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詩詞》

《中華詩詞》

《中華詩詞》創刊於1994年。它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中華詩詞學會主辦的當代詩詞月刊。面向國內外。1997年交郵局發行,當年突破一萬份大關。到2002年發行量達到2萬份。2003年改為月刊後,發行量繼續增加,今年已經達到近3萬份,發行量已居國內外所有詩詞報刊之最。

基本信息

簡介

《中華詩詞》《中華詩詞》

《中華詩詞》創刊於1994年。20多年來年來,《中華詩詞》發表詩詞16萬多首,詩詞評論200多萬字,培養了上百名詩詞新人。從一開始,它就把“切入生活、兼收並蓄、求新求美、雅俗共賞”作為辦刊宗旨。它最大特點是“學術理論與創作並重,以創作為主兼及評論”。雜誌的任務是“推出精品,推動詩詞創作,繁榮祖國詩壇,活躍詩詞評論”,方向是“走向大眾,為大眾服務”在雙百方針的指引下,振興中華詩詞。

它欄目豐富,詩文多彩,反映當代詩詞創作和理論研究的最高水準。貼近生活,求新求美,很有特色,是一本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刊物,是古典詩詞的堅強堡壘和陣地。

《中華詩詞》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中華詩詞學會《中華詩詞》封面(11張)主辦的當代詩詞月刊。面向國內外。1997年交郵局發行,當年突破一萬份大關。到2002年發行量達到2萬份。2003年改為月刊後,發行量繼續增加,今年已經達到近3萬份,發行量已居國內外所有詩詞報刊之最。

本出版社擁有一批高素質的文字編輯及一流的美術設計人員,並有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的國家級書刊定點印刷企業作後盾,可以為各界朋友及公、私單位出版各類圖書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目的是為作家尤其是基層作家出書難搭橋鋪路、降低成本、排憂解難。我們將以最快捷的、科學的辦法申報選題運作出版,竭誠為各界作者提供優質高效、熱情周到的服務。

封面設計解讀

封面設計解讀封面設計解讀

封面設計分兩部分:五分之一居右留白,為刊名“中華詩詞”四字與總期、年份、月份;五分之四居左為畫面部分:由花鳥扇面、白文篆刻、四句刊訓、主管單位、主辦單位組成。下面就畫面部分作簡要說明:

背景原色、間色兼用,既有明快熱烈的火辣色彩,又有淡雅溫婉的輕柔色調。但總體上惜色如金,力求每期顏色簡約,和諧統一。

設計突出了《中華詩詞》詩、、畫、印四位一體,珠聯璧合的理念。居中為花鳥畫扇面,每期有別,以增加藝術含量,滿足讀者多元化的視覺需求;扇面下方為一方白文篆刻,篆刻是個性十足的中國傳統文化符號;扇面上方為刊訓:“切入生活、兼收並蓄、求新求美、雅俗共賞”,她是中華詩詞學會辦刊的一貫宗旨;篆刻下方為“主管:中國作家協會”與“主辦:中華詩詞學會”字樣,體現出刊物的隸屬關係。

上述元素完成了一個“中國結”造型,它巧妙地將文字融入畫面,文字就是“中國結”的一部分。“中國結”,中國情結。中華詩詞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的文化情結。用這個圖形作為《中華詩詞》的封面,與中國人的傳統審美情趣非常契合。中國結,其造型是《中華詩詞》封面設計的一個不可多得、奇特而完美的構想。有了“中國結”這樣一個扇面居中的固定造型,使每期更換內容成為可能,又不因此而影響各期封面總體風格的統一。

扇面內容為明代以來的名家名作。第一期為清代趙之謙的《桃花春風圖》;第二期為近代吳昌碩的《雨中幽蘭圖》;第三期為清代王鑾《風中牡丹圖》;第四期為清代張景的《蜂花鬧春圖》;第五期為清代周閒的《素花墨葉圖》;第六期為現代江寒汀的《紅榴知了圖》;第七期為明代歸昌世的《竹石圖》;第八期為清代黃山壽的《霜下秋英圖》;第九期為清代華喦的《紅葉畫眉圖》;第十期為清代周存伯的《秋江霜艷圖》;第十一期為明代傅山的《水仙頑石圖》;第十二期為明代胡慥的《梅竹白頭圖》。這些扇面作品精典別致,具有極高藝術水準和欣賞價值。由此,封面本身也就成了藝術品。

