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27年12月11日,屠基達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市。幼年的他,目睹日本飛機在中國天空“大搖大擺”地飛過。這“永生難忘的”記憶,決定了屠基達立志投身航空事業來救國的理想。
1946年,屠基達考入上海交通大學航空系,1951年畢業後被分配到哈爾濱飛機廠工作。
1956年,屠基達被指名調往瀋陽飛機廠飛機設計室,擔任機身組組長。他承擔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噴氣式教練機殲教1機身的設計,僅僅1年9個月的時間,1958年7月26日,殲教1首飛成功。
1958年初,屠基達和林家驊受命擔任初教6飛機主管設計師。在保證飛機強度的前提下,屠基達提出了“為減輕每克重量而奮鬥”。初教6從設計第一張工作圖紙到第一架原型機上天,總共只用了72天。1979年初教6作為新中國第一個自行設計成功並投入生產的第一個機種,獲得國家質量金獎。
1960年,屠基達舉家入川,被調入正在建設中的成都飛機廠,後擔任全天候殲擊機殲5甲飛機主任設計師。
1962年10月,終於發出了全套殲5甲設計圖紙和資料,鋪開了全面試製工作。
1963年5月,由屠基達起草正式向航空工業局上報了“將104號機改型成教練機的構想報請批示”即298號文。
1965年初,殲教5的研製任務正式下達,屠基達主持設計同時兼任飛機試製領導小組副組長。
1966年2月24日,正式召開了航空產品定型委員會,屠基達做了殲教5飛機的改型匯報。12月28日舉行了定型簽字儀式,屠基達工廠簽了字。
1969年末,殲7改型任務由瀋陽轉交給了成都飛機廠,屠基達再次掛帥上陣。改進的殲7Ⅰ型飛機在1973年試製成功,1975年4月設計定型。屠基達又主持了含救生系統大改的殲7Ⅱ型飛機,改進後的救生裝置在國內外使用過程中,多次彈射救生均獲成功。殲7從I型、II型到通過出口發展到M型,前後共達30多項改進。
1979年8月,屠基達帶隊去英國馬可尼公司平視顯示器分部談判。
1984年,屠基達擔任成都飛機發展中心副主任。
1989年,屠基達擔任中航工業成飛高級顧問。
1986年,屠基達成為航空工業部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1991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4年1月18日,獲“航空金獎”;
1995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1年2月16日11時05分,因肺衰竭搶救無效逝世,享年84歲。
主要成就
科研貢獻
屠基達一生中參與了15種飛機的修理、仿製、自行設計和改進改型工作,成功設計了初教6、殲5甲、殲教5、殲-7Ⅱ、殲-7M等5種飛機。
類別 | 名稱 | 期刊 |
期刊論文 | 《建議開展早期航空教育》 | 《航空知識》,1997年 |
《軍用飛機的按費用設計》 | 中國航空學會飛機總體專業交流會,1998年 | |
《全天候戰機——殲5甲的研製秘聞》 | 《航空檔案》,2005 | |
《逼上梁山 背水一戰——殲7M型飛機誕生記》 | 《航空檔案》, 2005 | |
《屠基達中國著名飛機設計專家》 | 《航空製造技術》,2005年5期36-37頁 | |
《北國風光里的五個南方大學生》 | 《航空檔案》,2006年1期68-70頁 | |
《誕生於亂世的殲教5飛機》 | 《航空檔案》,2006年1期72-74頁 | |
《超7史語(1)》 | 《航空檔案》,2006年186卷9期22-33頁 | |
《超7史話》 | 《航空檔案》,2006年10期 10-19頁 | |
《超7史話(3)》 | 《航空檔案》,2006年11期 14-27頁 | |
《揭秘中國殲-7M戰機研發內幕》 | 《海事大觀》, 2006年11期105-112頁 | |
《揭開塵封的密檔 中國殲-7出口內幕》 | 《世界航空航天博覽:a版》, 2006年12期16-21頁 | |
《超7史話(5)》 | 《航空檔案》,2007年1期8-17頁 | |
《超7史話(6)》 | 《航空檔案》,2007年3期 6-27頁 | |
《超7史話(7)》 | 《航空檔案》,2007年193卷4期10-21頁 | |
《追逐光明的歷程—殲7系列改進過程親歷記(下)》 | 《航空檔案》, 2007 | |
《無人作戰飛機的發展》 | 《航空與航天》 ,2007 | |
《要以高新技術推動國防建設》 | 《航空與航天》 ,2007 | |
圖書 | 《軍用飛機的安全性設計》 | --- |
《屠基達自傳/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 | 航空工業出版社,2014年1月1日出版 | |
《難得幾次飛——飛機設計師屠基達紀事文集》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 | |
《淡墨集》 | 航空工業出版社,2010 | |
資料來源: |
人才培養
屠基達,著有《軍用飛機的安全性設計》等專著,此外,自編教材《超 7 史話》中詳細記錄了超7型飛機的設計論證過程。 曾擔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並執筆和主持制定了“ 測繪總方案”、“ 設計檔案制度”、“ 製圖規範”、“ 強度計算原則” 等檔案,規範了飛機設計的相關教學內容。
榮譽表彰
1954年,當選為哈爾濱市勞動模範。
![屠基達(中)帶領小組在格魯門公司參觀](/img/1/e7a/wZwpmL0IDMzUTOxAjMxQD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wI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986年,獲“航空工業部有突出貢獻科技專家”稱號。
1991年,獲政府特殊津貼。
1993年,因為航空工業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榮獲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個人最高榮譽獎“航空金獎”。
社會任職
屠基達,歷任哈爾濱飛機廠設計員、組長、設計科科長,瀋陽飛機廠設計室機身組組長、副主任,成都飛機廠設計室副主任、設計所副所長、所長、副總工程師、副廠長、總工程師,成都飛機發展中心副主任,中航工業成飛公司高級顧問,航空工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特邀委員、設計顧問組副組長等職務。
人物評價
屠基達同志的一生是光榮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老一輩航空人獻身航空的赤子情懷;他愛崗敬業,認真負責,勤勤懇懇,飛機設計技術精湛;他顧全大局,作風樸實,團結同事,待人熱情;他胸懷坦蕩,甘當無名英雄,關心和提攜年輕人,創造條件讓年輕人挑重擔。為了航空工業的振興,為了國防建設的進步,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屠基達同志義無反顧地選擇,無怨無悔地奉獻,英勇無畏地奮鬥,鞠躬盡瘁,嘔心瀝血。他崇高的愛國情懷和對航空事業的執著追求,將永遠激勵著我們為祖國航空工業的騰飛而努力奮鬥。 (追悼會悼念詞)
人物紀念
2014年10月17日,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殲七之父”屠基達的雕塑在中航工業成飛落成。