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公元1840年,林則徐在虎門銷煙以後,英政府以保護僑民為名,出動軍艦企圖進攻廣州,史家一般以這一事件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此時清王朝正值道光帝(1821~1851年)在位。戰爭伊始,道光帝認為英軍不堪一擊,但隨著戰事的發展,英軍圍困珠江口、攻占浙江定海、直逼天津大沽,使得道光帝大為震驚,忙派琦善等人與英軍談判,同時又將林則徐治罪,重新開放廣州。然而,英軍並不滿足於此,他們繼續對虎門、寧波、廈門等地進行攻擊,並於1842年攻占吳淞。至此,清政府不得不向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此後,法國和美國也效仿英國,與中國簽訂了中法《黃埔條約》和中美《望夏條約》,中國的門戶從此被打開了。
公元1851年,清鹹豐帝即位,在同年一月發生了震驚朝野的“太平天國”。 洪秀全以"拜上帝會"為名,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動起事。在兩年的時間裡,太平軍先後攻取了漢陽、岳州、漢口、南京等南方重鎮,於1853年定都南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制訂官制,建立了太平天國。此後,太平天國又進行了數次北伐與西征,但由於1856年“天京事變”使太平軍的石達開部主力出走,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實力。此後,太平天國後期雖然有李秀成、陳玉成等將領的極力支撐,但清政府經過幾年的剿亂戰爭,天國都城天京於1846年被曾國藩所部湘軍攻陷,太平天國宣告失敗。
在太平天國期間,英、法等國於1856年至1860年再次對華宣戰,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在這次戰爭開始階段,英法聯軍由天津登入,直逼北京,清鹹豐帝不得已逃往熱河避暑山莊。1856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西郊的圓明園,並縱火燒毀了這座有"萬園之園"之稱的著名園林。後,中國被迫與各侵略國簽訂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等不平等條約,迫使清政府進一步對外開放國門,並割讓了大批土地。
公元1862年清鹹豐帝在戰爭結束後病逝於避暑山莊。鹹豐帝死後,皇太子載淳(同治帝)即位,其母慈禧太后在大臣奕欣的協助下處死肅順等輔政大臣,開始了中國歷史上近半個世紀的"垂簾聽政"統治,史稱“辛酉政變”。清朝在同治和其後的光緒二帝在位的時候,大權全部落在慈禧太后手中;在她垂簾聽政期間,中國先後與法、日等國交戰,特別是甲午戰爭的失敗,中國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賠償軍款,也使剛剛開始的洋務運動遭受了嚴重的挫折。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帝有感於中國的落後現狀,準備進行資本主義改革。他接受康有為、梁啓超提出的變法,宣布改制,以求福民強國。但這次變法只持續一百零三天,最後以慈禧太后囚禁光緒帝,捕殺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康、梁二人逃亡國外而告終,後世稱之為“百日維新”。
戊戌變法失敗後,中國北方爆發了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以英、美、法、俄、日、德、意、奧八國組成的聯軍再次進軍中國,並攻占北京,慈禧太后與光緒帝倉皇出逃。之後,中國與八國代表簽定了《辛丑條約》,同意進一步開放商埠,割地賠款,並協助消滅義和團。
隨著清政府統治的日益衰落,一些愛國的進步人士在各地組織反清團體,其中,中國近代革命的先驅國父孫中山先生早在1894年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開始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的革命歷程。1905年,孫先生團結世界各地的革命力量,成立了"同盟會",為中國國民黨的前身。
1911年,武昌發生起義,僅僅兩個月,全國就有十幾個省宣布支持革命而獨立,清政府的統治迅速解體。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宣告成立,孫中山被選為臨時大總統。同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歷史階段
開啟近代
第一次鴉片戰爭
1839年,道光帝為解決鴉片貿易的弊端,派林則徐到貿易中心廣州宣布禁菸,此即虎門銷煙。1840年,英國悍然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戰爭爆發之初,中方只視英軍為蠻夷,認為不具威脅。1840年6月,英軍統帥兼全權代表懿律領兵到達廣州海面,並根據英國外相巴麥尊的指示,在封鎖珠江口之後,北上進攻浙江舟山。7月5日,英軍開始進攻戰略要地定海縣城,鴉片戰爭正式爆發。7月6日,定海淪陷。是役,英軍旗艦“馬利拿”號在岱衢洋百畝田礁觸礁,船底洞穿,“威里士里”號成為旗艦。8月,英艦抵達天津大沽口外,本來主張戰爭的道光帝,眼見英艦迫近,開始動搖。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國書,令琦善轉告英人,允許通商和懲辦林則徐,以此求得英艦撤至廣州,並派琦善南下廣州談判。10月,琦善署理兩廣總督。林則徐、鄧廷楨被革職。