刊名由中國著名書法家、詩人趙朴初先生題寫,字跡秀雅端莊、儒風撲面,體現了一代名流的大家風範,是封面的點睛之筆。

刊名篆刻由篆刻家葉勇操刀。四川大學周嘯天教授評價:“鐵筆無毫處有毫,恢恢遊刃徐徐敲。須彌快意入方寸,蒼石篆情白石刀。”雄渾蒼勁的中國印給畫面增色不少。

設計既追求典雅風格,又融入現代元素。雖無大江東去的氣勢,卻有江南園林之精緻。一位著名詩人說:一個封面本身就應該是一件完美的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是的,讓封面第一時間撩動讀者的心扉。這,也是作者的設計初衷。

對封面設計稿的相關看法

《中華詩詞》《中華詩詞》

成都周嘯天:“一本不可攀比的刊物,應有不可攀比的外在形象。經過精心設計,反覆推敲,改版後的《中華詩詞》封面,實在令人刮目相看。她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方,莊重,亮麗,簡潔,而內涵豐富。既傳統,又現代。刊名處五分之一留白,使畫面感覺稍長,符合傳統審美習慣。設計的元素,都很中華,很詩詞,有事可據,有義可陳,應有盡有,應無盡無。融書畫金石於一爐,而不覺累贅。取燈塔與中國結之形,而出以自然。扇面畫出歷代名家,而主題鮮明,合於時令。細節亦經得起推敲,以印為例,‘中’字上提,留紅極為醒目,‘華’字配篆不與花字混同,四字團氣緊密,而整個封面元素亦團氣緊密,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之凝聚力。”

新疆星漢:封面設計明麗、大方,頗具其長,但中間畫面,似乎過於小巧、過於閒適,不夠“現代”,與刊訓“切入生活”不甚合拍。一孔之見,未必正確,僅供參考。浮言不陳。

遼寧王充閭:憑直覺印象,認為十二幅畫面“鬱郁乎文哉”,高雅大方,且能體現每月的時序特徵,於無量數的藝苑期刊中可謂匠心獨具。這種一年到頭統籌規劃,並注意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做法,本身就十分難能可貴。

上海楊逸明:總體構思不錯。封面色彩是否可以考慮1月(元旦)、2月(春節)、10月(國慶)用暖色調,以示喜慶。

長春田子馥:這組封面典雅大氣,精巧靈秀,好於2010。但我又覺得不足,畢竟是詩詞刊物的封面,雖說“詩書畫印”共為一爐,中心還是“詩詞”,其他三項只是“詩詞”陪襯,不應該喧賓奪主,現在感覺造型與畫面過於艷麗與規整,缺少象徵與含蓄。

吉林張福有:總體看,好於今年的。似太艷?

江西胡迎建:個人覺得宜以山水畫為背景,以表現泱泱大國之氣象。但不可太滿。若用扇面,也可採用山水畫。

四川蔡淑萍:我覺得中心為一扇面有點小氣,像個研究古代小飾物的刊物。

北京于海洲:封面設計,我很喜歡!非常典雅!

重慶陳仁德:認真看了,覺得典雅清秀,極富民族特色,很好。封面中間的文字(主管主辦等)在中軸線上,使整個畫面(除刊名外)完全對稱,似略嫌板滯,可否錯位排列(比如居左下)。

湖南劉慶云:有欠大氣。作為個人興趣,不太喜歡。作為全國性詩詞刊物,希望將大氣與典雅相結合,在表現手法上則可吸取新的藝術因素。

甘肅尹賢:令人耳目一新,可以。只是首期大紅過於刺眼,不知能否稍予變化。

江西傅義:典雅。

湖南宋湘綺:封面芳姿綽約,把內容包裹得亭亭玉立。

北京高昌:1,封面扇面畫建議不要古今混雜。要么都用古人,要么都用現代人。一年每人作品用一次,不要重複用一個人的作品,如周閒。2第五期、第九期等底色與文字顏色設計時區分可否再明顯些。當然,網上照片和實際設計稿不同,如彩印效果出來能保證清晰明顯就行。因讀者中老年人不少,要注意字跡清晰明顯,照顧這部分讀者的視力。3封面要和封底一定要組成一個設計整體來看。每期封底風格、色調要考慮與封面相協調。4條形碼是否出現在封面?

