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禪修-------入出息念業處
南傳上座部佛教把修習止的方法歸納為四十種業處。禪修者可以選擇其中一種適合自己的禪修
業處來作為入門的方便。
然而,在四十種止業處當中,最為禪修導師們推崇與教導的應該是入出息念。
佛陀於《大念處經》等諸經中教導入出息念的修行方法。佛陀於該經中說:
「諸比庫,於此,比庫前往阿蘭若,前往樹下,或前往空閒處,結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使正念現起於面前。他只念於入息,只念於出息。
1、入息長時,了知:『我入息長。』
出息長時,了知:『我出息長。』
2、入息短時,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時,了知:『我出息短。』
3、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入息。』
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出息。』
4、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入息。』
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出息。』」
開始修行時,可以先找個安靜且適合禪修的地方,以舒適自然的姿勢坐著,上身保持正直,然後將正念安住於禪修的目標——呼吸。應嘗試覺知經由鼻孔而進出身體的氣息(呼吸時的鼻息);只應藉助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處周圍的某一點來感覺氣息的進出,而不要跟隨氣息進入體內或出到體外。如果跟隨氣息進出,將難以成就禪定。反之,只是在氣息與皮膚接觸最明顯的那一點覺知氣息,將能培育及成就禪定。
八正道
簡介
八正道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共八支性質不同的正道,可以分為“戒定慧”三個不同範疇的修習。
即:正見、正思惟組成“慧學”——正知正見的培育;正語、正業、正命組成“戒學”——行為品德的培育;正精進、正念、正定組成“定學(心學)”——心靈素質的培育。
禪修就是定學的修習,就是八正道中最後三支正道的修習,使我們培育出對止惡行善的工作有積極的熱誠,勤奮上進的素質——正精進;留心、覺察及了解自己的身心和外境,不忘失、不放逸的素質——正念;內心平穩、沈靜、喜悅、慈愛,不易受苦樂等所動搖的素質——正定。
切忌
禪修者必須完整的修習八正道,因為解脫由此而生,煩惱主要由此而滅。
貪慾、嗔恚、愚痴稱為“三不善根”,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源,修習八正道能徹底對治貪慾、嗔恚、愚痴,得到涅般解脫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種聖者的果位。
正見
正見是八正道中的第一支正道,也是八正道中最重要的一支正道。在經中常把正見比作“眼睛”,它使修行者建立一個正確的知見,從而趨向善、覺悟解脫的人生方向。當修行者建立起了正見這個“法眼”之後,將順次引發其餘七支正道的生起,向著正確的人生方向邁步前進。
正見是指對“苦集滅道”四聖諦有正確的知見。四聖諦是整個南傳上座部佛教教義的核心。
苦——有“無常、缺陷、苦痛”等多個不同層面的內容。佛教說所有生命都是苦的,是指所有生命都是無常遷流,沒有實在;帶有缺陷,沒有主宰,會遭遇到各種憂悲苦惱的事情。這是生命真理的第一條。
集——指出苦的根源。無論現生所生起的各種苦或生死輪迴的推動力,根本的原因都是由於心中有三不善根——貪慾、嗔恚、愚痴。這是生命真理的第二條。