道光帝派奕山、隆文和楊芳赴廣東指揮作戰。但義律先下手為強,於1841年2月23日進攻虎門炮台,雖然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靖遠炮台將士奮力抵抗,但仍不敵英軍,虎門炮台最終失陷。5月21日,奕山令水陸軍1700餘人,於黑夜分乘快船出動,挈火箭、噴筒,夜襲英船,擲火焚燒。次日早晨英軍2400人反攻,清軍潰退。四天之內,廣州附近要地全失,18000多名清軍盡退城內,秩序大亂,奕山豎起白旗求和,簽訂《廣州和約》,不但率部撤離了廣州,還勒索廣州商家向英軍支付了600萬銀元的贖城費。英軍收錢後也撤出廣州。期間廣州民間反英氣氛熾熱,發生了三元里抗英事件。而奕山為了不被皇帝懲罰,便虛報戰功,甚至將該戰役的慘敗說成大勝。
1841年9月26日——1841年10月1日,壽春鎮總兵王錫朋、處州鎮總兵鄭國鴻、鎮海鎮總兵葛雲飛及四千清軍與英軍發生戰鬥,壽春鎮總兵王錫朋、處州鎮總兵鄭國鴻、鎮海鎮總兵葛雲飛先後陣亡,清軍全軍復沒。英軍傷亡人數不詳。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國侵略者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開啟了中國近代史。
被殖民狀況
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西方各國迫使清政府開港通商,加上地方官吏地主兼併土地,使得傳統農村經濟受到破壞。各地乘機紛紛起事,其中華北以捻亂為主,華中華南以洪秀全的太平天國與雲南杜文秀、馬如龍的雲南回變為主。洪秀全改造基督教教義,1851年於廣西金田起義,聯和天地會、三合會北伐。兩年後攻陷並定都江寧,並且發動兩次西征;
1853年5月8日,林鳳祥、李開芳等奉命率師兩萬餘人北伐。北伐軍雖然一度進至天津附近,因孤軍深入,被清軍圍困。後來曾國藩、左宗棠與李鴻章為保護儒家文化,紛紛組織湘軍與淮軍抵抗太平天國。太平天國發生天京事變後國力衰退,部分勢力轉入捻軍。太平天國最後於1864年被湘軍、淮軍以及外國人組成的常勝軍、常捷軍圍攻之下而亡。
領土縮小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英國藉口“亞羅號事件”、法國藉口“馬神甫事件”共同發動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攻入京師,闖進皇家園林-----圓明園。在裡面打,砸,搶。奪走了無數財寶。圓明園被洗劫一空。最後竟還被放火燒掉。曾輝煌一時的圓明園就這樣被化為灰燼。 到1860年,英法聯軍相繼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
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正在清朝內憂外患之際,俄羅斯竟然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割占外興安嶺南面,黑龍江北面60萬平方千米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割占烏蘇里江東和庫頁島40萬平方千米
1860~1864年,中俄《北京條約》《勘分西北界約記》巴爾喀什湖東,南面44萬平方千米
1865年,由於中亞浩罕國派阿古柏侵入新疆,俄國也參與其中,妄圖通過阿古柏,吞併整個新疆。這時清廷派左宗棠全力以赴收復新疆。最後剩下伊犁時,1881年中俄通過《改訂條約》及以後五個勘界議定書割占大清西北7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和索取5000萬兩白銀賠款收回伊犁。
從1858年到1881年,清朝共減少領土面積150萬平方千米。
中國喪失大量領土、主權和財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
中日甲午戰爭
1894年,日本悍然侵略朝鮮,進而以其為跳板挑釁大清國。清光緒二十年九月,甲午戰爭爆發。但由於海軍裝備不足和清政府的腐敗至極,清光緒二十一年四月,北洋艦隊全軍復沒,清朝慘敗。
馬關條約的簽訂
1895年4月,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簽訂了《馬關條約》條約規定:將遼東半島,澎湖列島,釣魚島和台灣島割讓給日本,賠日本軍費250000000兩
俄國認為,日本割占了遼東半島阻礙了自己向清朝東北的擴張勢力,迫使日本把遼東半島還給清朝,但清朝又必須給日本30000000兩“贖遼費”。馬關條約又再一次使大清國喪失了一千八百里江山。
改良中興
洋務運動
1861年,鹹豐帝去世,其六歲之子載淳繼位,即同治帝。鹹豐帝本任命肅順等八大臣贊襄政務,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兩宮垂簾聽政,最後由兩宮之一的慈禧太后獲得實權。被稱為洋務派的奕訢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部分漢臣在消滅太平軍時認識到西方的船堅炮利,並且鑒於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以“師夷長技以制夷”、中體西用為方針展開自強運動(又稱洋務運動)。當時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與隨後的北洋通商大臣負責對外關係與自強運動的策劃與推行,先後引入國外科學技術,建立現代銀行體系、現代郵政體系、鋪設鐵路、架設電報網。建立翻譯機構同文館、新式教育(新學),培訓技術人才並派遣留學生到歐美日等先進工業國家,培育出唐紹儀與詹天佑等人才。開設礦業、建立輪船招商局、江南製造總局與漢陽兵工廠等等製造工廠與兵工廠,同時也建立新式陸軍與北洋艦隊等海軍。洋務運動使得中國社會出現較安定的局面。其間太平天國於1864年滅亡。1865年僧格林沁的滿蒙騎兵(八旗兵)中捻軍埋伏後全殲捻軍,賴洋務派左宗棠與李鴻章分別滅西、東捻,捻亂到1868年為止。1862年-1878年間左宗棠先後平定陝甘回變,平定新疆回亂,並收回伊犁。
洋務運動使得清朝的國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增強,到慈禧太后與恭親王聯合執政的同治年間,清
