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詞牌名。有多個作品
1·《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辛棄疾
2·《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辛棄疾
3·《木蘭花慢》吳文英
辛棄疾《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辛棄疾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作品賞析
題前小序說,中秋佳節飲酒,將要到天明。有客人說前人詩詞有賦月者而無送月者,所以本詞用屈原的《天問》體賦詞。那么“送月”,怎么送呢?本詞既不寫悲歡離合,也不寫思鄉吊人,懷古傷今,而是抓住黎明前月景的一瞬,仿照屈原《天問》的寫法,把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和比喻交織融會在一起,對月亮提出一系列的疑問:“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今夜那可愛的月亮,自由自在地往西走,不知要到什麼遙遠的地方去?於是詩人發揮大膽奇特的想像:“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不是另外還有一個人間,那裡的人們剛剛看到月亮從東方升起呢?言外之意:不在這邊,就在那邊。詞人的大膽想像,與今天月亮繞地球轉的道理相近。
下闋緊承上闋,繼續對有關月亮的所有傳說,陳述了自己的想法,大膽地提出了質疑:“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他說,有人認為月亮運行要經過海底,真讓人難以琢磨,讓人迷茫困惑。“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讓人擔憂的是如果月亮真的經過海底,那海中往來奔突的萬里長鯨,萬一撞壞了月宮中的華麗宮殿、亭台樓閣可怎么辦呢?“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月亮通過海底的時候,本來就會游水的蟾蜍固然無妨,那玉兔不通水性,又怎么辦呢?“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如果說月宮中的宮殿不被撞壞,玉兔也和蟾蜍一樣,順利渡過大海,沒有發生任何問題,那么圓圓的月亮又為什麼有時會漸漸地變成“鉤”樣的月牙呢?
本詞別開生面,從“送月”這一新的角度,詞人以朦朧的想像,探討了月亮繞地球鏇轉這一宇宙觀,是一首想像奇特、構思新穎的送月詞。詞的視野廣闊,構思新穎,想像豐富,既有浪漫主義色彩,又包含生活邏輯,且有難能可貴的科學斷想,徹底打破了前人詠月懷鄉的陳規,想前人所未想,發前人所未發,其意義比那些對月傷懷的作品寄託深遠,其境界比那些單純描寫自然景物的詠月詞更高一籌。辛棄疾(1140-1207)生活的十二世紀,這種奇思異想,在當時可能會被認為是荒誕的。可是到了十五世紀,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1473~1543)關於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的理論出現後,辛棄疾的想像,就被科學真理所證明了。所以王國維嘆曰:“詞人想像,直悟月輪繞地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王國維《人間詞話》)
毛澤東也非常喜歡辛棄疾的《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這首詞。1964年同周培源,于光遠的一次談話中就談到了這首詞:“事物在運動中。地球繞太陽轉,自轉成日,公轉成年。哥白尼的時代,在歐洲只有幾個人相信哥白尼的學說,例如伽利略、克卜勒,在中國一個人也沒有。不過宋朝辛棄疾寫的一首詞里說,當月亮從我們這裡落下去的時候,它照亮著別的地方。”(毛澤東《關於人的認識問題》)從這一段話中可以看出,毛澤東對這首詞除藝術欣賞外,還十分讚賞詞人的深刻的辨證思維。