福建王恆鼎:第一期喜慶一點很合理,第五期顏色若能再調淡一點更好。總體感覺精緻典雅也較大氣。那方印要是移到兩列文字下方也許更像扇墜,但不知具體效果如何。

浙江林峰:樣稿設計匠心獨具,別有風味,妙處暫且不說。就扇面而言,精巧有餘,而渾厚不足,可作封底之用也。

相關說明

《中華詩詞》《中華詩詞》

《21世紀中華詩詞發展綱要》提出以國語作基礎,實行聲韻改革。這是從語言發展現狀出發,獲得最大詩詞效果,深受廣大民眾歡迎的必要措施。《中華詩詞》雜誌公布了兩種聲韻改革簡表,一邊試行,一邊聽取意見,準備經過認真研究,綜合為一種試行簡表。

據此,《中華詩詞》編輯部組織力量,對公布的兩種簡表以及詩詞界傳用的幾種簡表,進行了分析、研究、比較和歸納,徵求了一些詩詞作者的意見,經過集體討論,整理出了《中華新韻(十四韻)簡表》(以下簡稱《簡表》)。在此基礎上,又邀請全國著名語言學家、音韻學家專門進行座談,聽取了他們的意見。參考和借鑑了現代音韻學家對國語音韻的研究成果。現將《簡表》正式公布試行。下面,對於這個簡表制定時所考慮、所參照、所依據的幾個原則性的問題,向讀者做一簡要的說明。

1、韻部劃分的依據——國語
以國語為讀音的依據,以《新華字典》的注音為讀音的依據。將漢語拼音的35個韻母,劃分為14個韻部:麻波皆開微豪尤,寒文唐庚支齊姑。為了便於記憶,可用兩句七言韻語來代表14個韻部:中華詩國開新歲,又譜江濤寫玉篇。

2、韻部劃分的標準——同身同韻
用《漢語拼音》注音,韻母可分為韻頭、韻腹、韻尾三個部分。韻母中開頭的i、u、ü,稱為韻頭;韻頭後面的元音部分稱為韻腹,它是韻母發音的主部;韻腹後面的輔音部分,即n、ng,稱為韻尾。韻腹和韻尾合稱韻身。

有的韻母沒有韻頭,只有韻身。有的韻母沒有韻尾,韻腹即是韻身。顯然,韻身相同的字,發音取同一收勢,讀起來是和諧統一的,因而是押韻的。所謂“同身同韻”,即是將韻身相同的字,歸於同一韻部。這樣就使音韻劃分有了明確的可操作的標準和尺度,從而使其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考慮到漢語拼音使用英文字母時的具體情況,在判字“同身”時,對個別具體情況有所調整。

用《注音字母》注音,韻頭稱為介母,沒有韻尾,韻母即是韻身。韻母相同,自然同韻,同身等韻就更是理所當然的了。

3、平仄區分的原則——只分平仄,不辨入聲
每個韻部中發音為陰平、陽平的字,即為平聲字;發音為上聲、去聲的字,即為仄聲字。不再區分入聲字。這樣,每個韻部實際上自然分成了平聲、仄聲兩個部分。用入聲韻的詞牌曲牌,用新韻時改用仄聲。為了同時使用《平水韻》時更加方便,在每個韻部的後面標出該韻部平聲字中所含的原入聲字。仄聲部分中的原入聲字不再標出。

4、多音字的歸屬原則——音隨意定,韻依音歸
對於多音字,根據其不同的讀音,分別歸屬於相應的韻部。在使用時,根據該字在句子中的具體含義確定其讀音,從而確定其所屬韻部及其平仄劃分。

