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公戲

師公戲

師公戲,儺戲戲曲劇種,清同治年間在巫師跳神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最早用木製面具,故亦稱“木臉戲”,流行於廣西的河池、宜山、貴縣(今貴港)一帶。師公戲最初的劇目內容以驅鬼酬神為主,後來出現以神話和現實生活為題材的劇目。師公戲舞蹈豐富,原來是唱,後也有念白。 安徽、陝西等地的師公戲與端公戲以及貴州、四川等地流行的師道戲、師公臉殼戲、慶壇戲等,均屬同一類型,在藝術上則各有特色,大都用漢語演唱。

基本信息

歷史來源

“師公舞”源於何時,民間藝人有些不同的說法。一說源於周代,其唱本中確有“周朝唱師傳下來”、“三元三聖號真君,周興幽厲作諫臣,辭職參師為正教,究竟五行秘密文”等唱詞;一說源於黃帝時代,說黃帝就是運用梅山教密文戰勝蚩尤的;又傳唐、葛、周為皇帝母親擊鼓舞蹈,驅邪治病,皇帝封其為三元,遂“三元教”廣為流傳;又一說源於漢代,葛諸亮南征十洞蠻王時,有梅山教徒隨征,後流落於十萬大山傳教,由此出現師公。以上種種,均屬口頭傳說,沒有可靠的文字依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師公舞”起源甚古。與嶺南(廣東、廣西古稱嶺南)古代巫舞、儺舞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師公舞”可能源於嶺南古代巫舞。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儺舞的表演形式,至唐、宋後,由於道、佛二教相繼傳入廣西,又觸到了道教的影響,師公藝人為了招徠觀眾,還大量吸取了民間的傳統文藝、體育形式,逐步演變成為一種半宗教性、半文藝性的獨特的表演形式了。

由於壯族人民聚居的各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人民的風俗習慣和審美情趣的差異,各地“師公舞”的表演形式、風格特點和演唱內容也各不相同。流傳於武鳴、河池、上林縣的“師公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演風格

由於各地師公舞均有相對統一的祭祀內容和基本相同的服飾道具,因而在表演上形成了一定的規律和風格特色。一般來講師公舞的風格古樸淳厚,動作沉穩健壯,其基本要求是:“馬”要矮(藝人稱前點步、蹲襠步、正步蹲為馬步、要求馬步蹲得越矮越好)、身要擺,胯要扭、膝要顫。舞蹈時,經常在一個強烈的鼓點上突然吐氣屈膝,身體隨之反覆擺動,腿部動作豐富多樣,既有特點,又富於韻味。

師公舞一般都用蜂鼓、扁鼓、鑼、鑔等打擊樂器伴奏,其中蜂鼓起主導作用,蜂鼓因形似黃蜂而得名,鼓身用陶土燒成,內空,一頭大,一頭小,均蒙以羊皮,小的一頭用棍擊打,鼓聲清脆悅耳,另一端以手拍擊,鼓聲渾厚深沉,雙手交替擊打,變化多端。

主要曲種

武鳴縣的“師公舞”

武鳴縣的“師公舞”依附於古老的祭祀儀式,接受外來影響較少,形式古樸原始,表演者邊唱邊跳,曲調活潑,節奏鮮明,舞蹈動作樸實粗獷。儀式開始,主持祭祀的巫師身穿大紅袍,頭戴八卦帽,扎腰帶,著戲靴,執法器(牙笏和鎮壇木),在念咒誦經的過程中,即興歌舞,表示祛邪解穢,開壇請神。儀式中間,有兩個童子分別戴紅、黑兩種面具,持二環杖(即趕鬼棍)穿插表演雙人棍舞,雙人綢帶舞,以表示對其始祖的紀念。接著童子與其他巫師共同表演四人篩米舞和五人綢帶舞,以祈禱五穀豐登。最後,全體巫師與童子各持樂器和法器,由主要巫師帶頭按“福”、“祿”、“壽”字走隊形,節奏從緩慢到急速,情緒由輕快轉歡騰,舞步從穩步行進發展到轉身跳躍,氣氛熱烈,形成高潮,名曰“踩罡”。表演中還演唱一些民間的故事等。舞蹈結束,由童子戴面具,持二環杖到各家各戶趕鬼,最後將一紙船點燃了丟下河去,以示驅邪得福,全村吉祥平安。

