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據現存資料考證,松滋說鼓子原名“說古書”,由元、明朝的“詞話”演變而來,並逐步形成一種民間說唱形式。清同治年間(1862年前後)開始在松滋境內的大岩咀、西齋、街河市、紙廠河一帶流行。鼓書說唱經過歷代藝人們的傳承和不斷改進,已經有了長足的變化,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通過曲藝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說唱乃至表演伴奏樂器作了進一步改革,韻白採用本地南面方言,說唱並重;音樂吸收松滋民歌部分曲調;伴奏除嗩吶外,還增加了管弦、彈撥樂器。使得演唱、音樂、擊鼓於一體,成為獨具風格的民間奇葩,深受民眾歡迎,在湘鄂邊界尤其是松滋境內廣為流傳。
松滋說鼓子曲目豐富多彩,尉為壯觀。街談巷議、民間瑣聞、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戲劇故事、神話演義、風花雪月、幽默笑話、人生疾苦等無所不包。
松滋說鼓子曲目段子基本上是表演者自編自唱,題材選定也是根據演唱者的喜好。一般曲目段子演唱10分鐘左右,演唱者根據曲目段子內容配以聲腔、形體表演。
“松滋說鼓子”地域特徵:原名說古書,由元明“詞話”演變而來。最初為一人打鼓說書,題材均取材於街談巷論,民間瑣聞及小說戲文,演義傳奇,它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於一體。
“松滋說鼓子”鄉土特徵:它是松滋的地方曲種,採用的是方言俚語,起初是以說為主,在末尾一句或兩句加上唱腔,並以松滋“南五場”的地方語言為基調,鄉音土調,幽默詼諧,通俗易懂。
“松滋說鼓子”視聽特徵:經過一代代傳承人的不斷革新,將以前的以說為主,改為說唱並重,加之音樂成份(松滋民歌的部分曲調),根據內容的需要引用一些現代流行音樂。伴奏也由原來單一的嗩吶,增添了二胡、月琴、琵琶等樂器,使表現內容更為豐富,演唱形式更加活躍。
“松滋說鼓子”文學特徵:句式較為工整,以“二二三”為主體,押韻合轍,基本上是一韻到底;每個段子都以“引子”開頭,引出故事情節和人物,段子的篇幅可長可短,根據內容而定,篇幅中比興句式較多。
“松滋說鼓子”道具特徵:簡潔輕便,信手可拿。它分別由“鼓”、“鼓架”、“鼓槌”三部分組成;鼓面直徑23cm,鼓腰圍長90cm;鼓架高1m,由6根圓徑8cm的竹子構造而成;鼓槌均為木質,槌長24cm,大頭直徑1.5cm,小頭直徑1cm。
“松滋說鼓子”擊鼓特徵:表演者雙手持鼓槌,節奏急緩有之,擊鼓分別採用“敲”、“沉”、“漂”、“立”等方式,時而擊鼓面中部,時而擊鼓腹、鼓幫,極富節奏感。
“松滋說鼓子”音樂與鼓的互存特徵:音樂伴隨表演者擊鼓的方位和輕重而起落。擊鼓腹音樂起,點擊鼓面中心音樂停止,鼓槌起著指揮棒的作用。
說古書在松滋已流傳上千年,古人由於文化生活貧乏,茶餘飯後聽“說古書”,可謂是一種精神依託,人們對這種聽書的習俗有一定的依存性。特別是鄉音土調使人備感親切,人們愛聽、愛學、愛唱,由此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