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歷史是造物主寫的小說(第1部):上古風煙》是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一部全面完整的人類發展史,一場文明啟承與興衰的千古悠夢。 第一部從金字塔和黃帝的遠古時代,一直講到戰國爭雄和馬其頓的崛起。在這部跨越數千年的歷史大戲中,漢謨拉比、拉美西斯、周公、管仲、如來、孔子、孫武、商鞅、蘇格拉底、柏拉圖……所有大人物都將輪番登場。他們怎樣改變歷史?他們上演怎樣的人生傳奇?
書籍點評
長河飛舟夫婦都在中國國內長大,都經歷了中國經濟的騰飛,現今他們在美國搞科研,他們對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非常了解,又對西方文明有著透徹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所以,他們才能學貫中西,才有可能完成這個巨著。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現在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一般人已經沒有時間和興趣看那些艱深的學究之作了。長河飛舟夫婦深知這一點,儘管此書有一定的深度,要有一定的基礎,可是,他們寫的非常通俗,只要看了,無論什麼人,都會得到一定的收穫,絕對不虛此讀。
今天的世界已經不再是兩極分化的世界,而是真正的走向了大融合。今天的世界已經不分你我,已經是一家人。可是我們的認識還有很多偏頗之處,還認為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這兩種世界上最主要的文明,也是兼容並蓄,也是吸收了周邊地區的智慧和成果,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
今天,我們能夠生活在陽光下,能夠花前月下,對酒當歌,能夠合家團圓,兒女情長,可不能忘了那些先人們,他們為了能夠生存下來,不知付出了多少犧牲,多少探索。
此書的最大特色不是帥哥美女,不是宮廷傾軋,不是文治武功,也不是征服殺戮,而是緊扣和平與發展這兩個人類永恆的主題,“因為除了爾虞我詐的政權更迭,一望無際的戰火硝煙之外,我們的歷史中還有很多值得大書特書的人,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故事。試圖揭示人類一步一步發展過程中蘊藏的歷史規律”
作者查閱了眾多的史料特別是國內看不到的外文資料,為廣大讀者提供了如此精美豐富的精神食糧。
媒體推薦
把歷史說清楚很容易,把歷史說得很有趣也很容易。最難的,是把歷史說得一清二楚而又妙趣橫生。展卷讀之,忍俊不禁;掩卷之餘,感嘆不已,可謂近道矣。
——著名鬼才作家 馬伯庸
一部全面完整的人類發展史,一場文明啟承與興衰的千古悠夢。
這本奇書,奇就奇在中外兩條線一塊寫,然後用自己的觀點統攝。新穎,深刻,博大。
時空的阻隔,在飛舟的筆下蕩然無存!
——《心理之國》作者 陳禹安
我從沒看過這樣的史書,或者說它不是一本史書,不然怎么會比小說還要有吸引人的戲劇性,引人入勝。如果歷史課本可以和這本書一樣有意思,或許我當時會選擇讀文科。
——90後作家 周宏翔
長河飛舟一路走來帶我走進了一個個繽紛絢爛、跌宕起伏、悲喜交加、值得深思的年代。
——網友 損有餘益不足
文筆簡練,頗得古龍神髓。人物、事件鋪陳到關鍵轉折處,往往寥寥數筆就能瞬間挑起或悲或喜或荒誕或冷酷等種種強烈情緒,頗具戲劇張力,令人震驚之餘,更加印象深刻。
——網友 猛懂
看這部大作,多么“親民”,但寫得卻那么雅致。又讓人神思飛揚。讀了才覺娛樂和學習兼顧、文學和史學齊飛的地方最美妙,求知慾又生。
——網友 風在竹鳴
作者作為80後,立志如此之高、知識如此淵博、見識如此不俗、為人如此文雅、讓我對年輕知識分子有了全新的認識。
——網友 CR2217
只有在世界的舞台上看清了自己的分量,我們才能更好地引領整個世界。我們曾經站在世界之巔,以後也會,這一天不會太遠了,它的腳步聲已經越來越近了……
——網友 tianyaaiyue
作者自述
世界上有很多部歷史書,多我一部不多。但我希望,並不是少我一部不少。
首先,我寫的是正史。書中的人所做的事,所說的話都是有史料依據的。在考古學、歷史學有爭議的問題,我大都採用學術界的主流觀點。如果是我自己的觀點,會加以註明。如有謬誤,盡情批駁。
其次,這是一部全史。我主要想攫取的,是所有對今天有著深刻影響的人和事。這不會僅僅是一部王侯將相的歷史,我希望包括更多的方面。因為除了爾虞我詐的政權更迭,一望無際的戰火硝煙之外,我們的歷史中還有很多值得大書特書的人,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故事。
