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博物館

海事博物館

海事博物館位於媽祖廟對面,澳門的歷史與大海深深聯繫在一起,海事博物館所採用的主題不但反映了澳門,還有系統地闡述了葡萄牙和中國在海事方面的歷史,說明了大海對人民及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性。博物館的陳列大樓就建在當年首批葡萄牙人登岸的地方,在博物館前地人們可靜靜地觀賞河流以及供奉“娘媽”天后的道教廟宇,“娘媽”是漁民所信奉的保護神。

基本信息

簡介

海事博物館海事博物館
澳門海事博物館成立於1987年,博物館展覽大樓通過下列主題,介紹這地區的主要海事活動: ――中國南部的捕魚方法和傳統漁船 ――科學技術和交通工具 ――葡國和中國的海事歷史 裡面的實物展覽不僅有中國龍舟,也有古老的葡式三桅船;而錄像不僅介紹了葡萄牙人達·伽馬開闢通往印度航路的艱難歷程,也同時介紹了鄭和七下西洋對航海事業做出的貢獻。

館舍介紹

博物館大樓

海事博物館海事博物館
博物館的陳列大樓就建在當年首批葡萄牙人登岸的地方,在博物館前地人們可靜靜地觀賞河流以及供奉“娘媽”天后的道教廟宇,“娘媽”是漁民所信奉的保護神。這一帶以往稱為阿媽閣“A MA KAO”後來成為澳門名字的起源。博物館就好像一艘獨特的船,停泊在漁民聚居的內港的入口處,它潔白的外牆仿如一艘三桅船張開的帆,而它的玻璃窗則令人聯想起一個又一個的瞭望台。昔日的一號碼頭已被列作博物館的設施,並成為休閒場所,遊客可在這偌大的廣場瀏覽,觀賞一下四周的風景,更可在水池玩搖控模型船。遊客還可坐上模擬潛水器一探深海的奧秘,又或者登上一艘真正的帆船,在恬靜的河上享受一次難忘的海港游。

博物館內充滿著大海的氣息:售票處之下擺放著一缸色彩斑斕的金魚,牆上一幅巨型瓷磚畫是以人手繪製,刻劃著名各種羅盤方位標。館內有一幅浮雕,刻有葡萄牙航海家到達的情形;還有數幅不朽作家的油畫,此外,還放置了多件由博物館船舶模型工場按比例精心製作的模型船。一些展櫃更備有視聽裝置,其中部分更可讓遊客親自參與。

博物館內附設一個小型商店,售賣博物館出版的刊物、地圖、陶瓷、航海設備、砌圖、T恤以及其他一些物品能使您回憶起這個有趣而難忘的博物館。此外,博物館還設定一部電腦城市指南,為外地遊客提供一些最新及最感興趣的資料。

水族館

在這展區內設有四個水族箱,各代表著不同的水底世界,讓遊客觀賞到各種魚類。第一個館是唯一的淡水館,表達一條何床;第二個館令人聯想到一個海港的水;第三個是珊瑚礁,而第四個館則重組了一艘沉船所在的深海區的情形。

館外

在一號碼頭內安放著一些擺設,較為突出的是一艘龍舟,類似目前每年龍舟競渡所使用的一樣。博物館還有兩艘帆船停泊在碼頭內,每天在內港及南灣一帶行走。故此,遊客不但可以認識澳門沿岸,更可親自乘坐傳統的中國帆船。

交通

公共汽車1、1A、2、5、6、7、9、10、10A、11、18、21、21A、28B、34線

門票

海事博物館海事博物館
10-未滿18歲,澳門幣5元(周一至周六);18-未滿65歲,澳門幣10元(周一至周六)3元(星期日);5元(星期日),10歲以下、65歲或以上免費

“海底漫遊”模擬器票價:澳門幣15元/2人

“海上暢遊”票價:澳門幣10元

同名展館

香港海事博物館

香港海事博物館(HongKongMaritimeMuseum)位於香港赤柱赤柱廣場美利樓地下,由香港航運界的熱心人士於2003年底開始籌建,2005年9月8日正式開幕。香港海事博物館旨在展示南中國沿岸的航運史及香港所扮演的角色,由香港國際航運團體經營,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擔任該館榮譽贊助人。 全館分為古代館及現代館兩個部分,展館總面積為500平方米(每個展館僅長23米,寬10.5米)。