滅——滅除貪慾、嗔恚、愚痴,各種的苦便止息下來,這是生命真理的第三條。
道——修習八正道能對治貪慾、嗔恚、愚痴,這是生命真理的第四條。
任何一個人,無論他是出家或在家,當對苦集滅道生起了正見,沒有疑惑時,他便是一個得到“法眼淨”的人,即是一個能“參與聖者之流”的人——他能踏進通往覺悟解脫的八正道之中一直前進而不會退失。當他遇上人生苦惱的事情時,不會陷入苦惱之中不能自拔和怨天尤人,而是沉著地去接受困難,解決困難,並於此生起出離心。當他遇上人生快樂的事情時,不會迷失在快樂之中,不會生起無止境的愛染執著,而是明白苦樂都是生滅無常的,當中沒有實在,沒有常恆。他能逐漸從苦樂之中、從貪慾、嗔恚、愚痴之中解脫出來。
其實,任何形式的生命無時無刻都為我們展示四聖諦的真理,只不過沒有苦集滅道正見的人對此不知不覺,只有長期陷入貪慾、嗔恚、愚痴之中而不能自拔。但是一個對苦集滅道有了正見的人,他的人生會不斷提醒他的正見,他的生活就成為修習八正道的場所,他的人生也會不斷前進的。
經中說,一個有正見的人,即使在現生之中不能徹底完成他的修行工作,也會在來生之中繼續修習,直到徹底完成道業,證得涅般。同時在將來投生期間,只會在人、天這些善道之中投生,決定不會下墮至餓鬼、畜生、地獄三惡道內。
正思維
正思維就是:與四聖諦相應的分析、抉擇、理解、比較和立志。
四聖諦是一種關於生命的真理。若一個人生起正見之後,他的人生、生活、際遇等等一切和生命有關的事物都是使他加深認識生命智慧的教材;他自然對這些教材作出與四聖諦相應的分析、抉擇、理解、比較和立志。
因此,有了正見生起,將自然引發正思維的生起,使人樹立了一個正確的人生觀,立下一個正確的人生志向——明白人生是苦及以覺悟解脫為目標;若有正思維——正確的志向的生起之後,必然會將志向付諸實施,繼續發心去修習其餘戒學、定學中的正道——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以完成道業。所以,正思惟的作用是:向前連線正見,向後是一種動力,使人發心修習之後的六支正道。
正語
正語就是正確的語言說話,內容是遠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口四惡行”。
妄語——謊話,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故意說謊騙人。
兩舌——挑撥離間的言語。
惡口——粗言穢語。
綺語——對無意義的事情用美麗的言辭來修飾。如色情笑話等。
修習正語能淨化我們的口業,使我們的語言真誠、正直、柔和、有益於他人。
正業
正業就是正確地行為,內容是遠離殺、盜、淫——“身三惡行”,使我們的身體不致損害他人而有益於他人。
殺——故意作出行為去殺害或傷害人類的生命和任何眾生的生命。
盜——故意拿取不是自己的物品,包括走私漏稅、勒索、破壞公物等等行為。
淫——指性行為。過出家生活的人遠離所有的性行為;過在家生活的人遠離侵犯婦女,使她們貞節受損的邪淫。
正命
正命就是正確地謀生活命方式。在家眾的正命是指靠正當的職業來謀生,遠離觸犯“身三惡行”、“口四惡行”的職業。
正語、正業、正命這三支正道組成戒學。在戒學中不僅僅是不去作出這些不善的行為,而是對這些不善的行為有一種不隨喜、不稱讚、警惕、約束和抗拒的力量。佛陀在經中對婆羅門長老說戒——遠離身三惡行和口四惡行是建立在推己及人的道理之上的,若人持戒再加上對佛法僧三寶有不壞失的信念,可以證得初果。
正精進
正精進又叫作“正方便”,就是“運用適當的方法來改善”的意思。
在佛法中的精進努力,是帶有“對應、適當、善巧”的精進努力,並不是蠻幹那樣地精進努力。這已經屬於定學的範疇,是為心靈的提升而作出適當的努力。其內容可以分為四個不同方面的精進努力:
1、 已生不善法令斷;
2、 未生不善法令不生;
3、 未生善法令生起;
4、 已生善法令不忘;