再次,我試圖揭示人類一步一步發展過程中蘊藏的歷史規律。但是,我保證,是用極通俗又儘量生動的方式。如果你翻開一本諸如中國科學技術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書,多半都會被花樣層出的名詞和晦澀艱深的語言繞得暈頭轉向。但我有一個信念,真理往往都很簡單,我痛恨被妖魔化的真理。我將竭盡所能,用最簡練最淺顯的方式,揭示一些重要規律。但我畢竟才疏學淺,有不當之處,望大家多多包涵,並歡迎指正。
第四,優秀的世界史多半是西方人寫的,大都是站在西方人的角度。其實這也難怪,除了他們的西方中心論,我也相信,不懂漢語的人是很難了解東方文化的。在我這部書里,我將大大增強中國歷史的比重。所以我稱之為“中西全史”。也方便大家以自己熟悉的中國歷史做參照,放眼世界。
最後,我將以時間為主線編寫這部全史。我本打算採取絕對的編年體,後來覺得實在影響故事的講述,就改成類編年體吧。希望這是一種有效的方式縱觀人類的發展史。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風煙起處
第一節 哪兒來的文明
第二節 大河邊的古國
第三節 農牧之爭
A1大事年表(公元前2000年以前)
B1文明排行榜(公元前2000年以前)
第二章 黃沙、海岸、土地、牛羊
第一節 第一波民族大遷徙
第二節 埃及的頂峰
第三節 第二波民族大遷徙
第五節 周文化
第六節 流浪的猶太人
A2大事年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
B2文明排行榜(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
C1風雲人物榜(公元前1000年以前)
第一節 全球變亂
第二節 走進春秋時代
第三節 管仲
第四節 魔鬼帝國的滅亡
第五節 千秋霸業夢
A3大事年表(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600年)
第四章 遙遠的七座燈塔
第一節 民主微曦
第二節 波斯的興起
第三節 東方三聖
第四節 小國崛起的奇蹟
第五節 波斯與希臘
A4大事年表(公元前6世紀)
B3文明排行榜(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00年)
C2風雲人物榜(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00年)
第五章 血火映照下的黃金時代
第一節 史詩般的大戰
第二節 臥薪嘗膽
第三節 永遠的雅典
第四節 走向戰國
A5大事年表(公元前5世紀)
第六章 亂世中的智者
第一節 兩大宗師
第二節 胸懷天下
第三節 希臘的統一
A6大事年表(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36年)
B4文明排行榜(公元前500年-公元前336年)
C3風雲人物榜(公元前500年-公元前336年)
相關書摘
第一章 風煙起處
第一節 哪兒來的文明
引子
137億年前,開天闢地的時刻。宇宙大爆炸——在1億億億億(1後面32個0)分之一秒的時間之內,從無到有,從虛空到宇宙。
所有的一切,都是那個瞬間的產物。我們從虛空中來,我們本就一無所有。
所以,我們並不懼怕失去,懼怕的,只是沒能珍惜那曾經擁有。
宇宙,本就是一頓超級的免費午餐。
132億年前,宇宙越來越冷。那些飄散在茫茫宇宙中的塵埃,開始受到冥冥中無處不在的萬有引力的吸引,聚成一團,依偎取暖。
原來所有的美好,都是緣自相聚。
100億年前,在宇宙中上千億個星系中,我們找到了一個美麗的圓盤。
它的名字,叫銀河系。
銀河系中,還有著數以千億計的恆星,它們的光彩,是銀河美麗的源泉。
然而,恆星並不永恆。
隨著時間的流逝,因燃燒而使得恆星發光的氫氣最終會被用盡,恆星終將抵擋不住自身引力的吸引,會坍塌,會死亡,會變成讓周圍一切都無法逃逸的令人絕望的黑洞。
原來自然也如人生,開頭是無,結尾是無。我們猜得到開頭,也猜得到結尾。
可是,我們並不絕望。
對,因為畢竟我們可以享受中間的過程。
星生,星滅。45億7千萬年前,太陽誕生。
宇宙中,它很普通。對我們,它很特別。一如你身邊的一切,無論它何等尋常,只要對你有意義,那就足夠了。
再過50億年,太陽會死去。但那與我們無關。它活著的一刻,足以成為我們的全部。
太陽誕生的幾千萬年之後,地球誕生。
一個絕美的蔚藍星球——我們書中故事發生的地點。
從地核、地幔、地殼,到大氣。攙洋。陸地,再到千姿百態、妙趣橫生的動物、植物、微生物,地球的演化是一個漫長而精彩的過程。但很可惜,它們不是我要說的主題,我不得不有點遺憾地略過了這幾十億年的歲月,直接找到我們書巾的主角——人類。
說到人類,很自然地衍生出一個問題:人類是怎么來的?
