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的歷史

木偶的歷史

介紹木偶的發展史。

木偶的歷史

中國木偶藝術,古稱傀儡戲,是中國藝苑中一枝獨秀的奇葩。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品種繁多、技藝精湛。

木偶的歷史

木偶藝術是藉助木偶為表演媒介的。木偶是如何產生的?迄無定論。河南安陽殷墟出土了奴隸陶俑(商代,前16世紀初前11世紀),春秋戰國(前770前221)有了木俑(其中包括部分"樂俑")。長沙馬王堆西漢墓發掘出的樂俑歌舞俑工藝、種類和造型水準較前朝又有很大進步。這便是最初的木偶,它經歷了一個由工藝到表演的變化過程:由祭儀而成了喜慶娛樂活動的一種方式。

1979年,山東萊西縣院裡鄉岱墅村發掘的一具高193厘米的大木偶,肢體由13段木條組成,關節可活動,坐、立、跪兼善。它的發現,一則體現了木偶自喪葬而娛人的過渡;再者表明,木偶製作已達到與真人無二、活動裕如的境地,這為木偶戲的萌芽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因而多數人認為,中國木偶藝術"源於俑"(服侍木俑、木樂俑、可活動的木歌舞俑)。

中國木偶真正成為藝術,還在它的戲劇特徵人以木偶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中國木偶戲成於何時?普遍的觀點是:"源於漢,興於唐"。漢代(前206--220年),已有"作魁儡"(《後漢書·五行志》)的記載,三國(公元220--265年)時馬鈞的"水轉百戲"顯然是對漢代人戲的模仿;北齊(公元550--577年)時水動的"機關木人"製作,技藝高超,尤其出現了"傀儡子"演"郭禿"故事的木偶藝術,暗示了中國木偶戲的形成年代。後世歷朝多有木偶戲演"郭禿"故事的記載,陝西合陽線戲至今猶在的"來報子"(癩包子)角色,也有"郭禿"的影子。依史而斷,"至遲在公元550年至577年的北齊時代,中國已正式形成了由人直接操縱、木偶裝扮具體人物、當眾表演簡單故事的木偶戲"。

北齊之後,中國木偶戲始終與戲劇等姊妹藝術為伴,表演形式和內容漸豐。

隋朝(公元581--618年)"百戲"中多"水飾","機關木人"多搬演神話、傳說、三國故事,人物頗眾,對木偶戲的製作與表演有直接影響。只可惜少有文字記載。

木偶的歷史

唐(618--896)文化繁榮異常,歌舞戲、參軍戲爭奇鬥豔,機關木人可以飲酒唱歌吹笙,表演與製作已達完美的統一。據敦煌莫高窟31窟所藏盛唐壁畫及詩詞歌賦推斷,提線、杖頭、布袋、"盤鈴傀儡"等木偶類型,此時皆有。

宋代(960--1279)木偶戲較唐豐盛,資料較多。大體呈以下特點:一、 題材多樣,鋪陳故事,以戲劇、說唱為核心內容;二、門類眾多,懸絲傀儡、杖頭傀儡、水傀儡發達,亦有藥發傀儡和肉傀儡;三、水平不俗,"如真無二"、"功藝如神";四、名家出現,提線、杖頭都有技藝精湛的表演家,張金線、任小三等名噪一時。"水傀儡"繼承"水轉百戲"衣缽,"藥發傀儡"似與後世焰火有關,"肉傀儡"是兒童扮演摸擬傀儡,廣東鄉間還有布袋、鐵枝木偶流傳。宋代"弄傀儡",班社眾多,普及性強,瓦肆宮廷,無處不見,文人墨客,興趣盎然。宋代是中國木偶藝術鼎盛時期。

元代(公元12791368年),雜劇藝術光芒四射,木偶藝術亦水平不俗。從僅存的《朱明優戲序》看,元代木偶已將"操縱技巧與言談、歌唱及喜、怒、哀、樂作生動表演,劇目已具備了雜劇的現實主義內涵。