5、與舊韻書的關係——倡今知古,雙軌並行;今不妨古,寬不礙嚴
創作舊體詩,提倡使用新韻,但不反對使用舊韻,如《平水韻》。但在同一首詩中,對於新舊韻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為了便於讀者欣賞、便於編者審稿,使用新韻的詩作,一般應加以註明。一般說來,新韻比舊韻要簡單、寬泛,且容量大,這對於繁榮詩詞創作應該是有促進作用的。但這並不妨礙繼續使用舊韻,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則。而且,即使使用新韻,也可以使用比《中華新韻》更嚴、更細的韻目,這就是“寬不礙嚴”的原則。

聲韻改革是一件大事,不是一蹴而就的。《簡表》並不是十全十美的,通過一個階段的試行,還要進行修訂和完善。希望這個《簡表》能夠對廣大詩詞作者和愛好者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希望詩壇能夠湧現出一大批使用新聲韻的好詩,這是我們公布這個簡表的根本目的。
 
關於幾個具體問題的說明
e、o同韻。
e與o在漢語拼音中發音的區別,是依賴於聲母的,當其與b、p、m、f相拚時,發o音,與其它聲母相拚時,發e音。它兩個其實是一個韻母,只是與不同的聲母相拚時,才造成了讀音的微小差別。《平水韻》同歸五歌,《十三轍》同入“梭波”,說明古時差別更小。《注音字母》中用ㄛ、ㄜ表示,採用兩個形近的字母,正是反映了讀音的實際情況。因此,把e、o歸入同一韻部,是在實際發音上是不違反“同身同韻”的標準的。

eng、ong同韻。
韻母ong的使用,只是《漢語拼音方案》的特殊處理。從音韻學角度上講,ong、iong的韻腹都不是o,而是e,即應為ueng、ǖeng,其韻身都是eng。《漢語拼音方案》中還有一個韻母ueng,與ong同音,可見ong與ueng是等效的。在《注音字母》中,ong、iong即為ㄨㄥ、ㄩㄥ。介母不同,韻母同為ㄥ,其與eng同身同韻的狀況,更是一目了然。《平水韻》分為一東二冬八庚九青十蒸,至《十三轍》統歸中東,反映出古人已經認識到它們可以是同韻的。

ie、ue的韻身不是e,而是ê。
我們所說的“同身同韻”的標準,是以字的實際讀音為依據的。《漢語拼音方案》為了簡便,對個別字母的使用做了調整。比如,ie、ue中的e實際應是ê,即《注音字母》中的ㄝ,為了簡便,以e代之。注音時是簡便了,劃韻時卻增加了一層假面具。必須拋開假面具,按照其實際讀音劃韻。因此ie、ue不應與e同韻,而應自成一韻。《平水韻》中,此二韻雜於九佳六麻,《十三轍》始辟“乜斜”,反映出讀音的發展分化狀況。

an、en不同韻。
這兩個韻母的字,有一部分在古代讀音是相同或相近的,因而《平水韻》把它們歸入同一個韻部(十三元)。現在有些地方方言中還保留著這種坊音,但普通中已明顯的區別出來了。這兩個韻母雖然都是以鼻音n做為韻尾,但做了韻腹的主元音不同,因而韻身不同。按照“同身同韻”的標準,不應同韻。

en、eng不通押。
古人多有en、eng通押現象,多見於詞。現在有的地方方言中,仍有en、eng不分的現象,即是古音的殘留。國語中,它們的讀音差別是非常明顯的,不能通押。且新韻只有十幾個韻部,字量大,餘地大,用韻再無放寬的必要。因此,不論從“同身同韻”的標準來說,還是從具體操作的尺度來說,這兩個韻部都不應再通押。

