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帕奧禪林地理狀況
1、禪林位置禪林位於緬甸南部蒙邦(Mon State)毛淡棉市(Mawlamyine)南郊15公里(9英里)處的帕奧村,以村名作為寺院之名。帕奧禪林創建於1926年,現在已成為頗具規模的國際禪修中心,並且還在不斷擴建之中。
2、氣候帕奧禪林濱臨印度洋安達曼海,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一年分為熱、雨、涼三季。從二月到四月為熱季,天氣乾燥而且炎熱,但有風,最高溫度約在38℃左右。從五月到九月約五個月的時間為雨季,有時連續十幾天下雨,空氣非常潮濕,蚊蟲較多,但天氣不熱,溫度在22℃~30℃之間,適合禪修。從十月至一月為涼季,氣候涼爽而不寒冷,溫度在20℃~28℃之間,十二月底最低溫度也在15℃左右,非常適合禪修,很多旅遊愛好者也多會趁此涼季入境觀光旅遊。
二、禪林構成
1、總結構帕奧禪林由下院、中院與上院三部分組成。
下院(Zin-kyan Kyaung)的建築主要為早期禪林的原來規模,加上近十年來不斷擴建的新建築,如今乃老比庫、十戒尼、八戒尼、北傳「比庫尼」、女居士們居住和禪修之處。目前興建了一座大型的三層多功能新禪堂——「慈住法堂」(Mettàvihàr? Dhamma Hall),可供女眾坐禪、誦經、聞法及居住之用。
中院 (Kywe-da-nyin Kyaung)為別住院,即需要懺除桑喀地些薩罪 的比庫進行別住(parivàsa)、馬那答(mànatta)以及出罪(abbhàna)的地方。由於帕奧禪林僧團持戒之精嚴在緬甸有相當的知名度,故常有遠道而來請求別住的比庫。
上院地處丘陵,全寺以山為界,為森林所覆蓋,稱為「莊嚴山寺」 (Cittalapabbata Vihàra),比庫僧團主要於此居住與禪修。從下院進山,須經過小墳堆、橡膠林、軍區射擊場等,步行約二十來分鐘即可到達。
莊嚴山寺的主要建築有大禪堂、禪師寮房、三層的圖書館、醫院、診所、托缽堂、兩層的齋堂、巴利學校等等。
山上的大禪堂已於2000年2月竣工使用。大禪堂坐東南向西北,依山而建,兩邊各有山嶺向外伸展。其建築為鋼筋水泥結構,氣勢雄偉,風格頗具典型的緬甸傳統特色,禪堂頂還聳立著一座造型仿蒲甘古城阿難達寺的金佛塔。大禪堂取名為「法住界堂」(Dhammavihàr? samà)。巴利語s?ma,意即界、界場,為僧團舉行 甘馬 之處。因為陸上界場必須建立於相對獨立之處,所以在禪堂四角,共立有八塊大石塊——界相(s?ma nimitta界標,標相)。在舉行授具足戒、誦戒、自恣等僧甘馬時,尚須拔除電源等,以示與外界隔絕。
大禪堂分為兩層,下層為在家居士坐禪之處,亦可供經行。上層為比庫們坐禪、誦經、舉行僧甘馬之處,當中供奉著一尊銅鑄佛像,四面牆上裝有大紗窗,既通風又明亮。其室內空間可容二、三百人坐禪共修。3、孤邸 (kuti)
在莊嚴山寺茂密的樹林中,分布著近300間(2007年)獨立孤邸(ku?i寮房),目前還在陸續增建
。這些孤邸多數為簡陋的高腳小木屋,但近年來也新建了愈來愈多附有浴廁的大孤邸。禪林尊重外國禪修者,特別給予優待,所以外國禪修者(包括在家居士)基本上每人可以分配到一間孤邸,以便不受干擾地獨處禪修。而許多緬甸比庫則要兩人一間地共住在圖書館一、二樓的集體宿舍,甚至要在大禪堂、齋堂等處睡地鋪。
三、禪林生活
1、住眾緬甸與泰國等其它南傳佛教國家一樣,盛行短期出家的風俗,連戒尼 也不例外。同時,緬甸佛教界雲遊參學之風頗盛,所以人員的流動性較大。帕奧禪林的住眾人數隨著季節而略有變化,但一般都維持在六、七百人左右,其中上座部比庫 有三、四百位。在緬甸新年(陽曆4月13日~17日)人數最多時可達一千多位。
