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歷
城東西長約420米,南北長約300米,有東西二門,東門名萬安(已被拆除),西門名永勝,均為磚石結構。城牆用條石和鵝卵石砌築(現大部塌毀)。城中有《沿河口修城記》石碑一座,記載明萬曆六年(1578年)御史中丞張鹵督建城防始末。地理位置
此城轄有分布於沿河口、龍門口、黃草梁、洪水口一線長達40公里山巔或險隘處的敵台15座,其中3座已毀。築於明萬曆元年(1573年)至三年。分上下兩層,高約15米,寬10米以上。底層用石條鋪砌,牆身砌磚;上層周圍有垛口,上下層之間有梯相通。敵台上的石額都刻有編號(自沿字第1號至第15號),敵台之間有的雖無城牆連線,但能憑地形居險,彼此呼應,形成一道連續性的防線。更為奇特的是在洪水口東側梨園嶺還有一座無編號敵台,其形制外觀與編號敵台基本相同。吸引了廣大的遊客來此遊覽,遊客可以了解到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的無盡的創造力,以及抵禦外來侵略的能力和決心。歷史與現實的結合,祖國的強大能不使你感動嗎?
歷史背景
沿河城隸屬於紫荊關,總歸於九鎮之一的薊州鎮管轄,是護衛京城的一個重要關隘,具有戰略地位。其地最初為千戶所,以後相繼發展成為守備坐鎮和總兵指揮。據1982年考查,沿河城最早建於明神宗萬曆初期,今已毀損,但關城基址和城牆、垛口、敵台得以保存。沿河城關城周長約l100米,其中一面呈直線,其他三面因山勢而建,不很規則。城址選建在永定河釁,反映建造者頗費心計,憑藉天然地勢,具有極強的防禦能力。關城內建有大、小校場,衙門官署和聖人府等機構設施.與此相對應,在永定河的北岸還修築兩座敵台,為關城的前哨陣地,並與之構成犄角之勢。現因修建公路,敵台已不存,只留有部分基址。
關城兩側城牆沿山而修,有敵台16座,今已按順序編號。有些地段山勢險峻,即以崖壁為牆;坡度平緩之處,則將牆體外側進行鏟削,使之陡峭,從而加強防禦能力。1582年考古工作者進行考察探掘,還發現了不少石頭刻記和其他文物。據《門頭溝地名志》載,沿河城地區自新石器時代即有人居住,金已成村。沿河城的村名是有個演變過程的。金代成村以來,據當地地理形勝因為地處幾條山溝流水匯入永定河入口處,曾名其村為:三岔(汊)村。迨至明代永樂初年朝廷在該村派兵駐屯之後,即更名"沿河口"。明萬曆六年(1578)建成城垣之後,再更名"沿河城",隨即將"沿河口"之名甩給了近在咫尺現在的沿河口。
永樂四年(1406)在沿河口設守御千戶所駐防。明景泰二年(1451)在沿河口設守備官員駐守。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正式修建沿河口守備公署,下轄17處險要隘口80里的防線。明萬曆六年(1578)由河南儀封人副都御使張鹵議修城堡,"數月告成事",一座東西南北門俱有(東門曰萬安,西門曰永勝,南北門為水門),東西長1里,城周1182.3米的山間城堡矗立於綠水青山之間,虎踞龍盤乃古堡要塞之翹楚,碑記有云:"周視關城,未有沿河口之壯者也,"而且修城之後,附近山民陸續搬到城中居住,漸成五業興旺人煙輻輳的山間小城,此後"再無赤羽之警",士民"平居不復憂盜,即一旦有緩急,急入城堡憑堅城而守,據河上流為天塹,而壯士挽弓赴敵,人人自堅無忌,西扼虜,東輔諸君國,燕台易水之間可高枕無憂矣",可見鐵堡堅城修建作用之大。於是村以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