辛棄疾《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
《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辛棄疾
漢中開漢業,問此地,是耶非?想劍指三秦1,君王得意,一戰東歸。追亡事2,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3。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4。
一編書是帝王師5。小試去征西。更草草離宴,匆匆去路,愁滿旌旗。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6。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7。
作品注釋
1.三秦:項羽為阻遏劉邦東向稱霸,三分關中,立秦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為三王,稱"三秦"。2."追亡事":指蕭何連夜追韓信事。
3."山川"句:用唐李嶠《汾陰行》原句,全詩為:"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飛。"
4."落日"兩句:取陸游《關山月》"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詩意。
5."一編書"句:據《史記·留侯世家》載,張良少時過下邳圯橋,遇一老人。老人贈書一編,後張良輔漢,成為開國元勛之一。
6."江涵秋影"句:用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原句。
7.車輪四角:車輪上生出四角,這樣就可留住友人。語出唐陸龜蒙《古意》詩:"君心莫淡薄,妾意正棲托。願得雙車輪,一夜生四角。"帶減腰圍,杜甫《傷秋詩》有"艱難帶減圍"句。
作品賞析
此詞作於淳熙八年秋,稼軒在江西安撫使任上,雖為送別詞,卻旨在傷時憂國。借漢中故實入題,意境闊大。上片借古諷今,由於朝廷不重賢才,致使賢士傷心山河破碎如此。下片抒發離情,誼厚情深。《宋史》本傳稱其"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即指辛詞此類作品。
此詞聲調上下闕首韻必仄平平仄仄,後必仄平仄,仄平平,最後六字必平平仄平仄仄,為此調定格,為南宋之體。稼軒五首都如此。
全詞多化用古人原詩句而渾融自然,毫無斧鑿痕跡。這亦是是稼軒之所長。
吳文英《木蘭花慢》
《木蘭花慢》吳文英
游虎丘,陪倉幕,時魏益齋已被親擢,陳芬窟,李方庵皆將滿秩。
紫騮嘶凍草,曉雲鎖,岫眉顰。
正蕙雪初消,松腰玉瘦,憔悴真真。
輕藜漸穿險磴,步荒苔、猶認瘞花痕。
千古興亡舊恨,半丘殘日孤雲。
開尊,重吊吳魂。
嵐翠冷,洗微醺。
問幾曾夜宿,月明起看,劍水星紋。
登臨總成去客,更軟紅、先有探芳人。
回首滄波故苑,落梅煙雨黃昏。
格律對照
格律對照例詞:【宋】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開端是上一、下四句法,前片第四句,後片第五句,皆以去聲字領下四言三句,承以兩言短韻,緊接“仄平仄仄”的上一、下三的特殊句法,下又以一去聲字領七言一句,殆是北宋教坊歌曲時節拍如此。後片第六字亦有不叶韻者,第五句亦作“仄仄平仄仄”。南宋諸家頗不一致,開端多改作上二、下三句法,後片二言短韻後,或改作五言兩句。亦有略去兩片中間諸兩言短韻者。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
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正艷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
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出郊坰。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平平(韻),仄仄中平(韻),平仄仄,仄平平(韻)。
盈盈,鬥草踏青,人艷冶,遞逢迎。
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向路傍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