精進的標準因人而異,每個人都不一樣。總的來說,只要能帶來喜悅和令自己持續地進步,這樣的精進就是適合自己的標準。
正念
念的巴利文意思是“繫念、不忘失、持續的覺知、留心”等。正念就是和四聖諦相應的持續覺知,對身、受、心、法四個地方的覺察。目的就是去如實地了解生命和生命的真理,從而帶來人生真正的利益。因為人的心靈素質是所有眾生之中最高的。人有條件以自己的能力洞悉生命的真相,從而淨化自己、清除煩惱。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禪修不同於其它所有方法的禪修,就是因為當中十分重視正念的修習。所以,正念在八正道之中非常重要。
一般人的內心經常繫念於五欲——色聲香味觸之中,因此常受欲境所束縛。修習正念就是經常把內心繫念於四念處——身、受、心、法之中,能令智慧得到增長。經中將四念處比喻為“一乘道”、“唯一的道路”等等,是指四念處是通往解脫的唯一的一條道路。經中也說,修習四念處可證得三果、四果。佛陀在入滅前教導弟子“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意思是以自己作為明燈來照亮自己,以法作為明燈來照亮自己,除此之外,沒有其餘的東西可以照亮自己。佛陀還進一步指出,修習四念處就是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正念的修習就是對身、受心法四個地方多加覺知,因為多加覺知,自然就會對此多加了解。生命的真理不必向外尋找,生命的現象和理則就在於自己的身心之內,如果能對此有親證的智慧,貪慾、嗔恚、愚痴、無明、渴愛、顛倒、執著等各種煩惱就會逐漸減輕以至於徹底斷除。
(1) 身念處
如果我們能正念於自己的身體行為和語言說話,我們自然能改善自己的身業和口業。若再以正念進一步觀察,就能親身體驗到善行的價值,和確信善行會帶給自己及他人快樂。
正念於身體的無常——無常是身體的真相,我們不需要迴避這一事實。觀察無常能對治“我執”及各種的執著。當執著開始減輕時,便能親身體驗到“放下”所帶來的解脫自在。同時知曉“我慢、以自我為中心”,實在是人生中的一個重擔。除此之外,正念於身體的無常也能使人們明白光陰的寶貴,因此珍惜時光努力修行。
正念於身體的呼吸——出入息念。我們能利用呼吸來培育正念——持續覺知的能力;培育正定——安住一境,活在當下的能力;培育智慧——隨著呼吸不斷進行,不斷變化,使我們覺察到人生的無常、不實在的真相。
正念於身體的各種不淨——培育一種客觀和全面觀察事物的能力。身體有吸引人的地方,也有很令人厭惡的地方。當我們不再按照自己的愛好、不再片面地觀察身體時,很容易就會知道身體各處都充滿著不淨的東西,令人厭惡。這能對治自身的愛執和對異性身體的愛執。
(2) 受念處
正念於當下所處的感受,和感受的生滅無常,來培育我們大家持續的覺知,並利用這些感受使我們安住於當下現在。
正念於不善行和善行所帶來的感受——我們可以觀察當自己因貪慾、嗔恚、愚痴而作出的不善行為時,內心世界生起的感覺;觀察當自己作出善法的行為如布施、持戒、守法、慈憫眾生、具有正知正見、身心安住下來時,內心又是什麼樣的感受。我們可因此而親身體驗到什麼才是人生的真正價值和意義。
正念於自己怎樣對待感受——觀察自己有沒有因苦受而進一步帶來憤怒、緊張、悲傷、憂愁等情緒;有沒有因樂受而進一步帶來愛染執著、令自己不斷追求樂受,或因還能抓住樂受而心生煩惱;觀察自己能否減少被感受的牽動,還它一個“感受就只是感受”。
凡夫俗子的一個特色,就是畢生都在追逐樂受和排斥苦受。佛教稱這種追逐樂受和排斥苦受為“愛”或“渴愛”。渴愛使人生起苦惱,也是生死輪迴的動力。阿羅漢聖者是沒有任何渴愛的,但是他們有感受。阿羅漢聖者不需要摧毀感受、不需要逃避感受、不需要壓抑感受、也不是對感受麻木沒反應,他們只是按需要來對感受作出適當的反應(如因坐禪太久帶來身體苦受時,就改變姿勢為行禪等),而不會因渴愛來感受作出反應(如當欲望生起時,無法觀察和反思,只能去滿足欲望等)。
