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鎮

崇福鎮

崇福鎮位於富饒的杭嘉湖平原心腹地帶--浙江省桐鄉市西南部,距梧杭州市50公里,距嘉興市60公里。總面積100.14平方公里,07年全鎮逾10萬人。京杭大運河、320國道橫貫鎮區,滬杭高速公路穿越境南。

基本信息

崇福鎮概況

崇福鎮是深具改革開放活力的浙江省中心城鎮,是桐鄉市第一大鎮和工貿重鎮。地理坐標:東經12度36分,北緯30度32分,地處杭嘉湖平原的中部,桐鄉市的西南部。區位優勢 得天獨厚,東距上海145公里,北距蘇州110公里,西鄰杭州45公里。水陸交通便利,滬杭高速公路穿越鎮南,離接口僅3公里,320國道、省道胡德公路和京杭大運河橫貫全境。面積100.14平方公里,人口10.2萬,轄6個居委會和26個行政村。地形為河流沖積平原和湖沼淤積平原,平均海拔4.6米。境內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年無霜期242天,平均降雨量1193毫米。 作為桐鄉市第一大鎮和工貿重鎮,改革開放以來,崇福鎮大力實施"工業強鎮、市場興鎮、工貿並舉、聯動發展"戰略,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截止2004年12月底,全鎮擁有各類註冊工業企業673家,其中規模企業86家,產值超億元的企業14家,個體三產單位5518家。2004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24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02.7億元,財政收入7560.8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024元,比上年增加22%。工業形成了以輕紡、裘皮、建材等行業為主導,門類比較齊全的產業結構。面積達5.1平方公里的崇福經濟開發區發展迅猛, 83多家企業進駐園區投資建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平台。2005年10月,桐鄉市崇福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皮草名鎮”榮譽稱號。古鎮簡介:崇福建鎮至今已1111年,其中設縣治的歷史達1020年。古邑落“語兒”之名已2000多年,而作為古聚落的名字“御兒”則遠在2400年前。崇福歷史源遠流長,為浙江省屈指可數的古域、古鎮之一。

地理位置

崇福鎮崇福鎮

崇福鎮位於桐鄉市西南部,東北距梧桐鎮16公里。總面積23.8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為2.47平方公里。京杭大運河、320國道橫貫鎮區,滬杭高速公路穿越境南。

崇福建鎮至今已 1111年,其中設縣治的歷史達 1020年。古邑落“語兒”之名已 2000多年,而作為古聚落的名字“御兒”則遠在2400年前。崇福歷史源遠流長,為浙江省屈指可數的古域、古鎮之一。

鎮名來歷

御兒在秦代十分荒涼,民國《崇德學術之源流》載:“純粹荊榛之鄉僻,薰染楚越之習俗,人文晦盲,風氣閉塞。”又載:漢興,由拳有嚴忌者,倡導文化,語兒“始有開化之萌芽。”“一時漢學昌明,掃除巫鬼之俗,一變而為禮義之邦。”至東晉年間,崇德已有授學記載。光緒《石門縣誌》載:“晉黃門待郎許安仁,五胡之亂,兵至崇德,安仁時教授於鄉。”南朝定鼎建鄴(今南京),由於京城就近影響,崇德文化逐漸發達。特別是梁代,佛化益見風靡,宋《崇德寺記》載“天監二年(503),梁武帝在語兒建常樂寺。”佛教徒的朝拜,鄉民的遊覽,形成居民就近集結。隋大業(605--618)間,開挖江南運河,運河成為南北交通命脈,“崇德晉縣”(見元《文獻通考》)。至此草市的性質逐漸明顯起來。

崇福鎮崇福鎮

唐大曆六年(771),嘉興縣住戶達4000戶以上,升為望縣(唐代縣份以人口多少分望、緊、上、中、下五等,每三年升降一次),語兒當時屬嘉興名地。光緒《石門縣誌》載:“唐成通九年(868)在此建修澄院,佛化進一步發展。乾符二年(875)吳公約被授為“義和鎮遏使”,語兒遂成為官吏的行政治地,公務軍旅車馬頻繁,商賈往來不絕,運河西岸開始形成集鎮。
後梁開平初,“語兒”和“義和”都隸於吳越王錢謬。錢謬崇奉佛法,雖國故蜩螗,而佛教隆重如故。光緒《石門縣誌》載:開平間,建寶壽寺(南宋紹興間改南廣福寺,俗稱南寺),對繁榮語兒曾起了很大作用。後晉天福三年(938),又設崇德縣治於義和鎮,使市鎮成了縣政聚集之地。民國《嘉區文獻》載:“唐末五代,中原擾攘,而錢謬居吳越八十餘年,獨不被兵,崇德又緊靠吳越國京,四方冠冕成集,造成人文興旺。”
北宋重視農業生產,實行開荒毀林,圍湖造田。此時,崇德郊區耕地面積大量增加,成為稻、麥、桑的主要產區。(宋史·地理志》載:崇德“地有布帛、梗稻之產。”明弘治《嘉興府志》載:“崇德之域,曠然平夷,運河一線,界乎其中,桑林稼隴,四望無際,皆平原沃 壤。”四郊農業的發展,使部分手工業者和商賈匯集於鎮,促進了縣治的日益繁榮。光緒《石門縣都載有:“收稅亭,宋建,在縣治東二百步;酒稅務,宋建,在東北一百五十步;公使醋庫,宋建,在縣東北一百步;抵當庫,茶鹽場,宋建,在縣東北一百五十步。”這些說明當時鎮上的商品經濟已初具規模。
南宋遷都臨安(今杭州),崇德為大運河流經之地,距京都又近,其時“官吏”和“世家”遷居崇德附近者不少。南郊(今上市)有秘書丞方公誠,北郊(今羔羊)有補右爵王逸老,居西郊者更多。萬曆《崇德縣誌》載:來南渡時,士大夫來寓者殆二十家,而莫琮、輔逵等皆是北方遷來的著名文士。明《崇福寺記》日:“浙水為宋行畿,崇德去都最近,數十年來,戶口充斥,人物繁伙,士大夫臨辱下邑,問俗興替,探小勝,輒停舫過之。”
南來期間,崇德成了臨時京城的北面屏障。運河又成了北方至京城的交通命脈,是以日見繁榮。至元明,崇德已成為江南較有影響的市鎮之一了。

古城興廢

崇德置縣雖久,但建城較遲,元末始有州城之建。據光緒《石門縣誌》載:“縣故無城,元順帝三十六年(1368)始築。周五里三十步,置陸門四,水門三。鑿市地為油,闊七丈,深三丈二尺,其里步視城有加。'明代倭寇入侵,沿海告急,海防官信國候場襄王(和)急 於防守,拆去州城磚石移築乍浦城。嘉靖年間,倭寇三次侵崇,百姓備受摧殘,築城防倭成為民間的迫切要求。民諺有云:“崇元城。賊人入境如無人。”又云:“崇有城而不守,民隨侯而出走;崇有城有守,平安乃可長久。”嘉靖三十五年( 1556)浙江巡撫下令築城防倭。縣令蔡本端、邑人呂希周奉檄復築縣城。崇德人得陽別駕呂相獨家助築城工之半,後其里被表為“善人里”。築城之時,呂希周親撰《崇德縣築城記》褐石立於城門口。清光緒《石門縣誌》載:“新築縣城,周七里三十步,高二文六尺,闊一丈五尺,濠周於城凡八里五十步。計有水旱門各五對,東門稱青陽,大南門稱麗正,小南門稱黛仁,西門稱兌澤(又稱素商),北門稱湖義(又稱拱定)。”該志又載:“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知縣劉宗武,加築南北瓮城。”

崇福鎮崇福鎮

順治十五年( 1658)縣令李震奉檄對城並煤培高。康熙五十一年(1712)縣令韓麒趾重修四門城樓,同年,縣令王以和重修垣堞及西門城樓。雍正五年(172對縣令呂廷鑄詳請修城。乾隆二十四年(1759)縣令周鼎填塞三水門,三年後縣令鮑祖乾又重修西北三水門。嘉慶八九年間(18031804)縣城塌損三十餘段,縣令稽承烈請興修,後任縣令洪鐘傑、殷起瀛先後舉資修葺。鹹豐十年(1860)和十一年(1861),太平軍二次攻進縣城,拆去東半城移築於沿東六十步靠南北市河,置東門於義濟橋(中橋)西瑰。同治五年(1866),縣令楊恩澍請撥善後捐款,依故址重築並浚池。九年(1870),縣令陳謨重修朔義門。十一年(1827),縣令余麗元重修西水門。光緒三年(1877)西城門城垣間段倒塌,余麗元呈請重修。
民國初期城牆尚完好。民國25年(1936)為方便交通,在大南門、小南門之間新開中正門。日寇占領期間,封閉東門、大南門,並在其它各門城牆高築碉堡炮台。民國34年(1945)日寇投降,政府接管時城牆尚存,但城外護城河已淤塞。1949年解放後,中正門改為解放門。1958年至1959年“大躍進”期間,因興辦水利,城牆磚石紛紛被拆運農村,城牆遂廢。

區劃變更

行政區劃,歷史上多有變更,宋時有“鄉”、“都”之稱,清前以百又十戶為里,推了多者十人為長,余為十甲,甲系以戶、戶系以口。城中稱坊,近城稱廂,在鄉稱里。清康熙年間又有“保甲之法”,十戶為牌,十牌為甲,十甲為保。 清末坊巷據光緒《石門縣誌》載:“縣城設十一坊五巷。”即縣前坊(四都市一圖)、西門坊(四都六圖)、南門坊(西九都十六圖)、東門坊(十都附八圖)、北門訪(十都附八圖)、宣化坊(在縣治前)、太平坊(在縣西五十步)、清泉坊(在縣東義濟橋下)、儒林訪(在萬歲橋東)、永安坊(在縣東北二百步)、嘉會坊(在縣東南工百步)等11坊和青陽巷(在縣東)、宣化巷(在縣西)、登仙巷(在縣南)、水門巷(在邑廟西)、四井巷(在縣治北)等5巷。清末至民國,坊制和名稱多次調整,先前的11訪被改為10坊,即:東北訪、春風坊、縣前訪、太平五桂坊、南門訪、水德坊、西門訪、三永坊、登仙坊、北門坊。先前的5巷也歸併入各坊。都圖仍用於辦理土地田賦。
民國保甲

