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1
【處方】當門子1錢,冰片1錢,蟾酥1錢,巴豆(去油)1錢,硼砂3分,山豆根5分,老薑粉(絞汁曬乾)1錢。【製法】上藥各為極細末,拌勻,瓶貯,勿令泄氣。
【功能主治】一切喉症。
【用法用量】臨用時用紅棗1枚去核,取藥如黃豆大1粒,嵌入棗內,塞鼻,男左女右,令病者閉口目,避風片時,即能得嚏,喉中即松;如有黃水滴出喉,以金銀花、甘草泡湯漱口。病甚者再換1粒,無不神效。
【注意】陰虛者忌用。
【摘錄】《千金珍秘方選》
方劑2
【處方】真正當門子麝香1錢,月石(淨末)3分,真正大泥冰片頭、山豆根(淨末)5分,真地道蟾蜍(不見火,曬,研,淨末)1錢,老生薑(取汁澄粉)3分,新江子仁(去淨油)1錢,大幹地龍(去泥)2條。【製法】上藥照方揀選地道,逐一研極細末,秤準,制,合勻,瓷瓶收貯,蠟口封固。
【功能主治】喉風喉痹,雙單喉蛾。
【用法用量】臨時用小紅棗1枚,去蒂去核,入藥黃豆大。但取核,只開近蒂半截,免走藥性。將棗開蒂孔一頭,塞入鼻中,令病人閉口目,避風,少頃即能得涎嚏,或出膿,以銀花、甘草湯漱之,喉中便覺通快。俟鼻內熱時,即將藥棗拿去。病甚者,再換藥棗1枚,無不立效。凡左蛾塞左,右蛾塞右,雙蛾,左右先後塞之。唯喉風喉痹,男左女右塞之。
【注意】虛人、孕婦及陰虛喉痛不可用。
【摘錄】《喉科紫珍集》卷上
中藥方劑之活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