朝在文武齊心合力之下,一度出現了較安定的局面,史稱“同治中興”。其間清朝在西方人的幫助下成功消滅太平軍、平定捻軍之亂,並收復新疆,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有相當大的改善。至19世紀80年代,清朝軍隊的裝備和洋務運動之前相比已有了明顯的提高;在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的一系列戰役中,清軍和法軍互有勝負。當殺法軍74人的鎮南關之戰傳到法國後,法國內閣否決茹費理的“增加軍費案有先議權”提案,茹氏內閣倒台,但是之後法國馬上就向法軍增撥了軍費,而且此時台灣已快守不住了。
於是雙方停戰。戰後,清朝設立了海軍衙門。
對外方面,1884年,清朝和法國為越南(安南)主權爆發中法戰爭。清朝失去藩屬國越南,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台灣也宣布建省。1885年英國入侵緬甸,清朝駐英公使曾紀澤向英國抗議無效,隔年被迫簽訂《中英緬甸條約》,承認緬甸為英國所有。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國力大增,1872年日本強迫清朝藩國琉球改屬日本,清朝拒不承認,中日交惡。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最後以清軍落敗而告終。
戰敗與覺醒
甲午戰爭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三月,朝鮮爆發了東學黨起義,國王李熙恐慌,向北京告急。四月,直隸提督葉志超奉令率軍馳赴朝鮮,清軍登入駐屯於牙山,並按《中日天津條約》之規定電告日本。東學黨亂兵聞中日軍隊已
至,不戰而潰。五月,袁世凱以東學黨潰散、叛亂已平,要求日本同時從朝鮮撤兵。但日政府反要求中日兩國留兵,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為清廷所拒。北洋大臣李鴻章發覺事態不妙,急調總兵衛汝貴、提督馬玉昆率軍火速由大東溝登入,進駐平壤;另調北洋陸軍十餘營分梯次渡海馳援朝鮮。
1894年7月25日日軍在豐島悍然偷襲清軍運兵船,挑起甲午戰爭。至8月1日清朝政府對日宣戰和日本明治天皇發布宣戰詔書,從1894年7月25日到9月17日。戰爭分陸戰與海戰雙向進行,陸戰主要是在朝鮮半島上的平壤之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
黃海海戰是雙方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海域進行的戰役規模的海戰。亦稱甲午海戰、大東溝海戰。此役北洋海軍失利,自此退入威海衛,使黃海制海權落入日本聯合艦隊之手,對甲午戰爭的後期戰局具有決定性影響。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戰場位於遼東半島,以陸戰為主。9月25日,日軍在鴨綠江上搭浮橋搶渡成功,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被迫撤出陣地。日軍攻陷虎山。其他清軍各部不戰而逃,山縣有朋即將第一軍司令部移於虎山。26日,日軍占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同日日軍在莊河花園口登入,10月9日,攻占金州,10日陷大連灣,至此清軍在鴨綠江防線全線崩潰。
從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有威海衛之戰和遼東之戰。12月24日,鎮遠退入威海衛時觸礁,經搶修才不至下沉,但已不可再出深海作戰,管帶林泰曾引咎自盡。1895年1月20日,日本第二軍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鬚島登入。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岸炮台。營官周家恩陣亡,炮台被日軍攻占。2月3日日軍攻陷威海衛城,劉公島成為孤島,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祐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10日,定遠號彈藥告罄,劉步蟾下令將艦炸沉,隨後劉步蟾生吞鴉片自殺。11日,丁汝昌自殺。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入,在英國籍海軍軍事顧問建議下,由最年輕管帶、日後民國第一任海軍總長薩鎮冰向伊東中將獻降,濟遠,廣丙,鎮中等10艦為日軍所俘。北洋艦隊全軍復沒。隨後薩鎮冰駕駛康濟艦並載著丁汝昌等六人靈柩離開劉公島。北線日軍在海軍配合下,一路攻陷鳳凰、海城、營口、田莊台,提督宋慶揚言再戰不降,被制止。清廷求和心切,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
1895年4月17日,清日簽定《日清馬關條約》,甲午戰爭結束。割讓台灣及澎湖列島,賠款二萬萬三仟萬兩銀即二億兩白銀。證明了洋務運動未能根本地改變清的落後。於是出現了要求從更基本層面,包括政治體制上,進行變法維新的聲音。
維新運動
戊戌變法
維新運動開始於1895年於北京發生公車上書。當時齊集在北京參與科舉會試的各省舉人收到《馬關條約》
中,清國割去台灣及遼東,並且向日本賠款白銀兩萬萬兩的訊息,一時間群情激動。4月,康有為和梁啓超作出成上皇帝的萬言書,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得到一千多人連署。5月2日,二人、十八省舉人及數千北京官民,集合在都察院門前要求代奏光緒帝。進京參加會試的舉人是由各省派送,依照漢代舉孝廉乘公家馬車赴京接受考核之慣例,對進京參加會試的舉人又俗稱為公車,故此稱為公車上書。雖然公車上書在當時沒有得到直接實質的效果,但是卻形成了國民問政的風氣,之後亦催生了各式各樣不同的議政團體。當中由康有為和梁啓超二人發起的強學會最為聲勢浩大,一度得到帝師翁同和和湖廣總督張之洞等清朝高級官員的支持。
1897年底,發生山東曹州教案,兩名德國傳教士被殺。德國乘機侵占膠州灣(今青島),俄國同時進占旅順大連,法國進占廣州灣(今廣東湛江),英國進占山東威海,並且要求拓展九龍及新界。