崇福鎮崇福鎮

自清宣統三年(1911)至民國初年,推行鄉鎮自治。石門縣仍 按舊界,沿襲清代名稱。鎮稱縣城,下設坊巷。
民國2年(1913),省通令劃區。
民國3年,實行自治,區下仍為坊巷。是年石門縣改稱崇德縣,全縣劃五區。崇德鎮仍稱“縣城”,屬第一區。
民國17年,頒布各種新政規章,駐鎮的縣公署改稱縣政府,知事改稱縣長,鎮轄如舊。
民國20年,籌備鄉鎮,基層改為“閭鄰制”。據省頒組織法規定:“凡具內百戶以上村莊地方為鄉,其不滿百戶者,可聯各村莊編為一鄉。百戶以上街市為鎮,其不滿百戶者編入鄉。但因地方習慣,或地勢限制,及有其他特殊情況者,雖不滿百戶,亦得成為鄉、 鎮。鄉、鎮以下 25戶為閻,5戶為鄰。”
民國21年,鎮與鄉分設,同隸於區。鎮境屬第一區。因鎮上有崇福古寺,故命名為崇福鎮。
民國22年,推行保甲制,10戶為甲,10甲為保。
民國23年,崇德縣城設鎮,稱崇德鎮。
民國25年,崇德縣歸井鄉鎮,重編保甲,崇德鎮下轄16個保。
民國27年至民國34年,日偽政權改鎮名為語溪鎮,保甲仍沿舊制。抗戰勝利後復稱崇福鎮。
民國35年,郊區農村北至徐家添,西至河城廟,南至大通新橋都劃歸崇福鎮。全鎮轄區歸併為14個保。
第1保:在南門外,包括司馬高橋、竹行橋、城南弄等。
第2保:在東門內,包括市河東岸、慈善路、中山公園等。
第3保:在大南門內,包括糖坊弄、硝皮弄、保全橋、觀善橋等。
第4保:在南門內,包括東橫街、南大街、平橋頭、縣街等。
第5保:在城中靠西,包括西橫街、西寺弄、城隍廟弄等。
第6保:在城中靠東,包括東大街、春風樓、縣前等。
第7保:在城中靠西,包括西大街、西城弄等。
第8保:在西門外,包括抵塔寺成南沙灘、北沙灘等。
第9保:在城中靠北,包括北大街、養濟弄等。
第10保:在城中東北隅,包括太平弄、蔣家弄、晚村路等。
第11保:在北門外,包括南漁船匯、北漁船匯、茅橋塊、北塘直街、北壇弄等。
第12保:在北郊農村,包括徐家球、仙人演、李家兜等。
第13保:在西郊農村,包括官莊橋、談樹下、棧前場等。
第14保:在西南郊農村,包括何城廟、地東村、新橋頭、鷺鷥灣等。
建國後居民委員會
1949年11月廢除保甲制,根據轄區範圍分別設立城南、公園、宮前、東橫、西橫、城西、北大、城北、太平(後併入東大)、東大、西大11個街政府。街以下設立居民行政小組。
1958年11月,將原10個街政府,歸併為勤儉(含原城西、西大)、和平(含原東橫、西橫、宮前)、建設(即原東大)、東風(即原城南)、躍進(鄖原城北)、解放(含原北大、公園)6個居民委員會。
1973年,運河拓寬時,解放居民委員會撤銷,分別併入東風、建設兩居民委員會。
1980年6月,為保證鎮民蔬菜供應,劃茅橋埭附近農村為蔬菜基地,稱“崇福蔬菜隊”(後稱村)。
至此,全鎮管轄區為5個居民委員會和1個蔬菜隊。其地段分管如下:
勤儉區居委會 地處鎮西,東起崇德路西段,西至藝村鄉星火村,南至南沙灘底,北至朱家門城河。轄有崇德路西段、南北沙灘、祗塘寺埭、朱家門、甫道西側、西城弄、西壇弄、楊家弄、大巷弄等路段。有38個行政組,1980年共1055戶,3168人。辦公地在新民路。
和平區居委會 地處鎮西南,東起南大街,西至官前路底,南始工農路北至崇德路,南北分別依傍以化肥廠為中心的工業區和崇德路商業繁華區。轄有南大街、工農路、縣衙、橫街、保全弄、硝皮弄、糖坊弄、羊行弄、宮前弄、西寺弄、半爿弄、立總管弄、廟弄等路段。有44個行政組,共1271戶,3570人。辦公地點在西橫街。
東風區居委會 地處鎮東南,東和虎嘯鄉分界,西至大運河分界,南接留良鄉境,北至運河!日道,有印染廠等數家二輕企業靠其東。轄有城南街、公園路、春風路、健康路、青陽路、染店弄、南城弄、李家弄、陸家弄、日暉村等路段。有29個行政組,共788戶,2251人。辦公地點設公園路。
躍進區居委會 地處鎮北,東和虎嘯鄉茅橋埭接壤,西和芝村鄉新益村分界,南起北大街北端,北至大運河塘路,為商業和居民雜居區。轄有北塘直街、茅橋埭、南北魚船匯、北壇弄、皮蛋弄、漁業村等路段。有23個行政組,共589戶,1686人。辦公地點在北 塘直街。
建設區居委會 東自運河西岸,西自甫道東側至晚村路底,南起崇德路東段,北至北大街,養濟弄、何堂弄、五桂坊弄、馬弄等路段均在其轄區內。有29個行政組,共774戶,2093人。辦公地點在太平弄內。
蔬菜隊 原系虎嘯鄉茅橋埭第7生產隊。地處鎮東北,東與外姚廟交界,西達大運河。南靠沙津塘,北至長生港,轄有3個自然村,即“李家裡”、“張福板橋”、“車後頭”。共58戶,220人,事萊地300畝。張福板橋為隊駐地。
1990年下半年,根據國家(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精神,將原5個居民委員會調整為城南、公園、青陽、宮前、橫街、南沙灘、北沙灘、勤儉、建設、城北、躍進等11個居民委員會。
1998年10月,由桐鄉市政府實施行政區劃調整,撒銷上市鄉建制,將原上市鄉併入崇福鎮。調整後的崇福鎮轄12個居民區、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崇福鎮日暉路。
12個居民區:東園區、公園區、青陽區、城南區、橫街區、宮前區、勤儉區、建設區、城北區、躍進區、南沙灘區、北沙灘區。
13個行政村:新橋村、勝建村、城郊村、勝利村、新民村、上市村、新浜村、東安村、三聯村、火炬村、建設村、民利村五聖村。2000年11月合併調整為四個行政村:城郊村、上市村、東安村、民利村。
2001年10月由桐鄉市政府進行撒鄉並鎮,對鄉鎮區劃作進一步調整,撒銷芝村鄉、留良鄉、虎嘯鄉建制,將原芝村鄉、留良鄉、虎嘯鄉區域併入崇福鎮。現崇福鎮轄6個社區居民區,2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崇福鎮日暉路。
6個居民社區:東園社區;青陽社區崇德社區;城北社區;南沙灘社區北沙灘社區。26個行政村:城郊村、上市村、東安村、民利村、星火村、新益村、上莫村利順村、五豐村、芝村村、聯豐村、茅橋村、錢家埭村、李介壩村、中夫村、店家塘村、蘆母村、李介浜村、陳家埭村、景衛村、灣里村、新橋村、留良村、華光村、南陽村、御家橋村。

文化遺址

新橋遺址 在鎮西南郊運河南岸大通新橋南堍東側,面積約19500平方米,屬於馬家浜文化類型。1972年發現,1982年試掘,出土骨角器有鹿角鉤、點種器、麋角柄,陶器有釜、罐、盆、盤、缽、豆、支座,胎中分別夾蚌、夾砂、夾禾本科植物的莖葉等,陶質疏鬆,往往施紅色陶衣。據陶器的發展序列分析,遺址的相對年代,晚於羅家角遺址,約在六千多年前。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崇福鎮崇福鎮

何城廟遺址 在鎮西郊區何城廟東北300米(今屬芝村星火村),為西周或春秋、戰國間遺址,南北寬300米,東西長500米,文化層厚達170厘米。陶器以印紋硬陶為主,紋飾有米字紋、席紋、網紋、方格紋、曲折紋,也有一器兼施數種紋飾。除硬陶外,還有原始青瓷和泥質紅陶和灰陶,少量灰沙陶。地面還採集到魚鰭形,丁字形鼎足,由此推測,還可能有比西周更早的地層存在。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司馬高橋遺存 在司馬高橋西南(今崇福蔬菜廠附近),為春秋、戰國時期遺存。1974年前後在運河東岸未築石幫岸處地層剖面發現較多米字紋硬陶碎片。

留良村遺存 在鎮郊東南留良村以南200米處,戰國時遺存。1973年1月20日,留良村鄉民在該處平土,發現戰國印紋硬陶和原始青瓷12件。

王家浜遺存 在鎮東郊王家浜(今屬虎嘯鄉茅橋埭村),戰國遺存。1974年2月21日,發現戰國原始青瓷一件,青瓷三件。

茅橋埭水產漁業村遺存 地點在茅橋埭水產漁業村以北300米處,唐、宋遺存。1975年,該處開浚河浜後,在浜北建磚瓦廠時,發現較多唐宋時代的瓷碗及碎片,有較厚的地層堆積。

古蹟古建

語兒亭 據《文獻通考》載:“崇德,晉有語兒亭。”《吳圖經續記》載:“御兒地名,《國語》勾踐曰:吾用御兒臨之。”明萬曆《崇德縣誌》載:“御兒即語兒……。孟康曰:越地今吳南亭是。《三朝國史》云:有語兒亭,即其亭也。”現已無存。

崇福鎮崇福鎮

女陽亭 《越絕書》載:“勾踐入臣於吳,夫人從道產女於亭,……勾踐勝吳,更名女陽。”現已無存。

何城 明正德《崇德縣誌》載“在縣西三里(即今西郊何城廟舊址)”。《名勝志》載:“勾踐拓地,北至御兒,夫差築何、晏、管、萱四城拒之,何城有何律王廟,相傳吳王遣以築城者。”現已無存。

沈晦舊居 元至元《嘉禾志》載“在崇福寺西趙家巷,宋狀元沈晦居此,早廢。”因趙家巷舊有趙汝愚忠勛祠,故今稱祠堂弄。

椿桂 明萬曆《崇德縣誌》載:“在縣治西,宋莫元忠五兄弟奉親力學,俱登科第,周監丞必正匾其堂,早廢。”今存五桂坊弄之地名。

陸德輿宅 《嘉興府志》載:“在五桂坊西南,系南宋吏部尚書陸德輿(鎮人陸塤之孫)之住宅,早廢。”

語溪館 元至元《嘉禾志》載:“在崇德縣西南。”《靳志遺事》載有:“宋紹興十八年(1148),知臨安府湯鵬舉言,偃兵以來,皇華交貨,結轍於道,而淮浙沿流館舍,無慮二十所,尚或未就,令賓至如歸,自赤岸而下,語溪其次也。”館早廢。

紀念堂園

歸王府 在西大街西城門內(今崇德路226號),坐北朝南,前後長100米,由五進主要建築組成院落。內有“門樓”、“傳事房”、“議事廳”、“大花廳”、“小花廳”、“廂房”、“鐘樓”等建築。建於清代中期,原為當房。鹹豐十一年(1861),太平天國歸王鄧光明曾作為王府,在此發出了“預知由單”、“完糧串票”、“條銀執照”等檔案。同治三年(1864)太平軍失敗,鄧降清後又改為當房。民國中期為仁大當棧,建國後改作糧倉。1987年拆建為糧管所職工宿舍。

