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新渡村位於鰲江入海口南岸,明成化五年(1469),有孔姓從溫邑一都遷此定居,幾經滄桑,人口繁衍,逐漸形成村落。清同治間,始設渡口,築簡易碼道。因村在江口平安渡、方岩安瀾渡之後,故名新渡。清代屬十都,民國為新桂鄉第五保。1949年後屬湖前鄉。1984年屬蒼南縣龍港鎮。1992年,新渡村有318戶,1267人。以孔姓為主,約占新渡村總人口的96%。村址昔日是江畔一片荒涼灘涂,渺無人煙。而今一條寬闊的街道縱橫交錯,一幢幢華麗的住宅鱗次櫛比。沿江岸而踞的防潮大堤連線著江濱公園,堤上木麻黃樹已經成林,為新渡村築起了一道綠色屏障。1992年,新渡村被評為蒼南縣文明建設先進村。經濟發展
新渡村人,祖祖輩輩依靠一片圍墾的海塗而活。為求生存,在農耕之餘到江邊捕魚捉蝦,而後學習錢庫蘆浦近海捕撈經驗,用苧麻自織布狀密網,撈閘蝦子(醃成後又稱"蝦幾"),以此販運附近山區換取薯絲度日。1950年土地改革時,70多戶的新渡村僅有一戶地主,其土地還不足20畝。靠毗鄰的流浦村照顧,劃出部分土地,方使貧農分到了土地,村民之貧困,由此可見一斑。從50年代到70年代,單一的農漁業生產及人口的不斷增長,限制了經濟的發展。村里除添置幾棟簡陋的瓦房外,一色的茅草房依舊不變。1962年,新渡村人口397人,勞力95人,年均勞力收入239.6元,人均收入49元,人均口糧195公斤(稻穀);1969年,新渡村人口593人,勞力143人,年均勞力收入205元,人均收入64元,人均口糧151公斤;1974年,全村人口629人,勞力168人,年均勞力收入155.4元,人均收入71元,人均口糧256公斤。儘管1977年人均收入達到107元,新渡村197戶887人,尚有92戶386人生活窘迫。80年代改革開放後,村黨支部解放思想,發動村民千方百計抓收入。首先重建50年代被當做"資本主義尾巴"砍掉的古渡口--新渡。集資15萬元,安排勞力14人,兩艘各40匹馬力的渡船,日夜渡運於兩岸之間。隨著龍港鎮的崛起,日均乘渡旅客在3000人以上,年收入32.5萬元。
農業
80年代初,農業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村民們自動組合,農業生產由精於耕作的少數村民承擔,更多的勞力投入搞工副業、長途販運等多種經營。
建築材料市場
1984年龍港建鎮伊始,大興土木工程,建築材料奇缺,一度行情看漲,新渡村抓住機遇,1985年投入30多萬元,在鎮北沿江路辦起了第一個建築材料交易市場。占地8000平方米。建簡易房50間,並輔以旅館、食堂等生活配套設施。安排市場專管人員21人,成立一支51人的專業運輸隊,備有吊機、車輛等運輸工具。在市場交易的商販有90多人,分別來自福建、江西和泰順、文成、平陽及蒼南縣山區,也有少數新渡村民。年成交額500萬元,除上繳利稅等費用外,淨收入16萬元。
毛毯市場
1990年,毛毯紡織業在龍港崛起。地處新渡村的人民北路形成了毛毯一條街。村黨支部因勢利導,投入300萬元,先後建成了第一、第二兩大毛毯市場。兩市場共占地1.6萬平方米,房屋322間。市場建成後,吸引了300多戶個體織毯戶攜家帶眷置辦毯機租市場用房,投入毛毯生產交易。計有織毯機1000台(其中有60台為本村村民所有)。日成交額平均在20萬元,年淨收益135萬元。毛毯市場的投入營業,啟動了整個新渡村的經濟。參加市場管理,服務於市場運輸,自備織機投入織毯、交易者,計1000人左右。除此,村成立運載砂、石專業隊,投入勞力90人,運輸船30艘,年收入130萬元。燒制蠣灰亦是一部分村民的副業,新渡村有灰窯9條,參加生產50人,年收入9.5萬元。新渡村無剩餘勞力,花甲老人也樂於參加力所能及的勞作。此外,還僱請了外地來村的打工仔、打工妹200多人,以解勞力不足。1992年,新渡村利用市場經濟的優勢,以毛毯市場為依託,與鎮工商分局合資,擇中心地段,投入4000萬元,創辦一個占地4.3萬平方米、主樓九層、2400個攤位的大型紡織工業品市場,已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