由明至清,木偶戲發展的特點是遍及各地,支派繁多。

明代(公元13691644年)木偶,萬曆後興旺。以木偶特盛的福建為例,泉州提線木偶,製作精巧,操作複雜(一個形象的提線多至十幾至二、三十條),且聲腔活潑,音樂豐富。布袋木偶,僅福建一境即有南北兩派之分。南派屬泉州,音樂結構與泉州提線木偶相似;北派屬彰州,以龍溪布袋木偶最為著名,用皮黃音樂,行當齊全。演出內容上,南長神話,北擅武戲(但後來北派也增加了不少神怪、鳥獸的動作,表演功能得以擴大)。"水傀儡"表演更富故事性;杖頭木偶,廣有流行。

清代(公元16161911年),杖頭木偶遍布四方,行當眾多。杭州有"木人戲",廣東有"抓頸"杖頭,四川杖頭有大、中、小三種形式,山西杖頭分晉中、晉南兩種。北京杖頭,多"內庭供奉",時稱"大台宮戲",實為一種特殊形態的"京劇",許多名伶如金秀山、劉永春等都"鑽筒子"客串過,京城木偶也有"四大名班"("四義班"、"金麟班"等)。陝西合陽線戲,明代已有發展,乾嘉年間,流行於山、陝、豫三省毗連的30餘縣,僅合陽就有戲班30多個。杭州、泉州班社林立,上杭提線木偶光緒時鼎盛,江蘇提線木偶清末便風靡海外(東南亞地區)。流傳粵東、閩西的鐵枝木偶,清末成型,紅極一時。陝西蒲城的"火神會",以"藥發傀儡"形式演《天女散花》、《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是清代此類木偶戲的重要標誌。

辛亥革命後,上海的文化人率先創演"文明新戲"。本世紀三十年代,虞哲光等人力圖以現代的聲、光、景和新歌劇形式,改革傳統戲,創編了《文天詳》、《天鵝》、《長恨歌》等劇目,拓展了木偶藝術的題材與表現空間。四十年代,京、津、滬等大城市,先後成立新型木偶劇社,創作與影響擴大,奠定了新中國木偶戲發展的良好基礎。但廣大鄉村,依舊延續著古老的木偶劇目和戲曲型傳統。

五十年代,各地木偶班社紛紛改為木偶劇團,中央和地方常辦觀摩、會演,極大地提高了木?木偶戲、 皮影戲觀摩演出會在京舉行,12個省、市劇團參演,《蔣乾盜書》、《大名府》等劇目傳統而富新意,現實題材作品出現,表現形式出新;同時舉行的展覽會,是木偶珍品的大檢閱,福建泉州的雕刻大師江加走的作品被視為國寶珍藏。此後,各地會演頻仍,戲劇品種間的交流不斷,梅蘭芳、周信芳、蓋叫天等戲曲大師與木偶藝術都有解不開的情緣。同時,木偶戲再出國門,木偶電影藝術逐漸形成。

1960年1月,第2屆全國會演舉行,出現了《大鬧天宮》、《小放牛》、《鋼鐵小英雄》、《海上漁歌》等新作,題材、形式變化,探索性增強。中國木偶戲已走出"草台班子"的舊套,發展為新型的劇場藝術。

1975年12月的第3屆全國會演在京舉行,劇目是現代題材,人物造型、音響舞美方面,均有大膽嘗試。七十年代後期,大量新作品湧出,1978年泉州木偶劇團大型神話劇《火焰山》的創作,標誌了新時代的降臨。

八十年代初,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成立,全國性"演出周"確立。1981年11月的第4屆全國會演中,《野天鵝》、《通天河》、《哪咤鬧海》、 《龜兔賽跑》、《愛吹牛的大公雞》等一批頗具時代精神的劇目出現,"老少鹹宜,兒童為主"的木偶藝術時代走向與服務方針,得到了確立。

九十年代,木偶藝術正以新的姿態,迎接市場與競爭的挑戰。1992年,全國木偶皮影會演,參演劇團空前之多,出現了一批優秀劇目。文化部設立政府最高獎"文華獎"以來,已有《神鎖吶》(中國木偶劇團)、《火雲鳥》(湖南省木偶藝術劇團)、《哪吒神遇鈦星人》(上海木偶劇團)、《哪吒》(成都市木偶劇團)獲"文華新劇目獎"。《蛤蟆與鵝》(上海木偶劇團)、《大肚彌勒佛》(天津兒童藝術劇團)獲文華新節目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