崇福鎮崇福鎮

中山公園 在東門孔廟內(今公園路)。民國22年(1933),崇德縣長毛皋坤為紀念孫中山光復民國之功,以息幾園遺址和孔廟舊景為基礎建成。內有“中山廳”、“陳英士紀念塔”、“呂晚村紀念亭”等建築物,並有“六角亭”、“四角亭”、“茅亭”等園林小品點綴其間。中山廳為中西合壁建築,明亮寬大,正中有一匾,額曰:“中山紀念廳”,下面掛有孫中山遺像,像上有孫題之“天下為公”四字。四壁有玻璃窗架,內陳列孫文生平事跡的照片。中山廳前面築有三面裝有玻璃窗的民眾茶室,再前為陳英士紀念塔。紀念塔由混凝土磨光而成,塔基四面都有階石。塔身上部正中朝南有林森題的“陳英士先生紀念塔”八字,中部四面各嵌方形銅板一塊,朝南為陳英土像,朝北為蔣中正題的“碧血丹心’四字,東西兩旁銅板上記有陳的事跡。中山廳後,桂山東南麓建有呂晚村紀念亭,亭呈六角,系青石製作。亭頂塑有石鶴一隻。亭座北朝南,亭額刻“重見天日”四字,兩旁石柱有“正氣常存,先生不死;餘風猶在,民族之光”的古銅色底綠字木聯。亭中立有石碑,正面隸書“先賢呂晚村先生紀念碑”,為蔡元培所題;背面系當時縣長毛皋坤撰之《呂晚村先生事略》。石亭東、西、北三面方柱上,另刻有石聯三副:一為蔡元培撰書:“為民族爭存,碎屍無憾;以文章報國,沒世勿援”;二為太虛法師撰書:“春秋大義嚴夷夏;理氣微言瓚宋明”;三為裔孫呂在廷撰書:“民族昔淪亡,慘受嚴刑碎白骨;河山今恢復,洗除奇辱見青天。”民國26年(1937)日軍侵崇後,中山公園被日軍所占,拆毀原建改築炮台,除晚村亭,大成殿等碩大木石建築,因移動不便,未遭全損外,其餘亭閣廳堂均被拆毀。“文革”期間,晚村紀念亭又遭毀。1983年鎮人民政府重新修建園林,並增添了“語溪亭”、“無名亭”等景點。

徐自華故居 在觀善橋北堍(前門今宮前路100號,後門廟弄19號)。建於清後期,為同盟會員徐自華、徐蘊華姐妹的住家。光緒三十三年(1907)5月,鑑湖女俠秋瑾易男服來鎮籌款,與徐自華在此屋抵足而眠,密謀革命。徐傾其私蓄約三十兩之金飾相助。秋瑾就義後,同盟會員吳惠秋又來該屋避居,與徐蘊華密議一室。此後數年,此處一直為石門縣同盟會活動基地之一。光復後為徐氏後代之私宅。

塔鍾坊碑

崇福寺經幢 俗稱西寺雙塔,在崇福寺金剛殿前東西兩側,均為八角七層實心磚結構,高12米。底層為白石須彌座,座上有欄桿。塔龕上下相互參差,每層檐口磚迭澀挑出,覆以筒瓦,檐角各懸鐵風鐸一塊。塔剎系層層鐵圈作橄攬狀。該塔建於唐乾符中,為寺僧無著禪師造,中經六次重修,一次重建,最後一次為同治六年(1867)。兩塔原有塔志。為寺僧收藏,記有歷次修建和入藏文物情況。1955年因年久失修,塔頂傾斜,危及民房,經省文管會同意,拆去上端六、七兩層。1966年“文革”中,兩塔被拆除。拆塔時發現磚刻、金銀銅器、玉石佛像、經卷、象牙瑪淄、珍珠、錢幣等不少文物,現均收藏於省博物館。

元崇福寺銅鐘 明正德《崇德縣誌》載:“延佑七年(1320),僧本烈籌建鐘樓於寺東南隅,募鑄銅鐘,計重萬斤,聲聞十里。”清康熙《石門縣誌》載明嘉靖中,劉令宗武以鐘樓改建於關帝廟南,為鯨音閣,遷鍾其間。清初閣記,順治十八年(1661)鎮浙章昂幫,取鍾 置杭州靈隱寺。

崇福鎮崇福鎮

文壁巽塔 在鎮東中山公園內,為該園重要景點之一。明嘉靖通政使呂希周始建。原有“坤”、“離”、“巽”三塔,以次相連,萬曆十七年(1589)重修時僅存巽塔。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巽塔因長期風化傾坍。鹹豐三年(1853)宋成勛等募資重建。塔底花崗岩須彌座。塔身六面七層,仿木實心樓閣式。每層有仿木磚雕塔檐,檐下有仿木浮雕斗拱和立柱,三面欞窗,窗門相間。壺門上部陽文磚銘,從殘存題刻分析,有“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單字題記。壺門內有壁龕原供佛像,“文革”中毀。塔頂由相輪和復缽組成的生鐵塔剎。

日本鍾 形似編鐘,圍一丈許,聲宏而清越,為日本廬山寺物。光緒二年(1876),錢塘胡光鏞購自彼國,置於南門外地藏庵。民國間移至崇福寺觀音殿東側。1966年被毀。
宋米芾行書登峴山直幅石刻 石刻共八塊,高五尺余,字大小如華陽瘞鶴銘,筆勢奇宕可喜。光緒間,該石嵌北莊胡氏家廟廡壁,民國間移嵌南門外新安會館關帝廳壁。1937年日軍侵鎮時被毀。桐鄉博物館藏有該石刻拓印件。

王厚之臨本蘭亭序石刻光祚跋,無年月,識“御兒孫聞孫氏珍藏”八字。清鹹豐間,崇福寺僧清梵於邑中故家購得此石,兵燹時攜至西湖雲林寺。清梵歿後,石為同邑方丈東周持人寺中,現不知下落。

黃葉村莊種菜倡和詩冊石刻 清初吳之振首唱《種菜》二絕句,同時囑友和詩,得黎洲兄弟、堯峰、西堂、楊園諸先生暨同邑勞之辯,吳震方諸鄉賢二十餘家真跡,裝成一冊。道光十八年(1838),邑人蔡載樾借吳氏藏本鉤摹上石,首列湯斌大書“種菜”二字,後有海昌錢泰吉及蔡載樾兩跋。兵燹後,石已散失殆盡,是冊真跡原藏寶山知縣吳康壽家,今不明。現有刻石拓片,藏鎮上於夢全家。

黃葉村莊乾隆御書詩碑 碑刻為七言絕句,云:“夜雨連明春水生,嬌雲波暖弄陰晴。簾虛日落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款署“乾隆辛末春御題。字型為乾隆一貫所寫的董其昌行草體。五十年代初,鎮上建東西大街路面,毀作碎石而鋪用。

寺廟庵宮

崇福寺 俗稱西寺,在縣西鬧市(今崇德路52號)。建於梁天監二年(503),初名常樂寺(《嘉興府志》作祟樂寺)。宋大中祥符間改為悟空院,天禧二年(1018)易今名。建炎兵毀後重建,額為元代趙子昂書。東西列二塔,唐無著禪師造。明洪武末,併入普慈寺。永樂初。重建前殿。殿北有藏經閣,東南有鐘樓,隆慶中建。清朝屢加修葺,鹹豐十一年毀,僅存前殿。同治六年(1867)重修前殿。該寺鼎盛時期,僧房殿堂林立,東至太平弄,西至五桂坊弄,北至演武場,南至大街,至清道光間,尚有僧眾六十餘,以後逐漸衰落,至建國前,只有僧眾十數人。“文革”期間,殿宇大部被毀。現僅存金剛殿。光緒《石門縣誌》載有宋慶元間陸峻《崇福寺田記》、嘉定間釋妙寧撰《崇福寺記》和明萬曆間周應秋撰《崇福寺藏記》。

南廣福寺 俗稱南寺,在小南門外半里(今南寺路1號),為梁天監古寺。唐開平間初名寶壽,來治平間改名壽聖,紹興三十年(1160)改今名。清鹹豐十一年(1861)毀,光緒二年(1876)里人重建前殿。建國後改為南寺糧倉。

廣法寺 俗稱東寺,在縣東三百步(今春風路5至7號)。唐鹹通九年(868)建,名修澄院,來治平初改今名。建炎四年(1130)邑遭兵火,寺巍然獨存。縣治寄於此者二十餘年,縣令黃楊創立縣治,僧如琳以重屋五十間助之。明萬曆中厄於火,僧園通、祖梅重修。清康熙末記,乾隆四年(1739)募修;三十三年(1768)大殿毀,道光初又募建;鹹豐十一年(1861)毀,光緒間又重建。建國後改為糧倉,“文革”中拆毀,原址現為食品站店房。光緒《石門縣誌》載有宋景佑間李嵩叟撰《修澄院法堂記》。

崇福鎮崇福鎮

甘露庵 俗稱北寺,在城北五百餘步(今崇福煤倉庫原址)。明萬曆間建,因地處要衝,寺僧施茶於亭,方便行人。縣令靳一派定今額,其址六畝。清鹹豐十一年(1861)毀,光緒間又重建。“文革”中拆毀。光緒《石門縣誌》載有明萬曆間陸典撰《甘露庵記》。

半月庵 在董仁門(即大南門)內(今糖坊弄44號西),依城垣結宇,同治六年(1867)重建,內住有尼僧。建國後改建為住宅區。

白雲庵 在東門坊。鹹豐十一年(1861)毀。民國期間和化城庵同時建在一起,改名新庵,供有白衣觀音。住有尼僧十數人,以素事禮懺為生。建國後。尼僧還俗四散。庵址規劃歸桐鄉第二醫院。?

