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41年12月2日,朱經武出生於中國湖南長沙,祖籍廣東台山。
1948年,隨父母遷移至台灣省台中縣清水鎮,高中就讀於台中縣的國立清水高中。
1962年,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獲得理學士學位。
1965年,畢業於紐約福坦莫大學,獲得碩士學位。
1968年,從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博士畢業後,進入新澤西的貝爾實驗室從事工業研究工作,擔任技術人員(-1970年)。
1970年,進入克利夫蘭州立大學任教,先後擔任助理教授(1970年-1973年)、副教授(1973年-1975年)、教授(1975年-1979年)。
1979年,進入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大學,擔任物理學教授,MD安德森物理學教授(1987年-1989年)。
1986年,擔任美國宇航局太空真空外延中心主任(-1988年)。同年出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的固態物理項目主任。
1987年,朱經武等人首次宣布得到了90K以上電阻消失的超導體。同年出任由美國德州及聯邦政府資助,全球規模最大的美國休斯敦大學德州超導中心首位主任(-2001年)。
1988年,當選為第17屆中央研究院院士,隸屬於數理科學組 。
1990年,獲《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推選為美國最優秀的研究員。
1996年,擔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高級氧化物及相關材料研究科學與工程中心主任(-1997年)。
1999年,擔任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首席研究員。
2001年7月,接替吳家瑋出任香港科技大學第二任校長。
2005年,當選為俄羅斯工程學院院士。
2006年5月,受聘擔任嘉興學院名譽院長。同年擔任香港科技大學高級研究學院創始董事。
2008年8月7日,入選美國休斯頓布朗大會名人堂。
2009年9月,卸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職務,並擔任榮譽退休校長及大學名譽教授。
2011年,擔任休斯敦大學德州超導中心創始主任兼首席科學家 。
2012年,台灣綜合大學系統正式成立,擔任首屆系統總校長。
2013年,擔任美國國家發明學會章程研究員。
2015年8月25日,國務院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一共邀請僑界嘉賓1779人參加紀念活動,朱經武與謝國民、陳永栽、梁有成、惠京仔5位德高望重、聲譽卓著的僑胞代表應邀登天安門城樓觀禮並出席招待會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1987年1月,朱經武領導的研究小組成功發現93K(-180 °C)新超導材料,第一次超過液氮溫度,開創了高溫超導研究和套用的新紀元。在隨後的實驗中不斷發現新材料並刷新超導轉變溫度的記錄,並於1993年將超導轉變溫度提高到164K(-109 °C)。2000年,朱經武獲白宮邀請參加“二十世紀重大發明的新紀元時間錦囊”計畫,又被《世紀動力》選為本世紀在氣電方面最具影響力的一百位人士之一 。
•學術論著
截至2016年,朱經武已出版論文著作逾660篇,併合編多部著作,為百科全書及科學年報撰寫科普文章,代表論文如下:
時間 | 論文名稱 | 作者 | 期刊信息 |
2016 | Interface-induced superconductivity at ~ 25 K at ambient pressure in undoped CaFe2As2 single crystals | K. Zhao, B. Lv, L. Z. Deng, S. Y. Huyan, Y. Y. Xue and C. W. Chu,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113, 12968 |
2004 | Field-Induced Re-Entrant Novel Phase and a Ferroelectric-Magnetic Order Coupling in HoMnO3 | B. Lorenz, A. P. Litvinchuk, M. M. Gospodinov and C. W. Chu | Phys. Rev. Lett. 92, 087204 |
1997 | Superconductivity up to 126 Kelvin in Interstitially Doped Ba2Can-1CunOx [02(n-1)n-Ba] | C. W. Chu, Y. Y. Xue, Z. L. Du, Y. Y. Sun, L. Gao, N. L. Wu, Y. Cao, I. Rusakova and K. Ross | Science 277, 1081 |
