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曲藝

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武漢曲藝”以皮影、道情漁鼓、打鼓說書、湖北小曲等為主,歷史悠久,充滿荊楚風情及漢味至今。清末民初,雙簧、相聲傳入並逐漸在武漢紮根。“武漢曲藝”說唱藝術曲目目前仍保留著20多個。

沿革

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據不完全統計,至今活在中國民間的各族曲藝曲種約有500個左右。武漢曲藝皮影道情漁鼓打鼓說書湖北小曲等為主,歷史悠久,充滿荊楚風情及漢味至今。清末民初,雙簧、相聲傳入並逐漸在武漢紮根。武漢曲藝說唱藝術曲目目前仍保留著20多個。

武漢曲藝表演武漢曲藝表演

19世紀中期,武漢市漢口後湖曲藝演出已很盛行,葉調元的《漢口竹枝詞》載:“沿湖茶肆夾花莊,終歲笙歌擬教坊,金鳳阿香都絕妙,就中第一簡姑娘”。據考,簡姑娘姓陳,是出色的小曲藝人。
20世紀初,武漢演出鼓書、小曲者甚多,大多分布在茶樓酒肆,亦有“撂地”(廣場圈地)、“拍門”(串街逐戶沿門叫唱)者。評、鼓分流後,評書盛行,茶館書場多被評書人所占,演唱鼓書者則多沿街“拍門”。民國初年,漢口樓外樓、老圃、新市場等娛樂場所均有曲藝演出,多為京、津、申、蘇等地曲種。新市場設有兩個書場,演出京韻大鼓、蘇灘、雙簧、快書等曲種,盛極一時。
30年代,大批漢川善書藝人在鸚鵡洲、羅家墩至江岸一帶搭班演出。 30年代中期,有評書、鼓書藝人108 人(包括黃陂、漢川等縣在漢宣講善書的藝人)。抗日戰爭爆發後,北方曲藝藝人南來,多集中在礄口難民區、武昌黃鶴樓舊址前、漢口大智門火車站旁空地、漢口江邊灘頭等處演出。 1938 年 2 月,武漢的曲藝藝人組成抗日宣傳隊, 37 人分 3 個小組進行救亡宣傳。
武漢解放後,曲藝藝人僅 300 餘人, 1953 年發展到 1056 人(包括皮影、清唱等其他藝人)。主要曲種有湖北評書湖北大鼓、湖北小曲、湖北漁鼓、相聲、快板單弦拉戲河南墜子單弦三棒鼓等。藝人逐漸從街頭、茶樓走進大舞台。後來建立了 7 個國營和集體所有制的曲藝團體,創作演出的曲目中,有 20 余個獲全國獎, 40 余個獲省、市獎。新創曲種有湖北道情、湖北銅板書、相聲劇、方言獨腳戲和電吉他相聲。 80 年代,武漢市說唱團在曲藝演出中穿插歌唱、音樂節目,不斷創新。

曲種

湖北評書

湖北評書表演藝術家——何祚歡湖北評書表演藝術家——何祚歡

19 世紀中期,山東藝人丁海州(丁鐵板)由河南來漢演出打鼓說書。 20 世紀 20 年代,打鼓說書部分藝人丟下銅鐮和鼓槌,專事評講,於是評、鼓分流而形成評書,其報字發音均變為武漢方言,其評書書目受蘇州評話、安徽懷書的影響,不斷豐富。當時,武漢評書藝人江雲卿拜四川評話藝人魯明階為師,並將川江路子書《燕王掃北》改成《走馬建國》,而成為本地保留書目。 30 年代,評書藝人容宗聖陳樹棠、江雲卿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形成容、陳、江 3 個不同風格的流派。李少霆吸取 3 派之長而成為武漢著名評書藝人。武漢解放後,又出現何祚歡等一批新型的評書名演員。

湖北小曲

流行於漢口及長江漢水沿岸,分漢灘、天沔小曲兩種。武漢地區流行的漢灘小曲(亦稱外江小曲)以坐唱折子戲為主,音樂與本地漢劇相似,多為板腔性曲牌;天沔小曲曲牌與天沔民歌相通,板腔性曲牌西腔與荊州花鼓戲西腔相同。長期在武漢行藝的天沔、漢灘兩派小曲互相借鑑,均用漢口方言演唱,逐漸合流。 1985 年,小曲作為地方曲種參加全國首屆曲藝會演時,將漢灘、天沔小曲取名為湖北小曲。該曲種曲牌分為兩類,一為板腔性曲牌,有南曲頭、南曲正板、南曲尾、西腔等;一為小調曲牌,有跌落金錢、四大景、十杯酒、疊斷橋、銀紐絲、薅黃瓜。其傳統演唱形式以坐唱為主,分單人拉唱、雙人坐唱和多人坐唱 3 種,以雙人坐唱為常見。主要伴奏樂器為四胡,人多時採用“八音”(四胡二胡京二胡琵琶揚琴月琴三弦檀板)伴奏。 1959 年,武漢市曲藝隊、湖北省民間歌舞團開始招收並培養小曲學員。 60 年代,小曲青年演員演出大批新節目,音樂革新變化大,演唱形式多種多樣,有一人演唱、兩人對唱、集體合唱、坐唱、站唱、彈唱和表演唱等。