從1990年開始有外國禪修者前來帕奧禪林求法,到1995年最多時才三十來位,如今已增至一百多位,其中華人占半數以上,主要來自中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還有來自斯里蘭卡、韓國、日本、越南、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國、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希臘、澳大利亞等二十多個國家的禪修者。
雖然說弘法利生是比庫僧團的本分,但是,基於對法的恭敬與對傳統的尊重,上座部佛教在對弘法者資格的認定方面還是比較嚴格和謹慎的。
在帕奧禪林,只有三種比庫被選派為大眾作開示:
1. 德高望重的督導長老(nàyaka sayadaw);
2. 學完止觀禪修學程、堪任教禪的業處導師(kamma??hànàcariya,禪師);
3. 通達經論、取得「法師」 (dhammàcariya,達摩阿闍梨)資格的比庫。
雖然帕奧禪林人才濟濟,但真正能被選派者的比例還不到全寺比庫人數(全寺人數約800人,比庫500位左右,尚不包括沙馬內拉)的4%。
2、飲食
在緬甸、泰國等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每天上午都能見到身纏黃褐袈裟的比庫在沿街托缽(pi?óapàta即接受他人布施的食物),這是佛陀在世時流傳下來的古風。
帕奧禪林由於遠離村莊,外出托缽來回要花上約兩個鐘頭的時間,而大部分比庫主要把精力用在禪修上,所以在飲食方面採取寺內托缽的方式,並分別於下院的長廊與上院的托缽堂兩處進行。飲食由各地信眾排期供養,並由戒尼和居士們負責安排打理,有時則是齋主前來親手供養,一日兩餐,過午不食。
由於禪林內華人較多,所以也特別提供適合中國人口味的菜式。所供應的食物為含有及不含蔥蒜的無蛋素食。除飯菜粥面等主食外,還有奶茶、咖啡、時令水果、糕、餅、糖等。
帕奧禪林為典型的禪修道場,禪修生活數十年如一日,全年無休,無所謂節假日,甚至連緬甸新年也不例外。每天有將近八個小時的坐禪共修時間,此外的自修時間禪修者可選擇經行(行禪)或繼續坐禪。
以下是帕奧禪林的作息時間表:
3:30 am 起床
4:00~5:30 am 早課與共修
約5:45 am 早餐托缽(具體時間依明相而定)
7:30~9:00 am 共修
9:00~10:00 am 禪修報告 (男眾)、經行及自修
約10:10 am 午餐托缽
1:00~2:30 pm 共修
2:30~3:30 pm 經行
3:30~5:00 pm 共修
5:00~6:00 pm 禪修報告 (女眾)、作務與自修
6:00~7:30 pm 晚課與共修
7:45~8:45 pm 緬語開示4、戒律
上座部屬於佛教中的「保守派」,比庫們的生活謹遵佛制戒律,不得隨意取捨。南傳佛教認為:對於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任何人都沒有資格進行增刪修改,作為上座部佛弟子,必須依照佛陀所教導的正法、律而遵行。正因如此,南傳上座部佛教才相對完整地保持世尊正法、律的純潔性和正統性,使我們今天仍然能夠感受到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世時比庫僧團修持生活的風貌。
隨著時代的變遷,上座部佛教寺院逐漸分為經教寺院和禪修寺院兩種。相對來說,經教寺院多數位於城市村鎮,比庫們以研習經論、教導沙馬內拉 和村民為主,持戒較松,有些甚至還接受金錢、抽菸等。禪修寺院多數位於森林、郊外,比庫們以修習禪觀為主,持戒較嚴,有些道場甚至不持金錢。
帕奧禪林是禪修寺院,其僧團屬於緬甸的水金派(Shwekyin Nikàya)。在這裡,戒律不是只拿來研究的,也不是只掛在口頭上的,而是應身體力行的行為規範。凡不持金錢、不非時食、不沾菸酒、半月誦戒、犯戒懺悔、雨季安居 、如法甘馬等,一切生活規範,皆以戒律為準則。