(3) 心念處
正念於心念的生滅無常。
正念於內心當下所處的狀態——當自己的內心受到貪慾、嗔恚、愚痴所束縛時,覺知自己的內心受到貪嗔痴的束縛;當自己的內心能從貪慾、嗔恚、愚痴解脫出來時,覺知自己的內心能從貪嗔痴之中解脫出來。以正念進一步觀察,可深入明白貪嗔痴是令人苦迫的東西,貪嗔痴越是熾盛的人,他的苦迫就越是熾盛;也可以明白到人是有能力減少甚至徹底斷除貪嗔痴,深入開發出解脫的智慧的。
(4) 法念處
“法”的巴利文意思是“正確、東西、事物的規則、意根的對象、佛教的教義、社會上的法律”等含義。巴利文本《大念處經》中,在提到法念處時所列舉的都是佛教的教義,當中共包括有五蓋、五蘊、十二處、十結、七覺支、四聖諦、八正道等。
正念於五蓋——當五蓋生起時,知道它們生起;當五蓋沒有生起時,知道它們沒有生起;除此之外,進一步觀察五蓋怎樣在自己的心中生起和在什麼樣的情形下它們會生起;觀察怎樣可以使五蓋不在自己的內心生起甚至於怎樣可以使五蓋徹底清除。通過這樣的修習,我們便會對五蓋越加了解;因為對它們越加了解,所以能明白五蓋的過患及對治它們。
正念於五蘊——五蘊是對生命的分析,蘊有“組合物”的意思。人生就是由五堆組合物——色(身體)、受(感受)、想(印象、概念)、行(動機、意向)、識(心識)所組合而成。五蘊的分析只是對心識的部分再次細分為受想行識四類不同的心識功能而已。正念於五蘊就是去觀察生命的“無常、苦、無我”三個實在的相狀。無常相是指五蘊的每一蘊、我們的生命以至於世事萬物都是遷流變化,沒有恆常的;苦相是指五蘊的每一蘊、我們的生命以至於世事萬物都是帶有缺陷、沒有圓滿、帶有苦迫的;無我相是指五蘊的每一蘊、我們的生命以至於世事萬物都是沒有實在、沒有絕對主宰的。這三相是所有生命以至於所有世間事物的三個真實相狀,只是凡夫俗子因愚痴顛倒,從來都不願意面對這個事實。極少數人即使面對這個事實,也沒有正確的方法去徹底解決人生的苦迫。當我們開始去正念五蘊的三相時,我們各種的渴愛、執著便會開始減弱下來;自我中心便會減弱下來;人生的各種煩惱也會開始減弱下來。當這個觀察逐漸成熟時,可深入明白這個修習方法就是正確地滅苦方向;唯有通過這樣的修習,才可以把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徹底止息下來。
正念於十二處——十二處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對世間生命及世間事物的分析,它們分為內六處——眼耳鼻舌身意;外六處——色聲香味觸法,共十二種東西。其間的關係如下:
色(視覺對象) 眼(視覺功能)
聲(聽覺對象) 耳(聽覺功能)
香(嗅覺對象) 鼻(嗅覺功能)
味(味覺對象) 舌(味覺功能)
觸(觸覺對象) 身(觸覺功能)
法(思想對象) 意(思想功能)
整個宇宙森羅萬象,有各種不同形色的眾生和各種不同環境的世間,但是概括來說,在內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在外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而已。因此觀察十二處可使我們明白貪慾、嗔恚、愚痴是從什麼地方生起的,並知道對治貪嗔痴主要下功夫的地方。因為貪嗔痴的生起是和六根接觸六境有關的,但是對治貪嗔痴,並不是逃避外境,也不是逃避思想,而是正念正知地面對環境、思想、內在六處。各種順逆的外境,各種生滅無常的思想,內六處的無常、苦、無我,就還它們本來生滅無常的真實面目。能體會到這一點,就不會抓緊這些東西不放,同時也不會受其束縛,人生因此得到自在清涼。
正念於十結——十結是眾生在世間生死流轉的十個結縛,它們分別是“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慾、嗔恚”;“五上分結——色界貪、無色界貪、我慢、掉舉、無明”。