1898年(戊戌年),康有為多番上書要求推行新政,但是康有為非四品官,無權力上書皇上。1月29日,康有為的奏摺首次轉呈光緒,光緒命令允許康有為隨時上書。於同日,康有為第6次上書。2月,康第7次上書,再次建議皇帝效仿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改革,並且呈上他自己的著作《日本變政考》和《俄大彼得變政記》和其他有關各國改革的書籍。皇帝之後每日閱讀,加強了改革的決心。
5月29日,恭親王奕訢去世,死前對光緒說:“聞廣東舉人康有為等主張變法,請皇上慎思,不可輕信小人。”他逝世兩日後,康有為以御史楊深秀名義呈上奏摺,請求明定國是。6月6日,徐致靖上書《請明定國是疏》(康有為代擬)請求光緒帝正式改變舊法,實施新政。
1898年6月10日,光緒令翁同和起草《明定國是詔》,送呈慈禧審查,得到批准,於6月11日(農曆四月二十三日)頒布《明定國是詔》,表明變革決心,百日維新由此開始。
隨後,光緒又召見梁啓超,並且僅委派其出任六品的辦理譯書局事務。梁啓超獲得任命後,離開北京,沒有再次參與新政。在整場百日維新中,作為骨幹成員的康有為與梁啓超,各自僅見過光緒一次。改革深入經濟、教育、軍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個層面,希祈清國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然而期後遭到慈禧太后與守舊派的反撲,發動了戊戌政變,戊戌變法僅經歷了103日就告終。維新派首領康有為和梁啓超逃出中國,許多維新人士被追捕殺害,光緒帝則被軟禁於中南海瀛台,太后重新當政。
反抗運動
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義和團原為山東省一些學習神打的拳民組織,初為山東巡撫毓賢利用來抗衡教會、威嚇教民脫離基督教會;後在各國壓力下,清廷改派袁世凱入魯取締,義和團乃轉移至順天府、涿州等地,京師亦漸有拳民活動。
當時,慈禧太后信任閉塞愚昧的守舊大臣,竟聽信毓賢之言,相信團民能“神靈附體”、“刀槍不入”、“槍炮不傷”,欲藉助義和團之力排外;她派軍機大臣剛毅往涿州視察,剛毅回奏稱:“天降義和團,以滅洋人”。在部分朝廷親貴支持下,義和拳開始以“扶清滅洋”為口號,大舉進京勤王,到處殺害外國人及教徒,燒教堂、拆電線、毀鐵路,並攻進天津租界。各國公使要求清廷取締義和團,但未獲回應。
1900年5月31日,北京東交民巷外國使館要求加強保護。英、俄、法、美、義、日六國從天津派水兵及海軍陸戰隊349人登岸,乘火車於當晚抵北京。6月11日,西摩爾率領之聯軍二千餘人,從大沽出發,經天津向北京推進。團民拆
毀天津到北京的鐵路,又設下埋伏,在廊坊和楊村之間包圍聯軍。數千團民及二千名清軍(聶士成指揮之武衛前軍)在廊坊襲擊聯軍,聯軍死傷近四百人,只得就地防守。清廷將此役稱為“廊坊大捷”。
慈禧太后、光緒帝和親貴大臣倉皇離京,珍妃遭投井溺斃。慈禧太后等人先逃至懷來縣,又輾轉逃亡至大同、太原,最後來到西安;在西安,太后以皇帝名義下罪己詔,召慶親王奕劻和兩廣總督李鴻章與聯軍議和。9月,德國陸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瓦德西被推為聯軍總司令來清。德軍在北京陷落之後兩個月才到達清國。此後聯軍陸續增兵至十萬,由京津出兵,分攻山海關、保定、正定等地,甚至進入山西境內。同時,俄國單獨調集步兵、騎兵十七萬,分六路進占南滿洲。
立憲與革命
立憲運動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1901年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清朝於八國聯軍後國勢大墜,知識
分子莫不提出各種方法拯救中國,主要分成立憲派與革命派兩種改革路線。1901年立憲派康有為梁啓超推動立憲運動,梁啓超發表《立憲法議》,希望讓光緒帝成為立憲君主。而慈禧太后為挽清朝衰落危局,有意效仿歐日的改革而推行清末新政。新政主要推行君主立憲、建立清朝新軍、廢除科舉、整頓財政等一系列改革。而革命派對清廷的改革失望,他們鼓勵推翻清朝,建立中華共和。1894年孫文於夏威夷檀香山建立興中會、1904年黃興於長沙成立的華興會、1904年蔡元培於上海成立光復會,此外還有其他革命團體。1905年孫文在日本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成立中國同盟會,並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綱領。革命派聯合舊有反清勢力如三合會、洪門等,在華南地區發起十次起事,並將勢力滲入華中、華南的清朝新軍。
當時立憲派與革命派為改革方式發生爭執,一開始立憲派占上風,清廷也承諾實行立憲。1907年清廷籌設資政院,預備立憲,並籌備在各省開辦咨議局。1908年7月頒布《各省咨議局章程及議員選舉章程》,命令各省在一年之內成立咨議局。同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以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成立代議會。在立憲派成員的請願下,清廷宣布把預備立憲縮短三年,預定在1913年召開國會。同年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皆去世,溥儀繼位,即宣統帝,其父載灃擔任監國攝政王。1911年5月清廷組成由慶親王奕劻領導的“責任內閣”,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君主立憲。不過,該內閣中的很多成員為皇族身份,故被稱為“皇族內閣”,引發立憲派的不滿和失望,很多轉向於革命派合作。
清王朝的復亡
辛亥革命
1911年5月8日,清朝廷成立皇族內閣,顯示出清統治者毫無立憲誠意,令各地立憲派大失所望。5月9日,
清政府實行鐵路國有政策,宣布收回由民間出資建造的粵漢鐵路、川漢鐵路。這一舉措引起湘、鄂、川、粵四省各階層的強烈不滿,掀起了四省保路運動,尤以四川最為強烈。