1994 | Superconductivity up to 164 K in HgBa2Cam-1CumO2m+2+δ (m = 1, 2, and 3) Under Quasihydrostatic Pressures | L. Gao, Y. Y. Xue, F. Chen, Q. Xiong, R. L. Meng, D. Ramirez, C. W. Chu, J. H. Eggert and H. K. Mao | Phys. Rev. B, “Rapid Communications” 50, 4260 |
1987 | Superconductivity at 93 K in a New Mixed-Phase Y-Ba-Cu-O Compound System at Ambient Pressure | M. K. Wu, J. R. Ashburn, C. J. Torng, P. H. Hor, R. L. Meng, L. Gao, Z. J. Huang, Y. Q. Wang and C. W. Chu | Phys. Rev. Lett. 58, 908 |
人才培養
對通識教育,朱經武認為:文科生多了解一些理科知識,理科生增加一些文學素養,都是很有必要的。他表示,文科生多學些理科知識,就能對科學發展多一些理解,也可以鍛鍊理性思維,何況科學發展迅速,多學些技術性的東西,對於日常的工作、學習也是非常有幫助的。而理科生學習文科知識,一方面是提高自身的修養,另一方面在與人交流中、做研究中都很有幫助。所以朱經武在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期間一直強調大學分專業要晚一點,低年級的時候要接受儘可能全面的教育,等學生們打下堅實的基礎之後再分專業,接受某一方面的專門教育。
對出國留學,朱經武表示:留學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國能夠自己培養出創新型人才。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不能完全靠辦“人才班”、“大師班”,這種模式在最開始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是可行的,但當各個方麵條件都具備了,就要摒棄這種方法,因為教育應該是公平的,要讓所有的學生都接受平等的教育 。
此外,朱經武還結合自己的科研經歷勉勵青年人走出學校,多接觸社會,在實踐中檢驗知識,同時鼓勵青年人加強分析能力、提升科研素養,勇於挑戰科學高峰 。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1987年 | Leroy Randall Grumman獎章 |
1988年 | 康斯托克獎 |
1988年 |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
1988年 | 第17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
1989年 | 國際新材料獎 |
1989年 |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1989年 | 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 |
1990年 | 德州儀器創始人獎 |
1994年 | Bernd Matthias材料獎 |
1996年 |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2001年 | 自由基金會國家獎 |
2004年 | 德克薩斯醫學,工程和科學院院士 |
2005年 | 俄羅斯工程院院士 |
2008年 | Ettore Majorana-Erice-和平獎科學獎 |
2010年 | Phi Kappa Phi榮譽學會會員 |
2010年 | 香港工程師學會名人堂獎 |
2011年 | 香港科學院院士 |
2014年 | IEEE超級電導委員會Max Swerdlow為套用超導社區提供持續服務獎 |
2014年 | 國際領導力基金會勵志獎 |
2015年 | 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 |
參考資料來源: |
社會任職
1978年朱經武擔任美國物理學會會員,他還擔任第三屆深圳市科技專家委員會高級顧問 。
個人生活
朱經武的妻子陳璞是著名數學家陳省身的女兒 ,兩人是在聖地牙哥分校讀研究生時相識,當時陳璞是研究生一年級,朱經武是研究生二年級,一年後朱經武畢業時兩人結婚,婚後朱經武到新澤西貝爾實驗室工作,陳璞在新澤西州立大學繼續攻讀物理學位,後來朱經武又去克里夫蘭大學教書,這時他們覺得,一個家裡兩個物理學家似乎太多了,於是陳璞轉而攻讀了經濟學。在休斯頓大學的邀請下,朱經武一家又來到休斯頓,他一心一意從事物理研究,陳璞則在德州商業銀行(現合併到大通銀行)工作,一直做到副總裁助理,後來因為有了小孩而辭職一心相夫教子,在家裡設立了一個有關經濟法規的諮詢公司 。
人物評價
朱經武長期從事超導、磁性和介電相關材料物理研究,成就卓越 。 (香港科學院評)
朱經武為套用超導社區提供持續的領導和卓越的服務,特別是他在努力建立和推廣由美國和國際聯邦機構資助的套用超導性重大計畫,通過組織和鼓勵研討會,會議和委員會來推動美國和國際領域的合作,成為套用超導性的有力支持者,他擔任休斯敦大學德克薩斯超導中心的創始董事和首席科學家期間,在那裡他建立了一個超導學的優秀多學科學術研究中心,其活動涵蓋基礎材料研究,潛在套用材料最佳化,以及這些材料最終在各種小型和大型套用中的使用 。 (2014年IEEE超導委員會Max Swerdlow獎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