青陽庵 在青陽門外,明末僧智珩募修。清道光間,鎮人蔡錫琳重修,內築有“雨香室”,為蔡氏會文之所。鹹豐十一年(1861)毀。

龍吟寺 在南門外包角堰上,舊名環碧庵,庵名系縣令靳一派所取。鹹豐十一年(1861)毀。光緒間重建,改名為龍吟寺。建國初,因挖堰基開通長安塘而拆除。

吳越戰址

《史記·吳世家》 載:“吳伐越,勾踐迎擊之木雋李。”明萬曆《崇德縣誌》引北宋《崇德縣學記》云:“春秋時,闔閭、勾踐常大戰於木雋李、御兒之間,裂其地則守之。”該志又云:“崇桐之交,所稱吳越戰場者,大盪二,小盪五、六,曠闊極目,林莽不生,遍野荒茅瓦礫,至今磷青鬼嘯,陰雨時無敢獨行。”清光緒《石門縣誌》云:“就李為吳越交爭之地,因有吳疆越界之說。”今崇福鎮附近留有不少吳越之戰的遺蹟。

古城 古城有四,在縣境者三,境外者一。在鎮西郊三里的何城,據明《崇德縣誌》載:“今一都有何律王廟(今芝村鄉星火村何城廟),勾踐拓地北至御兒。夫差築何、晏、萱、管四城拒之。何城有何律王廟,相傳吳王遣以築城者。”明成化《何城廟碑記》記:“語溪乃吳越交爭之地。吳之御越嘗用何王宅基以築斯城,故曰何城。西南鑿河隍以遏其沖,東北築將台以勵其眾。”萱城,明正德《崇德縣誌》記“在縣東南三十里。”清光緒《石門縣誌》以為非是,理由是“縣東南至海寧界僅十里,如謂在東南三十里,已至海寧城矣,恐傳寫之誤。”晏城在鎮東二十五里,即今晏城鄉晏城村。管城在鎮南七里,清《一統志》載“在海寧州西北(今海寧市辛江鄉管城廟)距石門縣界七里,吳王夫差築以拒越,今有管城廟。”

石門 即今之石門鎮,在鎮北十八里。元至元《嘉禾志》載:“越王壘石為門,以為界限之所。”清康熙《石門縣誌》云:“石門在縣北二十里,春秋時吳越壘石為門以為限隔,故市名石門,巷名壘石。今改為玉溪鎮。”

柴辟亭 清《浙江通志》曰“吳築石門拒越,在今石門縣(即今鎮境)北二十里,是則石門北屬吳,其南故越地也。”

崇福鎮崇福鎮

東、西草盪 鎮東北郊區,大半為吳越交戰主區。明萬曆《崇德縣誌》載:“吳越戰場在塘東約有數處,其大者曰東盪、界桐溪、鹽官間。西盪崇、桐相半。皆廣數十里。”今鎮東北郊之天花盪(屬同福鄉新農村)即是古戰場的西草盪。

紀目坡 在鎮東北,舊屬紀目鄉,今為靈安鄉路家園村。據明正德《崇德縣誌》載:“在千乘鄉,高十丈,周三百步,環以水涇。邑士朱天麟幼時見坡側鍾生家運土得舊碑,斷缺漫滅。大略謂:吳王夫差募兵五千,牧養於此。名曰紀目者,立紀綱而有條目也。此非春秋之文,殆後世營繕追述之辭。按今十二都有紀目墩,墩側有紀目廟。”

游屯涇 在鎮東北,舊為千乘鄉游屯裡。明正德《崇德縣誌》謂:“在紀目坡西北七里,亦以駐兵得名,俗訛為牛墩。按今十三都有游屯橋及牛墩涇巷。”

鷂五墩 在鎮東北十一里,今屬虎嘯鄉鍾夫村。村北有一土墩,為古吳越戰地。明正德《崇德縣誌》有“吳越戰場舊跡不勝記,湮沒居多。有謂鷂子墩、蔭口湖,皆在九都,其名不知何日方。墩僅魁父之丘,湖已隔為幾蹄涔,當大旱,勺水澄湛不涸。”

烽火樓 在運河東北。明正德《崇德縣誌》云:在塘東北。元至元《嘉禾志》記有“南長營、烽火樓、千人坡,皆越王宿兵之野”。

草內塞 在鎮北二十二里。清光緒《石門縣誌》謂“吳王伐越屯兵結寨之所。”今已訛傳為草內蔡,原屬長濠里,今併入石門鄉。

歷史名人

陸峻(1154-1216)字子高。宋淳熙十一年 (1184)入太學,十三年(1186)升內舍。紹熙元年四190)新帝登基,禮部奏名第九,廷對擢居第四。官授文林郎,實放紹興府觀察,後調滁州教授。在任“辟武齋,興學校”,文士興起。期滿後,調任兩浙轉運使,抑強扶弱,中外欽佩。回京後歷任秘書省校書郎。嘉定元年(1208)七月兼吳王府教授,鏇又奉命鎮守濠州。適值敵寇猖撅,他曉以利害,示以信義,取得人心,收編數千散兵,練為勁兵,濠州乃得安固。後又調和州知州,“養士勵俗,修倉浚河”。是年歲荒,無食者日有萬計,他與民共苦,節糧吃粥,因此得病。嘉定九年(1216)2月卒於家中,享年六十二歲。墓葬於鎮郊雁塔村(今芝村鄉太子塘橋西)承議公墓東。丹陽劉宰撰墓志銘,姑蘇呂俊民勒石。著有監帶集》十卷。

崇福鎮崇福鎮

輔廣(生卒年不詳)字漢卿,號潛庵。少時倜儻,志願甚宏,先隨呂東萊(即呂本中,字居仁)先生研究學問,後又拜朱嘉為師。入京後,閉戶自守,奮力勤學,學術思想獨到,從不隨俗附和。宋慶元年間(1195--1200),禁止“偽學”,講學者紛紛散去,惟他獨立不懼。生平著述甚多,並廣為他人引用。欽定《詩經信說江隼》摘引其述733條;《金壇王氏四書大全》引用395集:《都梁李氏朱子異同條辯》引用606條。嘉泰年間(1201一1204)歸里,在縣城首創講學之所“傳貽堂”,躬行實踐,挽回頹風,人稱“傳貽先生”。後病死單,墓葬西郊一里。著有《四書纂疏》、《六經集解》、《日新錄》。

呂希周(生卒年不詳)字師旦,號東匯。明嘉靖五年(1526)進士,授戶部主事,後改工部,督清江糟運。辦事幹練,並善書文,因並吏部文選司郎中,鏇又擢升為右通政。乞假歸里時,適值倭寇侵境,浙江巡撫下令築城防倭。嘉靖三十五年(1556),呂希周會同知縣蔡本端,奉檄建築崇德縣城,改運河為曲,紆緩繞城,以水為障,建吊橋以固防守。民間因有“崇德呂希周,直塘改彎兜”之說。同年秋,倭寇侵犯縣北皂林塘,桐鄉被圍,呂希周和濮院濮文起,吳興茅坤共獻退敵之計,出奇制勝,捍衛鄉里,因功遷升左通政,賜賞有加。年老回鄉後巡撫龐尚鵬挾冤誣劾其居家不法,被削職為民。呂希周慷慨好施,曾捐田 170餘畝,歸學宮以贍諸生之貧者。後病死於鄉,墓葬語兒鄉三都。著有《東江詩集》。

呂煥(1521-1601)字南文,號心源。少有俊才,父呂相任邵陽主簿,當時煥年十二,暮春放紙鳶,飄落淮莊王府,適王爺後園宴客,立命僕役緝捕。呂相害怕不敢藏匿,捆縛兒子送至。時值王府為女南城郡主選婚,見呂煥大喜,不問其罪,令其出入府中,後以郡主配婚。不數年,目煥爵封“儀賓”(郡馬),住淮莊王府。一年父卒,他哭告郡主:不能為享受富貴而忘親人,欲回故里侍奉家母。郡主同情,請父轉呈朝廷,辭八百石歲祿,返崇德。明朝興二百年郡主和郡馬雙雙回夫家居住者僅此一例,鄉里故者以此為榮。呂煥夫婦在萌芳園築“許歸堂”,為皇帝特許歸來侍母之意。萬曆年間,夫婦先後歿,墓葬南津鄉官村(今上市鄉城郊村)。著有《許歸堂詩集》。

呂宣忠(1625-1647)字諒功,小字朴人,號樵庵。十三歲時瞞父偷習騎射,研究兵法,十八歲列為博士員。清順治二年(1645)清兵入浙,他痛哭流涕,誓申國恥。次年,在太湖聚眾與吳日生一起抗清。三月,大戰清軍於烏鎮湖溪(亦稱濫溪)塘。五月,清兵已渡錢江,吳日生多寡不敵眾而敗,呂知大勢已去,辭眾扮僧隱入山中,以圖再起。後因吳日生標將沈君伸和金和尚出賣而被捕。他拒絕投降,公堂受審時慷慨陳詞:“大丈夫不能為國盡責,即今死猶後。”清順治四年(1647)在杭州被斬就義。臨刑時,昂首挺胸走在前頭面不改色。遺有《題松柏者》、《題晚晴者)、《題今人者》、《題有兄者》托志詩四首。

呂留良(1629-1683)字莊生,又字用晦,號晚村,別號恥齋老人,南陽村白衣人。十三歲入“征書社”,長者閱其文,視為畏友。十六歲時,明亡,次年清軍入浙,他散家財援助“義軍”,暗助孫子度、呂宣忠等反清復明。因清王朝統治日益鞏固,復明無望,於順.治十年(1653),改名光綸參於科舉,考中第二名秀才。後痛感國亡家破,即歸隱南陽東莊埋頭文字著作,、避政尚學,與黃宗羲、凌渝安、張履祥、何商隱等,以切磋學術為名,發泄對清王朝的不滿。呂博學多才,凡天文、讖緯、樂律、兵法、星卜、算術、靈蘭、丹經、梵志之書無不通曉,平生學宗“朱程”,尤贊“夷夏之防,大於君臣之義”之說,每將強烈的民族意識貫注其著作之中,在學林士子中有廣泛影響。晚年兩拒清朝“博學鴻詞”和“山林隱逸”之薦,節操自守,誓不事清。隱居吳興妙山,築風雨庵,取僧名耐可,字不昧,號何求老人。後因憂國憂民,舊病復發,不治而卒,終年五十五歲。墓葬於今晚村鄉識村東長板橋。一生著作計有《晚村文料》、《東莊吟稿》、(呂氏評醫貫)等數十種,並與同邑吳孟舉、吳自牧合輯《宋詩鈔》存世。清雍正七年(1729),呂亡後四十六年,因湖南曾靜案受牽,慘遭“開棺戳屍”,幼子被凌遲處死,孫輩發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合門受難並累及學生、書商,生前著述悉遭禁毀,為清代影響最深、涉及最廣之“文字獄”。辛亥革命勝利,沉冤始得昭雪。建國後,鎮上為其建呂園和紀念亭。

吳之振(1640-1717)字孟舉,號橙齋,別號竹洲居上,晚年又黃葉村農。清順治十年(1653)進入石門邑庠,後以貢生授官中書。為人慷慨,康熙十年(1671)浙江大旱,災民成群,他散發家財開廠施粥,自正月至麥收蠶熟而止,救活饑民無數。為體恤饑民遠途領粥不便,提出“分區賑米”,以改變按人領粥辦法。巡撫范承謨表其門為“義賑鄉閭”。余如育嬰、濟貧、施材等無不樂善好施。吳生平銳意吟誦,在鄉時與呂留良、黃宗羲、高旦中等訂詩盟;至京時與冒辟疆、嚴繩孫、尤侗、湯斌等訂文字交。吳文才出眾,書畫奇艷,文宗“山谷派”,尤能別開生面,為海內所崇仰;書法得晉人精髓,瀟灑園勁,人多寶之。康熙十四年(1675)吳在故里西門外建“黃葉村莊”,為學古自娛之所。死後墓葬於洲泉鎮西俗稱馬墳頭。著有《黃葉村莊詩集》、《德音堂琴譜》,與呂留良、吳自牧合輯《宋詩鈔》。

