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Largo do Senado)俗稱「噴水池」,是澳門的一個廣場,位居澳門半島中區,面積3700平方米,是澳門四大廣場之一。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議事亭前地北連板樟堂前地,南臨新馬路,南闊北窄,呈狹長的三角形,為熱鬧的商業及文化活動區。

基本信息

簡介

議事亭前地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坐落在民政總署總部對面,整個廣場由碎石子鋪成波浪狀,附近道路已闢為行人專用區,周圍有長椅,所以人們都喜歡聚集在這裡憩和休閒。

在廣場的中央矗立著一座噴泉,它同時也是這裡的標誌。在廣場的建築物都是重建或重新裝修的,包括有旅遊司,郵政局和仁慈堂,仁慈堂亞洲地區最古老慈善機構

每逢有節日和大型活動,如農曆新年,國際藝術節等,有關機構都會在這裡十一黃金周暢快出遊戶外-最美騎行風景線 主題公園全攻略 聚焦國內知名企業舉辦表演供大眾觀賞。

歷史沿革

議事亭前地議事亭前地

現今的議事亭前地,左側為龍記酒家因位處明朝起中國官員以至葡萄牙人議事機構──澳門議事會(即今民政總署大樓)前,故而得名。議事亭前地為處澳門中心區域,歷來上任的澳門總督,必在此舉行儀式,檢閱駐澳門的海陸軍隊。1940年,曾豎立一個攻打前山炮台和殺害清朝將士之葡萄牙軍官美士基打銅像,文革期間被華人民眾拉倒,原地則被改建一噴水池至今,俗稱因此而成。

議事亭前地周圍一帶的建築物極富有歐洲特色,不少已被評為紀念物及具建築藝術價值的建築物。列入受文物保護之建築物,其門面都不許改動,只可以改動室內架構。九十年代初,澳葡政府更重金聘請葡萄牙的技師以黑白相間之葡國石鋪砌前地及相連街道地面,使之成為帶葡萄牙城市風格的行人專用區,現除了遊客必到之處外,議事亭前地仍是澳門社區活動的熱門地點,50、60年代也有香港粵語電影以此地取景。

美士基打

1940年前,因人與車輛十分稀疏前地十分空曠,只是近兩旁建築設定一慮小花圃,放置數排木長椅供遊人歇息;1940年,在較近新馬路與市政廳大樓(民政總署大樓舊稱)正中設立一梯形草地(窄邊向前地方向)上種植數棵大樹,中間樹立一混凝土圓石柱,其上豎立葡萄牙軍官美士基打(穿著軍服拔劍)銅像,兩旁近郵政局與其對面設立十數個泊車位。銅像在1966年12月「一二‧三事件」中被華人民眾拉倒。

牌樓

在50至70年代中旬,澳門的親北京團體在每年十月於議事亭前地(或附近一帶如星光書店舊址、郵政局旁)豎立由跨前地之木製紅色牌樓,與市政廳大樓相對,慶祝過後便拆卸,印證著澳門當時政治對立的局面。牌樓通常高三層,與附近建築物高度幾乎相同,彷照天安門樣式布置,上面有澳門同胞慶祝國慶字樣,落地注中有當時之政治標語,上有大型繪畫,每年主題不一,晚上亮燈或燃放鞭炮以示慶祝。

噴水池

美士基打銅像被拉倒後,原址被改作一相同形狀之水池,其上有一小級梯形突起,上鋪設圓形的噴水嘴,水下配十數盞不同顏色燈光,假日期間噴水池以中間水柱為主,周邊圓形小水注向中心間斷圍射,兩級彩色燈光相間閃耀,對於70年代生活樸素之澳門居民來說,閒時或節日一家大小在噴水池散步、小童玩擦地炮已成一種優閒之活動。80年代末在前地設立數個大型植物水泥躉,內種熱帶植物,四邊設有橫椅以分隔噴水池前後,因當時只有噴水池周邊小部分地區屬不準行車之地,從噴水池至郵政總局門前仍需過馬路。至90年代之前,該處仍是人力三輪車的其中一個認可停泊處;在1993年年中起前地進行半年之重整。

天球儀

現時噴水池之位置跟過去與市政廳大樓的距離相距較遠,較接近仁慈堂大樓。圓形地凹陷處有數個同心圓石階,噴水池中央放置一個正立之天球儀(葡萄牙國徽上也有天球儀,代表葡人航海遠征之象徵,有著作誤寫成地球儀),其上標有黃道赤道銅環,而秋分點正對著市政廳大樓。噴水池池底置有數十個白燈泡,晚上亮燈,以不同燈光向上噴水錶演。而且自整個前地由普通水泥地換成鋪設成波浪型葡國石後,除特別車輛(民政總署工作車輛)外整個前地皆不準行車,而只在郵政總局旁設立花槽與休憩台階供遊人乘涼與對面設立木椅;與此同時,因為一同鋪設葡國石,與板樟堂、賣草地連成一體。

前地中舉辦活動

議事廳前地舉辦的活動議事廳前地舉辦的活動

澳門團體如需借用前地舉辦活動者,需向民政總署(回歸前為澳門市政廳)提交申請。在一些大型節日上,民署於噴水池階梯周圍被安放有特色植物如荷花(荷香樂滿城)與大紅花(聖誕節)作布置,而聖誕節與農曆新年的半個月期間,民署亦會在前地放置大型聖誕樹與生肖燈飾作點綴。曾有藝術展覽期間,把其上之天球儀置下以其平台安放藝術展品。而因為噴水池規模縮小並移後,民政總署前騰空了較大的空間,故一般性較大型之文藝晚會或者音樂會等表演娛樂節目經常在此搭建臨時舞台與燈光舉行。