五下分結——五個能系縛眾生在欲界之中的結縛。
身見——分“常見”和“斷見”兩種。認為生命中有一個“我”或“靈魂”永恆長存,為常見;認為人死之後一切無有,猶如燈滅,為斷見。常見和斷見都是生命見解的兩個極端,兩者都不能全面和正確地了解生命。佛教指出身心都是遷流不息但又依賴因緣條件而得以相續的東西,當明白這一點後,就會斷除常見和斷見,即是斷除身見結。
戒取——這裡的“戒”指修行,“取”指執著,就是固執地執著不正確的修行方法。若能以客觀、開放、求知、求證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宗教教義和以此態度來修行,就會斷除戒取見結。
疑——對四聖諦的懷疑。若能對四聖諦有正知正見,就能斷除疑結。
貪慾——對色聲香味觸法的貪著。修習八正道能對治貪慾結及嗔恚結。若要將貪慾和嗔恚徹底斷除,必定要靠禪修和智慧的幫助。
嗔恚——憤怒、怨恨、敵意等。
五上分結——五個能系縛眾生在色界和無色界之中的結縛。
色界貪——對色界的貪著。
無色界貪——對無色界的貪著。
我慢——自我中心;對自我的執著;對屬於自己的事物的執著。
掉舉——內心世界起伏不平。
無明——對四聖諦沒有切身的體證。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聖者由低到高分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個層次。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各種層次的聖者,就是視其減弱或斷除了哪些的結縛。
正念十結——明白十結是使人們受束縛的東西,並開始對治它們。觀察自己能夠減弱或斷除哪些結縛,可以知道自己在八正道之中的修習進程。
正念七覺支——觀察這七種進行教法對自己的心靈有什麼助益;觀察怎樣把這七種能力培育出來;觀察怎樣運用七覺支來使我們的內心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通過這些修習,我們會把自己的內心保持在一個平衡、穩定、有力、清晰的狀態之中。
正念四聖諦和八正道——四聖諦是生命的真理,我們可以在生命之中來觀察苦集滅道;我們也可以在修習八正道之中逐漸深入地體會苦集滅道。佛陀鼓勵他的弟子以客觀、開放、求知、示證的態度來修行。通過這樣的修學,我們才逐漸深入體證四聖諦,也明白了八正道不同於世間其它宗教的修行方式。八正道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是一種正確了解人生,高度淨化人生,使人們徹底擺脫憂、悲、苦、惱的道路。
正定
八正道中的正定主要是指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四個層次的定境,因其與四聖諦相應,故稱為正定。
正定是八正道之中最後的一支正道,和其它的正道一樣,都是些平實但又極具深度的修習。如果一位比丘圓滿修習了所有八支正道的全部內容,他能斷除所有的結縛而證得阿羅漢果。
在家生活的人雖然是業餘修習,但是也能夠依循每一支正道的內容來隨分盡力地實踐,從而過上一種快樂、有意義、淨化人生、通向覺悟解脫的生活。
《禪修》歌
少林禪修歌
作詞:少林禪院德政禪師
少林禪院復古風,枯樹新芽迎春生;
直指人心觀本性,見性成佛定禪宗;
禪文禪武禪醫生,禪茶禪食禪農耕;
禪語禪詩禪公案,禪書禪畫禪樂鳴;
禪慈禪孝禪法通,禪堂禪師禪寶經;
皈依三寶佛法僧,皈依自性覺正淨;
清規戒律謹守持,依教奉行渡眾生;
自力更生勤勞動,依法依己證修行;
行住坐臥戒定慧,消滅妄念是大乘;
少林弟子要牢記,愛國護教佛法興。
慈悲喜舍
慈心禪簡介
“慈心”和“智慧”是世尊教法中的兩項特色。慈心是人類心靈深處最高尚的情操,慈心禪就是通過禪修將這種情