崇福鎮崇福鎮

方黛(1736-1799)字蘭士,懶儒,號蘭坻,蘭生,長青,樗庵,別署御兒鄉農。潔身自好,不隨時俗,與錢塘奚鐵生交契甚深,被譽為“浙西兩高土”。自幼受其父方梅影響,吟詩作畫,兼攻篆刻。十五歲即隨父游“三吳兩浙”,後僑居濮院鎮。性篤孝,侍繼母如生母。生平慎交遊,重友情,詩文相賞,道義相助。善畫,山水結構嚴謹,氣勢過人;花鳥草蟲運筆賦色,別開生面,具有清逸冷雋之妙。有慕而購之者,亦稍稍應酬,以維生計,然從不計值。當時奚岡擅畫名,見方之畫亦十分心服,詩文家阮達稱其“深得宋元人秘法”。方兼工詩詞,有《山靜居詞稿》,其論書畫數種刊人鮑廷博所集《知不足齋叢書》。子廷瑚,舉人,官平谷知縣。

陳萬青(1742-?)字遠山,號湘南。幼少穎異,然家境貧苦,在塾讀書僅穿一件葛衫,且破裂多洞,卻毫不在意。夜讀為省燈油,只用一根燈草點火,雖無法辨認細字,仍默讀至半夜。十五歲考中秀才後,設塾授徒,靠微薄酬金供養全家。以後“七試歲科”皆名列第一,由“選貢”登“京兆榜”。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中一甲二名進士(榜眼),授編修,歷待讀,纂修《三通》、《四庫》、 《永樂大典》 。先後四次主持江西、山東、廣東等鄉試官,因成績顯著擢升為陝甘學政。工詩文,喜書法,尤精小楷,朝鮮貢使來華必購其碑帖以歸。平生以去除浮華、崇尚實際為信條。對貴人有禮,待下人不傲,對有一言之善或一技之長者,必為之到處傳揚,識與不識者皆稱為長者。後死於官舍。

寶謙(1817-1897)字於尊,號亞陶,別號語溪老人。清鹹豐元年(1851)中舉,援例報捐,以主事任官刑部。光緒六年(1880)中進土,以原班主事補用,復由譯署奏保,以知府分發安徽,任捐輸局提調兼蕪湖洋務局會辦,不久升任廬州知府。是年大江南北患蝗災,徐親至查勘,又飭屬下籌辦賑務,郡城四隅分設粥廠,饑民就食者曰以萬計。又清結累年積數十件,俱微小片言,析之不事刑求。逾年期滿易人,群獻匾額牌傘,以詩送行,而志去思。歸里後,主傳貽書院講席,論文校藝,皆手自評閱,一秉至公。徐為同里蔡硯香之婿,與內弟蔡錫琳相切磋,且從嘉興張叔末、錢塘孫元培、戴醇士諸友游。徐嗜書畫,善鑑別,間寫折枝花卉,饒有書卷之氣。卒年八十一歲。著有《琴音室詩稿》十六卷,《倡和雪泥集》、《花韻軒菊令菊譜》。

吳滔(1840-1895)字伯滔,號鐵生,又號疏林。無意功名,醉心於書畫藝術,終年閉門作畫,不預外事。初學奚鐵生,早晚描摹,寒暑不輟,後又吸收石濤、沈周筆法,至晚年畫風一變,雄健渾厚,更受人推崇。“山水蒼秀沉鬱,水墨淋漓,一洗枯槁甜俗之司”,卓然成一大家。花卉墨色濃厚,間亦有淡雅之作。晚年曾雇舟沿運河北上,沿途寫生後作一長卷,江南水鄉風光和各地名勝盡人畫卷,被規為珍品。和安吉吳昌碩結為畫友。晚年曾為嘉興張鳴珂作《春柳圖》、《海上訪僧畫》,備極精妙。吳不慕榮利。終身布衣,卒於故里,終年五十六歲。著有《來鷺草堂詩集》,現北京故宮博物院書畫館、浙江美術學院均藏有其作品。長子衡,字澗秋、次子徵,字待秋.孫彭,字羚木,均為著名山水畫家。

錢祥春(1843-1903)居南門內,擺水果攤肩販為生。平時勤儉,稍有積蓄。清鹹豐十一年(1861)二月中,太平軍第二次攻打石門,東南門鬧市盡毀,自南門至平橋,瓦礫堆積,路徑不分。錢祥春待發宏願,自願獨資修整,有人勸其募捐,則日:“小行方便,豈容勸人出資。”親自拿了畚斗鐵把,與雇來的工匠為伍。光緒二十一年(1895)十月動工至次年正月完成,使堆積閉塞的道路暢通無阻,行旅之人甚稱方便。

崇福鎮崇福鎮

徐乃宣(186l-1929)字芮蓀。位鎮上橫街。學問深厚,超越群倫。光緒九年(1883)癸未科試,以第二名考中秀才,丁亥科試(1887)升廩生,不久以貢生入太學,鄉薦堂備,饒有文名。辛亥革命(1911)前夕,偕同鄉馬昭懿等與陳英土秘密聯繫,出謀劃策,為光復縣城出了大力,事後擔任軍政長。民國4年(1915)被聘為浙江省通志館採訪,征輯稿件不遺餘力。後任縣貧兒院長,培植貧苦學生,傳授工藝技術,使貧兒各有立業之本,功在庇寒,邑人德之,卒年六十四歲。

吳寶驥(1870-1934)字柳堂,柳塘,別號秋水釣徒。清光緒十八年(1892)考取秀才,不求仕途,醉心於書法篆刻。其刻竹甚為有名,得黃岩人方治庵刻竹之秘法,雖刻紋細至毫髮,亦能刻得精神奕奕。行刀猶如用筆,陰陽凹實,鉤勒皺擦,莫不心手相得,作品被視為珍品。除刻竹外,還能刻玻璃、陶瓷、玉石、硯石等,治印亦頗見功力,分朱布白,饒有新意。光緒三十年(1904)西泠印社初建,即為該社社員之一。書法工篆,亦善魏隸,擘窠大字宗顏柳,甚為行家賞識,鎮上商店招牌,不少出其手筆。晚年熱心於社會公益,曾創辦農業試驗場於東門,主持“安徽會館”,並任崇德縣商會會長,參與籌辦“文明女校”、“結群閱書社”等。贅婿渭俠,原名宋望,自號五廟村人,能繼承詩詞、書法、考古鑑賞。

徐自華(1873-1925)女,字寄塵,號懺慧。生性敏慧,攻讀勤奮,尤喜詩詞。少時才名遠播,徐仲可《清稗類鈔》即有記載。長成後嫁南潯梅福均,曾任清溪女校校長。光緒三十二年(1906),在潯溪結識革命女傑秋謹,相見如故,訂生死交,由秋道介紹入同盟會。半載後,秋謹離潯,自華亦歸故里。翌年初夏,秋瑾欲在紹興舉事,自華乃將私蓄黃金三十餘兩,傾囊相助。七月十五日,秋瑾就義,自華悲痛萬分,冒險偕吳芝瑛、徐蘊華運秋瑾遺骸葬於杭州西泠橋畔,並為之撰寫碑文。後秋墓被清廷所毀,自華亦遭通緝。辛亥光復,秋墓在西子湖畔恢復,並築風雨亭。自華以秋瑾號命名,創競雄女校於滬上,任校長十餘年。後因年老退歸杭州為秋社社長,不幸痛歿於社。國民政府明令褒揚,宣付國史館立傳。生前好為詩和古文辭,尤擅倚聲,著有《聽竹樓手稿》、《秋心樓詩詞》、《徐自華詩集》。妹蘊華,號小淑,為秋瑾學生,同盟會會員,長期在鎮辦學,建國後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 1962病卒於滬。

魏昌裕(1874-1946)字問卿,家住縣街燕來堂。性誠篤,聰敏好學。清光緒十六年(1890)庚寅歲試第二名秀才,不久又補廩生,聲望蜚縣庫。民國初年對全縣積穀、禁菸等善政不遺餘力,成績顯著。民國5年至16年任縣勸學所長,提倡文化,擴充學校,厥功尤偉,並任縣邑孔廟奉祀官數年。三十年代在縣創設“魏氏學塾”,治學嚴謹,頗有聲望。抗戰時期,與其子魏成多次拒絕厚聘,抵制奴化教育,艱苦支撐私塾,為鎮人譽為“老魏先生”。

李廷華(1875-1922)字赤民,號韻仙,居春風樓。清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科秀才。精音律,與弟漁卿均喜絲弦,尤善琵琶,得王摩詰、康封山之秘傳,與新市張志翔(之祥)為密友,兩人不時相聚,晨夕操習,各譜新聲。李以熟巧功夫取勝,高潮時音似“刀劍摩谷”,又如“江潮湧雪”,令聽者悠悠自遠。纏綿時,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聽者無不稱美。一時弟子甚眾,唯鎮人夏寶琛得其傳。夏繼承的技藝,享譽滬上,被人譽為。琵琶大王”,當選為上海國樂會會長。

呂在廷(1875-1958)字肖夔,東郊鬥富兜(今屬騎塘鄉)人,呂留良七世孫。出生時父已死亡,靠母陸賢貞歷盡辛勞,督課成業。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考中秀才,勵志力學,傾向改良。辛亥光復後在湘溪國小任教,曾任肇昌國小(後改第四國小)校長。鑒於縣款支詘,與陳宗爽等人發起兩次募捐創建肇昌校舍,為鞏固學校根基,整理桑樣學務,造就東鄉人才,厥功甚巨。後又遷居鎮上任縣教育會長,並兩次出任縣修志館長,整理鄉土史籍。四十年代與楊圭章、吳渭俠等寫過《民國崇德志稿》,訪人覓跡,常年辛勞,為後人積下不少資料。建國後,受聘去上海南洋中學執教。為人正直,溫文爾雅,好詩詞,與海寧汪達誠、同邑孫鏡嚴、沈筱亭結為詩友,各取漁、樵、耕、讀中一字,故呂又號梵樵。著有《榆廬吟一冊。於仁一,能承家業,為海上詩家。

馬昭懿(1876-1952)字念仁,別號小園灌者。清光緒十九年(1893)癸巳科秀才,後入日本早稻田大學法科攻讀。歸國後,在縣誠善長當結識陳英土,成為莫逆之交。陳東渡日本後,仍有聯繫。在陳的影響下發表了不少“法治救國”的詩文,力主在縣倡導新政。宣統三年(1911),聯絡同鄉徐乃宣組織一批有維新思想的人員.回響推翻帝制,光復縣城,後被公舉為首任民政長(縣長)。在職期間,對剪辮、懲腐、廢舊等作出貢獻。二十年代先後出任山東歷城、浙江新登縣長。回鄉後從事律師工作,對籌建縣文史館、創辦育嬰、養老等慈善事業給予慷慨資助。妻程鈺亡後,節約營齋營奠之費,築涼亭於北運河塘六里橋,以為行人休憩之所,命名“營營”,並著有《營營亭小記》。