註:為簡便起見,本文所舉舊韻部僅為平聲韻部,對其仄聲韻部,根據“同身同韻”的標準,讀者用者自會解決其韻部歸屬,茲不贅。

關於軟體的使用提示

《中華詩詞》《中華詩詞》

《中華詩詞》是您閱讀、學習中華古典文學的一個方便、理想的工具。閱讀古典作品,可能經常會有一些字不會念、不解其意,需要查查字典的;現在可不必那么麻煩啦!在《中華詩詞》軟體當中,若哪個字、哪個詞不認識,用滑鼠點一下它,馬上就可以在螢幕右邊的“字義”視窗中得到詳細的詞義、字義解釋。我們在軟體當中免費提供的漢字字典,收錄了二萬餘箇中文單字,基本涵蓋古文、現代文當中出現的所有漢字;在“註冊版”當中,還另外提供了一部容量約1700萬字的高級中文詞典。

《中華詩詞》軟體提供方便的擴充功能,您可以隨意往作品庫中添加新目錄、作者、作品(若有需要,您可以建一個子目錄,專收自己個人得意之作);提供“文庫導入”、“文庫導出”功能,可以方便地與他人交換“文庫”作品;若有必要,您也可以隨意刪除作品,或將作品放入“收藏夾”內,以備日後查閱。軟體具有完善的中文朗讀功能,可以準確地朗讀任何一篇中文作品,無論作品如何艱澀、文字如何偏僻,一樣能準確地朗讀出來,甚至還能“倒背如流”。

值得一提的是《中華詩詞》軟體當中方便而強大的“全文檢索”功能,只要您記得作品中出現的任意連續的幾個字,轉眼就能替您將感興趣的作品找出來!此外還提供“組合條件”式的高級檢索功能,如輸入:“春風+明月+李白”,電腦會馬上替您找出李白作品當中,所有出現了“春風”與“明月”的詩句來。

《中華詩詞》豪華版主要面向大眾用戶,軟體內收錄了一個龐大的中文書庫供您使用,目前作品主要分四大部分:“中華詩詞”、“中華散文”、“中國小古詩文”與“附錄”。“中華詩詞”遴選上自先秦《詩經》、下至現當代著名詩人的代表作品五千餘首,並為多數重要作品提供了較為詳盡的注釋資料;“中華散文”分《經》、《史》、《子》、《集》四部,收錄古往今來重要的散文作品。

如: 《大學》《中庸》《論語》 、《孟子》、《詩經》(見詩詞部分)、《尚書》、《禮記》、《儀禮》、《周易》、《春秋(三傳)》、《國語》、《戰國策》、《老子》、《莊子》、《列子》、《荀子》、《公孫龍子》、《鬼谷子》、《孫子》、《尹文子》、《墨子》、《韓非子》、《淮南子》、《金剛經》、《四十二章經》、《心經》、《六祖壇經》、《世說新語》、《茶經》、《聊齋志異》、《文心雕龍》、《昭明文選》、《古文觀止》……等;“中國小古詩文”緊扣中、國小現行語文教材,分為“國小部”、“國中部”與“高中部”三個部分,系統全面地整理了國小、國中、高中語文課本當中出現的所有文言文、古詩詞篇目,並蒐集了大量相關教學輔導資料,以方便在校師生們使用。

此外,還精選了一批膾炙人口的古詩詞、文言文名篇,供學生課外閱讀學習之用;“附錄”部分提供了許多補充資料,如“詩詞常識”:《詩品》、《二十四詩品》、《白香詞譜》、《人間詞話》、《平水韻部》、《詩詞格律(王力)》、《詩律淺說》、《詩韻新編》、《詞學名詞釋義(施蟄存)》、《格律術語簡釋》、《六一詩話》等;“外國文學選讀”:《莎士比亞詩集》、《泰戈爾詩集》、《各國名詩選》千餘首;“兒童文學選讀”:《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王爾德童話》、《愛的教育(亞米契斯著)》;“古代蒙學”:《幼學瓊林》、《聲韻啟蒙》、《訓蒙駢句》、《笠翁對韻》、《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增廣賢文》、《朱子治家格言》、《千家詩》等;針對中國小教與學的需要,我們選錄了一批實用的文言文學習資料:如“文言文實詞”、“文言文虛詞”例釋、《成語小辭典》等;此外還有《名勝對聯集錦》、“沈從文作品選”……等等。