河池、上林縣的“師公舞”

河池、上林縣的“師公舞”人物性格突出,舞蹈語彙比較豐富,並具有一定的韻律和規範。表演時,師公著寬袖大袍,戴上刻有人物臉譜的木製面具,在打擊樂伴奏下,先表演一段獨舞或雙人舞,示意這位神靈已降臨人間,接著坐下來演唱該神的身世業績,歌頌他的力量與功德。每個神各有一個不同的面具和唱本,舞蹈動作和伴奏鼓點也各具特色,生動的表現了各個神的性格特徵。如唐、葛、周三將軍能為人民驅鬼逐疫,消災去難,他的動作英武豪邁,氣宇軒昂;三界是個神醫,能為百姓驅瘟治病,保佑平安,他的身段瀟灑飄逸,頗有文人風度;莫一大王力大無窮,為民平匪除患,表演時手持寶劍,動作剛健強悍,具有英雄氣概;靈娘能保佑人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她的舞蹈節奏緩慢輕盈,舞姿舒展優美,表現了一位善良的女神形象。功曹是傳訊請神的使者,在他的舞蹈中扭胯晃身的動律貫串始終,顯得生動活潑;天公和帝母是兩位為人間送子賜福的神,他們的雙人舞富有生活氣息,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天公戴上了善良憨厚、笑容可掬的木相(木製面具),配上那聳肩晃頭、雀躍追逐等詼諧的動作和風趣的舞步,真是妙趣橫生。帝母則戴著溫順秀麗的女性面具,含蓄可親,在天公的追逐挑逗下羞羞答答,躲躲閃閃,天公追得精疲力竭,氣喘吁吁,直到跌倒在地,頓時間,逗得滿場觀眾失聲大笑。這裡我們所看到的天公帝母根本不是什麼神的形象,而是普通人的愛情生活在“師公舞”中的反映,這些充滿生活情趣的表演,使人得到了美的藝術享受。

壯族“師公舞”

壯族“師公舞”是流傳於廣西武鳴、邕寧、都安等地 的一種屬梅山教派的祭祀舞蹈。它歷史悠久舞蹈語彙比較豐富,民族特色濃郁,是壯族民間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

廣西壯族人民聚居的地區,除了信奉道、佛兩教之外,還普遍盛行一種稱作“梅山教”(或稱“三元教”、“師教”)的原始宗教,尊奉唐道相、葛定志、周護正為始祖,系多神信仰,是當地巫教、道教與古代儺禮混合而形成的一種教派。壯族人民的傳統習俗,天旱求雨、豐收酬神、驅鬼逐疫或料理喪事,需請“梅山教”師公(壯語稱“公篩”,即巫師)主持盛大的祭祀儀式。這種儀式的稱謂各地不一,有“打醮”、“做齋”、“古篩”(壯語譯音,意為做師)、“調芒廟”(壯語譯音,意為跳廟神)、“調篩”(跳師的諧音)、“唱師”等稱呼。師公在祭祀儀式中,除進行念咒、卜卦、請神、驅鬼等巫術活動外,主要是戴面具跳神,並演唱各位神的傳說故事。師公所表演的各種跳神舞蹈,民眾稱之為“師公舞”。

儺舞,作為一種驅鬼逐疫的古禮與民間習俗,早在周代已盛行於宮廷和中原地區的北方農村。古代儺禮是驅鬼逐疫,時間在除夕前一日和老人喪葬時,方相氏戴面具扮儺,服裝是玄衣朱裳,道具是戈、盾和大鞀,這些恰恰與師公在“打醮”、“做齋”儀式中的祭祀內容、服飾道具都有相同之處。儀式最後,師公穿紅袍、戴面具、執趕鬼杖(或劍器)到各家各戶趕鬼的場面,則與方相氏索室驅疫如出一轍。再將在宋代已聞名京師的“桂林儺舞”與壯族“師公舞”相比,則發現有更多的共同之處。除了酬神祭祖、驅鬼逐疫的祭祀內容和戴面具跳神的表演形式基本雷同外,都者均屬梅山教系統,都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之說,在打擊樂伴奏中,均以蜂鼓作為主要樂器,而且都說是由五樂師傅所制。這就說明壯族“師公舞”與儺舞的關係也很密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