吳徽(187gr1949)字待秋,號春暉外史,又號鴛鴦灣人,別署括蒼亭長、抱捐居上,居西橫街。徵為吳滔次子,幼承家學,專心習畫,早期畫山水頗有功力,後專學“四王山水”,尤崇仰王原祁,但不拘泥於古而富有新意。作品重巒疊蟑,氣韻沛然,自成一家。花卉師李復堂,亦有吳昌碩筆意,雖寥寥數筆而情趣盎然。二十年代移居上海,曾任商務印書館美術編輯,整理出版歷代名人畫冊多種。其制箋更為精湛,魯迅在《序》中稱其為“畫箋能手”。曾陸續出版《吳待秋山水畫冊》、《吳待秋花卉冊》等。晚年購屋於蘇州城北,有園名“殘粒”,為蘇州十五園林之一。抗戰時重返上海,與畫家吳湖帆、吳子深、馮超然齊名,近代畫壇上稱“三吳一馮”。後病逝於蘇州,終年72歲。子吳彭,字羊文木,承家學,為當代名畫家。

楊圭章(1881-1958)字競存,居塘坊弄。幼年熟讀經史,光緒二十五年(1899)己亥科考中第一名秀才,聘為縣學堂史地教習,立下終生從教之宏願。宣統元年(1909),首編《石門縣鄉土歷史》一冊,由官方刊印為學生必讀課本。民國元年(1912)與同邑范聿新等在鎮上首創“高等國小”,改進教育方法。因成績顯著,曾任新登縣教育科長。回籍後參加秋社,當選為教育會長,後任縣教育局長。任職期間,向著名文字改革家趙元任學習“注音符號”,並在崇德推廣。民國 23年調任德清縣教育科長。為人隨和,平易近人。抗戰發生,拒絕日偽厚聘,回籍隱居簡出,自名漁隱。四十年代,熱心於地方文史,曾任崇德縣修志館長。晚年,常與秋社徐自華、徐小淑詩詞來往。著有《崇德縣鄉土歷史》等。

魏金爵(1881-1940)字吟秋。閉戶讀書,力學不倦。性情謹慎,富有涵養功夫。楷法端正,詩亦工雅,不肯輕出示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辛丑歲試秀才,與方陳鑠、呂在廷三人同年,故以友誼進而認為兄弟。民國13年出任縣立乙等商校校長兼教國文。冶學謹嚴,從不敷衍塞責。商校停辦後,又在西橫街創辦“守過學館”,設英語、數學等課程。抗戰爆發後,在宮前街設秋章學館。其時曰偽擬請其任教育科長,被斷然拒絕,日寇以指揮刀猛砍桌面迫其就範,仍誓死不屈。此後閉門謝客,鬱悶不樂而卒。鎮上受其教育者大慟,當時有“滿城桃李哭吟秋”之說。

呂逸(生卒年不詳)字韻清,呂晚村之後裔。天資高厚,工詩詞,喜丹青,畫梅花尤有奇特之技,不簡不繁,得詩人清致。每畫必目為題詞,作品臉炙人口。曾創文明女塾於城之北街,為開女界風氣之先,時人都稱美之。徐寄塵在南潯主辦潯溪女學,聘呂為國學兼圖畫教員,與秋瑾在校同事,入同盟會,互相唱和,鼓吹民主革命於女報之上。辛亥光復後曾呈準省督改縣城之東嶽廟(前呂氏家廟)為呂公專詞,以揚祖德。事母至孝,母辭世後,嫁與餘杭王藝(字蘭仲,別號無愁)為室,居杭城。王善書法,有漢魏金石氣。杭人以得其夫婦扇面為榮。寓滬時與包天笑、胡寄塵等著小說,在商務、文明兩書局出版。家藏有清康熙年間海昌黃九煙所繪“呂留良僧裝像”一幀,有“呂留良自題僧裝像贊”一篇,為桐鄉近古文物之珍品。

蔡光勛(1889-1970)別名劫卿。光緒三十四年(1908)以 92.6分的優秀成績獲浙江官費出國留學生考試第一名,赴美國東部主修礦學。回國後,曾任聖約翰大學教授,川漢、寧湘等鐵路工程師中東鐵路工程處副處長,對我國早期鐵路建築工程,做出過一定成績。1958年5月應聘為上海文史館館員,1970年因病逝世。

郭如熙(895--1944)字緝人,號後覺,東南郊御架橋人。父母早亡,撫育於鎮上姑母家。生性和靄,治學刻苦勵志,孜孜不懈。年輕時服務于海寧長虹、崇德肇昌兩校多年,出而研究國語。二十年代在上海中華書局任國語編輯,加入上海世界語學會後,積極投身於世界語運動。曾與王璞,陸衣言互相闡明,編輯國語書籍,嘉惠後學。歸里後,任縣教育局指導,啟迪桑梓不遺餘力。後至南洋群島宣傳抗日,所至各地,聲望遠播。在南洋時,他非常懷念祖國,對勝利充滿信心,對賣國求榮的漢奸恨之入骨。日軍侵占新加坡後,他由新加坡中華公學撤至印尼小島武吉了宜,與摯友胡愈之等人,隱姓埋名,種菜維生。後被日本憲兵逮捕,經重刑逼審得病,犧牲於日軍集中營。著有《世界語概論》、《閩粵語和國語對照集》。友人為了紀念這位愛國志士,由陳岳書等在新加坡創立後覺公學。

吳浩然(1902-1970)系吳蒼霖之子,原籍江蘇常州。隨父遷鎮上城南弄從醫,四年學業,得其父內科之秘傳,醫術大進。民國15年至25年在海寧、嘉興、餘杭等地行醫,獲得病家信賴。抗戰勝利後,在崇德懸壺服務。1956年在縣人民醫院任中醫內科醫師。1961年任縣第二醫院副院長,為二院中醫內科的創建人。任職期間,創辦中醫進修學校,擔任教學和臨床輔導。溫古究新,潛心鑽研中醫理論,著有《痘症概要》、《麻痤論》、《爛喉丹痧論》、《中西參雜證概要》等,尤以《中西合參》一文,能以西醫病理結合中醫理論逐症進行論治,實為可貴。除從醫外,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曾任鎮公園街主任、縣衛生工作者協會主任,並先後被選為縣人民委員會委員和三、四、五、六屆縣人大代表。

戴麒經(1906-1968)原居鎮上西橫街。曾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復又轉入暨南大學。年輕時熱愛體育運動,參加上海樂華足球隊(後改東華)踢中鋒。他短跑成績突出,又練就凌空射門技術,能用左右兩足射門,射力強勁,速度快捷,一時稱為絕技。與左鋒孫錦順、李堯,右鋒韓龍海、賈幼良被人譽為“東華五鋒”。三十年代該隊屢勝外國強隊,作為中鋒的戴麟經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在海內外獲得“足球大王”的美稱。他球藝極高,但無球星架子,每次回鄉總和鄉人一起在運動場練球。建國後投身革命,1952年入伍,歷任八一隊總教練、國家足球隊教練等職。1962年,被授以少校軍銜。夫人李愛玲系南洋僑裔,因傾慕他的球藝,毅然歸國和他結成終身伴侶。“文革”中雙雙被迫害死。1978年8月徹底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李愷良(1907-1987)居春風橋頭。出身於書香之家,自幼熟讀古文,如《論語》、《史記》、《隨園詩話》、《聊齋志異》等。他曾自比“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直至晚年70多歲尚能將《聊齋志異》中全部詩詞背出。精於七言古詩,年輕時曾自號青蓮後人,著有《青蓮後人詩稿》自娛。16歲時,父亡,為挑起家庭負擔外謀生,與早期中黨員池耕結為至友,並在其影響下接觸新文學。1927年去上海學生意,由於愛好文學,與文化界人士結友頗多,其中有巴金、胡愈之、樓適夷、葉籟士等。又致力於世界語運動,翻譯出版了世界語詩文作品《加爾》。還曾與魯迅通信,討論文學的階級性。解放後,李愷良在上海紡織局建築公司工作,直至 1969年退休。1982年回鄉居住,1987年去世。

諸謹翔(1930-1985) 1952年參加血吸蟲病防治工作。1954年從顧學明醫師習中醫。從醫三十多年,在業務上精益求精。他重視中醫理論研究,學古而不拘泥陳規,曾有數十篇研究心得發表於各級中醫研究刊物。在中西醫結合方面,也頗有建樹。經他整理和編寫的《金子久醫案》、《嘉興地區醫學史》等在醫學界有較好的評價。他為人真誠,助人為樂,醫德感人,在提攜後學方面也不遺餘力,甚至在病危之時還替人審閱稿件。平生愛好書畫,有較高的鑑別能力。也愛好文學,重視鄉土歷史的研究,曾發表過許多文學作品和文史論述,著有《金子久傳略》存世。歷任大麻、崇福衛生院院長,1982年被選為嘉興市人民代表。不幸英年早逝,終年五十又六。

李志雲(1937-1984)原名陸金奎,桐鄉河山鄉人,少時家貧,四歲喪父,輾轉過繼崇福鎮北門外壇弄泥工李錫春,更名為李志雲。他天資聰慧,又勤學苦練,求知之志彌堅。讀書從博覽到鑽研古詩詞,而以通韻律見稱;作畫自繪畫至專攻國畫,而以山水畫見長。李系中共黨員,一直在糧食部門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品德有口皆碑。工作之餘,醉心於書畫詩詞。他潛心體察自然,一生積累數千幅寫生稿,其山水畫清新秀潤,雲煙滿紙,作品多次入選省、市美術展覽。亦擅書法,從魏碑出,遒勁高古。不幸積勞成疾,於 1984年5月逝世,年僅48歲。 1985年,縣文化局、文聯等聯合舉辦了他的書畫遺作展覽。其詩詞題材廣泛,講究韻律,有遺稿二百餘首,輯有《寒廬詩詞選》。

寓居名人

沈晦(1084~1149)字元用,號胥山,錢塘人。微賤時徙居鎮上。宋宣和六年(1124),考中狀元,先後任校書郎和著作佐郎。金人攻汴時,從肅王趙樞出質金邦,後被放歸,封給事中。紹興四年(1134),出知鎮江府,過臨安(今杭州)時,奏本朝廷“以建康、太平、池陽、江夏、鎮江五郡軍兵,連衡守江,與韓世忠軍形成犄角,金兵必不敢渡江,再招敢戰士兵練習。期年後,京口可成強藩”。惜因與韓世忠意見相左,不被採用。據光緒《石門縣去》載:沈“後提舉洞霄宮,起為廣西經略使,兼知靜江府。在此之前,有南州蠻酋莫公晟,歸朝後遁去,集結諸洞蠻歲出為患。沈晦選老將羅統,戍邊招誘諸酋,諭以威信,酋皆詣府請降。”事跡奏本上朝。提升為徽猷閣直學士,召赴臨安,陳知徽州,改潭州,後又提舉太平興國宮。

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南雷,別號梨州老人,餘姚人。甲申(1644)變後,事魯王,官御史。明亡隱居不出,拒不仕清而銳意著述。其學以“洛閩”為宗,旁及百氏,主先窮經,而求證於我,豁然貫通,為明代大儒。康熙二年(1663),應呂留良邀請赴石門梅花閣教書。春夏之間,和呂留良、高縣中、吳孟舉等在水生草堂聚集,時以詩文唱和,寫下了著名的《梅花閣遷水生堂次韻詩》和《集飲水生草堂分得陽字詩》。此後數年往來於餘姚、石門之間。康熙十七年(1678)舉鴻博不就,薦修《明史》亦被固辭。卒後私溢“文孝”。著有《宋元學案》、《明儒學案》、《明夷待訪錄》、《南雷文定》等。