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晚,共進會會員士兵程定國與正目金兆龍抱著步槍睡覺,且在身上藏匿子彈。被值夜哨長(相當於排長)陶啟勝發現,痛罵“要造反嗎?”,金兆龍與陶啟勝扭打,程定國背後開槍,擊斃了陶啟勝,發出武昌起義的第一槍。起義士兵首先發難攻占楚望台軍械庫,繼而深受文學社和共進會等革命團體影響的大部分新軍共同回響。吳兆麟、熊秉坤率起義部隊攻打湖廣總督府,在南湖炮隊的炮擊下,起義軍在次日黎明前,占領總督衙門,湖廣總督瑞澄逃走。
10月11日黎明,起義軍聚集在湖北咨議局大樓會議廳,新軍八鎮十五協二十九標二營司務長蔡濟民召集會議,商討組建軍政府和推舉都督人選。除革命黨人吳醒漢、徐達明等十餘人外,還邀請咨議局議長湯化龍、副議長張國溶以及議員,還有舊軍官吳兆麟參加。會議請湯化龍主持。吳兆麟提議由第21混成協統領黎元洪擔任都督,立憲派一致擁戴,部分革命黨人也因為黃興、宋教仁不在武昌,彭楚藩、劉復基、楊宏勝被害,孫武被炸傷,蔣翊武被迫逃跑,沒有更好的人選表示同意,因此會議通過了以黎元洪為都督,湯化龍為民政總長。
11日上午,武昌全部光復。晚上成立謀略處。在謀略處的主持下,宣布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公布軍政府檄文和《安民布告》,宣布改國號為中華民國,廢除清朝宣統年號,改用黃帝紀元,宣統三年改為黃帝紀元4609年。軍政府建立參謀部、軍務部、政事部、外交部。以咨議局大樓為辦公地,以十八星旗為軍旗。謀略處以軍政府名義發布《布告全國電》,《通告各省文》等文告通電全國。
10月12日,革命黨人第二十一混成協第四十二標士兵胡玉珍、邱文彬、趙承武等在漢陽發動起義,光復漢陽;隨後趙承武率起義軍攻占漢口。至此,武漢三鎮全部掌握在革命軍手中。在武昌起義成功之後,清政府派陸軍大臣蔭昌率北洋軍南下攻擊武漢三鎮的江北漢口(夏口)和漢陽,隨後啟用了早先被罷黜的原北洋軍首領袁世凱,以穩定北洋新軍。袁世凱在被清廷起復前夕,便會見過來訪的革命黨人朱芾煌。朱勸告袁世凱同南方議和以換取大總統之位,袁世凱權衡利弊,上台後採取了剿撫兼施的策略,進而準備和南方開始談判。
11月16日,孫文在巴黎也致電國民軍政府,表示同意舉袁世凱為總統。1912年1月29日,召開清廷御前會議,會上決定退位,以取得革命黨人的優待條件。2月3日,隆裕太后授予袁世凱全權,與南京臨時政府商定清朝皇帝退位條件。
1912年2月12日,在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等大臣的勸說和逼迫下,宣統帝溥儀的母后隆裕太后接受清室《優待條件》,發布《遜位詔書》,宣布清宣統皇帝退位,並授權袁世凱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至此,大清帝國正式終結,並被中華民國取代與繼承。清朝自1616年開始入主中原,統治了中國長達300年,終於在1912年宣統退位,清王朝徹底結束,國祚296年,標誌著中國兩千年來的帝制也宣告滅亡。
少數民族的狀況
除阿古柏妄圖侵占新疆外,列強勢力並沒有擴張到邊疆地區,也沒有造反活動。少數民族的生活一如既往。平靜祥和。但1899年,蒙古部盟率領將士攻打朝廷。意圖謀反,獨立。但被清軍打敗、鎮壓了下去。蒙古謀反勢力逐漸退縮,從此少數民族邊疆地區沒有謀反活動,生活得很安寧。
清朝政局
(一)政局變動的背景
1.農民戰爭動搖了清王朝的統治。
2.侵略戰爭威肋著清王朝的統治。
(二)總理衙門的設立——中央機構的變動
1.時間:1861年
2.主管大臣:奕。
3.奕主管事務:外交、通商、洋務事宜。
4.影響:
(1)加強了清朝與外國的聯繫,又有利於資本主義國家控制清政府內政外交。
(2)推動了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3)清中央機構開始半殖民地化。
(三)辛酉政變——中央掌權者的變動和對外國列強態度的變化
1.背景:
(1)《北京條約》簽定後,英法聯軍推出北京。
(2)侵略者要求朝廷還京,履行條約。
(3)奕主張妥協和好,肅順、載垣等輔臣反對。
2.經過:
(1)1861年皇太后慈禧與奕勾結髮動政變,處置八大臣。
(2)同治帝載淳即位,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奕為議政王。
3.影響:
(1)慈禧太后成為實際最高統治者,開始長達47年的統治。
(2)1862年清政府決定向英法借師助剿,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公開勾結,聯合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四)漢族官僚勢力的擴大——地方掌權者的變化
1.原因:
(1)滿族官僚、貴族、八旗軍隊墮落。
(2)湘軍成為對抗太平軍的主力。漢族官僚得到外國列強的支持。
(3)慈禧太后為鞏固自身統治倚重漢族官僚。
2.表現
(1)代表人物: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
(2)勢力擴大:掌握武裝,形成獨立軍事體系;掌握地方實權,在清政府中舉足輕重。
3.影響
漢族官僚在清政府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洋務運動
1.洋務運動出現的歷史條件
(1)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面對內憂外患,清政府內部政見分歧,洋務派出現。
(2)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漢族官僚集團形成,成為洋務派的中堅力量。
(3)總理衙門的建立,成為推動洋務運動的中央機構。
(4)慈禧太后採取了暫時支持洋務派的策略。
2.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異同點
在學習西方問題上,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以維護清朝的統治,而頑固派盲目排外,仇視一切外來事物,主張原封不動維護清朝統治,在維護封建專制制度上,二者完全一致,並且聯合在一起反對維新變法運動。