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傾。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酲。
(說明:詞牌格律與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 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下劃線:領格字。『』:例作對偶;〖〗:例作疊韻)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餞別詞。吳文英曾在蘇州倉幕任職,同僚魏益齋離開蘇州,前往京城杭州之前,同事們為他餞行,同游虎丘,夢窗寫了這篇記錄游宴,抒惜別之情的詞,並寄寓了自己的身世和興亡之嘆。
“紫騮嘶凍草,曉雲鎖,岫眉顰”。開篇就通過景物描寫點明這次游宴的時令和氣氛,並暗示分別。天空中陰雲密布,虎丘也好像雙眉緊皺。“鎖”字點明沒有一點陽光給人以沉甸甸的感覺。馬嘶、凍草、雲鎖、岫眉顰幾個意象奠定了全篇淒涼的基調。“正蕙雪初消,松腰玉瘦,憔翠真真”。三句憑弔真娘。這裡用“蕙”來形容雪,並和下面憑弔美人相應。
“松腰”二句用憔悴的美人來形容松樹枝幹之瘦,又把它和楚宮細腰纖細的名妓真娘聯繫起來,立意頗為新穎。實際上這二句也是一筆雙寫,既是描寫虎丘前的松樹,又是憑弔真娘(真娘墓就在進山門不遠外)。並藉以寄託對亡妾的懷戀“輕藜漸穿險磴,步荒苔,猶認瘞花痕”。這是寫登虎丘的過程。“輕藜”指很輕的藜杖,意指夢窗等人扶杖而攀登虎丘。這個“穿”字,意在表明虎丘道上林木濃密。“瘞花痕”指埋葬美好事物的痕跡。借指詞人在險磴荒苔之間辨認過去的繁華遺蹟。“千古興亡舊恨,半丘殘日孤雲”。這是詞人在辨明了過去美好繁華遺蹟後發出的感慨。闔閭振興了吳國,最後在與越國交戰中身亡。其子夫差,為父報仇,滅了越國,但最後卻因一念之差放走了越王勾踐,日夕滋意於酒色,最終又被臥薪嘗膽的勾踐滅國殺身。“千古興亡舊恨”一句,喻意深刻,既有夫差如何勵精圖治,興邦雪恥;也有夫差如何被勝利沖昏頭腦,沉溺於享樂而最終導致亡國殺身。“半丘殘日孤雲”是寫弔古的環境,把“興亡舊恨”融入到半丘殘照孤雲的滄桑當中,不僅寫出弔古在詞人心中引起的淒涼之感,而且這個淒涼的畫面也正是南宋殘山剩水的真實寫照。過片緊承下片而來。說“重吊”,如果“步荒苔”之時只是由於繁華遺蹟所觸發的一時惆悵的話,那么此時便有開尊細論之意。“吳魂”是包括了吳地的英雄美人的,如闔廬、夫差、伍子胥、西施等。“嵐翠”即指山嵐,山間霧氣因綠樹映襯而呈翠色,而這種翠色往往日暮時分最濃。此與上“殘日”呼應。濕潤的山霧如寒水浸面,使得微有醉意的人們頓然清醒,所以他們才能“重吊吳魂”。接下來,是借弔古抒發自己的懷抱。傳說闔閭死葬虎丘之時曾以扁諸、魚腸(均為名劍)三千殉葬,闔閭墓外有一個水池環繞,名曰劍池。古代傳說寶劍沉埋於地下,劍氣可以上沖鬥牛之間,於夜晚可以看到。因此吊吳魂,必然說到劍池之下的寶劍,談到寶劍沉埋,又必然要說到夜間可以在此看到劍氣上沖的鬥牛的奇妙景觀。其中有感嘆自己和同事們久沉下僚不甚得志之意。“登臨總成去客,更軟紅先有探芳人”。二句寫送別魏益齋。言登臨之後魏就要離吳進京了。“軟紅”喻指繁華的京師,意思是說魏被親擢,到杭州後一定春風得意,有如先去探花尋芳的使者,這既切合當時節令,又有祝賀魏進京和預祝即將離開蘇州倉幕的陳芬窟、李方庵之意。“回首滄波故苑,落梅煙雨黃昏”。二句以寫景總結了全篇,其表達的情感是相當複雜的。“故苑”即長洲苑,漢吳王林苑,此處借指蘇州。亦有弔古意,所以稱“故苑”。站在虎丘上回望蘇州,在一片迷茫浩渺的煙雨滄波中,黃昏來臨了,梅花也已為風雨所敗。但梅花的飄落也正預示著春天的到來已為時不遠。這幅畫面所蘊涵的感情是極複雜的,既有弔古傷今、惜別懷人所產生的悵惘情緒,也有因友被拔擢而產生的希望之情。
這首按時間順序寫的記游詞,從早晨到虎丘,一直寫到傍晚宴會結束。但詞人在選材和結構上頗具匠心。開篇即乾淨利落地點明“游”,並用“紫騮嘶凍草”五個字分別交待了出遊,時氣和離別時的氣氛。結尾處用景語收,溶情入景,給人以充分想像的餘地。通篇讀來,在敘寫中富於變化,在結構上亦極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