在科學上,人類的起源和進化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問題。考古學家們挖個不停,專家學者們吵個不停,到最後算是爭出了結果:
主流學術界弄出這條神奇的人類進化鏈,也就引出了“人類共同的祖先”,衣索比亞那隻著名的猿猴——露西祖母。
按照這個理論,我們所有的人類,都是自東非而來,在三百多萬年的時間裡,擴展到了地球的各個角落。
好,到這裡打住。
其實,寫上面這段話,主要為了對人類的起源問題有個交待。猿猴和原始人的故事,仍然不是我要說的主題。
我想講述的,是文明。
喜歡問問題的你或許又會問了:文明是怎么來的?
好吧,你又問了一個很麻煩的問題。
該怎么回答呢?
扭頭看了看盤子裡那隻洗好了還沒來得及吃的蘋果,靈光一現,轉過頭來在鍵盤上敲下幾個字:
就讓我們從吃講起吧。
以食為天
至少到目前為止,人類無論怎么進化,總是要吃飯的。基本可以說,不餓死是人類生活中的第一大事,中國話叫“民以食為天”。文明的起源也正要著落在吃飯這件事情上。
剛才去開冰櫃找吃的時,仔細看了看裡面的東西,發現裡面裝的水果、蔬菜、肉、蛋、奶這些食物,如果要分類的話,無外乎兩類:種植出來的和養殖出來的。
最早的人類跟動物一樣,都是找食物來吃的,整天采果子、打獵什麼的。這樣的人,或許在生物學意義上已經可以稱之為人類了,但遠遠不能稱之為文明。
什麼是文明?我以為,人們一旦自己能解決吃飯問題,那就是文明人了。農民和牧民,就是最早的文明人。
就對文明的影響而言,因為農民可以在一個地方安定下來,不必像牧民一樣逐水草而居,所以農業文明更容易保證可持續發展。
也就是說,農民朋友們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格外突出一些。
有人類學家算過,以前人類靠採集狩獵為生的時候,平均每天只需要花4個小時找食物吃:剩下的時間都可以用來玩。可有了農業之後呢,由手種地實在很麻煩,人類反而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工作。
更多的工作時間,以及大量農產品帶來的更多的人,才使得人類的智慧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農業的產生,堪稱人類文明史上最最重要的里程碑。
農業離不開土壤,肥沃的土壤離不開大河。我們知道,古文明大都是大河文明。
那么,最古老的農業文明,誕生在哪裡呢?
舉目望去,滿目荒涼:你先是奇怪,而後便是驚嘆——這裡根本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業大腦得到調劑,讓你升起希望或是看到過去。
——萊亞德(19世紀英國著名考古學家)
這段話,描述的正是古代世界那片最神奇的土地,舉世公認的人類文明發源地——美索不達米亞。農業出現在這裡的時間,大約是公元前9000年。
我一直都覺得“美索不達米亞”是個很好聽的名字,這很明顯是個音譯詞。它來自希臘語,意思是“兩河之間”。這兩條河,足可以稱為人類文明的母親河——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在整個地球上的眾多大江大河裡,這兩條河無論從長度還是流量上看,都不算什麼。文明誕生在這裡,也算是個奇蹟。
今天的美索不達米亞,正如萊亞德形容的一樣,是一片又乾又硬的荒原,荒原上飄蕩著的,是酷熱籠罩的煙霧和不期而至的沙塵暴。我們怎么都很難把它跟人類文明的神聖起點聯繫起來。
然而,我們正是要在這片荒原上,開始我們對人類曾經逝去年華的追憶。
其實這塊地方,即使在萬年以前,同樣不是什麼太理想的地方。除了短暫的春天之外,全年能有九個月以上不下雨。可那裡的人們硬是在這裡頑強地種東西吃。而且,漸漸地,人們找到了一種對抗乾旱的辦法,正是這個辦法,促成了大規模農業生產的形成。
那就是灌溉。
美索不達米亞的人們大約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發明了灌溉,等到公元前5000年這裡已經遍布人工水渠、水道,水池。無論怎么算,這都是徹頭徹尾的文明了。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在那個時代,絕對全球領先。生活在這裡的人類文明先行者,史稱蘇美爾人。(P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