3.洋務運動的階段性及主要內容
前後共兩階段:第一階段從19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第二階段從19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
主要內容:①以“自強”為口號創辦軍事工業;②以“求富”為口號,創辦民用工業;③創辦近代海軍;④創力新式學校,選送留學生。
4.洋務運動破產的標誌及原因
洋務運動破產的標誌是甲午戰爭中清政府的慘敗。
原因共有四個方面:①西方列強的阻撓,壟斷技術;②頑固派的破壞;③洋務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領導核心;④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這是導致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
國旗國歌
與中國歷史上的其它朝代一樣,清朝本來並無法定的國旗與國歌。近代以後,隨著清朝與西方國家的交往,清朝逐漸引入西方國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國旗與國歌。1888年(光緒十四年),清政府認定“黃底藍龍戲紅珠圖”(即俗稱的清朝“黃龍旗”)為大清國旗。
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清朝曾先後使用《普天樂》、《李中堂樂》、《頌龍旗》作為半官方國歌或代國歌。直到1911年,清政府定《鞏金甌》為正式國歌,不過由於辛亥革命的爆發,《鞏金甌》後來沒有流行開來。
國防軍事
團練武裝
1852年12月,曾國藩就任湖南“團練大臣”,他整合了境內各支地方武裝,組成後來被稱為湘軍的地方部隊的核心。當1860年5月作為清軍主力駐紮在南京城外的江南大營第二次被攻破後,湘軍的重要性逐漸提高。清政府於1860年6月任命曾國藩為兩江總督和欽差大臣,指揮長江下游的軍事作戰。同年,他的門生李鴻章受命於安徽淮河一帶編練軍隊,1862年,這支被稱之為淮軍的部隊正式投入戰鬥。
除湘軍和淮軍外,外國力量也加入了鎮壓太平天國的戰鬥。除組建中外混合部隊如常勝軍外,英法軍隊亦參加了一些戰鬥。而太平天國在天京事變後,元氣大失,戰局得以扭轉。1864年〔同治三年〕,天京城破。太平天國運動的主力結束。
海軍
在鎮壓太平天國時,曾國藩為其湘軍建立了附屬的內河水師(1853年,鹹豐三年),至1864年(同治三年),在曾國藩建議下,清廷成立“長江經制水師”,制提督一人。長江沿岸各地水師得以統一。
直到洋務運動時,在地方疆臣的推動下,才開始有新建海軍的動作。1866年,清政府在福州馬尾成立總理船政事務衙門,以沈葆禎為船政大臣。同年,李鴻章要求其江南製造局建造炮艦。1868年8月,第一艘中國製造的蒸汽軍艦“恬吉”號在南京下水。到1875年,江南製造總局中止了其造船計畫。於是李鴻章等官員便著手從國外買船。為人所熟知的定遠、鎮遠兩戰艦即為外國製造(1880年向德國伏爾鏗造船廠訂造)。至1882年清王朝擁有約50艘西式戰艦,其中半數為自造。1880年,李鴻章在天津成立了天津水師學堂。後來又有張之洞的水陸師學堂,曾國荃的南洋水師學堂。
1885年10月清政府宣布成立海軍衙門,以醇親王為總理大臣。海軍衙門的成立並不意味著新式海軍的統一。洋務運動中最終建立了四支艦隊:受北洋大臣節制的北洋水師,受南洋大臣節制的南洋艦隊,受福州船政局節制的福建水師,受兩廣總督節制的廣東水師。
屈辱外交
對外戰爭
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後至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清政府被打敗,簽訂了割地、賠款、通商、喪失主權的不平等條約、章程和協定等,但清政府的統治者並不認輸,對於以英國為代表的各國在華所取得的特權與地位並不心服,對於條約的束縛及其重要性認識還不夠。總之,天朝上國、自大主義碰了釘子,但並未放棄。對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雖有一些有識之士進行了研究,但統治階級中大多數是不知道而且有的是不願知道的,仍然頑固地堅持天朝上國那一套。
庚申夷亂
第二次鴉片戰爭至中法戰爭時期。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合進犯北京後,清政府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策有了改變。過去把英、法、美等國視為夷狄野蠻如禽獸一般,現在卻認為他們不是心腹之患,並可以進一步聯絡,結為盟友,共同鎮壓國內人民的起義;過去把簽訂條約視為臨時安撫換取撤退洋兵之計,現在要“執行條約”,以信取人;過去對於西方的武器軍火、輪船機械是一方面深惡庸絕,一方面又害怕,現在開始提出來要學習洋人的洋槍機械,並以此作為“自強”的基礎,來抵禦外辱;過去堅決不許外國使節駐在北京並覲見皇帝,現在改變了,外國公使可長駐北京,皇帝也讓覲見了;過去關於洋人案件,只在廣州通過總督巡撫等辦理,現在則設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有親王大臣主管外事並與公使們接觸會談。
自1860年到1884年中法戰爭時,清政府推行“執行條約”、“保全和局”的外交政策,保持了近二十多年的“和平”。在這期間,洋務派興起,差不多與日本明治維新同一時期搞“自強”運動。學習外國變成了依賴外國,結果失敗了。同時“執行條約”卻使外國的在華特權得到了進一步擴大和鞏固,此期間為外人侵犯中國主權打下了很深的基礎,從掌握海關、協定關稅、取得領事裁判權、破壞司法獨立,到內河航行、設立祖界、干預財政等等,中國逐步地淪為半殖民地國家。
中法戰爭
