—6厘米。蠍尾狀花序腋外生,延長,約5—10厘米,總花梗長約2厘米,花梗長約5毫米;花冠藍色,直徑約1.5厘米,萼鐘形,外面毛被與小枝的相同,唯刺狀長柄的星狀毛較多而密,且間雜有具長柄不相等分枝的星狀毛;花冠筒部隱於萼內,約長1.5毫米,冠檐長8.5毫米,裂片披針形,端尖,長約7毫米,外面密被星狀毛,內面僅尖端疏具星狀絨毛;雄蕊著生於花冠筒喉部,花絲長不及1毫米,花葯在頂端延長,頂孔向上;子房卵形,直徑約1.5毫米,花絲長約9毫米。漿果圓球形,直徑約1.2厘米,絕大部分包被於一增大膜質的宿萼之內,宿萼外面被有與葉柄相同的毛被及細皮刺。種子盤狀,直徑約2.5毫米。花期夏季。
分布
見於雲南景洪、勐侖、瀾滄等地海拔700—1300米的山地、水邊、山谷潮濕地及灌木叢中。孟加拉國至印度東北部及緬甸也有分布。
地理分布
國內分布
產雲南南部景洪、勐侖、瀾滄
國外分布
孟加拉、印度也有分布。
生長環境
海拔700-1300米的山地、水邊、山谷潮濕地及灌木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