《中華詩詞》特別版主要面向中文專業用戶。我們蒐集整理了一系列較大型的文庫,以“單行本”(“特別版”)的形式發布(詳見http://www.zhsc.com/poemse.htm),用戶朋友們可根據實際需要,挑選下載使用;若有必要,您可以通過軟體中的“導入、導出文庫”功能,將這些文庫自行合併在一個作品庫內使用,具體操作方法,請查看我們軟體的幫助檔案。首期推出的《中華詩詞》特別版系列,包括如下幾種:《中華詩詞博覽》(包括《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全唐詩·全宋詞·全元曲》、《全宋詩》及元明清詩集等)、《全唐文·唐前古文》、《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及《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日後我們還將會不定期地推出各類“特別版”,以饗用戶朋友們。

相關評價

《中華詩詞》《中華詩詞》

《中華詩詞》作為一種宏揚中國傳統詩歌文化的全國性刊物,除了面向老年讀者外,更應面向廣大的青年讀者。中國傳統詩歌,在中國文學史上雖然有過輝煌的過去,但是,要在中國現代社會中求得更大的發展,必須順應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潮流,進行自身的變革。怎樣變革呢?我認為應向著中國現代詩詞的方向發展。在詩詞形式、語言和內容上,突破傳統詩詞嚴整格律的束縛,賦予中國現代詩詞全新的內容,以適應中國現代社會文化發展的需要。

青年是中國的未來。中國傳統詩詞要繼承下來,發揚光大,就必須面向青年一代,化繁難為簡易,變晦澀為通俗。實現詩詞形式上的簡單化,語言上的通俗化,內容上的現代化。只有這樣,才能為中國廣大的青年讀者所接受。

說起中國傳統詩詞,人們是以“舊詩”、“古體詩”相稱。就是我們許多傳統詩詞創作者自己,也常常稱自己創作的詩詞為“舊體詩”。其實,中國傳統詩詞,發展到今天,這樣定位已不夠科學。難道我們的傳統詩歌要這樣地永遠地“舊”下去,乃至幾十年,幾百年以後,仍是一種“舊”的詩詞,就不可能發展成為一種新的中國現代詩詞。過去我們許多傳統詩詞創作者,創作的很多詩詞,的確新的東西還太少,讓別人一看,就顯得有些陳舊。甚至有些人的詩詞,標上明代、清代詩人所作,也不會有人懷疑。難怪別人總以“舊詩”相稱。

不可否認,近年來,我們一些詩詞創作者在中國傳統詩詞變革上,進行了一些可貴的探索,但總是不能從中國傳統詩詞的束縛中真正解放出來,沒有對中國傳統詩詞發展方向進行科學正確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傳統詩詞的變革和發展。

中國傳統詩詞,要實現質的飛躍,發展成為中國現代詩詞,就是要敢於破“舊”。不破“舊”,不足以立“新”只有在傳統詩詞形式、語言和內容上實現“舊”的重大突破,才可能呼喚出中國現代詩詞的“新”來。才能使中國傳統詩詞發展成為一種全新的中國現代詩詞。從而適應中國現代社會詩歌文化發展的客觀需要。

同時,破“舊”,並不是一種簡單的拋棄,而是一種批判的繼承。中國現代詩詞,必須繼承中國傳統詩詞中,合理的有生命力的東西,應當具有中國傳統詩詞的基本特徵。應當區別於中國現代詩歌。在這方面,可以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各抒已見。同時,企望貴刊作為全國傳統詩詞的權威刊物,能在全國人民面前豎起中國傳統詩詞變革的大旗,肩負起中國傳統詩詞向中國現代詩詞變革的歷史史命,為宏揚中華傳統詩歌文化作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建議