中法戰爭後至中日中日甲午戰爭時期。在保存了二十多年的和局之後,清政府被迫在越南與法國開戰。傳統史觀認為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清朝統治者從過去二十年中所推行的“執行條約”、“保全和局”的政策中嘗到了“甜頭”,在中國在軍事上取得勝利,法國內閣垮台出境較為困難的有利形勢下,仍與法國侵略者簽訂了出賣越南、出賣中國利益的條約。這是清政府推行投降外交的真實寫照。帝國主義更加認識到了清政府軟弱可欺實質。但是這些說法都是忽略了清軍在陸地上已經是強弩之末,同時台灣也已經快要守不住,法國新內閣絲毫不打算向中國示弱這些重要事實。之後十年中中國在與印度相鄰的西藏、在緬甸、在帕米爾高原、在澳門都發生了國土被侵占,利益被掠奪之事,尤其是在與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日本的較量中,也被打得慘敗,盡失“大國”尊嚴,李鴻章的地位也因在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全軍復沒而受到嚴重削弱,執行條約的投降主義派走進了死胡同。
甲午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至八國聯軍戰爭時期。甲午戰爭失敗後,中國更深地被帝國主義國家所控制。馬關條約允許外國人在中國開設工廠,國際資本主義者利用在中國的特權,掠奪廉價而豐富的原科、剝削中國勞動力,免去一切稅收,霸占中國市場,把中國傳統的手工業、家庭副業逼上破產的道路,壓制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這個時期的另一特點,就是帝國主義國家各自強占中國領土,用租界地、勢力範圍等方式分割中國,使中國面臨被瓜分的境地。這是帝國主義時代企圖重新分割世界的一個側面。
清政府統治者被日本打敗非常不甘心,全國人民中的有識之士也奮勇起來,要求變革。清政府這時在外交上重大行動就是聯俄反日。但是帝俄並不是一個要與中國結盟的對象,聯俄恰恰是“引狼入室”,遺害無窮。
庚子夷亂
1900年八國聯軍侵犯中國至辛亥革命時期。1900年後,清政府的當權派慈禧太后及其追隨者完全屈服於帝國主義勢力之下,只圖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對於帝國主義列強有求必應,已從盲目排外變為投降主義者,實際成為各國在中國維護其特權的代理人。列強甚至撇開清政府自行協定分割中國的領土和權益。各帝國主義關於中國鐵路建築權的爭奪與私分,日俄幾次關於東北、蒙古的分割,英俄關於西藏等的私自協定等等,已經開始了對中國的瓜分。這期間,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培養自己的勢力,也為後來軍閥割據的局面鋪設了道路。清政府己離分崩離析的日子不遠了。嚴格的來說,這段期間已經談不上有什麼外交了,更談不上什麼軍事外交了。
簽訂條約
近代我國與西方國家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一覽條約名稱 | 中方簽約人 | 失地 | 賠款 | 時間 |
中英廣州和約 | 余保純 | — | 六百七十萬兩 | 1841年5月27日 |
中英 南京條約 | 耆英,伊里布 | 香港島 | 二千一百萬圓 | 1842年8月29日 |
中英 南京條約補充條款 | 耆英 | — | 六百七十萬兩 | 1843年7月22日 |
中美望廈條約 | 耆英 | — | — | 1844年7月3日 |
中英虎門條約 | 耆英 | — | — | 1844年10月24日 |
中法黃埔條約 | 耆英 | — | — | 1844年10月24日 |
中俄璦琿條約 | 奕山 | 60萬平方公里(黑龍江以北) | — | 1858年5月28日 |
中俄天津條約 | 桂良,花沙納 | — | — | 1858年6月13日 |
中美 天津條約 | 桂良,花沙納 | — | — | 1858年6月18日 |
中英 天津條約 | 桂良,花沙納 | — | 四百萬兩 | 1858年6月26日 |
中法 天津條約 | 桂良,花沙納 | — | 二百萬兩 | 1858年6月27日 |
中英 天津條約補充 | 桂良 | — | — | 1858年11月8日 |
中英北京條約 | 奕 | 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 | 一千叄百萬兩 | 1860年10月24日 |
中法 北京條約 | 奕 | — | 八百萬兩 | 1860年10月25日 |
中俄 北京條約 | 奕 | 40萬平方公里(烏蘇里江以東,含庫頁島) | — | 1860年11月4日 |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 明誼 | 44萬平方公里(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 | — | 1864年10月7日 |
中美 增續條約 | 前美公使蒲安臣 | — | — | 1868年7月28日 |
中英 新修條約普後章程 | — | — | — | 1869年10月23日 |
中日 修好條約 | 李鴻章 | — | — | 1871年8月13日 |
中日 北京條約 | 奕 | — | — | 1874年10月31日 |
中英煙臺條約 | 李鴻章 | — | 二十萬兩 | 1876年9月13日 |
中俄里瓦幾亞條約 | 崇厚 | — | 1879年10月2日 | |
中俄伊犁條約 | 曾紀澤 | 7萬平方公里 | 九百萬盧布 | 1881年2月24日 |
中法 會議簡明條款 | 李鴻章 | — | — | 1884年11月5日 |
中日 天津條約 | 李鴻章 | — | — | 1885年4月18日 |
中法新約 | 李鴻章 | — | — | 1885年6月9日 |
中英 煙臺條約 續增條約 | 桂良 | — | — | 1885年6月9日 |
中葡 北京條約 | 奕劻 | — | — | 1887年12月1日 |
中英 印藏條約 | 升泰 | — | — | 1890年3月17日 |
中美 華工條約 | 楊儒 | — | — | 1894年3月7日 |
中日 馬關條約 | 李鴻章 | 3。6萬平方公里(台灣及澎湖列島) | 二億兩 | 1895年4月7日 |
中日 遼南條約 | 李鴻章 | 贖回遼東半島 | 叄千萬兩 | 1895年11月8日 |
中俄密約 | 李鴻章 | — | — | 1896年6月3日 |