古代館 海事畫作 中國沿岸與鄰邦的接觸 西方遠洋的探索 東南亞海上路線的銳變 中國古代航運發展 船舶模型 現代館 蒸汽年代 駕駛室及電報室 現代船舶錨地 香港船運的演變 貨櫃碼頭 未來船舶 專題展覽 分別設於古代館及現代館內。

荷蘭海事博物館

新加坡人的“親海”情感在海事博物館裡可以得到最真實的呈現。

這座海事博物館表現著從公元5世紀到現在的新加坡海港的變遷,展示各種各樣海事工具的發展印記。遊客們不但可以看到原始木筏,看到最新式的遊輪,還可以看到非常珍貴的海事地圖、儀器甚至捕魚工具等一系列海事用品。

在參觀完海事博物館後,細心的遊客差不多就可以成為新加坡海事發展的準專家。

開放時間:10∶00~19∶00

景點詳情

博物館的核心是一

海事博物館海事博物館
個360度的多媒體劇院。進入這個劇院,您就踏入了這艘1100年前在靠近新加坡海岸邊前往阿拉伯的船隻,在劇情最後,這艘船將遭遇到暴風雨而不幸沉入海底。

當訪客從黑暗與恐懼中回過神來時,他們將會驚奇地發現自己已身處深海之中,被船隻的殘骸和美麗的海洋生物環繞著。海事博物館所講述發生在亞洲的海上歷險故事,將會讓您過目不忘。

看點

鄭和寶船

參觀者進入博物館後,首先將見識到一艘巨大“寶船”,它是按原尺寸複製出傳奇航海家鄭和的尋寶船艦艏。在海事博物館的開放式劇場,參觀者可觀看動畫短片,了解他在15世紀下西洋的歷險。

露天市場

陳列有航線沿途各個國家的特色商品,如茶葉、錫器、香料等,感受當年絲綢之路沿途港口集市的繁榮景象。

馬斯喀特之寶

複製的原件是一艘9世紀的獨桅帆船,也是阿曼蘇丹國贈予新加坡政府和人民的禮物。“馬斯喀特之寶”將被永久性珍藏於海事博物館及水族館,參觀者可由此了解這艘船的建造過程以及它從阿曼抵達新加坡的歷史性航程。

颱風劇場

在一個150座位的360度多媒體劇場內,參觀者將登上一艘駛往阿拉伯半島的船隻,經歷一段冒險旅程,感受風暴來襲時船隻劇烈傾斜的刺激。博物館內設有的水族館將稍後開放。

澳門旅遊景點

澳門歷史城區 | 葡京賭場 | 澳門漁人碼頭 | 大三巴牌坊 | 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 | 澳門博物館 | 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 | 媽閣廟 | 玫瑰聖母堂 | 亞婆井前地 | 議事亭前地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澳門主教座堂 | 白鴿巢前地 | 大炮台 | 大賽車博物館 | 東方基金會會址 | 東望洋炮台 | 東望洋炮台 | 崗頂劇院 | 崗頂前地 | 關閘 | 觀音廟 | 海事博物館 | 何東圖書館 | 黑沙海灘 | 金蓮花廣場 | 舊城牆遺址 | 蓮峰廟 | 蓮溪廟 |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 | 盧家大屋 | 盧廉若公園 | 媽祖文化村 | 民政總署大樓 | 南灣公園 | 澳門葡萄酒博物館 | 普濟禪院 | 仁慈堂大樓 | 三街會館 | 聖安多尼堂 | 聖奧斯定堂 | 聖老楞佐堂 | 聖母雪地殿教堂 |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 | 聖雅各伯小堂 | 鄭家大屋 | 竹灣海灘 | 主教山小堂 | 澳門半島 | 澳門林則徐紀念館 | 包公廟 | 北帝廟 | 二龍喉公園 | 國父紀念館 | 花地瑪聖母堂 | 基督教公墓 | 嘉謨聖母教堂 | 九澳七苦聖母小堂 | 螺絲山 | 媽閣炮台 | 哪吒廟 | 菩堤園 | 聖方濟各教堂 | 譚公廟 | 望廈炮台 | 澳門音樂噴泉 | 郵政局博物館 | 望德聖母堂 | 望廈聖方濟各小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