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林山村隸屬於樂清縣城北鄉。村名原為靈山,後因書寫方便及山場林木茂盛,又有3棵鬱鬱蔥蔥的千年參天柳杉(50年代初被砍伐)而改作現名。地處縣城西北6公里的群山幽谷之中,北依鄉人民政府所在地里章村,樂北公路穿村東而過。1992年底,林山村有68戶、295人,水田109畝、旱地23畝、山場1400畝。下轄西岙、東岙兩個自然村。主要姓氏有黃、南、柯、葉、張等,其中黃、南各占總人口的45%左右。村民長期從事農業與林、副業生產,物產有水稻、番薯、靛青、茶葉、柳杉、毛竹等。改革開放年來,第三產業異軍突起,村民很快致富。境內的風景名勝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旅遊觀光者,開發前景寬廣。是一個歷史悠久、風光秀麗、交通便捷、經濟富裕的山區村莊。
人文景觀
靈山風光久已聞名,清《(光緒)樂清縣誌》曾有”層巒曲澗,飛泉激涌“的描述。其絕勝處有40多處,以奇峰怪石及其變幻莫測取勝,大部分分布在靈山周圍,景區總面積5平方公里。風水門,在村西坳頭。一條建於明代的古城牆南北橫臥,風水門置其正中。城牆內外翠竹沙沙,蒼松似海,濃蔭蔽日,為納涼避暑勝地。高岩背,為靈山主峰,高678.3米。四周群山環抱,登臨頂峰,似入仙境,可舉目遠眺玉環、洞頭、溫嶺、永嘉等縣及溫州城區,回首能望雁盪、中雁、白龍諸山,遠近景觀,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前人有詩云:“甌括靈山登絕頂,東南海國見源頭;雲生足下群峰涌,日近天中萬象收。”佛手,在飯甑山頂(靈山次峰)西側山坪上,有一長約15米、寬8米的裸岩,酷似大佛之巨掌。站在此處,城北、中雁全景一覽無餘。烏龍巖,在飯甑山頂的脊背上,有一條8米左右寬、數百米長的石壟,仿佛象一條臥伏著的巨龍,上面還長有烏黑髮光的片片"鱗甲",為遊人上下之自然台階。珍珠瀑,在靈山西測水口,一股清泉從谷中噴灑而下,顆顆水珠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好似五顏六色的珍珠從天降下,各臻其妙。
雷震崖,在村西山麓,有一震裂成7塊的岩體,相傳古時被雷擊所致。中有1.5米寬的狹谷,上有一條"天橋"跨越其上,另有一個窪坑。當地人可通過窪坑內的水量變化而判斷晴、雨天氣。此崖雖歷經滄桑,但仍兀然屹立,蔚為壯觀。千化峰,在雷震崖的北側山崗上,有數塊鬼斧神工的巨石,從不同的角度看去,竟呈現不同的景觀,移步換形,變化萬千。依次有美人峰、凌雲峰、靈芝峰、金鼠峰、玉蟾峰、小金龍、靈聖門、鯨魚出海、靈龜待日、蛙蛇爭鬥、畫眉唱歌、迷藏洞、一線天諸景。幅幅畫面,栩栩如生,令人稱絕。靈龜赴會,在靈山東南彎頂,似數個靈龜結伴同行,趕赴瑤池聚會,今人吳勝波有詩云:“悠閒歲月自堂堂,底事靈龜赴會忙;海上不如山里好,且看日月發瑤光。”鱷魚觀海,在彎頂南側,猶如一群大小不一的鱷魚正在俯視滄海。跑馬坪,在靈山東南側的大園北,有一片面積約1800平方米的大草坪,猶如綠茵場,傳說明代將領林哪曾在這裡跑馬練兵。此外,謝天岩、仙人岩、一帆峰、伏兔、老僧朝拜、純陽背劍、玉帶瀑、仰面猩猩、鳳凰棲息等景觀,個個維妙維肖,引人入勝。
林山村境內的景點屬城北靈山風景區。村裡有識之士葉鬆開等人,在90年代前就為開發整個風景區奔波,既出力,又出錢。城北鄉人民政府和黨委對這項工作更是十分重視和支持。1993年6月18~20日,浙江省中青年詩人詩詞研討會及樂清城北靈山風景區採風活動在城北鄉舉行。中華詩詞學會派員與會指導,著名詩人、《中華詩詞》副主編丁芒即席作《詠樂清靈山勝境》,頌靈山佳境:”桃源何必武陵溪,元宋漁郎至此疑。風擁青峰神欲動,天噴玉瀑筆路奇。春林散熱爭秋艷,落日旋珠耀紫衣。浮壁煙霞開萬里,靈山俯拾盡成詩。“會議收到中國各地發來的賀信、賀電及歌頌風光的詩篇150多首(件)。
經濟發展
工業
80年代以來,先後創辦了林山機電廠、浙南鋁門窗裝璜廠等企業。尤其是浙南鋁門窗裝璜廠生產的各種地彈簧,型新、質好、價廉。又有眾多的村民外出經商,成為商業戰線的尖兵。林山村辦企業及從事第三產業人員占半數,工農業總產值及人均年收入大幅度提高。還有13的村民在縣城或企業所在單位建設第二故鄉。農業
水稻、番薯、馬鈴薯及豆麥類作物,產量逐年大幅度提高。1990年水稻平均畝產達900公斤以上,糧食年年自給有餘。林山村處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狀態。村民依靠周圍田園、山場出產收入維持日常生活。民國期間,大部分耕地用於栽種靛青草,年產靛青(藍色染料)30噸左右。靛青系用祖傳秘方製取,工藝流程複雜獨特,加上山高水清而涼,所產靛青質量很高,色澤鮮艷持久,是浙江聞名的染料產地。越年的靛青草下段稱為靛青根,中藥名板蘭根,具有清熱解毒功效,是防治肝炎及清熱去火的良藥。靛青花是治療腮腺炎的特效藥。衣著靛青染制的服裝等,也有益於健康。1949年後,雖然靛青草種植面積不斷減少,但這一傳統的特產仍代代相傳,並轉為以醫用為主。飯甑山茶葉是林山村的又一經濟特產。茶葉采于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茶園。因產地山巒重疊、雲霧瀰漫、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又經精工製作,所以茶葉品位很高。其味鮮醇爽口,湯色杏綠明亮,暢銷縣內外。林山周圍山場特別適宜柳杉生長。柳杉是當地速生豐產的當家樹種,從栽種到成材只需15年左右時間,現木材積蓄量在2000立方米以上。毛竹產量也較豐,經濟收入可觀。
基礎設施
林山村還重視文化教育。早在晚清時期,有村民黃進興創辦私塾,附近7個山村的弟子入塾就讀。在明代,林山村還出了抗倭名將林哪,其墓地被村民稱作”將士墳“,至今尚存。墓的東、北首,有3組”官山“二字的摩崖石刻,為景區增添了人文色彩。1990年村里投資4.5萬元辦起了幼兒班,學齡前兒童入園率在99%以上。認真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制訂獎學措施,凡本村學生考上大學、中專的給予500元至1000元獎金。1990年,村里辦起了廣播室、圖書閱覽室、青年活動室,豐富了村民生活。林山村的村民生活富裕。到1992年,林山村每戶都用上了家用電器,82%家庭用上液化石油氣,42戶安裝了程控電話,有機車15輛,家家戶戶住新樓房。林山村集體、股份制、個體工業穩步協調發展,農業基礎地位穩固,人民生活穩步提高,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