操培育出來。簡略來說,慈心就是一種善意的態度;詳細來說,則包括慈、悲、喜、舍四種不同的心態。從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所有眾生和對待所有事物的立場可以定義如下:
慈:給予自己及眾生快樂;能對治內心的嗔恚。
悲:拔除自己及眾生痛苦;能對治內心的暴力傾向。
喜:隨喜自己及眾生的成就;能對治內心的嫉妒。
舍:不受事物動搖擺布的影響;能對治內心的愛染執著和喜好厭惡情緒。
因此慈悲喜舍又稱“四梵住”,意指梵天是以慈悲喜舍作為他們的住處和居所。相對我們人類是欲界的眾生,以“五欲”——色聲香味觸作為住處和居所,即是以感官享樂作為住處和居所的。所以,當我們的內心安住於慈悲喜舍這四個或其中任何一個定境時,我們的內心境界就超越了欲界諸天,有如梵天那樣清淨,內心充滿無量的喜悅和快樂。
佛教慈心的特點
一般人所說的慈心往往帶有很多雜質在內,比如說:占有欲望—如男女之間的愛情;帶有條件——如只愛和自己相同宗教的人、相同種族的人、相同政治取向的人等等,否則不單不能相愛,甚至還有怨恨;遮蓋理智——如父母對自己兒女過分寵愛溺愛而不知;帶來憂慮——如因為愛之深而感到擔憂、掛念等等。
佛教的慈心超越了一般人心中的“慈愛”的範疇,是一種衝破所有界限的善意、憐憫、隨喜和平靜。能消除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隔膜;消除親疏、敵我之間的隔膜;消除階級、種族和宗教的隔膜;甚至於消除了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隔膜,把慈心無限量的擴散出去。
慈心禪修的目的
慈心是化解嗔恚的最有效的力量,能舒緩所有心靈上和身體上的逼迫,帶給我們向善、向解脫的推動力。培育慈心並不是為了支配他人、求取他人的回報,培育慈心的目的只是為了個人內心的淨化和利益他人。因為當一個人內心充滿慈心的時候,他的身、口、意三業都會流露出來:他不需要刻意的造作,自然能做出有益於自己、有益於他人、乃至有益於所有眾生的行為;同樣,他也不需要刻意的約束自己,自然而然不會做出傷害自己、傷害他人、乃至傷害任何眾生的行為。同時,所有與慈心修行者接觸過的眾生,能感受到對他們所散發出的善意,從而安穩、融洽地相處在一起。
慈心禪修的益處
佛陀說過經常修習慈心的人會得到以下效果:睡時安寧;醒時安寧;不造惡夢;為人所愛敬;為非人所愛敬;受諸天守護;不遭遇火燒、毒害和刀傷;易於入定;面貌安詳;臨終時不昏亂;若未能達到最高的解脫,可投生梵天等十一種利益。更可以得到:自己快樂、他人快樂、現生快樂、來生也快樂。
慈心禪修的方法
修習慈心禪可以依照經中所教授的方法來修習:
1、慈(悲喜舍)散發向自己,使自己整個人的身心都瀰漫著慈心。
2、將慈心向前後左右上下各個方向散發出去,使自己的內心持續向內(自己的身心)向外(所有眾生以及所有事物)都瀰漫著慈心。
《清淨道論》中的方法是:
1、用善良的心愿帶出慈心。如:願自己及眾生身心健康快樂;願自己及眾生身心經常保持寧靜和諧;願自己及眾生遠離危險;願自己及眾生得到解脫自在等善願。
2、將慈心依次散發:向自己;向自己所喜歡的人;向自己所不喜歡的人;向所有一切眾生。
這樣做能培育對人的寬恕,擴展自己的胸襟,解除自己的心結,給自己的心靈和身體都帶來健康。
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關心自己和他人,參與義工服務、布施助人、感恩圖報、努力完成家庭和社會責任等等,這也是修習慈心禪的一種方式——生活禪。
行禪
禪修可以採用各種不同的姿勢,行、住、坐、臥之中都可以用作禪修。坐姿是最主要的禪修姿勢,但是若坐禪太久或遇到較大的昏沈,應當轉換姿勢來消除疲勞,從而繼續禪修。
在身體十分疲勞而內心又想禪修時,可讓身體躺臥下來,保持正念來做臥式禪修。禪修還會因為姿勢的轉換而被打斷,因為禪修的重點在於正念的持續,所以,只要正念的持續,就是禪修的繼續。