在帕奧禪林的戒尼被要求守持十戒,故稱為「十戒尼」。她們身披深褐色尼衣,有別於他處披粉紅色尼衣的八戒尼。
帕奧禪林中也有幾十位來自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等地的北傳僧人,包括北傳比庫和比庫尼。不過,由於傳承等方面原因,北傳僧人無法參加上座部僧團的誦戒、授戒、自恣等甘馬。禪師對於真心前來禪修求法者,無論南傳北傳,皆表示歡迎。若北傳僧人有心想進受南傳比庫戒,禪師一般會同意,但卻要求受戒之後必須終生披著南傳袈裟,持守佛制戒律。
四、帕奧禪林住持——帕奧禪師
1、簡介帕奧禪師,法名伍.阿金納。
禪師於1934年6月24日出生在緬甸中南部伊雅瓦底省興答達鎮(Hinthada Township)雷超(Leigh Chaung)村。
1944年5月(10歲)於該村的薩林寺(Sa Lin Monastery)依止 伍.索那(U Sona)長老披剃出家受沙馬內拉戒。
從1950年開始,禪師在多位老師的教導下學習巴利語與經論,並且在沙馬內拉時代即通過了三級巴利佛法考試。
1954年5月10日(20歲)於興答達鎮的耶吉戴迪寺 (Ye Kyee Taik-Thit Kyaung)禮請明嘎喇西雅多.伍.般雅(Mangala Sayadaw U panna)長老受比庫戒。
1956年,22歲的帕奧禪師參加僧伽會考,獲Dhamma- cariya(達摩阿闍梨,法師)資格。
經過了十多年研習經教的生活,他於1964年(30歲)開始轉向禪修實踐。他跟隨數字當代長老學習四界分別、入出息念、觀業處等多年,隨後於達通鎮(Thaton)內明達拉山(Nemindara)附近的島外居森林(Taung-waing-gyi Tawya)、木冬鎮(Mudon)的心樂叢林寺(Citta-sukha Tawya Kyaung),以及葉鎮(Ye Township)附近的阿新叢林寺(Ah-sin Tawya Kyaung)等處,度過了17年簡單刻苦的潛修時光。於此期間,帕奧禪師依據巴利聖典及其相關註疏,深入研究禪修理論,並配合止觀實踐,同時兼修頭陀行(dhutaiga)。
1981年7月,帕奧禪林前任住持 佩竇 西亞多.伍.阿嘎般雅(Phel-htaw Sayadaw U Aggapanna)長老病危,邀請帕奧禪師(47歲)前來照看禪林。長老去世後,他成為帕奧禪林(Pa-Auk Tawya)的第三任住持。
1996年,帕奧禪師獲頒Mahà Kamma??hànàcariya(業處大阿闍梨,大禪師)稱號。
1999年,帕奧禪師在禪修教授方面獲頒最高榮銜——Agga Mahà Kamma??hànàcariya(至上的業處大導師)。
帕奧禪師自幼接受上座部佛教的傳統教育,精通巴利三藏及諸註疏,也背誦了很多巴利語經論,所以當他在講經及開示時,常依據緬甸傳統,先背誦一段經文,再依註疏解釋。
在上院,禪師每天都會有兩次固定的時間教禪,有時甚至還帶病教禪,為法忘軀的精神確實讓人感動。禪師能說流利的英語,在教禪、佛法傳授等方面皆沒問題。
禪師教授禪法耐心與慈悲又不失嚴謹,對於禪修者在禪修過程中某些關鍵之處的嚴格把關與檢查,更可體會到禪師的豐富經驗與善巧教授。只要禪修者依循教導踏實禪修,自能漸漸體會。
2006年,帕奧禪師因考慮到正法的薪傳及年高退隱禪修等問題,特指派了一批完成止觀禪修學程的比庫為業處導師(Kammannhanacariya 即禪修導師)。
帕奧禪師於教學之餘,曾以8年時間完成五本共四千餘頁的巨著《趣向涅盤之道》(Nibbanagaminapanipada),其內容為:
(1)《入出息念與色業處》
(2)《名業處》
(3)《緣起》
(4)《相、味、現起與足處》