議事亭前地之中華商業大廈農曆新年之舞龍活動、跨年倒數(90年代至2004年)或一些團體較大型活動(如保全日)、2000年的澳門首屆美食節也是也在此舉行,通常是民政總署旁之空地搭建大舞台活動,仁慈堂後方空地則為展覽或小型攤位活動之格局。而每年農曆新年前幾天之澳門小型花市、攝影展覽皆多在近仁慈堂之前地舉行。

由於該前地屬於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一部分,為了保護該地和附近其他同樣被列入該名錄的建築物(例如仁慈堂大樓和民政總署大樓),民政總署批准團體於該前地舉行大型集會和活動的數量也有所減少。

紙幣題材

澳門大西洋銀行2005年版本澳門幣壹佰圓紙幣正面取材自議事亭前地。

著名店號

民政總署大樓、隔鄰為在90年代結業之平安戲院

郵政總局

仁慈堂大樓、隔鄰為便民藥房

信德堡(購物中心,曾開設大快活快餐店和唱片影音器材行,現為屈臣氏)

利斯大廈(曾為大眾報報社、澳門電力公司辦事處和旅遊局總部所在地,今澳門商務旅遊服務中心)

龍記酒家、大誠書局(60年代已在此經營至今,現只有前者繼續營業)

義順雙皮奶

瑞昌銀號辦館(原址於90年代中被售出,現已成為餐廳與健美公司)

澳門商會原址(即現時澳門中華總商會初期會址,地下鋪面為洋服店、文具印刷公司與建築公司;原址售出後曾為已結業之中國文教有限公司分店、身份證明局辦公地址;現為中華商業大廈,該處有蔡瀾美食城與化妝品連鎖店)

店鋪變化

由於2002年澳門開放賭權、大力推動旅遊業與開放中國內地自由行之關係,附近紛紛開設化妝品連鎖店、知名快餐連鎖店與食肆、咖啡店(如Starbucks)、手機店與時裝店等。前地縱使換來大批大批遊人與歌舞昇平之美麗景象,過去居民在兩旁開設之照相館(如龍記酒家與義順雙皮奶之間的松林攝影院)、茶餐廳、粥麵店和老牌辦館(同順辦館)、老牌理髮廳(上海理髮廳)等因為行業式微或店位租金急速飆升之下被迫遷出,甚至消失,隨之消失的還有掛在郵政總局對面建築之知名飲料霓虹招牌廣告(集中在郵政總局對面之大型廣告如維他奶、綠寶橙汁、可口可樂等),也是澳門城市變化的一個側影和澳門人之集體回憶。

旅遊貼士

吃:1、馬介休 2、葡國雞 3、金錢餅 4、竹升面 5、豬扒包 6、大菜糕 7、葡式蛋撻 8、水蟹粥 9、芝士蛋糕 10、木糠布甸

住:澳門半島有很多高檔酒店、也有一些經濟型酒店可住宿。

行:公交:3、3A、4、8A、10、10A、11、18、19、21A、26A、33可達。

娛:參觀美士基打銅像、參觀牌樓建築、博彩

四大廣場

澳門四大廣場指議事亭前地與另外三個廣場,其餘三個分別是:

西灣湖廣場

澳門文化中心廣場

塔石廣場

中國保存完整的殖民建築

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悲壯的半殖民地史。在那些曾被半殖民的城市,歷史的痕跡仍處處可見,大連的日本神社、青島的德式別墅、上海的萬國建築和廈門的鼓浪嶼……21世紀的今天,這些殖民建築應該何去何從?我們是把它們看作中國的舊傷疤,還是像美國對待威廉斯堡一樣,將半殖民地小城的一草一木都保留下來?上海在這方面已經走得很遠,並曾在2003年提出將上海外灘建築申報世界遺產。

澳門旅遊景點

澳門歷史城區 | 葡京賭場 | 澳門漁人碼頭 | 大三巴牌坊 | 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 | 澳門博物館 | 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 | 媽閣廟 | 玫瑰聖母堂 | 亞婆井前地 | 議事亭前地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澳門主教座堂 | 白鴿巢前地 | 大炮台 | 大賽車博物館 | 東方基金會會址 | 東望洋炮台 | 東望洋炮台 | 崗頂劇院 | 崗頂前地 | 關閘 | 觀音廟 | 海事博物館 | 何東圖書館 | 黑沙海灘 | 金蓮花廣場 | 舊城牆遺址 | 蓮峰廟 | 蓮溪廟 |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 | 盧家大屋 | 盧廉若公園 | 媽祖文化村 | 民政總署大樓 | 南灣公園 | 澳門葡萄酒博物館 | 普濟禪院 | 仁慈堂大樓 | 三街會館 | 聖安多尼堂 | 聖奧斯定堂 | 聖老楞佐堂 | 聖母雪地殿教堂 |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 | 聖雅各伯小堂 | 鄭家大屋 | 竹灣海灘 | 主教山小堂 | 澳門半島 | 澳門林則徐紀念館 | 包公廟 | 北帝廟 | 二龍喉公園 | 國父紀念館 | 花地瑪聖母堂 | 基督教公墓 | 嘉謨聖母教堂 | 九澳七苦聖母小堂 | 螺絲山 | 媽閣炮台 | 哪吒廟 | 菩堤園 | 聖方濟各教堂 | 譚公廟 | 望廈炮台 | 澳門音樂噴泉 | 郵政局博物館 | 望德聖母堂 | 望廈聖方濟各小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