當我們閱讀《阿含經》時,經常可以看到佛陀和其它比丘在“露地經行”——在空曠的地方行禪。經行就是行禪,當中也包括站禪在內。可見原始佛教所採用的禪修方法並不是長時間坐著不動的方式,而是因身心的自然條件來作出適當調節的禪修方法。
行禪就是以步行的姿勢來作禪修,可根據當時的環境而採用直線來回或環形來回的方式:直線來回是沿著一條長而直的道路,十米左右最好,從一端走到另一端。當走到路盡頭時轉身回來繼續禪修。感覺勞累時,可在道路的一端站立停留休息,然後繼續進行禪修。環形來回是沿著一個直徑大的圓形道路從容步行,方法同直線道路禪修。
行禪時雙眼張開,目視前下方。雙手自然放在胸前,調節好身體的平穩自然。內心安住在步行動作之中,對自己每個動作都儘量保持清楚覺知。自己一個人禪修時步行速度可快慢隨意;集體禪修時,要與前面同修保持適當距離,不太近,也不太遠。
如何在生活中禪修
對一些富於經驗的禪修者來說,禪修與日常生活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禪修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日常生活也可以是禪修的一種方式。慈悲喜舍四種心法可套用在日常生活之中,正精進、正念、正定等佛法修學成果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出來。這裡提出的一些建議,有助於初學禪修者在八正道之中穩步前進;
1、 培養每天定時禪修的習慣,使禪修成為人生的一個重要部分。
2、 修習生活禪,把禪修套用於日常生活之中。
3、 多參加集體共修活動,多與善知識相處。
4、 參加禪修,深化正念和正定的修習,過一段時期的遠離梵行生活。
5、 完整修學所有的八正道內容,把禪修建立在正見及戒行之上。
6、 閱讀相關佛學書籍,對佛教的教義有正確地理解,使理論與實踐互相結合起來。
7、 盡家庭責任、工作責任、社會責任。加入義工行列;慈心對待自己和他人;善用自己的身心而又不執著自己的身心。
8、 多觀察生命的無常、苦、無我,生起出離心。
如何檢查禪修進度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禪修效果衡量標準是最簡單直接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來觀察自己有沒有把貪慾、嗔恚、愚痴逐漸減弱下來,而不是以得到禪定的深淺作為主要的衡量標準。
下面提出一些建議,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多方面來檢查:
1、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內心是否比較平穩、是否比較容易面對困境、是否比較不受各種苦樂的動搖。
2、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耐性、沉著、清晰、從容、柔和等正面的內心素質是否增長;擔憂、不安、煩躁、焦急、苦悶等負面的情緒是否有所減弱。
3、在日常生活中,正念能否保持不失去。
4、自己的人生是否更有意義、更快樂。
5、對佛法是否更有信心、對自己是否更有自信。
禪修經典選讀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清淨道論》 《內觀基礎》(馬哈希尊者著) 《禪修入門》(隆波帕默尊者著) 佛說阿彌陀經 | |
佛說觀無量壽經 | |
大方廣圓覺陀羅尼經 | |
維摩詰所說經 | |
解深密經 | |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 |
佛說無量壽經 | |