(5)《維巴沙那(附:止業處)(毗婆舍那)》
五、帕奧禪林的止觀禪法
1、次第佛陀在《長部.大般涅盤經》中教導:
「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完全修習戒,能獲得定之大果報、大功德;完全修習定,能獲得慧之大果報、大功德;完全修習慧,則心完全從諸漏中獲得解脫,這就是——欲漏、有漏、無明漏。」
戒、定、慧三增上學是斷除煩惱、解脫生死的必經次第。
在《中部.傳車經》中,又提到欲證悟涅盤的禪修者必須次第地培育七種清淨,即: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度疑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行道智見清淨與智見清淨。此中,戒清淨即增上戒學,心清淨即增上心學,其餘五種清淨即增上慧學。
帕奧禪師所授禪法,嚴格依照巴利三藏及其註疏,特別是佛音尊者所編著的《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故也有人譽此禪法為《清淨道論》的傳承。在帕奧禪林,禪修者應按照三學、七清淨及十六觀智的禪修次第,以「戒清淨」為基礎,進而修習定、慧二增上學,亦即止(samatha奢摩他)和觀(vipassana毗婆舍那),其目標是「現見涅盤」。
對於初學者,禪師一般會教導「入出息念」(ànàpànassati或稱阿那般那念、安般念)或「四界分別」這兩種止業處作為入門方便。如果選擇修習入出息念,禪修者在證得四種色界禪那之後,可進一步修習「三十二身分」「白骨想」,並以「十遍」依次證得色界四種禪那,再修四種無色定,接著修「四無量心」(即:慈、悲、喜、舍)、「四護衛業處」(即:「慈心修習」「佛隨念」「不淨修習」及「死隨念」)等,完成「心清淨」。
3、觀業處觀業處必須以止業處為基礎。在修習觀業處之前,先須修習「四界分別」直至見到色聚(r?pa kalàpa)。見到色聚後,開始辨識與分析色聚至究竟色法,再逐一辨識眼處、耳處等六處及頭髮等四十二身分中各類色聚里的究竟色法,修習「色業處」。然後
再以辨識與分析禪那速行心路過程及眼門等六門心路過程中每一個心識剎那裡的心與心所,修習「名業處」,辨識內外諸行並無我、無人、無有情等,而只是一組名色法而已,從而成就「名色分別智」,證得「見清淨」。接著,在穩固的禪定力支持下,以追查名色法之因的方法逐漸向過去逆觀,見到過去世之後,找出造成今世結生(果報五蘊)的過去因――無明、愛、取、行、業﹝有﹞,以此因果關係來觀修「緣起」,並儘自己能力辨識若干個過去世,以及未來世乃至證悟阿拉漢果併入般涅盤之時。透徹地辨識過去、現在與未來三世六門五蘊的前因後果,從而成就「緣攝受智」,證得「度疑清淨」。
觀業處的所緣(目標、對象)是苦聖諦和苦集聖諦。苦聖諦即五取蘊,亦即名色法;苦集聖諦即名色法之因,亦即緣起。觀業處必須在此基礎上,透徹地觀照諸行法(有為法),包括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等究竟名法、色法及其因的無常、苦、無我三相,次第地成就各種觀智,乃至斷除煩惱,親證寂滅涅盤。4、特色
整個禪修體系緊扣巴利經論,教理與實踐緊密結合,嚴謹系統,環環相扣,次第清晰,目標明確。巴利經論既是實踐的指南,又是檢驗禪修的標準。在禪修過程當中,證入何種禪定、達到哪一階段,乃至證悟何種果位,禪修者自己清楚。對於掌握一定經論基礎的禪修者來說,在禪修過程中會有得心應手的感覺。但對於經論基礎較差的人來說也不用氣餒,只要認真依照業處導師的指導,修到某種階段而有了實修體驗之後,再來學習《阿毗達摩》和其它經論,其時已經是「胸有成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