1、刊名使用繁體字,不太理想。建議使用國務院統一規範的簡化漢字,以免給人一種守“舊”之感。

2、雜誌內容一律使用橫排,不用豎排。以符合現代出版刊物通常使用的排版方法。

3、倡導廣大詩詞創作者使用現代詩詞語言進行創作。開始可以文言和白話並用,然後逐漸實現詩詞語言的全面白話(即在現代文學語言和口語中提煉中國現代詩詞語言)。

4、建議開展中國傳統詩詞專題研究和討論,並加以正確的導向。

5、條件成熟時,開設“青年詩詞”專欄,刊登青年詩詞作者的作品。

相關新聞

我市舉辦中華詩詞學會《中華詩詞》專家詩詞專題講座吳江市舉辦中華詩詞學會《中華詩詞》專家詩詞專題講座

2010年年5月15日,吳江市創建“中華詩詞之鄉”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市詩詞協會在市委黨校大禮堂,舉辦了中華傳統詩詞創作大型專題講座,邀請到了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華詩詞》雜誌主編,原《詩刊》雜誌副主編楊金亭先生,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中華詩詞》雜誌常務副主編趙京戰先生,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上海市詩詞協會副會長、著名詩人楊逸明先生,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中華線裝書局總經理兼總編輯周興俊先生等四位專家。

楊金亭先生首先作了講話,他向大家詳細介紹了中國詩詞界空前活躍、初見繁榮、流派紛呈的現狀和存在的一些傾向性問題,使大家從巨觀上了解了全國的詩詞形勢。趙京戰先生作了《詩詞的社會作用》的專題講座,他就詩詞的社會作用、怎樣才算好詩、詩品與人品等方面向大家作了精彩的闡述。

楊逸明先生作了《漫談當代詩詞創作的語言風格》的專題講座,他就詩詞創作的傳統風格、開創嶄新的語言風格、新體詩和舊體詩等方面作了生動的闡述。周興俊先生則從詩詞創作的實踐這一角度,朗誦和講解了他來到吳江後創作的八首詩作。四位專家的講話和講座給大家啟發很大,收穫匪淺,對大家在以後的詩詞創作中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市詩詞協會會員和詩詞愛好者130餘人聽取了四位專家的精彩講座。市創建辦主任、市文聯主席俞前,市創建辦副主任、市文聯副主席錢惠芬參加了講座活動。講座由市創建辦副主任、市詩詞協會會長朱永興同志主持。

教科文藝期刊大全(二十一)

教科文藝期刊雜誌涵蓋了各國民俗文化、民間藝術、民間傳統手工藝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國際文化、藝術,且對其保護與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油畫》
《中學生數學》
《中華文學選刊》
《中學生理科月刊》
《中學生理科應試》
《中國現代文學》
《中華文化畫報》
《中國音像》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中華詩詞》
《中學科技》
《中學教育》
《中華少年》
《中學俄語》
《中國小作文教學》
《中國文化》
《中華健身術》
《中華家教》
《中國小校長》
《中華活頁文選》
《中國小圖書情報世界》
《中國戲劇年鑑》
《中華傳奇·大歷史》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中國醫學教育技術》
《中國研究生》
《中國文藝家》
《中文自學指導》
《中國文學研究前沿》
《中外文化交流》
《中國韻文學刊》
《中外軍事影視》
《中外交流》
《中外故事》
《中外電視》
《中國信息年鑑》
《中流砥柱》
《中國文房四寶》
《中國小音樂教育》
《中華手工》
《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報》
《中國校外教育》
《中華傳奇》
《中國信息化》
《中學歷史教學》
《中國音樂教育》
《中國信息導報》
《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
《中國職工教育》
《中國小實驗與裝備》
《中國遠程教育》
《中國文學研究》
《中學生數理化》
《中學生讀寫》
《中國文學》
《中華散文》
《中國新聞》
《中國小英語教學與研究》
《中國校園文學》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中國文化研究》
《中國銀幕》
《中國音樂學》
《中國音樂》
《中文自修》
《中外童話畫刊》
《中國戲劇》
《中國學校體育》
《中學生博覽》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中學教學參考》
《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
《中國小外語教學》
《中國小教學研究》
《中國小教師培訓》
《中國小教材教學》
《中國小管理》
《中國小電教》
《中篇小說選刊》
《中華武術》
《中華文化論壇》
《中國新聞年鑑》
《中國作家》
《中國中國小美術》
《中國語文》
《中學生天地》
《中學生》
《中華魂》
《中國新聞周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