湖北大鼓

湖北大鼓表演藝術家——張明智湖北大鼓表演藝術家——張明智

源於打鼓京腔。 20 年代評、鼓分流後,大鼓藝人逐漸以雲板代替金屬鐮,將堂鼓改為扁形小鼓,使其音質柔和、便於攜帶,而形成獨立的曲種。湖北大鼓有兩個流派:一以黃陂籍匡玉山為代表,用接近武漢方言的黃陂話行腔報字,以雲板代替金屬鐮,稱為南路子大鼓;另一個以趙寶亭為代表,仍用金屬鐮,以孝感方言報字行腔,稱為北路子大鼓。其後,南北兩路合流,只是說白、行腔略有不同。 30 年代,大鼓受評書衝擊,有的大鼓藝人改說評書。武漢解放後,湖北大鼓成為本地主要曲種之一,藝人不斷創新,陳謙聞、王鳴樂張明智等將原來緩慢的悲腔改成鏇律激昂、節奏歡快的音調,產生了《怎不叫我樂開花》等一批新型鼓書。

湖北漁鼓

唐宋時期,漁鼓的演唱僅為警世勸善之用,清末演變為民間曲藝形式。民國初年,天門沔陽潛江一帶漁鼓藝人多在災年來武漢行藝,由於方言的局限,漁鼓一直未能在漢流行。武漢解放前夕,洪湖周忠全、黃玉堂等攜漁鼓伴唱的皮影戲班來漢獻藝,他們用洪湖方言演唱,武漢人容易聽懂,漁鼓才逐漸紮根武漢。漁鼓伴唱的皮影戲班,常用的雜花腔、漢韻平腔漢味較濃,其他如哭靈腔、還魂腔、道士腔,仍帶有道曲的痕跡。其演唱有單人唱、雙人對唱,有接腔無伴奏。武漢解放後,漁鼓離開皮影單獨演唱,突破傳統,出現有女演員參與的男女對唱,並把假聲改為真聲,配以民樂伴奏。 1958 年參加全國曲藝會演,始定名為湖北漁鼓。 60 年代是漁鼓發展的興旺時期,創作演出有《財經隊長下漢口》、《光榮海戰》、《老社長》、《嘎公放鴨》等一批新曲目,保留演出 10 餘年。 80 年代,漁鼓演員青黃不接,演出銳減。

湖北道情

湖北道情是武漢的新曲種,產生於 1955 年,由周維根據傳統道情,加之洪湖打硪號子、漁鼓唱腔和當地婦女的哭腔揉合改進而成。演唱時,左手抱漁鼓,右手擊鼓並輔以表演動作。道情常用曲牌為西韻,此外還有秋蟬曲、荷花調、鳳尾腔等 10 余個曲牌。 1963 年,武漢市說唱團鄒遠宏借鑑天沔民歌、荊州花鼓戲曲牌,又增加花腔、意想曲等新曲,並把懷抱漁鼓改用支架以利表演,道情遂風行一時。 60 年代初至“文化大革命”中,武漢許多業餘宣傳隊競相編演湖北道情。 80 年代逐漸衰落,少數幾個專業團體偶有演出。

方言單口相聲

系潘占奎根據北方單口相聲移植而來。1917 年,潘占奎學習北方藝人劉煜庭單口相聲,1924 年來武漢行藝,將北方話改為武漢方言,由於通俗易懂,加之笑話、“包袱”能順手拈來,從而獲得武漢觀眾喜愛,潘占奎也得到“南方笑話公司經理”之稱。其後,方言單口相聲不斷吸取北方單口相聲的表現手法,節目內容日益豐富。武漢解放後,一批經過加工整理和口頭創作的節目如《不識字的苦》、《一度電》、《除四害》等更富有武漢地方風味。 1973 年潘占奎及徒弟王哈哈相繼病逝,方言單口相聲從此衰落。

相聲

原為北方曲種,20 年代逐漸在武漢紮根。50 年代初,王樹田韓子康康立本楊松林等在民眾樂園演出相聲,觀眾非常喜愛,因而得到迅速發展,成為武漢主要曲種之一。1959 年,武漢市曲藝隊、湖北省民間歌舞團曲藝訓練班開始培訓相聲學員,專業和業餘相聲演員不斷湧現,胡必達、夏雨田也從業餘轉向專業,成為武漢著名的相聲演員。相聲有單口、對口和三人、四人相聲。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又出現了相聲劇和吉它相聲。相聲劇為武漢市說唱團夏雨田所創,它以場景、音樂相配合,使相聲有了新的發展。

