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屬概述
中文名:紅茄拉丁名:Solanum integrifolium Poir.
科中文名:茄科
科拉丁名:Solanaceae
屬中文名:茄屬
屬拉丁名:Solanum
外形特徵
紅茄只供觀賞,其茄果小圓球形、火紅色,果面光滑明亮色澤艷麗,結果量多,碩果纍纍懸掛一樹,玲瓏可愛,陽光下閃閃奪目,頗有觀賞價值。
美洲紅茄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株高30-40厘米,葉長圓形,長12-15厘米,寬8-10厘米,葉緣呈鈍尺狀,每葉有7-9個裂齒。葉深綠色,葉脈紫色。易分生枝杈,莖稈深紫色。花朵聚生,每束花有花朵5-7個。花青紫色,單瓣,每朵花有5個花瓣。雌雄同花,自花授粉,幼果綠色,很快變為火紅色。果面有革質亮光,單果重10-15克。莖稈粗硬不易倒伏,花后座果率高,每個花束結果3-7個,每棵樹有10多個花束,能掛果一百多個。果柄牢固,果面堅韌性強,果具有長期不變色,不變形,不爛果,不退落得特徵。觀賞期長,是盆栽及插花配景的好素材。生長習性
適應性及抗逆性較強,對土質要求不嚴格,南方的酸性土和北方的鹼性土均可以生長,以肥沃的沙壤土為好,盆栽用沙壤土摻合樹林裡的腐殖土為好。紅茄喜溫暖,喜光照,喜肥水,夏秋季節不怕太陽曬,但怕凍。生長溫度為12-18度,開花結果溫度為15-35度,秋後霜凍時要移入室內或用塑膠拱棚等保護,維持10度以上仍可持續觀果,若室外長期霜凍即會枯萎死亡。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中國河南嵩縣、雲南昆明及西雙版納,國外分布主要在非洲地區,南美巴西等。
使用價值
紅茄果形奇特,觀果期達半年,更是一種插花的優質素材。紅茄果實除觀賞外還可藥用,具有消炎鎮痛、散淤消腫的功效,主治胃痛、淋巴結核、腋窩生瘡等症。
栽培方法
紅茄種子的選擇和保管:篩選出粒大飽滿新鮮的紅茄種子,經自然風乾不得暴曬後妥善貯藏於陰涼乾燥的容器內,並注意防蟲蛀。
紅茄的播種溫度與時間:
種子發芽的溫度適宜在20℃以上,南方四季均可播種,北方春播應在溫室進行。根據需要,可提前或分批播種。
播種方法
根據種子數量,可床播或盆播。要求苗床乾燥、平坦、背風、向陽,土壤疏鬆肥沃,既利水,又有一定的蓄水能力。然後,根據種類及種子大小進行點播、條播或撒播,覆土厚度為種子直徑的2~3倍,細小的種子才能發芽。苗床鎮壓後可覆蓋稻草,以保持土壤濕潤,防止雨水沖刷。蓋草後用細噴壺噴水,使整個苗床吸透水。盆播的可直接在盆面上蓋玻璃。紅茄播種後苗床要保持濕潤,不要忽乾忽濕或過乾過濕。採用盆播的每天宜將玻璃掀開數分鐘,使之通風透氣,種子發芽出土後,需除去覆蓋物,使其逐步見光,適應後,才能完全暴露在陽光下。真葉出現後,宜施稀薄肥一次可用人尿糞或20%的尿糞溶液。幼苗過密,應即行間拔,將過密的纖弱苗拔去,使留下的苗能充足吸收陽光,間拔後需立即澆水,使鬆動的幼苗根部接觸土壤。待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即可進行移栽,放大株行距。
病蟲害防治
褐紋病症狀及防治
症狀成株下部葉片先受害,葉子出現灰白色水浸狀圓形斑點,逐漸變褐色,其上輪上許多小黑點,後期病斑擴大聯片,常常造成乾裂、穿孔、脫落。莖桿多在基部,病斑擴大,環莖一周時常造成整株死亡,果實受害最嚴重,產生褐色凹陷圓形斑,上生許多小黑點,排列成輪紋狀。
藥劑防治