中德膠澳租借條約 | 李鴻章 | — | — | 1896年6月3日 |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 李鴻章 | 新界(租借九十九年) | — | 1898年6月9日 |
八國聯軍 辛丑條約 | 李鴻章 | — | 十億兩,實際賠付約60% | 1901年9月7日 |
中英 續訂藏印條約 | 唐紹儀 | — | — | 1904年7月9日 |
中日滿州善後條約 又稱《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及附約》 | 奕劻、瞿鴻禨、袁世凱 | — | — | 1905年12月22日 |
中俄滿洲里界約 | 宋小濂 | 1400平方公里(額爾古納河北部) | — | 1911年12月20日 |
晚清文化
清朝末年,由於封
建禮教的衰微和歐美科學的澎湃東來,促成了科舉制度的廢除和新式學校的興起。淮安最早的一批新式學校,如江北師範學堂、江北農林學堂、淮安府中學堂等等,都是清末創辦的。而且教育中已經或多或少地注入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
第一個翻譯出版法國資產價級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 的張相文,在清光緒三十二年、三十三年出任江北師範學堂教務長,使清江浦一度成為宣傳資產階級民主與法制思想的最早陣地之一。在反對封建禮教、解放婦女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早在光緒三十二年前後,清江的知識婦女唐治英、唐治平、李芄等就組織了“天足會”,為謀求婦女解放而呼號。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分子還在駐清江浦的新軍中秘密傳播革命思想。所有這些,都為淮安各地回響辛亥武昌起義,迅速實現光復打下了思想基礎。
四大名臣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為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還有種說法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曾國藩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漢族,湖南省長沙府湘鄉縣人。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世襲罔替,“中興名臣”之一。
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湖南湘陰人,號湘上農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鎮壓陝甘回變和收復新疆等重要歷史事件。自幼聰穎,14歲考童子試中第一名,曾寫下“身無半文,心憂天下;手釋萬卷,神交古人”的對聯以銘心志。 1832年(道光十二年)中舉。1851年(鹹豐元年)太平天國起義後,先後入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幕,為抗拒太平軍多所籌劃。為抓住展示才能的時機,他經常為一件小事而與人大吵大鬧;在當上巡撫,官及三品時,脾氣卻越來越小。“窮困潦倒之時,不被人欺;飛黃騰達之日,不被人嫉。”這句著名的話就是他說的。1856年,因接濟曾國藩部軍餉以奪取被太平軍所占武昌之功,命以兵部郎中用。1860年,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後,隨同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襄辦軍務。曾在湖南招募5000人,組成楚軍,赴江西、安徽與太平軍作戰。1861年太平軍攻克杭州後,由曾國藩疏薦任浙江巡撫,督辦軍務。1862年(同治元年 ) ,組成中法混合軍 ,稱常捷軍,並擴充中英混合軍,先後攻陷金華、紹興等地,升閩浙總督。1864 年 3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 。論功 ,封一等恪靖伯 。鏇奉命率軍入江西、福建追擊太平軍李世賢、汪海洋部,至 1866 年2月攻滅於廣東嘉應州(今梅州)。鎮壓太平天國後,倡議減兵並餉,回民軍,鎮壓了陝甘回民起義。破陝甘之亂軍後,力主遠征新疆。為表示自己討平新疆叛亂的決心,左公于軍中攜棺而行。歷時數年終平定新疆全境,無左公則無新疆。
李鴻章
李鴻章(1823-1901),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諡文忠。作為淮軍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洋務運動時創造了中國“四十六個第一”。曾經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張之洞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香岩,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漢族,清代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對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的一個總結和概括;毛澤東對其在推動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評價甚高,曾說過“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教育方面,他創辦了自強學堂(武漢大學)、三江師範學堂(南京大學)、湖北農務學堂(華中農業大學)、湖北武昌幼稚園(中國首個幼稚園)、湖北工藝學堂(武漢科技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