方言獨腳戲

30 年代,上海藝人顧雷聲在武漢演出的獨腳戲,有 2 人搭檔並有 4 人樂隊伴奏,有說有唱,滑稽逗笑,先用蘇白,後改為京白,偶夾漢白。其節目有自貶逗樂的,也有揶揄時政的。 80 年代,武漢興起的獨腳戲是向陝西學習而來。它用武漢方言,由一個人通過語言、動作來表演,生動詼諧,但只有業餘團隊演出。

單弦拉戲

單弦拉戲——李靜單弦拉戲——李靜

單弦拉戲是在弦琴上模擬各種人聲、動物叫聲,奏出戲曲唱腔、道白、鑼鼓點和歌曲的一個曲種,系武漢市說唱團顧伯年根據蘇州三弦拉戲發展而來。演出節目共有 50 多個,有京劇崑曲楚劇、漢劇、黃梅戲等選段及各種歌曲,顧伯年在蘇州、上海、重慶均有傳人,其子顧耀宗在武漢市說唱團演出並授徒傳藝。

其他曲種

武漢地區尚有其他曲種十餘種

跳山鼓
系根據石首等地跳喪鼓加工整理而來, 60 年代初流行甚廣,並在舞台上演出。後只用於曲藝聯唱的結尾。
單弦
亦稱八角鼓、連珠快書,北方曲種。新中國建立前不少單弦藝人來漢行藝。50 年代此曲種上演,60 年代消失。
音韻大鼓
亦稱京韻大鼓,解放前在少數娛樂場所上演,武漢解放初期為專業團、隊上演的曲種之一,60 年代消失。
河南墜子
武漢解放前多在街頭演唱。解放後作為專業曲種之一,經常上演。
快板
全國性曲種,本地稱蓮花落。武漢解放後發展很快,有快板劇、鑼鼓快板,方言慢板等。
漢川善書
20 ~ 40 年代在武漢盛行。
長陽南曲
60 年代傳入武漢。多為坐唱,本地曾創作演出長陽南曲《家常菜》。
恩施揚琴
小曲類。 60 年代傳入武漢,本地編演過《白求恩賜刀》。
利川小曲
70 年代挖掘出來的鄂西民間小曲,武漢演出不多。
公安說鼓子
60 年代傳入武漢。以說為主,擊鼓連說帶唱,嗩吶伴奏。武漢學演過《老周回家》。
松滋說鼓子
說鼓子的一種。武漢學演過《打鬼上山》。
對口詞
兩人合說一段對仗的排比句,表達一段意思。節奏快,語調鏗鏘,時有強弱快慢變化。 60 年代盛行。
三句半
三個完整的句子加上一個總結性的單詞為一節,若干節表達一個內容,4 人表演。每一節之間敲鑼打鼓,男女老幼均能表演,業餘文藝活動多見。

團體

業餘曲藝團體

武漢解放前,民眾業餘曲藝表演多屬零散藝人演唱,沒有固定組織。有時數人臨時組合,演唱一個曲種;在工廠、學校的業餘曲藝活動中,也是如此。解放後,市、區各大系統建立了眾多業餘曲藝隊。
50 年代,業餘曲藝演出多配合中心工作。江漢區大夾街文藝組為了宣傳婚姻法,演出漁鼓《婚姻法 10 問》;海員文化宮業餘曲藝隊為了宣傳大躍進,創作演出大鼓《王鐵人》、《張太婆買菜》、漢陽區業餘文藝隊演出的《兩湖商店紅旗飄》、相聲《漢陽今昔》、快板《人民公社實在好》等,均屬如此。
1978 年以後,武漢市業餘曲藝隊創作 191 篇現代題材的曲藝作品,供全市業餘曲藝團、隊演出。單口相聲《婆婆多》,在湖北省百花書會上獲一等獎。

武漢市說唱團

人民藝術家夏雨田人民藝術家夏雨田

1950 年 5 月,南京藝聯鼓書社在民眾樂園演出, 1951 年改名為民眾樂園曲藝組,屬民眾樂園領導。 1953 年 9 月組建武漢市曲藝隊,隊長王樹田。 1959 年直屬市文化局領導,隊長先後改由劉克仲、曾昭天擔任。 1961 年該隊遷至清芬路 54 號,同年 9 月正式成立武漢市說唱團,團長李少霆。“文化大革命”中, 1970 年 7 月該團併入武漢市雜技團編為說唱連。 1972 年 5 月恢復原團建制,呂納、夏雨田、胡必達何祚歡先後任團長。該團演出主要曲種有相聲、湖北大鼓、湖北評書、湖北小曲、湖北銅板書、單弦拉戲等。節目多為該團創作、改編,發表和出版的作品共 600 余篇,主要有相聲集《無限青春》、《花花世界》(夏雨田著)、長篇評書《楊柳寨》、短篇評書《天外姻緣》(何祚歡著)。夏雨田創作的相聲《女隊長》被法國巴黎第七大學選為教材。