地藏菩薩本願經 |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 |
四十二章經 | |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
<< 六 祖 壇 經 >>自序品第一 | |
<< 六 祖 壇 經 >>付囑品第十 | |
<< 六 祖 壇 經 >>護法品第九 | |
<< 六 祖 壇 經 >>頓漸品第八 | |
<< 六 祖 壇 經 >>機緣品第七 | |
<< 六 祖 壇 經 >>懺悔品第六 | |
<< 六 祖 壇 經 >>妙行品第五 | |
<< 六 祖 壇 經 >>定慧品第四 |
<< 六 祖 壇 經 >>決疑品第三 | |
<< 六 祖 壇 經 >>般若品第二 | |
摩訶止觀卷第十 | |
摩訶止觀卷第九 | |
摩訶止觀卷第八 | |
摩訶止觀卷第七 | |
摩訶止觀卷第六 | |
摩訶止觀卷第五 | |
摩訶止觀卷第四 | |
摩訶止觀卷第三 | |
摩訶止觀卷第二 | |
摩訶止觀卷第一 | |
華嚴經【賢首菩薩品第八之二】 | |
華嚴經【淨行品第七】 | |
楞嚴經【卷十】 | |
楞嚴經【卷九】 | |
楞嚴經【卷八】 | |
楞嚴經【卷七】 | |
楞嚴經【卷五】 | |
楞嚴經【卷六】 |
楞嚴經【卷四】 | |
華嚴經【四諦品第四之二】 | |
華嚴經【盧舍那佛品第二之三】 | |
六祖壇經 | |
妙法蓮華經 | |
佛說阿彌陀經 |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
佛說般舟三昧經 | |
楞嚴經【卷三】 | |
楞嚴經【卷二】 | |
楞嚴經【卷一】 | |
華嚴經【盧舍那佛品第二之二】 | |
華嚴經【世間淨眼品第一之二】 | |
華嚴經【世間淨眼品第一之一】 | |
金剛經 |
禪修資訊
最新禪修信息,可百度搜尋”禪修小組“(豆瓣) | |
2011第11屆廬山禪茶會十一期間在小天池諾那塔院進行 | |
2010南嶽衡山(企業團)-山水禪經理人行修體驗營 | |
2010年2月無念禪(No-Mind)密集靜心營 | |
2010年海靈格最新訓練營分享會“與道共振 服務生命” | |
2010年除夕夜,峨眉山萬人撞鐘迎新年 | |
12月27日棲息穀與山水禪經人聚樂部禪修活動 | |
2010年商會活動策劃-企業家禪修營 | |
12月杭州禪修營,敬請關注 | |
中國首屆山水禪-和諧管理學習營通知 | |
中國經理人禪修訓練營 | |
杭州般若隆華禪修營即將舉辦 | |
古寺地宮驚現鎏金喇嘛塔 | |
海內外佛教界將首次公祭炎帝 | |
關山慧玄無相大師的禪風學術研討會即將舉行 | |
佛光山中天寺盂蘭盆孝親報恩法會圓滿 | |
僧圓性法師《倘佯在花雨里》東禪館展出 | |
珠海普陀寺首屆六祖禪短期出家於10日結束 | |
黃梅四祖寺第四屆禪文化夏令營隆重開營 | |
廣州“禪修旅遊”受白領熱捧 | |
廣州38名中國小福利生短期出家引熱議 | |
80名都市人佛門內減壓 |
2012年6月24日堯山大佛---佛泉寺禪修
手遊
遊戲名稱:禪修
英文名稱:Zen Training
遊戲類別:益智休閒
支持ROM:2.3及以上
界面語言:英文
《禪修(Zen Training)》是一款非常獨特的遊戲,不僅在於風格,更在於遊戲自身的玩法,結合了傳統的接水果模式,相異之處在於細節,以音樂為基礎,以益智玩法為要點,玩家需要移動畫面中的楓樹,讓從天而降的五色石塊降落到與之相配的卵石上。遊戲的規則很簡單,確保每種顏色的石塊掉落在相同顏色的區域即可。掉落一塊靈石毫無難度,同時掉落多塊靈石就需要玩家以最快的速度判斷位置和先後順序。遊戲擁有空靈的背景音樂,玩家可以在玩遊戲的過程中給耳朵做一個S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