75%百菌清600倍,或40%甲霜銅600-7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或64%防毒礬500倍液;或50%苯菌靈800倍液。防2-3次,間隔7-10天。
大棚種植方法
一、品種選擇實踐證明:“杭茄1號”為目前本地最佳適宜大棚早熟栽培的紅茄良種。該種由杭州市蔬科所選育,株高64.2厘米,開展度70×65厘米,第1花序著生在第9節;果實細長,平均長32.8厘米,寬2.1厘米,皮色紫紅,色澤光亮,果肉白,品質優;耐寒性較強,苗期生長快,低溫時期坐果性好,抗病性較強;產量高,一般畝產4000-5000公斤。
二、培育壯苗
以9月中旬-10月上旬播種為宜,採用大棚加小拱棚保護地育苗。苗期氣溫儘量控制在白天25-28℃、夜間15-18℃;適宜地溫12-15℃。3-4片真葉時用營養缽分苗。整個苗期要注意防止徒長和凍害。所育的茄苗要求苗齡較短、莖粗、棵大、根系發達。
三、及時定植
適宜在11月底-12月初或2月上中旬搶晴暖天氣定植。定植前需施足基肥,畝施腐熟廄肥3500公斤加複合肥40公斤。6×30米大棚整成4畦,每畦種2行,株距以40厘米為宜。
保溫防寒是奪取早春紅茄高產的關鍵措施。宜採用大棚+小棚+地膜覆蓋栽培,寒冷季節,還應在小棚上用二層膜加蓋草片等保溫材料。生長前期重點做好保溫防寒工作,立春後既要避免凍害,又要防止高溫對紅茄生長的影響,促控結合。生育期棚溫宜保持在白天22-28℃、夜間15℃左右。
五、通風透光
這是調節棚溫、降低濕度和補充二氧化碳氣體成分的重要措施。天氣晴好時要天天揭膜通風,日揭夜蓋;遇陰雨雪天氣,大棚內的小棚及其上加蓋的保溫材料也要日揭夜蓋,爭取透光。大棚通風以在肩部揭膜通風為宜。
六、保花保果
早春低溫寡照、灰霉病較重,易引起落花落果。因此,須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沾藥保果。實踐證明效果較好的配方是:2,4-D20-30×(10的負六次方)加赤黴素100-200×(10的負六次方)再加0.1%的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這樣既能提高坐果率,又能促進果實生長。
七、整枝打葉
“杭茄1號”雜交優勢明顯,枝葉生長較旺,要及時整枝打葉,尤其要除去老葉、黃葉、病葉,這樣既可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又可使養分相對集中,果實著色快、膨大快、病害少、產量高。
八、加強肥水
前期追肥宜輕,坐果後要加強追肥,一般畝施尿素10-15公斤,每隔10天左右追施1次;還應噴施0.3-0.4%磷酸二氫鉀4-5次。結合追肥,及時澆水,保持棚土濕潤,同時澆水後要通風換氣,防止棚內空氣相對濕度過高。
九、病蟲防治
主要病害是灰霉病,氣溫在15-20℃、空氣相對濕度在80%以上時,易發病。發病初期可用煙燻劑“一熏靈”,每隻棚(6×30米)75-100克,於傍晚閉棚熏蒸,每隔7-9天1次,連防2-3次。也可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隔7-10天1次,連防2-3次。主要蟲害是蚜蟲、薊馬,可用10%好年冬1000倍液或20%蚜剋星乳油800倍液防治;對紅蜘蛛可用73%克蟎特乳油2000倍液防治。
十、及時採收
採收時宜掌握“時間稍早、果實稍嫩”的原則,具體看萼片與果實相連處的白色環狀帶的寬窄變化而定,以白色環狀帶(茄眼睛)較寬時為宜。這樣,不僅能早上市,品質嫩,增加早期產量和經濟效益,而且有利於後來各檔幼果的生長,提高全期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