湖北省民間歌舞團曲藝隊

湖北省民眾藝術巡迴輔導團於 1958 年成立後, 1959 年轉為籌建的湖北省民間歌舞團曲藝訓練班, 1964 年始組建為湖北省民間歌舞團曲藝隊。該隊有曲藝演員 10 餘人,常與歌舞節目合台演出。“文化大革命”開始,曲藝隊解散。

武漢市新藝評書隊

建於 1963 年 5 月,該隊是在江漢區智鳴評書隊、礄口區知勉評書隊和武昌、江岸、漢陽區評書隊的基礎上組建而成,屬江漢區文化科領導,隊長江雲卿,全隊 54 人。該隊演出傳統評書共 100 多部。改編、創作新書目有《新兒女英雄傳》、《紅色交通線》、《智闖鄱陽》等 20 餘部。 1966 年 5 月停止活動, 1979 年 12 月恢復,隊員僅有 4 人。原隊員有的年老退休,有的成為文化個體戶,自行說書。

湖北省曲藝團

建於 1973 年 3 月,團長楓波,主要曲種有湖北大鼓、湖北小曲、湖北漁鼓、湖北評書、三棒鼓、相聲等。該團以農村、工礦演出為主,同時開展對各縣隊的曲藝輔導活動,以培訓人才、研究曲藝為發展方向。該團創作、整理並出版《木蘭山風雲》、《抽薪記》、《于謙演義》、《雙官圖》等節目,有 30 多個節目獲得國家和省級創作、演出獎。

武昌區曲藝隊

原名武漢市地方曲藝工作隊,建於 1953 年 3 月,下分皮影、木偶、曲藝 3 組。 1955 年重新組建後,屬江漢區文化科領導。 1956 年改屬武昌區文化科領導, 1959 年改名為武昌區曲藝隊,全隊 28 人,胡明朗任隊長。他們常年深入工農業第一線演出,節目有《饒興禮》、《團結生產》、《戰鬥英雄趙文廣》等。 1970 年撤銷, 1979 年恢復。

演出

武漢解放後,曲藝工作者成為文藝戰線上的一支輕騎兵,除在市內各劇場演出外,還經常上山下鄉,並曾到朝鮮和河南、江西、荊江分洪工地、防汛第一線,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老蘇區人民、工人、防汛人員進行慰問演出。
60 年代初,市說唱團組成扁擔隊下鄉,每人一根扁擔,挑起被子、樂器,深入到洪湖縣峰口區和高市區等地巡迴演出。 1965 年 8 月,該團學習“烏蘭牧騎”的經驗,組織腳踏車演出隊,每人一輛腳踏車,攜帶服裝、樂器以及生活用具、修車工具,先沿漢水,後到孝感應城京山、天門、沔陽、漢川等縣鄉鎮進行巡迴演出。
80 年代起,市說唱團創作演出有計畫生育、法制教育、交通法規、人口普查、消防、文明禮貌等多個題材專場;省曲藝團創作演出有愛情與婚姻、安全生產、歌唱紅五月等專場。
武漢解放以來,外地來漢演出的曲藝團體有北京天津等曲藝團, 1962 年侯寶林第二次來漢演出時,收相聲演員胡必達為徒。

傳承

武漢曲藝的傳承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2002年8月成功地實現了將武漢曲藝團體與武漢市菸草(集團)有限公司文企聯姻,正式冠名為武漢紅金龍說唱藝術團,直屬武漢市文化局領導。演出曲種主要有:相聲、小品、湖北大鼓、口技、獨角戲、單弦拉戲、評書、幽默演唱、音樂、舞蹈等。

陸鳴的音樂相聲陸鳴的音樂相聲

武漢曲藝歷年來創作、改編、上演的節目近2000個,其中800餘個已發表、出版和錄音錄像,有200多個節目獲得過國家和省市級創作、演出獎。近年來又有多個節目和演員獲得文化部“金獅獎”、中國曲協“牡丹獎”等國家級獎項。
多年來,武漢曲藝產生了李少霆、王樹田、康立本、王鳴樂、楊松林、胡必達、夏雨田、何祚歡、張明智、陸鳴趙衛國田克兢一代又一代藝術人才、曲藝名家。現有國家一級演員6名,國家二級演員7名,多名演員曾參加過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綜藝大觀”、“曲苑雜談”、全國“CCTV相聲大賽”等晚會演出。武漢曲藝團體曾赴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巡迴演出,多次圓滿完成赴台、港文化交流演出,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