張履祥(1611-1674)字考夫,號念芝,桐鄉爐頭楊園村人,人稱楊園先生。康熙八年(1669)應呂留良之請,赴鎮郊呂家東在(今留良鄉新田村東莊角)執教,作《東莊約語》,教學生遵循,告誡“學問固重踐履,然必自致知格物始”。教書期間與呂留良、張佩蔥、何商隱等一起研討程、朱理學,評論詩文。在鎮郊二年,還勸學生好友刻印“二程”和“朱子”遺書,“語類”及先儒遺著數十種。晚年,張由呂留良、何商隱兩家出資供養,往來於語溪、半邏之間與呂、何談文論道。平生立身端直,勤勞儉樸,終生布衣素食,從不奢侈,謹言慎行,著作甚豐,後人為其輯《楊園全集》五十四卷。

高斗魁(1625-1670)字旦中,號鼓鋒,原籍餘姚。康熙二年(1663)夏,移鎮寓居,與呂留良、吳孟舉結為至交。聯床分集,搜討勘訂,共選《宋詩鈔》。精於醫術,但不求富貴之家,所得醫資樂於相濟貧友,醫名震吳越。又工書法,小楷《樂毅論》和《東方朔像贊》被胡 鑊書家讚賞。行書逼近米市,並有金石玩好之性,喜琢印章,結構撫摹秦漢,間作“南唐圖書社”或摹“趙松雪朱文”,刀法高雅可愛。至其精論“六書”,則斯貌俗吏茫昧古法,殊不可與語。生平急公好義,才足有為,大節磊落,呂留良贊其“身無違道之行,口無非聖之言,生前人親近,死後人可惜”。他還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彌留時寫詩兩句:“用月岡頭人不見,青松樹下影相親。”病亡於餘姚,墓葬烏石山。著有《鼓峰心法》、《語溪詩集》等。

胡鑊(1840-1910)名菊鄰,號老菊,又號晚翠亭長,晚年又號南湖寄漁,洲泉屠家壩人。同治八年(1869)己已科秀才。書法初學虞世南、柳公權,繼而致力於漢魏碑版,作品古拙遒勁,已臻化境。繪畫頗見功力,山水直追石溪,偶於孟鼎拓片上補寫蘭菊小景,雅秀絕俗。與安吉吳昌碩、秀水蒲作英、同邑吳伯滔、吳柳堂、沈伯英等大家友善,曾和吳昌碩合刻“以魚得計”閒章。能在黃楊木上縮刻書法,有毫髮不錯的絕技,更精於刻竹。光緒八年(1882)為歸安陸心源摹刻《鑲梨館歷代名人書法》八卷。1907年,應請為鑑湖女俠秋瑾刻墓碑。曾將收藏的宋米布行書碑石八塊運至鎮上,置南門外徽州會館,並以朱墨拓印流傳。胡為西泠印社早期社員,五十年代,上海宣和印社曾出版《晚清四大家印譜》,胡和吳熙戴,趙之謙,吳昌碩並立為四大家。詩詞清雅脫俗,遺有《晚翠亭詩稿》、《不波小泊吟草》等。

錢天任(1890-1960)原名錢王傑,鎮東留良鄉王家廳人。杭州兩級師範學校畢業。初任民國政府外交部機要秘書。“五卅慘案”後,任江西省交涉員兼九江市長,後派駐日本橫濱為總領事。抗戰勝利後,任上海接收敵偽物資管理處長。錢系浙江省民主社會黨執行委員。民國36年競選“國大”,為“崇德縣國大代表”。1949年去台灣,1962年在台病亡。

沈純常(1878-1942)字惠蓀,石門鎮人。清光緒乙未科秀才,施為廩生。早期就肆習幾何、天算之學,與海寧居秀梅齊名。光緒末年創辦西竺國小,後擴為縣立第三中心國小。他深感同邑師資缺乏,志願至嘉興府師範學校讀書,以第一名畢業,歸任校長。民國元年升任縣教育科長,遷住鎮五桂坊弄口竇宅。後又改任縣視學。 1923年冬,縣教育局成立,沈歷任縣督學和第二科長,從事地方教育用餘年。抗戰時期養病於北泉村,驚聞家宅被敵焚毀後,輾轉赴滬寓次子稔三旅邸。因長子曬炎病歿於鄉,面對喪子之痛和國亡家破,憂鬱成病而卒。彌留時有自挽七絕四章,備極悲涼。

陳其美(1878-1916)字英土,吳興人。光緒十七年(1891),十五歲時經杭州人吳小防介紹在鎮上善長典當為徒。陳在善長典當十二年,不僅辦事勤快,且每天讀報博覽群書,並以敏銳激進的思想觀念和對世俗見解鮮明的態度而為鎮人注目。1895年,當馬關條約簽訂訊息傳來之時,馳書親友,痛言清廷腐敗,須人民自圖振作,二十年後能重振國威,洗雪國恥。並勸其弟藹士學西學,以求實用。光緒二十九年(1903),陳感到鄉居“見聞囿隘”,決意到當時愛國運動的中心上海去。在滬任同康絲棧助理會計,一邊從商,一邊結識革命同志,併入理科傳習所研究科學,聞見益廣,識見益宏,革命情緒深入其基。光緒三十二年(1906),東渡日本,參加同盟會,從此站到民主革命大旗之下。

韓澄(生卒年不詳)字靜庵,仁和縣人。博學能文,富革新思想,曾主辦杭州《白話報》,針砭世俗,很有文名。光緒二十九年(1903),石門知縣林孝恂修耷傳貽學院講舍和創辦縣學黨,聘韓澄總理教務。韓改訂章則,開闢運動場,延聘中日名流仕教。敦勸邑人送子弟人學,籌設師範班培植師資,為改良私塾打下基礎。時韓寓滸弄回,於附近組織繕群閱書社,提倡社會教育。自此一般社會人氏始知閱書購報,鎮上研究新學之風始開。韓的書法造詣頗深。逼近顏柳,但流傳不多。

林覺民(1887-1911)字意洞,號飛天,又號天外生,福建閩縣(今閔侯)人。光緒二十五年(1899)十二歲時隨伯父林孝恂來石門(今崇福)就學於傳貽書院(後改縣學堂)。十四歲時又返閩人福建高等學堂。光緒三十三年(1907)赴日本留學,從事革命活動。宣統三年(1911)三月廿九日,參加興中會領導的廣州起義,覺民與其弟尹民均為起義隊伍中的敢死隊員,與方聲洞等率先襲擊總督衙門。尹民當場戰死,覺民受傷被俘,在獄堅貞不屈慷慨就義,成為彪炳千秋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的兩員。覺民就義前留遺書兩封,其中致愛妻一信體現浩氣與柔情之結合,成為後世傳誦的名作。 光復後,林氏弟兄的母校,縣學堂改名崇德縣高等國小,禮堂正萬兩側,掛有林氏弟兄的大幅遺像。

歷代興鎮人士

晉代
許安仁,在語兒鄉授學時,值“五胡之亂”,招勇練兵拒敵,鄉並得免滋擾。

唐代
吳公約,餘杭人。黃巢起兵時,招語兒健兒保境。鄉升為義和鎮,功授義和鎮遏使。
朱文喜,語兒人。出家名無著禪師,發心建造崇福寺雙塔,為上有名古蹟。
尉遲恭,善陽人。在舊縣治東南建萬歲橋,東西跨河連貫,方便鎮上行人。

宋代
吳伯舉,括蒼人。元豐間在鎮倡聚學者,擇經師教之,鎮學啟興。
黃楊,紹興人。重建金兵毀壞之縣治,在鎮治理有方,民不知擾。
愛上達,宣城人。慶元間在鎮東南建觀風亭,觀風向,防災害,後為春風樓之古蹟。
莫琮,仁和人。建椿桂堂於崇福寺西,教子有方,“五子登科”,今五桂坊之地名由此而來。
黃元直,會稽人。淳佑間建榮桂齋,在鎮會課諸生,編有《語溪志》,揚名全國。

元代
廬禮,太平人。至順初在鎮興學修社,均賦恤刑,勸富戶出粟,半價以賑,時人稱“循吏”。
王雍,崇德知州,律己公廉,遷改學宮至河東,奠定今日孔廟之基。
吳英,崇德人。在運河之左建屋六十格,創設延陵義塾,為鎮上有“義學”之始。
張土城,泰州人。至正十六年(1356)領兵驅除擾鎮之苗兵,修城撫民。

明代
郁 綸,德州人。景泰間興學校,建縣治,疏河渠,築街道,倡市肆,鎮更興盛。
陳伯瓊,福清人。正德間在鎮修建學校、公署、教場,並簡政抑豪。
李 滋,宜興人。疏浚市河,令運土為文壁山、桂山,為鎮上水運作貢獻。
劉宗武,貴縣人。嘉靖間知縣。築瓮城,修公署,為城防出力。
蔡貴易,同安人。隆慶末建尊經閣,拓學官牆,築拌池堤,復包角堰。
郭子直,鎮東郊人。集石門山人宋旭、崇福寺僧明曠等,組“殳 山文社”,發揚鎮上文化。
呂 炯,崇德人。城西築友芳園,建五柳山莊,大雅山居,長林亭,興鎮上名勝。
陳應堅,長洲人。萬曆二十五年(1597),減免荒里糟糧,修建郵傳、學校、倉廒。
蔡本端,閩縣人。嘉靖間協同自希周興築縣城,為防倭侵鎮樹立功勳。
胡友松,崇德人。利用當地產蠶絲,而長洲多職工,往來兩邑貿絲通賈,促進鎮商繁榮。
劉會國,武陵人。崇楨間修學宮址,築洋池堤,獎勵士類,人文 蔚起。

清代
社森,懷柔人。康熙八年(1669)減里均田,修建學官、書院、糧倉、永安橋、漏澤園
方維翰,大興人。嘉慶間創立崇文書院於西門,集諸生會課,捐俸以助膏火。
鄧廷彩,重慶人。道光初,捐資創修包角堰橋,鎮民呼堰上橋日:“鄧父”。
楊澍恩,湘潭人。同治間,修復戰後被毀建築,招商復市,準小本經營搭棚營業。
林孝河,閩縣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書院為學堂,廢八股,興學堂,為鎮上創新學之首。

民國時期
沈廷浩,鎮西東園人。在鎮長期從事體育工作,發動義務勞動,擴建運動場,提倡強種強國。
曹月江,崇德人。二十年代主持運河疏浚,提倡“實業救國”’,創設天利、惠通、振興繭行於鎮郊。
孟裕通,杭州人。設計開挖縣前城隍廟二大公井,改善鎮人飲水條件。
程振翔,崇德人。創設農民銀行抵押糧絲,解決鎮郊農人“蠶期缺糧,禾熟缺錢”的困難。
毛皋坤,江山人。創建中山公園,設有六角、四角、晚村等事及中山、英土、民眾等塔堂。

能工功匠

連東山(1662-1772)心靈手巧,戲作小船,削木人劃漿,放置地中能自動搖盪。清康熙年間就能自制自鳴鐘,與西洋人所造無異。

洪師父(1880-1920)家住北門外。自幼學石匠,年輕時就會制磨二鑿碑牌,作盤龍石柱能雕空龍身。清宣統二年(1910),鎮北門建造迎恩橋,他參與設計。單孔石拱橋,卷石鑲嵌成洞,高達三尺可通大舟。橋頂各鑿有石獅四隻,龍門石上並有雲紋盤龍。

豐緘(1865-1941)字黹紅,號繡常,原籍石門灣,嫁鎮上徐多伊為繼妻,住西橫街。自小喜學針線,能不用底稿,憑空剪出喜慶和過年用的紅如意,‘吉祥如意”、“福祿壽喜’多數十個字畫品種。婚嫁後專學刺繡,能在綢布上繡出各種人物花卉,擅長繡蝴蝶,其代表作有“雙蝶採花”、“誘女出閣”等,色彩鮮艷,精緻細巧。曾化數十工繡成一大型台毯,滿叢花卉中百蝶隨風飛舞,一時傳為佳話,人稱其為“豐蝴蝶”。

來茂松(1876-1944)祖籍蕭山,後遷至鎮上太平坊,開設來永興燈籠店。能自制各式燈籠,不時花樣翻新,品種多達數十種。擅長在燈籠上繪畫寫字,畫的龍鳳、雙龍搶珠、西湖十景,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寫得一手仿宋好字,自寫自剪貼在燈籠上,為當時實用和特需者所讚賞。

鮑廷發(1876-1941)家住鎮北街北橋頭,開設鮑隆順紙紮店。用竹蔑為架,以色紙為表,能扎出各種彩具。清明蠶花勝會,村人賽會的龍頭、獅燈及迎燈的各式花籃大都為其所作。擅長剪紙,鄉人蠶匾上貼的剪花都為其發賣。晚年信佛,專為佛事服務,冥化的紙船紙具、解攘用的“撞種娘娘”,開喪用的“開道紙人”都為其拿手傑作。

滕文奎(1852-1960)家住春風坊北街。少習廚工,善於烹調筵席。一人能切配數十桌酒菜,花色多樣,刀功精細,擅辦“魚翅席”。鎮上大戶喜慶,都請其司廚。其拿手名菜有“八寶鴨”、“湯雁球”、“全家福”等。特別是“蒸三絲”素有盛名,以鮮肉絲作底,用火腿絲、香菇絲、冬筍絲間花疊成高堆,上蓋圓形髮菜,加鮮湯經文火蒸煮後香氣撲鼻,風味獨特,人稱“膝三絲”。

褚少南(1886-1950)家住西寺前。自幼愛好書畫,後專學裱畫,中年成名,在家開設仿古齋詩畫店。對古畫破損修補,懷有絕技,即使大塊損傷也能修整如舊,色調、風格能與舊畫保持一致,外人很難分清真偽。還善彈三弦、琵琶,業餘時在家聚集摯友結成“絲竹小集”,常見其與人合作操演自娛。

徐長生(1882-1958)家住東北坊北橋河東。少時即擅木工,中年後技藝嫻熟,設木匠作坊於東河塍。擅建大戶廳房,設計“走馬樓”、“宴客廳”等大型建築。西橫街守愚堂的新廳,北門外蔡宅的樓廳,均系其精心設計。他與其徒楊某合作,精配落地堂窗,外表花紋精細,結構緊密無縫。三十年代建造的蔡宅廳堂,全廳十八扇堂窗上,設計有全本《岳傳》。

陸永發(1893-1937)小字“慶家裡”,家住春風坊陸家弄,在縣前開設陸恆泰銅匠店。陸勤奮好學,刻苦鑽研,二十年代就能設計各種機械部件,自製翻砂工具,改造消防水龍。曾替鎮上春風、北門、太平、五桂等坊建造“消防洋龍”,既節省了勞力,又解決了出水緩慢的技術難關。石門、長安等鎮都來請其製作,是四鄉聞名的“外國銅匠”。

鍾壽福(1900-1954)家住東北坊北水門內。自幼學泥水匠,年輕時即能獨立操作。喜習書畫,能在灶面上畫數十種字畫。特別擅長建“台門頭”,大戶人家起建台門多出其手。能磚刻古代人物,(俗稱清水台門),又能用瓦灰捏成立體人物(俗稱混水台門)。刻捏的人物,容貌、姿態各不相同。現存西門內李宅的磚刻門頭和北門外蔡宅的手捏門頭均為其傑作。

田賜珍(1901—1954)原籍胡家壩。二十年代為西門元昌百貨店夥計,心靈手巧。民國23年為崇福花燈會設計扎制的“女陽亭”,有三層樓亭,項停白鶴,四圍色紙用空心針扦成亮孔。每層配有名家書畫,工藝細緻,古樸大方,被全縣評為第一。

施德峰(1902—1992)原籍新市,青年時來鎮上西門元昌臘燭店做夥計,懷有燭上堆花之絕技,能用礦燭蠟油製成“龍鳳花燭”、“四季花燭”、“人物花燭”等數十個品種。三十年代城隍廟會,特製二十斤一對重燭,堆澆有《封神榜》戲劇人物申公豹,裝配巧妙,頭能活動。高道廟斗扦會,一對十斤燭上,澆堆有“十二花神”,製成十二隻不同臉譜,部分肢體能自由活動。民國24年其堆花作品送杭州參加西湖博覽會,獲得大獎。

朱興發(1903-1968)家住西門坊西城弄。自幼學習印染工藝,手藝高超。後在呂國昌染坊專事印拷花綢布。他經手的藍白兩色拷花,花形輪廓線條清晰,人染去漿後,藍白分明的圖案中,夾有灰乾綻裂後所留下的不同冰紋,呈顯出藍印花布的純樸素雅。先前花版都采自東陽,後經朱摸索研究創用桃花紙,以柿漆層鎮成版,用於應付補缺,推廣後得到同行的讚賞。

鍾福順(1905-1980)十三歲從師學裁縫,青年時工藝大進。民國25年開設福新中西成衣店於北門,第一個在鎮上裁製各類西式服裝。以做“中山裝”挺括而聞名全鎮,獨占鎮上縫紉業之鰲頭。後遷至西寺前鬧市區,生意更加興隆。

李錫春(1906-1974)家住北門外壇弄。自幼家境清貧,隨師學泥水匠,鑽研打灶技術。砌磚功夫到家,橫平豎直砂漿飽滿。砌出的灶火力旺足,不會嗆煙。1958年,改革烘繭灶,火頭集中均勻,不會泄漏;並設計用滑車送繭至灶,達到了節煤省工的要求,在全縣進行推廣,鄰近江蘇等四省都來學習參觀。1959年 11月,出席全國建築系統群英大會,被評為先進生產者。

陳文標(1910-1991)家住東北坊北街。十二歲就學漆匠,擅制“合盤”、“六角籃”、“拱蓋箱”、“佛藍”等細件,能在器上描金飛銀,用沙灰堆出“雙金花”、“五福拱壽”、“亮八仙”、“金如意’等。特別擅長漆制招牌匾對,名家寫的書法,放大複製在牌匾上,從不走樣,城隍廟的抱柱對,天德堂的招牌字,都由其精心仿製。

革命烈士

王金林(1919-1946)又名錦林、金連。祖籍蕭山,其父母因家境貧困逃荒至崇福落戶。王出生於縣城西門外磨坊橋,8歲時入崇德縣第一高小讀書,後因生活困難而輟學。先後做過放鴨童工,蛋行學徒。1940年在洲泉做工時,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活動,並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42年春,為配合蘇南抗日根據地的反掃蕩鬥爭,由黨組織選調太嗝地區,在宜興和橋附近中共地下黨開設的紙廠任管理員,後因目標暴露被捕,經組織營救出獄。後調武進縣民主政府短槍隊,任組長、分隊長等職,在武進縣南郊各區及宜北,錫西等地穿插活動,發動民眾,襲擊敵人,鎮壓漢奸。在反清鄉鬥爭中,他所領導的分隊以“殲敵多、繳槍多”而受到表揚。抗日戰爭勝利後,蘇南新四軍渡江北撤。王奉命留在蘇南留守處堅持鬥爭,任武南縣短槍隊隊長。由於長期處在艱苦的戰鬥生活中,不幸患“穿骨瘤疽”,醫治無效病逝於淮陰野戰軍醫院。年僅27歲。

沈林坤(1930-1949)鎮郊東北周家石橋(今同福鄉蘇民村)人,家庭世代務農。幼時,父母相繼去世,兄姐又離家去滬謀生,在鄉鄰的幫助下艱苦地生活。1943年,離家外出流浪,從此和家庭失去了聯繫。抗日戰爭勝利後,其兄沈錫慶遷崇福寄籍。1949年4月,江蘇無錫解放時,沈林坤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入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為 29軍 87師 259團機炮連戰士。同年 10月 9日在參加福建大嶝島渡海戰鬥中,身中18彈,壯烈犧牲,年僅 21歲。

王有法(1955—1979)出生於船民家庭。九歲,寄居鎮上親戚家,進崇福鎮小讀書,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1970年畢業後,回到船上幫助父母勞動。三年後,下鄉插隊務農。1976年2月春參軍,分配在南京部隊某部炮兵連。期間,先後加入共青團和共產黨組織,並被提升為班。1978年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經上級批准赴廣西前線,任炮兵班長。在對越自衛擊戰中,先後參加4次戰鬥,摧毀敵人火力點5個,1979年2月 22日在戰鬥中壯烈犧牲,年僅23歲。為了表彰他的戰鬥功跡,部隊黨委給予追記一等功。

海外名人

傅華根(1948-)浙江崇德人,恢復聯考制度後首批全國統考入浙江農業大學(現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中國民族音樂家,傑出二胡演奏家,民族音樂理論家,‘崇德琴社’社長。長期從事民族音樂理論研究和中國民族樂器演奏,尤其是在二胡和古琴演奏方面造詣很深,先後出版《論二胡演奏》等音樂學術專著。他曾在德國石勒蘇益各—霍爾斯坦國際音樂節成功演出,並在德國梅切西舉辦了個人二胡、古琴獨奏音樂會。2005年底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向上百名美國學者、音樂 界同仁,推廣介紹中國的二胡和古琴名曲,這是迄今為止第一位被邀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向美國社會介紹中國民族音樂的中國民族音樂家。2010年5月移民澳大利亞。

趙曉明(1961-)浙江崇德人,恢復聯考制度後首批全國統考入浙江工學院(現浙江工業大學),後獲浙江大學管理工程碩士學位。著名文化戰略學家、出版家、收藏家和社會活動家,曾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工作、學習。1986年起數十次週遊世界近八十國,訪問、學習、考察、工作、研究和旅行,2003年定居美國首都華盛頓。任美國亞洲文化學院校董會主席、美國亞洲文化保存委員會副主席、(華盛頓)國際中國文化出版社社長、“崇德宣印堂”創辦人和美國華盛頓地區浙江同鄉會創始人及首任會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